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

對張唐忽然逃回秦國的行爲,呂不韋是非常生氣的。

秦國可是耗費了不少的精力,才讓張唐坐穩了國相的位置,甚至能讓他直接插手燕國的內政,可是張唐顯然是辦砸了這一切,呂不韋面色黝黑,冷冷的看着面前的張唐,“也就是說,您在有着太子弒父的證據下,放棄了在燕國的經營,直接逃走了?”

張唐能感受到呂不韋的憤怒,他心裡也明白,若是自己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大概就保不住自己的頭了,張唐再拜,無奈的說道:“請丞相恕罪...燕國羣臣與我的關係不好,他們都願意聽從丹的命令,而我又無法調動軍隊...丹既然能殺掉自己的父親,當然也能殺了我,我是沒有應對的辦法,這才離開燕國的。”

“弒君的事情,難道是一兩天就能安排好的嘛?鞠武結交各地的武士,太子丹與他多次密謀,在這個時候,您在做什麼呢?爲什麼不保護燕王?爲什麼不揭穿丹的陰謀?”,呂不韋聽到張唐的辯解,更加的憤怒。張唐急忙說道:“我先前得到情報,丹想要行刺我,我一直都在等待着機會,只要他對我下手,我就即刻抓住他,徹底將他們除掉。”

“鞠武找到燕王,請求他前往無終觀魚...我是知道這件事的,我以爲他們是想將燕王調走,然後對付我,我做好了準備,等待他們動手,我實在沒有想到,他們的目標不是我,是燕王,我沒有想到,丹居然敢弒父!”,張唐渾身都哆嗦了起來,當初,他聽聞燕王遇刺之後,就是嚇得魂飛魄散,直接就跑了。

主要就是因爲丹做的事情太嚇人了,弒父的惡徒...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出來的呢?

呂不韋死死盯着張唐,思索了許久,搖着頭,說道:“您可以回去了。”

張唐顫顫巍巍的起身,朝着呂不韋再拜,這才離開了丞相府。送走了張唐,呂不韋就將自己的心腹李斯給叫了過來,這些年裡,李斯一直都幫着呂不韋做事,因爲呂不韋要忙着整理自己的著作,很多時候,國事都是由李斯來處理。這位荀子的得意門生,沒有讓呂不韋失望,他完全可以獨當一面。

呂不韋雖然不想承認,可是他心裡明白,自己正在一天天的變老,很多時候,自己的思緒都變得混亂,腦海裡一片空白,不知所措,而李斯這位年輕人,卻能提出很多讓自己信服的提議...呂不韋已經不如從前了,只是他還是想要再堅持一段時間,眼看一王天下的曙光就在眼前,他不可能將這個位置再讓給其他人。

輔佐君王實現一王天下的賢相,這對呂不韋想要塑造的聖人光環是有着加成的。

“唉...我就不該派遣張唐前往燕國,該換個人來擔任這樣的重任,張唐倉促的逃回燕國,我在燕國的所有部署都失敗了...”,呂不韋嘆息着,而李斯卻格外平靜,他說道:“您不必這樣...燕國本身就是個虛弱的國家,哪怕丹是昭襄王那樣的賢明君王,哪怕他身邊有像您這樣的賢相,他也根本不是秦國的威脅。”

“何況,丹弒父,這是非常嚴重的罪行,只要能傳出去,天下賢才,就不敢去投效他,燕國的大臣,也會離心..丹一個人,又能做什麼呢?”

“您說的很有道理,我想要討伐燕國,您覺得怎麼樣呢?”

“丞相,一位樵夫拿着斧頭走在山路上,前方有一頭被捆綁住的猛虎,朝着樵夫齜牙咧嘴,想要掙脫束縛,而身後則是有一隻有犄角的羊,樵夫不趁着老虎被束縛的時候去砍死他,卻想要轉身去對付羊,這是不對的。趙國戶籍很多,士卒悍勇,若是不趁着如今的機會去滅亡它,它遲早都會是秦國的威脅。”

“而燕國,丹即使治理上二十年,也未必能達到趙國如今的地步。您爲什麼要放棄趙國,想要去討伐燕國呢?”

呂不韋點了點頭,同意暫且不對燕國動手。

很快,這件事就被秦王所知道了,嬴政瞪大了雙眼,他怎麼都不敢相信,丹居然有膽魄做這樣的事情,不過,他也並沒有在意,屢戰屢敗的燕國,實在是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比起燕國,嬴政如今更在意的是關外那幾個郡縣的事情。韓國與魏國給秦國增添了不少的郡縣。

可是秦國想要徹底控制這些郡縣,卻不太容易,首先要進行的普法,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秦國是靠着律法來治理國家的,秦國百姓跟其他國家的百姓過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魏國百姓從前可以自由的串門,而秦國佔領這裡之後,無理由的遊蕩就是犯罪,要被抓起來,魏人一看,就會覺得,這是秦人在故意爲難自己。

這畢竟是要將秦國的生活方式強加給韓人,魏人,故而這種改變就成功了難題,想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如何生活,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就需要足夠多的亭長,可是,一方面是秦國實在沒有足夠的基層官吏,另外一方面,則是語言障礙,從秦國派去的官吏,他只懂得秦語和雅言。

底層的百姓又不懂得雅言,基層官吏如何跟他們溝通?如何來普及律法?如何辦事?

故而李斯先前提出以當地人來治理當地人的提議,真的是完美。秦國與後來的王朝不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極強,控制力能到最小的裡,此刻還沒有豪強,沒有鄉紳,沒有人可以跟君王爭奪地方的掌控力,也沒有人敢這麼做...而保持這樣的掌控力,就需要非常多的秦吏。

羣臣都有些煩惱,趁着趙括來王宮裡看望孫子的時候,嬴政將他帶到了殿內,跟他請教這件事。

“雖然各地都在設立學室,可是要等到他們完成學業,擔任官吏,起碼要一年多的時間...”,嬴政說着,又詢問道:“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在短期內就得到足夠的官吏呢?”,趙括沉思了片刻,方纔說道:“在秦國各地,若是郡縣缺少官吏,不是可以設立考覈,只要通過律法問答就可以擔任官吏嘛?爲什麼不在各地施行呢?”

“若是如此...只怕...”,嬴政沒有明說,可趙括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主要還是怕這些人不夠忠誠,若是大批的徵召魏人來成爲秦國官吏,就怕有心人會與他們勾結在一起,施行對秦國不利的陰謀...比如鼓動當地的百姓,歪曲秦國的政策之類...趙括笑着搖了搖頭。

“韓非說的很對,若是想要讓天下人都將自己當作秦人,那你就得將他們當作自己人,不能每日都像防備盜賊那樣的防備着他們...諸國之內,想要復國的人或許不少...可是隻要制度足夠完善,百姓們過的安寧,就不會讓這些人找到可趁之機....首先,秦國有成型的監察體系,從基層到郡縣...”

“這不只是監督官吏們是否盡職,還能監督別有用心的官吏...確保他們不能鼓動百姓。另外,若是百姓們的生活足夠富裕,他們也就不會去跟隨那些復國者去作亂...”,趙括忽然想到了什麼,他說道:“秦國如今將各國的貴族的家產耕地都收走了,對嗎?”

“是這樣的,這不是您所提出的嘛?用他們的家產來賞賜有功的將士。”

“既然如此,不如進行遷徙...不是遷徙地方的百姓,就是遷徙這些地方的貴族,原先的豪強,遊俠,魏國的就遷徙到巴蜀去,韓國的可以遷徙到關中...趙國的遷徙到南郡...”,趙括說着,嬴政眼前一亮,他點着頭,說道:“想要復國的,大多都是原先的貴族,遊俠這些不滿秦國政策和想要回到從前的人...只要將這些人遷徙出去,就能減少不少的動亂。”

“然後,就可以安心的招募當地的賢人來參與律法問答,通過的給與官位,充實官吏的數量...”,嬴政自言自語道:“再讓這些基層官吏來普及律法,普及您天下一家的思想..消除故國的影響,讓他們確信自己就是秦人...”,嬴政笑了起來,說道:“父親,就按您所說的來辦。”

“您不知道,國內的羣臣,如今都有些着急...迫不及待的想要攻打趙國。”

“只是,沒有徹底控制韓國魏國的郡縣之前,寡人是絕對不會攻打趙國的...如今要管理這些地方,就要耗費不少,只有將他們變成秦國的一部分,等將這些土地的收穫消化之後,秦國才能繼續出征...您說呢?”

“嗯,若是吃的太快,只怕會噎着...還是得一口一口的咀嚼。”

隨後,嬴政召集羣臣,開始了遷徙政策,這遷徙,就是要將那些秦國政策的受害者給遷徙到其他地方,斷絕他們在本地的影響力。當嬴政提出這條政策的時候,呂不韋非常的驚訝,隨即,羣臣也都同意了。秦國的行政效率非常的高,咸陽這裡剛剛下達了命令,各地就已經開始行動了起來。

原先的貴族們,也是倒黴,本來家產與資產被拿走,就足夠讓他們難過了,如今甚至都不能留在故土上,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去往一個陌生的地方,這導致各地都出現了叛逃的情況,可惜,他們還是跑不過秦國的士卒。他們被強行帶離這裡,一時間,各地的舊貴族們哭喊着,低着頭,一步一步朝着未知的目的地走去。

鄭縣,成蟜留在這裡已經有一段時日裡,因爲教導張良,他逐漸喜歡上了這種教書育人的生活,就在鄭縣的學室裡擔任祭酒,給當地學子們教授馬服書...他也常常來拜訪張良,張良學東西很快,有些時候,他問的問題,成蟜都要寫信去詢問趙括,才能回答上來。

這一天,他剛剛來到張良家門口,他就看到一羣士卒站在這裡,高聲呼喊着什麼,成蟜皺着眉頭,走了上去,看到成蟜,尤其是他的頭冠,這幾個士卒都不敢大聲喧譁,低着頭向他行禮。成蟜看了看院落內的情況,張良和他的母親正在收拾東西,成蟜驚訝的問道:“二三子這是想要做什麼?”

“我們是在執行王令...大王有令,故貴族,遊俠,及其家屬,都要離開故土。”,爲首的士卒低聲說道,成蟜一愣,正要說話,張良和他的母親就走出了院落,兩個人的眼眶通紅,顯然是剛哭過的。看到成蟜,小張良就想要衝上去,母親卻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不讓他過去。

成蟜走上前來,站在他們面前,他低着頭,看着面前的張良,眉頭緊皺。

“這戶人家,與我有親,可以讓他們留下來嗎?”

成蟜問道,爲首的士卒搖着頭,說道:“這是大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違抗。”,成蟜嘆息着,再次看向了張良,這些時日裡,他一直都跟小傢伙在一起,不捨得與他分離...可是面對秦王的命令,他也無能爲力。張良並沒有哭,他擦掉了臉上的淚痕,這才朝着成蟜深深一拜。

“多謝您這段時日裡的照顧,我一定會報答您的恩情。”

成蟜甚至都沒有來得及與他們告別,士卒就已經將他們帶走了。爲了防止這些舊貴族重新聚集在一起,他們是要分散開來,前往不同的縣城的。而前往老秦人的地盤,他們大概一生都無法回到自己的故土,掀不起半點的浪花...這就是對六國貴族最好的處置辦法,將他們丟進老秦人當中,讓老秦人來淹沒他們。

成蟜呆呆的看着士卒們帶着張良和他母親坐上馬車,隨即離開。直到他們消失在遠方,張良都沒有回頭來看上他一眼。成蟜只是長嘆了一聲,自己在鄭縣也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或許,自己也該回去了。這些復國者,懷着對秦人的仇恨,無奈的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而在老秦人的土地上,他們再也沒有機會來複國,沒有機會來實現自己的野望。

遷徙的的過程也不是那麼的順利,有很多年長者死在了道路上,也有年輕人拿出私藏的武器來與秦國士卒拼命。

通往關內的道路上,處處都是哭聲。

可是趙括並不後悔,因爲復國戰爭,會殺死更多的人。

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兩百零四章 加強版的武安君史記.趙子世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史記.趙子世家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六十四章 會巫術的使者與瘋了的趙人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七十六章 戰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
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兩百零四章 加強版的武安君史記.趙子世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史記.趙子世家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六十四章 會巫術的使者與瘋了的趙人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七十六章 戰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