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

楚國的使者在齊國遭受到了巨大的羞辱,使者回到楚國都城,先是向春申君稟告了在齊國內的事情,隨即就因爲受辱的原因而自殺了。春申君找到了楚王,跟他彙報了這些事情,齊國顯然是不會參與到聯軍之中的,甚至可能會是聯軍的一個重大阻礙,楚王看起來非常的憤怒,他認真的對春申君說:“寡人一定要向齊國復仇!”

現在並不是向齊國復仇的時機,秦國蠢蠢欲動,當秦人開始在前線聚集軍隊的時候,魏國是最先知道的,在楚國使者趕到魏國之後,魏王增爲了兩國之間從前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向楚國使者道歉,並且許諾要跟楚國聯盟,一同遏制秦國。魏王的態度跟齊王的態度相反,楚國的使者在魏國受到了禮遇。

而廉頗將軍在此時還在休養身體,魏增在選擇與楚國聯盟之後,這纔來到廉頗的身邊,向他請教抵禦秦國的辦法,廉頗上次受的傷並不輕,可是他這些時日裡還是很開心,魏王將全國的軍隊都交給他來操練組織,廉頗按着秦國的編制來改進了魏國的軍隊,又提拔出了幾個勇武的年輕人來替他操練民衆。

廉頗看着面前年輕的魏王,他說道:“若是能確定秦國有出兵的意圖,最好是能將趙國也拉進來,只是楚國和魏國,是沒有辦法戰勝秦人的,若是三國聯合,倒是還有可能...我舉薦一個人,由他來擔任聯軍的統帥,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魏王這才疑惑的問道:“您要舉薦誰呢?”

“趙國的龐煖...若是讓此人來擔任聯軍的統帥,帶領諸國的聯軍,那秦國的攻勢就是可以被擋住的...”

“寡人還以爲,您要親自來擔任統帥呢...難道您不可以嗎?”,魏王倒是覺得,與其讓他國的人來擔任統帥,不如讓廉頗來當,這樣一來,對魏國還是有着很大的好處的,廉頗聽聞,只是笑着,搖着頭說道:“不是我不可以,只是,若是您要讓我來擔任聯軍統帥,只怕趙國,楚國未必就能同意啊。”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龐公有威望,曾出使楚國,各國的君王也很尊敬他,趙王若是得知他將成爲聯軍統帥,心裡也不會有太多的顧忌...”,廉頗說着,他沉思了片刻,這才說道:“您可以在各地囤積糧食,做好堅守的準備了!”

在魏國允諾之後,楚國的目標也就剩下了趙,韓,燕三國。趙王倒也沒有對楚國使者無禮,可是,他也沒有答應要參與聯軍的事情,趙國國內,分成了兩股勢力,一方面是以建信君爲首的內政派,他們認爲,自從馬服君事件之後,趙國與秦國的關係難得出現了好轉,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進行糧草軍械上的儲備。

而另外就是以龐公爲首的這些人,他們認爲必須要參與聯合,遏制秦國,並且打通與河南之國的聯繫,奪回秦國在河間的城池...趙王一時間也有些猶豫,不知道這件事該怎麼去辦。龐公多次來拜見他,爲他講明瞭其中的利害,尤其是秦國在河間釘進去的釘子,秦國的戰略意圖是非常明顯的。

可是龐公並不能說服趙王,趙王點着頭,很贊同龐公的那些言語,可惜,就是不肯確定聯盟的事情,龐公在發現自己的說服力不足之後,急忙給李牧寫了書信,希望李牧來勸說趙王。李牧在得知邯鄲內所發生的事情之後,給趙王寫了書信,在書信裡,他表達了自己對秦國的擔憂,並且說明了與諸國聯合起來抵禦秦國的重要性。

在看到了李牧的書信之後,趙王很快就同意了楚國使者的提議,並且與楚國,魏國都擬定了盟約,約定要一同來抵禦秦國。對比這些君王,燕王就沒有心思再來做這些了,他如今完全沉浸在酒色之中,對什麼聯合之類的事情完全不敢興趣,楚國使者只能無奈的返回。

韓國在看到魏,楚,趙擬定了盟約之後,便毫不猶豫的投向了聯軍的懷裡,成爲了聯軍的一員。

就在此刻,秦國也是在做着戰爭的準備,他們的目光還是放在了魏國的身上。

這一天,趙括坐在馬車,馬車正沿着道路緩緩前進,此時已經快要入冬,天氣格外的寒冷,趙括穿的也是算是比較厚實的,如今,是趙傅在爲他駕車,趙傅的話不如戈那麼多,路途也就顯得更加的枯燥,可是趙括卻有些享受這樣的路程,每次在道路上,他總是會看着兩旁的耕地,民居,那些辛勤勞作的百姓們。

看着秦國的耕地越來越多,看到那些百姓的臉上也浮現出了笑容,趙括就會覺得很安心。

忽然,遠處出現了很多的民衆,趙括急忙讓趙傅停下了馬車,自己起身來眺望,在遠處,有一羣衣衫襤褸的百姓,正在拖着疲憊的步伐,在道路上麻木的前進着,而在他們的周圍,則是有官吏在督促,這些官吏們騎着高頭大馬,在隊伍之中不斷的來回奔波,他們大聲訓斥着面前那些百姓,讓他們不斷的加快了步伐。

這些人裡,有老人,有孩子,也有婦女,他們看起來好像沒有了靈魂,整個人就猶如行屍走肉那樣,只是不斷的前進,眼裡看不到半點屬於人的光澤。這些人很快就來到了趙括這裡,只是,他們並沒有去看趙括,只是低着頭,不斷的趕着路...那些督促着他們的官吏,當然是注意到了趙括,當他們認出趙括的爵位之後,慌忙下了馬,來到趙括面前,行禮拜見。

“這些都是什麼人啊?”

“他們都是韓人...他們逃到了上黨,我們是按着上黨郡守李魚的命令來帶着他們遷徙的...”,秦國爲了儘快的穩固被他們所攻佔的地區,就會施行遷徙,就那裡的民衆遷徙到關內,讓他們成爲家臣或者僱農,同時將關內的百姓遷徙到關外,給與他們耕地作爲賞賜,如此加深秦國對新佔領地區的影響。

趙括皺着眉頭,看着面前的這些百姓,他問道:“可是爲什麼要在冬天進行遷徙呢?這不是逼死這些人嗎?”,那官吏苦笑着,搖着頭說道:“您不知道啊,在前些年裡,韓國,趙國都爆發了蝗災,受災非常的嚴重,韓國的百姓幾乎是顆粒無收,紛紛逃亡,逃到了秦國的上黨,就是趙國的百姓,也有這樣的情況...”

“上黨已經沒有足夠的土地來讓他們耕作了,若是留着他們,他們趕不上明年的春種,上黨也不可能拿出自己的糧食來救濟這些人,只能是讓他們儘快的進行開墾,趕上明年的春種,這樣才能避免他們繼續捱餓,到現在爲止,秦國都是在爲他們提供糧草,這已經是非常仁義的做法了....”

趙括走下了馬車,看着這些呆滯的百姓,他問道:“有多少的百姓啊?”

“我不知道...不過上黨就有八萬多人,加上太原的,大概是有十幾萬人吧。”,官吏搖着頭,他的官職太小,並不清楚這些事情,趙括走上前來,攔住了一位老者,老者看起來有些害怕,顫抖着不斷的行禮,說道:“我的飯量並不大,我吃得並不多...”,趙括握住他的手,認真的說道:“請您不要害怕。”

聽到趙括說出韓語,老人一愣,這才低下頭來,問道:“貴者,您有什麼事情呢?”

趙括看着遠處那幾乎沒有盡頭的隊伍,這才問道:“韓國的災情這麼的嚴重嘛??韓王就沒有想辦法來救濟百姓嘛?”,老人搖着頭,滿臉的淚痕,他感慨道:“神靈所降下的懲罰,即使是上君又能怎麼辦呢?”,隨即老人說起了韓國的災情,在先前信陵君討伐秦國的戰爭裡,韓國是聯軍裡損失最爲慘重的一個。

因爲景陽與蒙驁的正面抵抗發生在韓國,又因爲信陵君燒燬民居,掩埋井水,遷徙這裡的韓國百姓,使得韓國剛剛有所恢復的國力再次一蹶不振,而戰爭過去沒多久,國內就爆發了蝗災,使得百姓們顆粒無收,韓國本身就沒有什麼糧食儲備,加上這樣的災害,就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墳墓。

無數百姓活活餓死,失去了耕地只能去成爲貴族的僱農家臣,而貴者也只是要那些最強壯的人,並且給與他們的糧食也不多,不能讓他們去養活自己的家人,故而很多人都成爲了盜賊,爲了獲得糧食來互相劫掠,韓王派人抓捕盜賊,卻沒有辦法救濟災民,國相張平從魏國,趙國借糧,也沒有能借來多少...

“我的兒子都已經餓死了,只剩下了一個孫兒...要不是他,我是真的不願意繼續活着...”,老人哭着,擦拭着眼淚,他說道:“我已經很老了...我無法耕作,哪怕秦國給與我耕地,我也不知道該怎麼養活我的孫子啊...”,趙括看着這些麻木的百姓,他看向了東方。

他的目光穿過了重重的阻礙,他彷彿看到了那些因爲飢餓而痛苦掙扎的百姓,他似乎聽到了那些趴在親人的屍體邊痛哭的百姓,趙括愣住了,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那位老者早已離開,而這些百姓還是在不斷的前進,還是望不到盡頭,孩子們在哭泣着,青壯揹着自己的父母,在這寒冷的冬季,額頭上卻是不斷的滾落着汗水。

多災多難的華夏子女啊...

趙傅看到趙括的臉色變得極差,神色恍惚,趙括的內心似乎在糾結,在遲疑,趙括擡起頭來,對趙傅說道:“我們回去吧。”,趙傅駕着車,帶着趙括朝着咸陽趕去,那些走在道路上的災民紛紛避讓...趙括只是凝望着他們,一言不發。

當馬車返回院落的時候,家裡人都有些驚訝,因爲在平日裡,趙括外出,向來都是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回來,不會如此迅速的返回,當藝看到急匆匆的回家的趙括的時候,她看着趙括泛紅的眼眶,立刻意識到出了什麼事情,她急忙讓康這幾個孩子出去玩,又讓善去找大母,自己則是跟趙括走進了內室。

“出了什麼事??”

藝有些擔憂的看着趙括,趙括搖着頭,眼淚在眼眶打轉,趙括忍着不讓它掉落,他說道:“我沒事...沒事。”,“有什麼事是不能給我說的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請你告訴我!”,藝倔強的握着趙括的手,盯着趙括的雙眼,趙括緊緊閉着雙眼,低着頭,“我發現,自己是個沒用的小人。”

“您爲什麼要這樣說呢?您若是小人,那誰纔是君子啊?”

“這些年來,我一直擋住自己的雙眼,捂着自己的耳朵,如此欺騙自己,安慰自己...到頭來,我卻什麼都沒有能做到....什麼都沒有能改變...我年輕的時候曾發誓,要拯救這個天下...可是我只是想着要跟你們在一起,我只是想着自己的家人朋友...卻忘記了從前的信念...”

“我已經不年輕了...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不知道明天是否還能起來,看到太陽..我必須要在離開之前,完成自己當初的誓言,不然,我死不瞑目!”,趙括說着,臉上劃過兩道淚痕。藝踮着腳尖,在趙括的臉上親了一口,這才說道:“我不知道您想要做什麼,可是無論您選擇做什麼,我都會支持您的。”

“若是您因爲顧忌家裡的人而不敢去做,那就請您放心吧,哪怕您不在了,我也一定會照顧好母親,照顧好孩子們,您放心的去做吧。”

趙括一愣,這才伸出手來,將藝摟在了懷裡。

藝幸福的抱着趙括,這才喃喃道:“您是我眼裡最仁義的君子,是最勇敢的英雄...我不願意看到您流淚的模樣,我永遠都會支持您的...”

這是藝第一次向趙括透露自己的心聲,趙括將她抱得更緊了。

他輕輕說道:

“我愛你。”

善搖頭晃腦的走了進來,她看着抱在一起的父母,呆滯了片刻,方纔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趙括大笑着,急忙將她抱了起來,而善則是不斷的推着藝,叫道:“這是我的父親,不許你抱!不許你抱!”

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四百七十六章 留侯之所以是留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史記.趙子世家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八十三章 死去的青年與冷血的怪物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聖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兩百三十八章 舌戰羣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
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四百七十六章 留侯之所以是留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史記.趙子世家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八十三章 死去的青年與冷血的怪物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聖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兩百三十八章 舌戰羣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