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大的秦國

趙括已經很久不曾像如今這樣開心過,抱着懷裡的小傢伙,他忍不住的親着他的小臉蛋,當他將小傢伙帶到母親面前的時候,趙母激動壞了,因爲看不見,她伸出手來輕輕撫摸着小傢伙的臉,熱淚盈眶,她告訴趙括,她能活着看到政的兒子出生,她的生命已經沒有遺憾了。

扶蘇剛剛誕生,就徹底成爲了這個家裡的寵兒,家裡的每一個人都非常的愛他,善吵着要抱他,雖然抱了一會,她就會氣喘吁吁的,滿頭大汗,可是她就是不願意放下,而趙康也非常的開心,他說自己小時候兄長總是欺負自己,如今自己終於可以欺負他的兒子了。

於是乎,院落裡就常常能看到趙康抱着小傢伙,正在跟他說着那些道理,什麼好好讀書,聽話乖巧之類的,都是他自己不曾做到的事情。小傢伙的出生,沖掉了一切的悲傷與痛苦。藝給扶蘇請來了奶媽,可是趙括覺得,孩子還是應該多待在父母的身邊,故而,藝抱着小傢伙在王宮和院落之間來回的跑。

嬴政對自己的這位長子,抱以厚望,他認爲,自己的孩子定然會跟他的先祖那樣,成爲秦國的一代明君,而茗就不是這樣了,她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的長大。秦王的兒子出生,這對整個秦國而言,都是一件大喜事,呂不韋,韓非,乃至是王翦等將軍,也都前來祝賀。

秦國可謂是雙喜臨門,嬴政非常的開心,而他唯一覺得苦惱的,就是自己家庭地位的下降,父母的心思完全在扶蘇的身上,根本不理會自己,自己在家裡的地位終於淪爲最後一位,對此,趙康表示呵呵。

在這一年,大概是因爲秦國沒有再出兵,各地都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豐收,就好像是神靈都在爲秦國的公子祝賀,當然,主要原因肯定還是因爲秦國的兩條重要渠道完全發揮出了作用,加上呂不韋所施行的重農政策,以及墨家所鑽研出的那些農耕利器,使得秦國的糧產比起上年直接增加了兩倍。

秦王又有些坐不住了,他急忙叫來了鄭國以及李冰兩位大臣。

在鄭國渠完工之後,鄭國長期都是閒散在家,他是個坐不住的人,這些年裡便在秦國各地來回的奔波,記錄當地的地理環境,以及思索着水利工程的安排之類,秦王也是允許他四處亂逛,下令任何官吏都不許阻攔他,要配合他,這讓他成爲了繼趙括後第二個有資格在秦國各地亂轉的大臣。

而李冰不同,李冰原先一直在治理巴蜀,因爲年紀太大,不久前離仕回家,準備安養晚年...秦王接見他們兩人,顯然是想要繼續搞水利工程,如今的諸國,都沒有像樣的水利工程,就是當初西門豹治理鄴城所修建的水渠,在都江堰和鄭國渠面前,也是不夠看,這個體量的水利工程,也只有秦國纔有實力來完成。

而都江堰的完工讓巴蜀瞬間成爲秦國的糧倉,鄭國渠的完工又直接的改變了關中略顯貧瘠的土地,將關中諸地變成了肥沃的一號糧倉,甚至還超過了巴蜀地區,秦國坐擁兩處糧倉,可是秦王卻還想要更多的糧倉....水利工程不僅能防止水災,還能極大的增加糧產,如今那堆積如山的糧庫,就是最好的見證,先前被燒燬的華山糧倉,如今都放不下糧食了。

秦王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兩位大臣,兩人都別過頭去,不去看對方,他們的關係並不是非常的和睦,兩人的理念不同,每次見面,都會發生爭吵...而這兩位之間的爭吵,其他人也沒有資格來加入,就是趙括,也聽不到他們到底在吵什麼,這大概就是術業有專攻。

“自從巴蜀,關中水利完工之後...這兩地都成爲了秦國重要的糧倉,這都是兩位的功德啊...武成侯說:在對天下的功德方面,他不如你們兩位,說你們是功在千秋。”,秦王還是先誇讚了一番他們的功勞,又給與了一些賞賜。兩人急忙拜謝秦王,嬴政又笑着與他們聊起了家常。

閒談了許久,嬴政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只是兩處水利,就產生了這樣大的影響,如今的秦國物資充沛,百姓們也休養了一段時間,不知道兩位是否還有什麼建議呢?”,聽到嬴政的話,鄭國雙眼一亮,自從鄭國渠完工之後,他就一直在期盼着,渴望着再次大展身手的機會,沒有想到,機會來的如此迅速。

李冰皺着眉頭,思索了片刻,方纔說道:“大王,興水利,好處極大,可是要動用的人力物力也是巨大的,如今是秦國征伐各國的好機會,若是動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反而會影響對外的戰爭啊...”,嬴政點着頭,笑着說道:“您放心吧,這一點,寡人會與羣臣商談,會在不影響戰事的範圍內進行修建。”

“您說的不對啊!水利的作用,大王您是親眼看過的...利大於弊,全力的修建水渠,只會讓秦國更加的強大,與各國的察覺也會不斷的增加,這是沒有壞處的事情!”

李冰憤怒的看向了鄭國,他說道:“水利的目的,是爲了增加國力,是爲了治理地區,每次修建,都會耗費大量的民力和物力,您的想法荒謬啊,您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爲!”,眼看兩人又要吵起來,嬴政急忙勸住了他們,他笑着問道:“那兩位都有什麼建議呢?”

“鄭國渠之南,可以再進行修建,引涇水灌溉南部諸多縣城,它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入渭河,中袤二百里,可以溉田四千五百餘頃...”,鄭國激動的說道:“若是這條渠道能完工,可以與鄭國渠相互配合,成效巨大,關中一地的產糧就能超過十郡所生產的糧食!”

嬴政倒吸了一口冷氣,方纔小心翼翼的問道:“那這耗費?”

“與鄭國渠的耗費是差不多的,可能要少一些。”

好傢伙,這又是一個要修建十年的大型工程啊,嬴政頓時就有些遲疑,這耗費實在太大,可是成效又太吸引人...李冰搖着頭,說道:“鄭國渠灌溉諸地,可是上游的高地,是鄭國渠所不能達到的,依我看,可以在上游的南岸,開鑿六頭條小渠,以輔佐灌溉鄭國渠所不能達到的地方。”

“成效或許沒有鄭國所說的南渠那樣大,可是耗費不會太大...”

“呵,若是按着您所說的來進行挖掘,頂多能灌溉幾百頃耕地,這能起到什麼作用呢?白白的浪費時間,人力,物力...”,鄭國不悅的說着,這纔看向了秦王,認真的說道:“還是按着我所提議的,再挖掘一條南渠...”,李冰也有些生氣了,“若是按着您所說的來進行挖掘,秦國起碼十年內都不能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難道要錯過如今的時機嗎?”

聽着兩人爭吵,嬴政也明白了,李冰所說的工程成效並不大,可是消耗也小,而鄭國則是又提出了一個大工程...嬴政並沒有糾結,他按着如今秦國的局勢,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決定,嬴政看向了鄭國,他認真的說道:“鄭卿,您或許不知道,趙國的李牧,司馬尚,田約三位將軍,棄暗投明,來到了秦國,成爲寡人的賓客。”

“這是滅亡趙國最好的機會..若是寡人在這個時候來挖掘南渠,只怕羣臣都不會同意。”

鄭國有些失落,無奈的嘆息着。

“不過,南渠是一定要修建的,等滅亡了趙國,不只是要修建南渠,沿着河水,在鄴,野王,濮陽等地區,都要修建水渠,寡人知道,您當初在趙國,曾想要在河水之側修建水渠...很快,您就有這樣的機會了,等秦國滅亡各國,寡人會讓您在全天下修建水渠!讓各地的百姓都不再忍受飢餓!”

嬴政如此激勵,鄭國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李冰看着秦王,他雖然很想挖苦一下鄭國,可他明白國事比私事更加重要的道理,他笑着對鄭國說道:“我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我沒有辦法親自前往地方,督促當地的官吏,具體挖掘的事情,還是要交給您來操辦,全天下,也沒有比您更加擅長水利的人。”

來自對手的奉承,大概是最能讓人開心的,鄭國就接受了李冰的請求,親自來指揮這六條小渠的挖掘工程。在離開王宮之後,鄭國就迫不及待的離開了咸陽,對他而言,大概沒有什麼東西比自己的工程要更加重要,他甚至都沒有去拜見呂不韋,呂不韋的心腹對他說道:

“鄭國因爲立下一點點的功勞,就敢如此無視您,也不來詢問您的建議,您覺得該怎麼處置他呢?”

呂不韋說:“鄭國因爲看重國家的事情而無視人情世故,我倒是希望秦國能多出幾個像他這樣有才能的人,他們在道路上遇到我,哪怕往我臉上吐口水,我也不會怪罪啊!”

而李冰就不同了,在離開王宮後,他就前來拜訪趙括。

對他的到來,趙括表現得非常開心,他是真得很尊敬這些工程大師,他們不像自己,自己只會說空話,而這些人是實實在在的辦事,無論是都江堰還是鄭國渠,都是讓華夏收益數千年的工程,哪怕是在兩千年之後,他們仍然在用別的方式來爲華夏付出——國際組織將這兩條渠道追認爲世界文化遺產,他們成爲華夏精神的象徵。

李冰受寵若驚,每次相見,趙括對他總是格外的尊敬。

他與趙括談起了王宮內的事情,又無奈的說道:“大王對水利太過用心,這也不是好事,每一次的工程,都要召集大量的百姓,若是不斷的修建,只怕會...”,趙括點了點頭,他說道:“您可以放心,大王雖然年輕,可是他知道這些道理,他不會不顧民情,肆意妄爲的,羣臣也一定會勸阻他的。”

好大喜功,急於求成,這大概就是目前暴露出來的秦王身上的兩個缺點...不過,他能聽得去勸,他也知道將百姓逼急了會發生什麼。多虧了當初的魏王,讓嬴政明白了急於求成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我身體不適,修建的事情,就只能交給鄭國了...我讓我的第二個兒子仲跟隨鄭國前往修建...”,李冰說起自己的兒子,是分外的驕傲,他的第二個兒子在這方面也很有才能,並且爲人善良,仁義...百姓們都非常的尊敬他...趙括似乎記得一些關於李冰兒子的事情,那位李二郎,似乎就是後來二郎神的原型。

在他們逝世之後,巴蜀百姓爲他們設立祭祀。

這也能看出,當地百姓是真心擁戴他們的,想到這裡,趙括又忍不住的沉思,古代的很多賢才將軍在後來都成爲了神靈,自己該不會也是這樣吧?趙括將這奇怪的想法排出腦後,這才繼續與李冰談論起了水利的事情,兩人聊了許久,李冰在趙括府邸留宿了一晚,次日方纔離開。

秦國同時也開始了新渠道的修建工作,這次是要在鄭國渠上游的南部挖通諸多小渠道來灌溉鄭國渠所不能覆蓋的地區,說起來,趙括來到秦國之後,秦國的制度便不斷的改變,重視民生,重視戶籍的增加,減輕稅賦徭役,廢除苛刻的刑法,這使得秦國人口爆炸性的增加,關內的土地開發率也在飛速的提升。

反而是官吏的數量有些跟不上了...因爲秦國近期內所攻佔的縣城太多,而秦國那完整的基層官吏制度又需要太多的官吏,導致秦國官吏有些不夠,李斯最先看出了這個問題,他向呂不韋提議,在新佔領地區設立學室,招當地的富裕人家進入學室內學習,增加各地本土官吏的數量...

李斯的這項提議,有人反對,有人贊同。

反對的人大多認爲這些官吏不會像老秦人那樣忠誠,可能會埋下禍根,而支持者則是認爲這可以分化新佔領地區,爭取讓更多人成爲秦國的擁護者,加速同化這些地區,並且解決官吏不足的問題。而呂不韋詢問韓非的建議,韓非告訴他:秦國像對待未來的叛賊的態度來對待關外的百姓,那關外的百姓就會成爲叛賊,若是秦國像對待自己人那樣對待關外百姓,那他們就會成爲自己人。

於是乎,呂不韋同意了李斯的提議,在潁川郡,三川郡,上黨郡,東郡,陳郡等地區開始設立學室,大量招募當地的年輕人來學習秦國律法,成爲秦國的官吏。

ps:兄弟們,這幾天的訂閱減少了一些,我會努力的碼字,多更新一些,觀看正版真的耗費不了多少錢,幾包煙的錢就可以在正版渠道看完這本書,而且起點現在有各種的獎勵,每天簽到都可以領起點幣,您的支持,對我的意義重大。希望兄弟們能支持一下正版...非常的感謝。

今天三更。

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史記.趙子世家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兩百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
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史記.趙子世家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兩百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