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

趙括並沒有能對楊端和的問題給出一個準確的答覆,他說:這個問題,你應該去詢問這些士卒。

趙括看着輿圖,如今的他,已經不是剛剛來到這裡的菜鳥,起碼在制定行軍路線的時候,是不會再需要旁人來相助了,不過,即使如此,他還是將軍中的年輕將領們聚集了過來,詢問他們的看法。這次救援韓國,看似輕鬆,而趙括完全不敢鬆懈,畢竟他還是對上了白起這位可怕的對手。

在先前的戰爭裡,依靠着廉頗,魏無忌的相助,又有超出對方數量的趙人全力奮戰,這才勉強將白起擊退,甚至還不是擊破,雙方的傷亡差距並不大,而白起還是進攻方,這就已經能讓趙括看出自己與白起的巨大差距,若不是白起的士卒要留守長平,自己還得分兵進攻,只怕趙括早就被他殺死了。

另外,如是算上被白起殲滅的魏國大軍...那趙魏聯軍就是慘敗了..畢竟,魏軍被打的全軍覆滅。

白起,大概是這個時代最爲傑出的將領,是如今將領的天花板。趙括在戰後,收集了很多關於白起的資料,他的戰績,他的打法,因爲他知道,自己遲早還會與這位對手再次交手,自己想要擋住他,就必須要了解他,可是,越是瞭解,趙括就越是驚懼。白起初次被委以重任,就靠着遠比對方要少的兵力,愣是全殲對方,斬殺了韓魏二十四萬大軍。

他三次攻打楚國,三次全勝,大概是斬殺了楚國三十五萬人,他進攻魏國和韓國,差不多也是殺了二三十萬人,攻打趙國,斬殺了三十多萬,攻下的城池有七十多座,未曾嘗過一次失敗...也不能說白起是依靠秦國強大的國力才如此強勢,因爲秦國也有除了他之外的名將,可是這些名將的斬獲完全不能與他媲美的。

只能說,秦國的制度,造就了一個可怕的戰爭機器,或者說,一個最適合秦國的將軍,正好在秦國。

白起的打法迅猛,他不喜歡對峙,常常是通過逼迫對方運動,然後找出破綻,包圍殲滅,直搗黃龍,他的計算能力,或者說邏輯思維能力非常的驚人,在部署戰術的時候,他能算出對方的下一步的打算,提前做好部署。廉頗告訴趙括,在伊闕之戰,白起以十萬的兵力對戰韓魏二十四萬大軍,他以不足一半的兵力進攻,還全殲。

他提前預估了對方的逃跑路險,派兵扼守要點,完全不怕敵人臨死反撲,這是何等的自信,是何等的算計能力?

廉頗對他的這位對手,也是很敬佩。

趙括很擔心,可是他麾下的這些年輕將領,是半點都不怕的,他們相信,跟隨趙括就能生擒白起。趙布起身,上言道:“請發兵函谷關,逼迫白起回軍,我們半道設伏...”,趙括呆滯了許久,方纔讓他坐下,他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正要開口,就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將軍走了進來。

來人正是樂間,而站在周圍的學子們當中的樂叔,眼前一亮,正要說些什麼,又停住了,樂間也沒有再去看自己的兒子,就彷彿沒有注意到他,趙括急忙起身,想要讓他坐在上位,樂間不肯,便坐在了他的身邊,如今的趙國,可謂是人才濟濟,李牧在雲中,操練士卒,抵禦胡人。司馬尚在雁門,與李牧一樣,而田約在代郡練兵,廉頗在邯鄲練兵...

樂間爵位爲上卿,可是沒有地方可以讓他操練兵馬,故而被趙王派來幫助趙括,趙王的意思,是讓他來擔任趙括的副手,他還有些擔心,樂間會不會不願,若是樂間惱怒,可以讓兩人各自帶上一萬精銳,不分上下,可是趙王也沒有想到,樂間答應了,答應的很利索,他願意聽從趙括的命令。

麾下總算是有一位可以信任的將軍了,趙括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這纔看向了趙布,沒有回答他的建議,反而是問道:“秦國爲什麼要出兵韓國呢?”,趙布一愣,有些疑惑的詢問道:“這與我們的戰事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是有關係的,我聽聞,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政治?什麼是政治呢?”,趙布繼續問道,而周圍的將領們也是面面相覷,只有樂間,眼裡閃爍着別樣的色彩,聚精會神的盯着趙括,而周圍的學子們,都是踮起了腳尖,楊端和下意識的覺得,自己該拿起竹簡了,他正要去找,就看到一旁的韓非舉起了筆,凝視着面前的趙括。

楊端和一愣...真不愧是大師兄啊...

趙括思索了片刻,方纔認真的說道:“政治,便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是一個國家想要達到的目的,說起來是很繁瑣的,秦國出兵韓國,那他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爲了給秦王復仇?還是爲了別的什麼?”,趙括詢問道,樂間忽然開口回答道:“他們的目的是楚國。”

“對,他們出兵韓國的目的,是爲了瓦解同盟,主要是對付楚國,如果楚國不出兵救助,聯盟就會瓦解,如果楚國出兵了,那他們就要給楚國巨大的打擊...那麼,如今楚國出兵了,他們會選擇怎麼去打擊楚國呢?”

“全殲項先的精銳,或者,出兵攻打楚國的城池。”

回答的還是樂間,趙括點了點頭,這纔看着衆人,說道:“我們要做的,就是避免項先被殲滅,逼迫秦國無法達到自己的戰略意圖,只要能達成,我們就算是勝利了,如果不能達到,無論殺死多少人,我們都是戰敗的,這就是戰爭。不過,我並不希望造成大量的士卒傷亡,最好,我們能避免交戰,來讓白起退兵....”

能夠意識到這些的人,或許並不少,可是能將他們總結起來,形成一個體系的,就只有趙括一個人。在此刻,諸弟子們纔想起來,自己是來趙括學習兵法的,這就是馬服君的兵法嗎?破壞敵人的戰略?達到自己的戰略?他們似懂非懂,樂間的眼裡卻只是讚許,時不時的點着頭。

很快,他與趙括就制定了一個出兵的方略,因爲長平之戰的緣故,秦國佔領了上黨,而野王早就被白起拿下,故而趙國與韓國是被秦國隔開的,出兵的道路有兩種,通過上黨和通過野王,而樂間建議,還是從上黨趕往新鄭,雖然路途可能會更遠,但是從這裡走,能減少被伏擊的機率,因爲野王這條道路,是會遭遇到河內秦人的。

上黨剛剛被秦人攻佔,如今還沒有遷徙來多少的秦人,上黨郡尉能徵召的軍隊,也不會太多,可是河內就不同了,先前跟隨白起作戰的十幾萬秦壯,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河內,如今他們就在河內耕作,若是趙括帶領軍隊從他們身邊經過,這些農民可就隨時能變身爲精銳秦武士,這兩萬精銳就不可能活着趕到韓國了。

上黨的道路不太平坦,可野王那裡就是平原了,在平原上,要是秦國戰車出動....就是騷擾也能讓趙軍崩潰。

趙括認真的與樂間談論起如何對付白起的辦法,而站在他們身旁的幾個秦國弟子,此刻就更加尷尬了,尤其是楊端和,他覺得自己應該走出去,可是又不想錯過老師的教導,可又害怕老師會懷疑自己將行軍部署傳給秦國,那自己該不該將老師的行軍部署傳回鹹呢?

沒等楊端和遲疑太久,趙括便與樂間商談好了出兵的策略,這才令各部做好行軍的準備。

楊端和還在糾結的時候,大軍就已經開拔了,這次趙括出行,趙王並沒有前來送別,倒不是趙王不再愛他,只是,趙王被魏無忌給纏住了,先前趙括所說的地方官制問題,還有刺史監察制度,魏無忌在思考很久之後,終於還是決定去實施,若是成功了,這就是馬服君的功勞,若是失敗了,那就算是自己這個小人從中作梗。

何況要施行這樣的監察制度,一定是會得罪很多人的,光是如今那些大臣貴族對自己那仇恨的目光,就讓魏無忌打定了主意,絕對不讓趙括參與到這些事情之中,他不合適,也不應該站在這骯髒之上。趙王無奈的聽着魏無忌的建議,他心裡是很不想要監察自己的賢才們的,這是對賢才的一種侮辱,會逼走他們吧?

魏無忌卻非常的堅決,他說道:“上君想要接納賢才,難免會有小人蔘雜在賢才之中,愚弄君王,馬服君的弟子韓非曾告訴我一個故事,他說:齊宣王喜歡聽竽,請了三百多人爲他演奏,南郭先生請求爲他演奏,宣王非常的開心,這位先生就混在數百人之中,得到了賞賜,宣王死後,愍王立,他喜歡聽獨奏,先生因爲害怕自己暴露,就逃走了。”

“如今趙國的賢才很多,大王您所聽到的奏樂,也是那些會吹奏的人所演奏的,可在他們之中,難免也有南郭先生這樣的人,難道您要任由這樣的人混跡在趙國嗎?他所要做的,可不是演奏,而是治理地方,這樣的人來治理地方,趙國又怎麼會強大起來呢?真心演奏的人,看到這樣的小人被抓住,他們只會開心而不會惱怒。”

聽着魏無忌的勸說,趙王猶豫了許久,還是答應了魏無忌,不過,他還是要魏無忌保證,不會不經過自己就隨意的處置官吏,監察者也不能在明面上盤查那些賢才,更多的要注重他們的政績,好讓自己來設宴款待他們,對於趙王的這些要求,魏無忌是同意了的,兩人談好這件事的時候,趙王匆匆走出王宮。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馬服君早已離開了。

趙王看着走出來的魏無忌,想要罵他幾句,遲疑了片刻,方纔憤憤的走回了王宮裡。

魏無忌隨意的笑了笑,這才坐上了馬車,喝了一口酒,說道:“回府。”,馬車慢悠悠的朝着院落行駛而去,周圍有不少的門客同行,遇到這些人,道路上的百姓都是紛紛躲避,只是因爲魏無忌那惡劣的名聲,沒有讀過書的百姓,是不知道誰對誰錯的,而貴族的門客只要稍微講些關於魏無忌的傳言,就很快會被這些民衆所接受。

當然,這也分人,魏無忌是魏人,百姓們對他了解的也不多,若是有人這樣惡意的侮辱馬服君,只怕是會被百姓們抓起來送官的。而那些渴望與馬服君成爲朋友的官吏,也不會輕易放過散發這樣的流言的惡人。魏無忌並不在意這些敵視或畏懼的目光,他只是愜意的喝着自己的酒,思索着政策的施行。

“咣~~”,馬車忽然發出一陣異響,馭者大驚,急忙想要勒馬,就在這一刻,馬車左側的車輪瞬間斷裂了,馬車側翻,魏無忌也跟着摔了下去,周圍的幾個門客急忙衝了過來,道路上的行人大叫着,紛紛圍了過來,門客們着急的擡起了馬車,將被馬車壓住的魏無忌拖了出來,魏無忌看起來渾身還在顫抖着,臉色也有些蒼白。

馭者不安的站在他的面前,拿起了短劍就要自殺,魏無忌急忙勸住了他,又吩咐他好好檢查馬車,馭者這才停手,他認真的查看了馬車的各個地方,這才憤怒的對魏無忌說道:“家主,有人破壞了馬車!這是想要害死您啊!!”,魏無忌從門客那裡要來了酒水,喝了一口,這才搖了搖頭,帶着衆人返回了府邸。

魏無忌回到了院落裡,也不提馬車的事情,只是笑着與門客們喝着酒,彷彿將方纔的事情全部都忘記了,夜深人靜,一輛馬車駛入魏無忌的院落內,馬車上的人偷偷走下來,觀望着周圍,在侯贏的帶領下,走進了內室,魏無忌早已擺好了宴席,在等待着他,那人走進了內室,方纔看清了面目。

此人正是趙國御史,趙暉。

“御史...”

“信陵君!”,趙暉笑着,急忙向魏無忌行禮拜見,魏無忌讓他坐在了自己的面前,兩人就好像是老朋友一般的寒暄了起來,談了許久,魏無忌方纔拿出了一個寶盒,放在了他的面前,盒內,卻是一個精緻的玉石,趙暉拿起了玉石,顯得有些難爲情,說道:“您有什麼事情吩咐就是,何必要送什麼禮物呢?”

魏無忌大笑着,說道:“我到達趙國之後,您也幫了我很多的忙,這只是我對朋友的感謝,請您收下吧。”

趙暉這才收下了寶物,問道:“您忽然令人將我叫來,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今日,有人故意損害我的馬車,想要我的性命....”

“什麼?竟有這樣的奸賊?!”,趙暉憤怒的站起身來,朝着魏無忌大拜,這才說道:“請您放心...三日之內,我一定找出這個人來。”,魏無忌沒有說話,只是笑着,兩人聊了許久,趙暉這才返回,而魏無忌也送上了其他禮物,讓趙暉將這些禮物送給其他的朋友們,趙暉也是答應了。

送走了趙暉,魏無忌這才眯着雙眼笑了起來。

比起虞卿這樣正直的人,他更喜歡趙暉這樣的貪財的小人,畢竟,小人是可以被收買的,而魏無忌,從來就不缺錢。

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兩百五十三章 真相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三百一十章 趙家三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兩百五十三章 真相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一百零一章 酷寒中誕生的嬴政(感謝糖糖的盟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誰啊?!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
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兩百五十三章 真相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三百一十章 趙家三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兩百五十三章 真相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一百零一章 酷寒中誕生的嬴政(感謝糖糖的盟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誰啊?!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