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

回到咸陽,武安君換下了戎裝。

又變成了那位笑吟吟的文士,坐在秦王的犒賞宴裡,與別的那些沮喪的將軍不同,他只是苦笑着,搖着頭。秦王並沒有對將軍們進行責罰,看望了重傷的王齕,獎賞了以一敵二的蒙驁,只是,當他前來安慰白起的時候,白起有些苦澀的說道:“因爲我的無能,秦軍遭受了重創,請您責罰。”

秦王眯着雙眼,笑了笑,說道:“寡人聽聞,馬服君趙括,得到趙國將領們的擁戴,士卒們也願意爲他死戰,武安君也並沒有敗給他,趙軍的傷亡,要遠大於秦軍,您不必自責。”

范雎坐在秦王的最左邊的位置上,他的對面,就是白起。聽到秦王的話,他也是不動聲色的打量着面前的白起,曾經親密無間的王,將,相,此刻已經是出現了裂痕。而白起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秦王揮了揮手,對羣臣說要大力的獎賞白起的功勞,范雎皺着眉頭,一言不發。

坐在宴會上的衆大臣,此刻看着范雎的態度,又看了看秦王,心裡也有些驚訝。

“大王,若是戰敗而回的人也能得到您的賞賜,那請您派我去墳裡向那些因爲戰事失敗而被處死的將軍們謝罪。”,范雎忽然開口說道,這一句,直接讓整個宴席都沉默了下來,歡笑聲戛然而止,將士們憤怒的看向了范雎,而大臣們更加的驚訝。平日裡秦王無論是下達什麼命令,都會事先與范雎商談好。

故而在王宮裡,不會出現他們意見不合的情況。

而如今,范雎是直接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以及對王令的反對。

秦王坐在上位,冷若冰霜,惱怒的看着范雎,質問道:“武安君爲秦得上黨,大破趙軍,使得趙國再也不敢與秦國爲敵,所斬獲的首級要超出了自身的傷亡,難道這還不值得獎賞嘛?”

“秦動用三個郡的士卒,耗費了整個國家的力量,難道就是爲了攻佔上黨郡嘛?”,范雎站起身來,看着對面的白起,冷冷的質問道:“武安君您怎麼敢接受大王的賞賜??”

白起與范雎對視,有些無奈的起身,看着秦王,說道:“大王,我不敢接受您的賞賜...這的確是我的過錯,要不是我錯誤的判斷了魏軍的增援時間,王齕將軍也就不會遭受到趙國主力的圍困,請大王懲罰我的過錯,我是犯下罪行的人,不敢再接受您的賞賜。”

秦王斂着眼,一言不發,羣臣有些擔心,也都是低着頭,深怕會被牽扯到范雎與白起的爭執之中,這也是范雎初次表明了自己對白起的不滿,兩人的矛盾,徹底公開化。

秦王最終還是沒有給與白起賞賜,奪走了他的幾個食邑,便結束了這次的宴會。

白起與范雎,走出了王宮,互相對視了一眼。

白起謙和的笑了笑。

范雎冷冷的望着他,一言不發。

秦國的兩位勇士,走上了角鬥場。

...........

趙王看着面前的羣臣,忍不住的揉了揉額頭。

以李牧,董成子爲首的羣臣,前來拜見趙王,他們請求趙王以馬服君爲國相。跟他們同來的大臣有很多,有廉頗,田約,虞卿,甚至是趙豹這樣的宗室,都前來勸說趙王。趙王剛剛決定要以信陵君爲相,就碰到了這樣的事情,他認真的想了想,確實啊,馬服君立下了這樣的功勞,寡人卻要以他人爲相,這會不會讓他有所不滿呢?

趙王有些遲疑,只好告訴羣臣,讓他們暫時離去,自己會安排這件事的。

等到羣臣離開了,趙王又叫來了虞卿,向他詢問這件事。虞卿認真的說道:“賢明的人治理國家,國家就沒有不興盛起來的,馬服君是趙國最賢明的人,若是您以他爲相,諸國又怎麼會不敬重趙國呢?”,趙王說起了前幾天自己與趙括的對話,又說道:“寡人是想要讓信陵君留在趙國,可是又擔心馬服君...”

虞卿笑了笑,繼續說道:“馬服君是不會因爲這件事而生氣的,他不是一個追求地位的人。若是馬服君也答應了您以信陵君爲相的提議,那就請您下令罷,能得到馬服君認可的人,也不會是庸碌的小人。”

在這個時候,趙括早就離開了邯鄲。

他在馬服度過了一段閒暇的時日,門客們非常的忙碌,李魚帶着衆多門客開始了換糧之旅,他們想要換來種子與農具,分發給百姓們。當他們趕往各地,與當地的貴族商談交換的時候,貴族還是有些不屑,可是後來聽聞他們是馬服君的門客,即刻改變了自己的態度,甚至想要無償贈送。

很多門客都想要接受對方的贈與,只是李魚不許,李魚告訴他們:最不用花錢的,反而是最貴的。

只是,李魚想到了一切,卻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狄的嘴。

狄在四處跟貴族換糧的過程中,將馬服君要以大王的賞賜換成種子與農具,要分發給百姓們的事情告訴了所有人。貴族們聽聞,肅然起敬,都不用李魚開口,便將自家的耕牛借給各地的百姓們使用。那些赤裸着上半身,將耕犁套在自己的身上,吃力的在耕地裡行走,眼淚與汗水一同滴落在土地上的農夫,看到了那些被送來的耕牛,心裡的激動,是難以言表的。

貴族們是很喜歡效仿的,總會有一個人成爲貴族的標杆,他所做的事情,就會成爲當時最時尚的事情,受到貴族們的效仿。如趙勝愛士,趙國貴族多納賓客,趙豹愛投壺,投壺在一段時間也成爲了趙人最喜愛的娛樂活動,甚至還有一位王,他喜歡騎射,於是乎,一個騎射大國就此誕生。

在如今,這走在時尚最前沿的人,變成了馬服君。

這就是國中賢人的重要性,在戰國時期,國中出了幾個賢人,或者以賢人爲國相,國家的綜合實力就會提升的非常快,甚至可能因爲一個人而變成強國的,這就是人在戰國所能起到的作用,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些可恨又可愛的貴族們消逝在了長河中,賢人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小。

只是,很可惜,春種結束的很快,貴族們來不及起到太大的作用,春種就已經結束了。

今年,肯定不會是一個豐收的年,但是,可能也不會再有太多人餓死。

而在門客們忙碌的時候,趙括就一直在家裡盤始皇帝,坐在院落裡,曬着太陽,拿出始皇帝放在手中開始盤,這傢伙到現在還沒有長頭髮,是禿的,他此刻已經能發出不明意義的咿呀聲。趙括非常的喜歡曬太陽,每次坐在溫暖的太陽下,靜靜的呼吸,這是趙括最大的愛好,讓趙括感到驚訝的是,小傢伙也很享受那溫暖的陽光。

每次趙括抱着他坐在院落內,曬着太陽,小傢伙即刻安穩的熟睡,小嘴一張一合的。

在帶孩子這方面,馬服君是愈發的熟練,只是他粗暴的方式,總是讓他被趙母謾罵,例如有客人叩門,門客們都外出忙碌了,趙括只能用胳膊夾着小傢伙去開門。偶爾吃飯的時候,他就把小傢伙放在面前的案上,趙母每次看到了,都是將他大罵一頓,好幾天都不讓他碰孩子。

趙母嘀咕着:跟你父親一個德性。就抱着孩子離開了。

趙姬常常會來看望他,她總是會帶上一些禮物,把自己打扮的非常漂亮,只是,趙括還是敬而遠之,不敢與她過於親近,他不喜歡別人給他戴帽子,故而,也沒有給別人戴帽子的習慣。漸漸的,趙姬也就不來找他,據說,她常常去邯鄲,找一位富戶,那位富戶是呂不韋的朋友,嬴異人離開之前,似乎是在他那裡留下了錢財,好讓趙姬去取。

就這樣待了一段時日,終於,從邯鄲傳來了兩個好消息。

信陵君成爲了趙國的國相,龐煖回到了趙國。

信陵君成爲趙國國相的事情,的確是引發了不小的轟動,趙國人並沒有對此表示出什麼不滿,信陵君也很有名望,是公認的賢人,無論是才能還是道德,都是能說服衆人的,只有李牧等人,對此有些不滿,他們更希望是趙括來擔任趙國相。於是乎,在魏無忌成爲國相幾天後,李牧就趕到了馬服。

李牧趕到馬服的時候,顯得有些沮喪,坐在了趙括的面前,他就長嘆了一聲。

“上君給與您不少的賞賜,卻不肯在王宮內爲您留出一個位置。”,他擡起頭來,繼續說道:“魏無忌成爲國相之後,他怪我當初沒有支持他,故而罰我前往雲中郡,擔任裨將....他這樣公報私仇的小人,怎麼能成爲國相呢?”,李牧憤恨的說道。

趙括逗弄着懷裡的孩子,聽到李牧的抱怨,他將小傢伙遞給了身後的韓非,方纔認真的看着李牧,說道:“這件事,是我吩咐信陵君去做的,讓你趕往雲中,抵禦賊寇與胡人,這是我的想法。”,李牧大驚,急忙問道:“這是因爲什麼呢?”

“雲中長期受到騷擾,匈奴人叩關,劫掠當地的百姓,你趕往雲中,是要負責整個雲中郡的安全,你的背後,將是數十萬的百姓,我希望你能獨自鎮守在那裡,能夠不依靠我和廉頗將軍,憑藉着你自己的力量去擊敗敵人,保衛邊地...”,趙括說着,看向李牧的目光愈發的柔和。

“趙國幾百萬的百姓,將來所能依賴的人,並不是我,是你。”

“我一直相信,你會是趙國的城牆,會保護趙國人,也會保護我。”

“你怪我將你派去邊地嗎?”,趙括問道。

李牧有些激動,面色赤紅,他站起身來,朝着趙括俯身長拜,他認真的說道:“我並不責怪您,我會鎮守在雲中,只要我還在一天,就不會有人能夠去欺辱雲中的百姓,我會保護趙國的百姓,我會保護您。”,趙括這才笑着將他扶起來,讓李牧坐在自己的面前,認真的交代道:“關於雲中的情況,敵人的情況,都需要你自己去打探。”

“無論是我,還是廉頗將軍,都不會再去幫你...牧..做出決定之前,一定要慎重,你的一個選擇,是可以決定幾萬士卒,乃至幾十萬百姓的命運的。”

韓非好奇的看着面前這個年輕人,這位年輕人看起來比自己要年長一些,可是老師似乎很看重他,韓非並沒有能從他的身上看出什麼與衆不同的地方,頂多就是相貌俊美,可是韓非從不相信,什麼相貌異常的人必定有非凡作爲的說法。

在送走李牧的時候,趙括還認真的告訴他:“信陵君將你當作弟弟那樣看待,並不曾怪罪你的言行,你卻打傷他的門客,侮辱他的爲人,這不是君子可以做出來的事情,請你在離開邯鄲之前,能夠向信陵君道歉謝罪。”

李牧答應了他。

李牧離開了,可是趙括心裡還是有些擔憂,他隱約記得,李牧出名的一戰,就是在邊地與匈奴作戰,可是,趙括相信,在那個時候,李牧絕對沒有如今這樣稚嫩,是一個經驗豐富,早已成長起來的猛將。過早的讓他去面對未來的敵人,趙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做對。

可是,他也不想自己太多的干涉李牧的成長,在安全的邯鄲城裡成長的李牧,還會是那個在邊地裡磨礪出來的名將嗎?

只能希望,他不會出事罷。

送走了李牧,趙括最爲期待的人,龐煖,終於是來到了馬服。趙括本想要等龐煖休息幾天之後,自己再去邯鄲去拜見他,可是沒有想到,他會急匆匆的趕來馬服拜見自己。當韓非將這位老者帶到了趙括面前的時候,趙括急忙站起身來,將小傢伙夾着,朝着龐公行禮拜見。

龐公被他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讓他起身,別摔着孩子。

趙括笑了笑,說道:“請您不必擔心,我的兒子,可沒有那麼嬌弱。”

說完,趙括一愣,似乎有哪裡不對??

龐煖來找趙括,是爲了趙括所說的革新官制,選拔人才的那些制度,他在王宮裡,聽到趙王激動的談起了趙括跟他所說的那些內容,這位老者頓時就不再平靜了,他連忙向趙王告辭,說要趕往馬服去拜見趙括,商談這件事,趙王聽聞,比他還要着急,直接送了他幾匹駿馬,讓他早些去馬服。

龐煖對趙括的提議非常的感興趣,他覺得,趙括所說的那些選拔人才的制度...似乎能創造一個時代。

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兩百零四章 加強版的武安君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六十六章 魏有信陵君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
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兩百零四章 加強版的武安君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六十六章 魏有信陵君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