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

秦王聽聞燕國所發生的事情,他有些懵。

燕國長期以來都遭受到遼東之外的胡人的侵擾,在遼東之外,有幾股比較古老的民族,其中有東胡,東胡是一支非常強大的遊牧部落,他們使用阿爾泰語系,有史學家認爲東胡是阿爾泰語系裡“tonggus”,也就是通古斯的音譯,在後來的出土資料顯示東胡內部也有可能是從事農耕的,半耕半牧,他們在匈奴之東,實力強大。

與趙國和燕國的衝突以及交流是最頻繁的,有着貿易上的往來。

在西有貊,東邊有濊...嗯,東濊這個民族大家大概還是記得的...在後來,貊部落合併了濊部落,被稱爲亳人,他們也是遼東的一個古老民族,而與其餘胡人不同的是,他們是農耕民族,並非遊牧,遼東之地,土地還是比較肥沃的。還有一個肅慎,是現代滿族等民族的先祖之一,周武王時,他們上貢楛矢石砮,周人非常的開心,認爲這是非常大的功績。

並且以得到肅慎的上貢作爲自己證明武功的重要憑證。

周人開心的說:“肅慎、燕、亳,吾北土也”,肅慎也從此成爲了古華夏民族之一,學術定義是中國古代東北民族之一...他們大概是漁獵爲生,既不遊牧,也不耕作..燕國長期都是跟遼東之外的胡人作戰,在慄腹爲國相的時期,慄腹成功的在遼東各地設立郡縣,將燕國的勢力範圍擴散到整個東北地區。

而同時,生活在當地的一部分東胡人,一部分的毫人,以及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胡人也都成爲了燕國的子民,服從燕王的統治,慄腹一生都在想着儘快平定這裡,徹底的控制這裡,可是在慄腹戰死之後,遼東的情況就有些不太平了。隨後的幾代燕王區別對待生活在境內的這些胡人。

任由官吏和商賈對他們進行迫害,作戰時大量的徵發他們,逼迫他們不斷的服徭役,修建長城...這就導致國內的分裂傾向越來越嚴重,到後來,劇辛帶着這些人與秦國作戰的時候,他們不戰而降,甚至希望能幫助秦國來作戰。可是,他們的實力並不強大,如果像匈奴和東胡那樣強大,就不會被燕國所拿下了。

秦王怎麼也不明白,燕國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叛亂,叛亂的胡人爲什麼會這麼強大?甚至能擊敗燕國的軍隊?

李斯坐在秦王面前,苦笑着說道:“燕國學習我們的制度,從而引發了這次的叛亂。”

“我們的制度有什麼不妥?”

李斯笑着說道:“事情是這樣的,年前,燕國曾推行軍功制,隨即徵集國內的士卒前往與東胡作戰,得到了不少的土地...”

“這不是好事嗎?”

“問題就是出在這裡,我們的軍功制能夠施行,是因爲我們有足夠的土地,我們讓士卒們攻打魏國,然後將得到的魏國的肥沃土地分發給有功的將士...士卒們會更加積極的打仗,而秦國也會越來越強大。燕國所攻打的地方,都是最苦寒的地方,是沒有什麼價值的地方。”

“在攻破這些地方後,燕國爲了賞賜軍隊,將原先國內胡人所耕作的土地分給有功的燕人,然後將境外的苦寒之地分發給胡人...那些地方不適合耕作...遼東胡人大怒,認爲他們辛辛苦苦的爲燕國征戰,最後沒有得到任何賞賜,反而是被迫離開家鄉趕往苦寒之地,這是燕王在恩將仇報...”

“於是幾支胡人聚集起來,推選一位勇士來擔任首領,攻打燕王的軍隊...”

“燕王的士卒應該是不少的,胡人是如何擊敗他們的?”

“哈哈,先前與塞外胡人作戰的時候,燕王多次徵發這些國內胡人,他們長期與塞外胡人交戰,經驗豐富,本土燕人躲在後方坐享其成,結果開戰之後,燕王的這些士卒完全不是胡人的對手...”,說起來,李斯都險些笑場了,燕國這操作,他是真的無法理解,動用國內胡人作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國也這麼做啊,李牧出征匈奴的時候,麾下就一堆的胡人騎士,在擊破敵人後,啓還在爲這些胡人考慮,將他們的賞賜從土地改成牲畜,極大的鼓舞了他們的士氣,這燕人是怎麼回事啊?奪走有功將士的土地,讓他們遷徙到塞外,這樣的舉動,當然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他們也沒有土地實現軍功的賞賜,可既然如此,那就要自己承擔後果了。

“他們想要向我們請降?”

“是啊...這些遼東胡人,大多都是從事農耕的,與塞外那些東胡的關係非常惡劣,他們沒有什麼盟友,在擊敗燕國的軍隊後,他們就派來了使者,請求秦國出兵幫助他們...”,李斯說着,秦王點了點頭,遼東胡人很早之前就表達出對燕國的不滿,甚至有問過秦國什麼時候打算來遼東。

秦王眯着雙眼,問道:“那依您的看法呢?”

“大王,這是好事啊,不費什麼力氣,就能得到整個燕國...”,李斯是贊同出兵的,秦王心裡其實也贊同,燕國都快把自己給搞滅亡了,再不出兵也不合適,只是,秦王心裡也很苦,唉,這好不容易解決了官吏不足的問題,吞掉燕國,這官吏問題又要冒出來了,自己本來想多緩幾年的,這些人爲什麼就急着要求死呢?

是想要撐死秦國還是怎麼滴?

秦王很快就讓自己的將軍們前來,包括趙括在內的將軍們全部趕來王宮,浩浩蕩蕩的,趙括站在首位,身爲太尉的繚卻是站在他的身後,隨後就是王翦,李牧,趙康,司馬尚,蒙武,楊端和,羌瘣,桓齮...秦國的將軍們實在太多,趙括還注意到,在位的將軍又多出了一位。

那人站在繚的身後,看來是最近纔得到提拔的。

秦王很平靜的說起了燕國的事情,趙括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談及燕國,他就會想到燕丹....秦王說完之後,將軍們顯得有些激動,秦國的將軍,當然都想要獲得封君的位置,然而,封君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關內侯的爵位難得啊,如今燕國空虛,若是能滅亡燕國,那是一件大功勞啊。

秦王說着,目光卻看向了趙括。

趙括卻遲遲沒有開口,秦王也只好看向了繚,繚看着面前的趙括,若有所思,他說道:“大王,燕國並非是強大的敵人,可在如今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不去佔領他,那在燕國邊境的中山王嘉就會想辦法來得到燕國,這對秦國是不利的,請您派出一位將軍來討伐燕國與中山國。”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繚嚴肅的說道:“燕王暴虐,欺壓國內百姓,燕國百姓無法忍受他的暴行,想要迎接秦國的軍隊來拯救自己,秦國怎麼能坐視不管呢?”,秦王笑了笑,說道:“您說的很對,不知道哪位將軍願意出征呢?”

秦王還是希望趙括能開口的,趙括沒有開口,其餘將軍也就不敢開口了,他們不敢跟趙括爭奪,趙括撫摸着鬍鬚,說道:“臣身體不適,近期內無法出征,請大王挑選一位合適的將軍來出征吧。”,聽到趙括的話,趙康就有些忍不住了,他起身,說道:“我願意前往!”

“我願意前往!”

“我願意前往!!”

趙括既然拒絕了,那其餘將軍們當然就不客氣,趙康,司馬尚,楊端和,蒙武等將軍幾乎是同時開口,秦王看着這些人,思索了許久,說道:“王翦將軍,這一次,就請您來出征吧...請以楊端和,桓齮,王賁..蒙恬...”,秦王看着那位年輕將軍,思索了片刻,也念出了他的名字,“...李信等人與您一同出征。“

王翦自然是沒有拒絕,朝着秦王俯身一拜,也就答應了。

秦王便讓王翦來負責這件事,讓他們離開,同時又留下了趙括和趙康...嬴政坐在趙括的面前,笑着說道:“父親,按着您的想法,寡人已經完成了對將軍們的任命。”

“我的想法?”

“是啊,您不願意出征,就是不想要成全王翦將軍,並且想要給年輕將軍們一個機會...”

果然,嬴政還是非常瞭解趙括的,趙康就有些生氣了,他狡辯道:“我也是年輕將軍。”,秦王看都沒有看他,他問道:“這次對燕國的戰爭,可能與其他戰事不同..”

李牧剛剛走出了王宮,一位年輕人就攔住了他,並且以晚輩的禮來拜見他,李牧也是連忙回禮,王翦笑呵呵的看着他,說道:“這位是您的同宗,是北地太守狄道侯的兒子...喚作信,他很仰慕您,又害怕冒犯您...”,李牧看着面前這個年輕人,年輕人身材修長,面目堅毅,渾身充滿朝氣。

老冉有個兒子叫宗,李宗在魏國擔任大夫,被封到段幹這個地方,魏國的那位段乾子就是他的後代...也就是老子的後代...嗯,同時,他也是隴西和趙李氏兩宗的共祖。故而,隴西的李信和趙地的李牧,算的上是同宗,兩人相見之後,王翦又解釋了起來,這位年輕人原先擔任郡尉。

後來因爲他多次擊敗了郡內的盜賊,羣盜,以少勝多,戰績非常的誇張,故而來到了咸陽,如今在太尉繚的麾下任職。

年輕人大概是在李牧面前有些拘束,說不出話來,大多時候都是聽着王翦來誇讚他,王翦的心情是非常不錯的,滅亡燕國,他的封君也就到手了,這些年來,他跟着趙括大殺四方,立下的戰績無數,最大的戰績還是在打李牧時打出來的,帶着偏師險些就滅掉了趙國。

李牧對這位同宗的年輕人也是很有好感的,說道:“你若是有什麼困惑,就可以來找我。”

秦國的將軍壓根就沒有把燕國放在眼裡,燕國本來就不是什麼強國,如今又變成了孤城一座,想要滅亡燕國,實在沒有什麼難處,這也是趙括之所以沒有親自出徵的原因了,這是一個磨礪年輕人的好機會,他已經老了,遲早有一天,他也會離開的,秦國需要年輕的力量,這些年輕人會在自己逝世之後繼續保衛百姓,保護國家。

趙括返回家裡,正準備讀些書,就看到一個年輕人匆匆忙忙的衝了進來。

“仲父...”,年輕人擦拭着眼淚,叫道。

趙括盯着他看了許久,終於是認出了他,這位年輕人喚作中書戈..他是狄的小兒子,狄給自己掙來了一箇中書的氏...趙括看着他如此慌忙的臉,他心裡頓時就亂了,他站起身來,顫顫巍巍的,“怎麼了?出什麼事情了?”

“父親快要不行了..請您過去看看吧。”

“你說什麼...”,那一刻,趙括渾身冰涼,在年輕人的帶領下,他急匆匆的坐上了馬車,馬車奔馳而去...很快,趙括就來到了狄的府邸,狄在咸陽的東邊買了一座宅院,他一直都在抱怨,這裡的房價實在太貴,這裡買一座房的錢可以在邯鄲買十套。當趙括走進內室的時候,他看到虛弱的躺在牀榻上,有氣無力的狄。

狄平躺在牀榻上,髮色全白,微弱的呼吸着。

趙括前來的動靜驚動了他,狄緩緩睜開了雙眼,側過頭來,看向了趙括。

“狄...”,趙括坐了下來,握着他的手。

“家主...您來了...”,狄咧嘴笑着,虛弱的看着面前的趙括,“家主,我好想念馬服啊...自由自在...飲酒作樂...”

“我也很想念,我已經叫了醫官了...等你好轉了,我跟你去邯鄲,我們去馬服...”

“回不去了...家主啊,您怎麼哭了?不必爲了我而傷心...只可惜,我還有很多話沒有來得及跟您說...”

“那您說吧...那您說吧...”,趙括忍不住的流着淚,緊緊握着他的手。

狄眼前一亮,掙扎着仰起頭來,激動的說道:“有一件事,我只跟您說,您不要告訴他人啊...其實那個..”,他剛剛開口,神色卻忽然呆滯,他呆呆的看着面前的趙括,過了片刻,他的頭重重的落在了枕頭上,雙眼直視着前方,卻是一動不動..趙括本以爲,經歷了那麼多的生死,他早已磨練出了一顆無比堅韌的心。

可是當故友離開的那一刻,他還是能感受到心口出現的裂痕,彷彿一把刀,直接在他心口剁下了一塊肉...那種劇痛,讓趙括忍不住的捂着胸口,整個人卻如一個幼童般的哭泣了起來,哭聲越來越大,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狄養育了三個孩子,他的妻子在生下第三個孩子的時候離開了,可是他也沒有再娶。

他獨自將三個孩子撫養長大,吃盡了苦頭。

兩個女兒已經嫁人,最小的兒子,如今還在學室。

他總是勸說兒子,說話要謹慎,不能亂說話,要保守秘密...要好好讀書。

那一天,趙括抱着狄,哭了很久很久。

那一晚,趙括再一次夢到了馬服鄉。

他看到戈和狄正在互相辱罵着,一個罵沒人要的老賊,一個罵不知禮的蠻夷。

而他只是安靜的看着他們,滿臉淚痕。

ps:年也過了...可以發刀了吧?

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四十章 初戰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四十章 初戰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一百三十章 趙國第一養雞大戶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五十三章 一個輪子的車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
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四十章 初戰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四十章 初戰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一百三十章 趙國第一養雞大戶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五十三章 一個輪子的車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