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神兵顯威

“軍師,你覺得曹德孟的吹火筒怎麼樣?”徵東忽然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

“投機取巧之器,終究不如刀劍快捷。”鄧超哂道。

“不,我倒是覺得在這方面很有文章可作。”徵東卻面露精光。

“哦?有什麼文章可作?”鄧超來了興趣。

“要是我軍人人手中持有一把吹火筒,與敵人交戰時先給他一傢伙,再取他的首級不是易如反掌了嗎?再說大炮笨重,不便於搬卸,而吹火筒輕巧靈活,正適合單兵作戰,威力豈不跟大炮一樣?”

作者插點題外話,火yao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漢代,煉丹家就在煉製“仙丹”的過程中提煉出了火yao,唐代開始,火yao就已經運用在軍事上,但那時並不成規模,只有簡單的火箭之類;宋代開始,火yao武器大量運用在軍事上,其中就有一種武器叫做“突火槍”,能夠發射火yao和彈丸,對敵人造成殺傷;元明兩代,中國的火yao武器更是達到了全盛時期,各種火器五花八門,不勝枚舉,比如三眼銃、柺子銃、鳥槍、擡槍、一窩蜂(一種連發火箭,同現在的喀秋莎火箭炮有異曲同工之妙)、萬人敵(一種守城用的投擲武器)、震天雷、水底龍王炮、猛油櫃、毒火球、紅夷大炮、無敵大將軍炮、迅雷銃(一種多管轉膛炮)、五雷神機、神火飛鴉……

可惜清代以後中國的火yao武器由於清政府的重視力度不夠而逐漸衰落,終爲西方更先進的洋槍洋炮超越。

本書因是幻想小說,並不是以寫實爲目的,因此對逆軍所使用的火器也做了一些帶着幻想成分的描繪,比如漢奸陳三仁發明的“衝鳥”,用木材製作,內裝機關,能在空中飛行,並在飛行的過程中發射箭枝甚至是火箭;逆軍的孔軍師則發明了“衝箭”,以掏空的楠竹製成,內裝填火yao,也能在這中飛行,專門用來打擊敵人的“衝鳥”,可謂是一種防空“導彈”的雛形。另外,楊賢傑在收復夷州和遠征東荒時都大量使用了威力無比的大炮,這應該也是對中國古代火器的最大發揮了。

此外,因情節需要,本書中爲了突出大將們的“個人英雄主義”,對單兵手持的武器依然以大刀長矛爲主,基本上沒有單兵射擊用的火器,比如突火槍、擡槍、三眼銃什麼的(實際上,宋、元、明、清這些武器都是作爲制式武器在士兵中普及使用,大刀長矛只是輔助武器,只有近戰以及和敵人肉搏時才用)。

因此,當曹德孟手持一管“吹火筒”之類的火器時,纔會被鄧超斥之爲“投機取巧之物”。

且說鄧超聽了徵東一番話後,躊躇道:“這主意是不錯,只是吹火筒需上等精鋼才能鑄造,普通鋼鐵所鑄,很容易炸膛和變形,而且射程也不遠,實用性很難得到保證;這個且放到一邊不說,單是要一下鑄出十萬只吹火筒,談何容易?”

“哪裡用得着這麼多?只需有一、二萬隻,就夠敵人受的了。”

鄧超點頭道:“那好吧,我這就去安排,看能不能趕出一兩萬只。”

當下計議已定,逆軍中便連夜安排鐵匠、鑄工升爐熔鐵,打造吹火筒。雖然吹火筒用的材料並不是很多,但對材料的要求比較高,因此鑄造並不是很快,三天後才趕出了兩千多隻,遠低於一、兩萬只的目標。

而在這三天的時間裡,倭軍自是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瘋狂的攻擊,但都被徵東安排的弓弩手用亂箭擊退。

直到第五天,徵東傳令開營迎敵。

兩軍又在開闊地上布成陣勢,徵東指名要百兵衛答話。

百兵衛遙指徵東罵道:“支那人,你們又想耍什麼詭計?”

徵東心裡暗笑一聲:“小鬼子,你也知道我們想耍詭計呀?耍詭計又怎麼樣?你們自稱對中國很有研究,難道不知道兵不厭詐嗎?”他表面上卻不動聲色道:“傳聞將軍曾隨遣唐使到中國留學,深知中國兵法;如今我有一陣,你可識得麼?”

令旗一揮,擁出一萬名鐵甲兵,布成一陣。

百兵衛哈哈大笑:“這不就是一個八卦陣嗎?有何不識?”

“那你敢來破嗎?”

“既識得,就敢破!”百兵衛說完,令手下大將川口能活、相馬一開率領三萬人馬衝殺過來,企圖一陣亂衝便將逆軍方陣衝亂。

徵東將紅旗一揮,一萬名鐵甲兵突然散開,中間衝出五千名手執古怪鐵管的士兵,這些士兵將鐵管往地上一拄,開口向上,成四十五度角瞄準衝過來的倭軍士兵,然後手持火繩,將鐵管下部的引信點燃(徵東將曹德孟的吹火筒做了改進,曹德孟的吹火筒是用嘴吹動遂發裝置,打出火花點燃鐵管內的火yao,火yao挾帶着鐵砂再從管口噴出打擊敵人;由於嘴的力量有限,曹德孟的吹火筒射程並不遠,只能在五到十步內搞暗殺式襲擊。徵東改進後的吹火筒不僅裝藥量大大增加,射程也提高到了一兩百步),“滋滋滋”引信很快燃入了鐵管內,“撲撲撲”霎時數千團椰球大的火球從管口噴出,直飛向衝殺過來的倭軍士兵,並落在倭軍士兵的臉上、身上爆炸開花。

倭軍士兵措手不及,頓時被炸得鬼哭狼嚎,象炸了羣的野馬。

在鐵甲兵的掩護下,逆軍士兵快速地裝入彈藥,又進行了第二次發射——兩次齊射,三萬名倭軍已經潰不成軍了。

徵東高呼一聲:“殺呀,立功的時候到了!”率領十萬大軍一齊衝殺過去。

百兵衛也急忙率軍接應。

一場混戰下來,倭軍被殺得大敗,幾乎有二、三萬顆首級被逆軍士兵斬下,而逆軍只付出了很小的傷亡。

當夜,徵東又夜襲敵人營寨,火燒敵營四十多座,殲敵三萬餘人。

一天時間裡,敵人竟損失了六萬人!

百兵衛只得收拾了殘餘的十四萬人馬,退後了二十多裡。

此後雙方又發生數次交戰,倭軍屢戰屢敗,只剩下七、八萬人了,被迫轉入了戰略防禦。

此後幾天,兩軍偶爾有小的摩擦,但沒有發生大的戰鬥,因此顯得相對平靜。

只有江戶那邊,日日炮聲不絕。這表明江戶那邊的戰鬥仍很激烈,看來要結束倭戰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鄧超同徵東商議道:“看來江戶的敵人就快要頂不住了,當面這股敵人表面上沒有什麼動靜,要防止他們在玩什麼花招。”

徵東道:“倭人不是隻信奉武士道嗎?他們能玩出什麼花招?”

鄧超道:“太子此言差矣,倭人是最善模仿的民族,我們中華有什麼,他們就向我們學習什麼,學會了再來對付我們。”

“難道他們也造吹火筒?我們對技術嚴格保密,連圖紙都已經焚燬,除非敵人把曹德孟俘虜了去,要不然根本就可能造出吹火筒。”徵東說到這裡,忽然警覺起來,忙命衛兵去曹德孟帳中察看他是否在帳中?一會兒,衛兵回報說,曹德孟正中帳中喝酒,要不要治他濫飲之罪?徵東擺擺手說不用,並送給了他兩罈好酒,讓他盡情飲用,同時派人把他保護起來。

鄧超對徵東的做法有些忍俊不禁,啞然笑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敵人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尋找到達江戶的便捷途徑。”

徵東一聽恍然大悟,乃攤開一張地圖,仔細察看起來。

從地圖上看,目前我軍處在有利地勢上,卡住了敵人前進的道路,只要小心防範,敵人絕對沒有偷過的可能。但是在西北方離我軍二十五里的屋代山,是我軍防線延伸不到的死角,從那裡往南可直插江戶城郊。

徵東眉頭一皺道:“這裡須派一員大將率二萬人馬駐守,方保無恙。”

當即令屈通父子率二萬人馬移駐屋代山,一有敵情,立即飛騎傳報。

屈通父子領令,立即拔營,率領二萬人馬向屋代山運動。

且說老奸巨猾的百兵衛見正面防線難以逾越,這幾天來果然一直在派探子尋找通往江戶的捷徑。

這天,探子來報說,在屋代山發現一條偏僻小路,可直抵江戶。百兵衛大喜,立即率領六萬大軍悄悄向屋代山開拔,大本營只留下二萬人馬以吸引逆軍注意。

且說倭軍正先進間,忽然前軍騷亂起來,士卒來報說,屋代山下早有一隊逆軍阻住去路。

百兵衛登上高處一看,果見有一支逆軍擋路。

但是看起來人數並不多,大約只有五千人的樣子,領頭的是個手拿託天槊的青年將軍。

百兵衛立即命令富川明哲率領一萬鐵騎兵去消滅逆軍。

卻說這支先期到達的逆軍不是別人,正是爲父報仇心切的單更雄和他的五千部屬。

單更雄偷聽了徵東的將令,搶在屈通前面趕到了屋代山。

他還來不及佔領有利地形,敵人已經浩浩蕩蕩地殺到了。

第83章 賢傑遇刺第148章 決戰江戶-2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22章 重見天日第10章 內外交困第53章 海戰初捷第42章 山雨欲來第43章 隘口血戰第45章 兩翼攻防戰第31章 勝利歸國第28章 大戰略2第106章 慘烈海戰第81章 巾幗雄風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63章 泣血深情第60章 情歸何處第79章 北線血戰第49章 賢傑歸唐第17章 大反攻3第21章 大戰雄關第61章 黃昏血戰第124章 幻魔無天-1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58章 再奏凱歌第28章 血色晚霞第39章 賢傑改制第38章 初釋前嫌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4章 關鍵一役第10章 內外交困第79章 北線血戰第118章 全線潰退第6章 萬螺風雲3第96章 愛海迷蹤第73章 青山含悲第108章 臨危不懼第29章 以打促談第15章 大反攻1第6章 萬螺風雲3第9章 干戈迭起第105章 橫掃千軍第1章 瀟灑如風第98章 海上遇險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91章 誤陷迷陣第125章 幻魔無天-2第76章 虎山戰役-2第38章 初釋前嫌第30章 孤注一擲第1章 賢傑設擂第139章 山中小廬第112章 異域人魚第6章 馬嘴山下第8章 首戰告捷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50章 廬州之行-1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25章 熱血癡情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59章 終成眷屬第67章 登臺拜將第55章 血戰新竹第33章 烏龍嶺3第4章 萬螺風雲1第70章 金蟬脫殼第13章 心事誰知第5章 萬螺風雲2第16章 多情餘恨第32章 烏龍嶺2第11章 孤城危懸第29章 兵指東海第33章 招婿風雲1第29章 兵指東海第20章 三路分兵第117章 血戰大溪第12章 血染青巖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55章 血戰新竹第17章 大反攻3第30章 突擊·絞殺戰第138章 魔音攝魂第22章 重見天日第14章 落花有意第96章 愛海迷蹤第90章 勇者無敵第30章 風華絕代第39章 賢傑改制第29章 以打促談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18章 全線潰退第11章 孤城危懸第44章 復仇戾女第7章 初興義兵第11章 戰雲滾滾第33章 招婿風雲1
第83章 賢傑遇刺第148章 決戰江戶-2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22章 重見天日第10章 內外交困第53章 海戰初捷第42章 山雨欲來第43章 隘口血戰第45章 兩翼攻防戰第31章 勝利歸國第28章 大戰略2第106章 慘烈海戰第81章 巾幗雄風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63章 泣血深情第60章 情歸何處第79章 北線血戰第49章 賢傑歸唐第17章 大反攻3第21章 大戰雄關第61章 黃昏血戰第124章 幻魔無天-1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58章 再奏凱歌第28章 血色晚霞第39章 賢傑改制第38章 初釋前嫌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4章 關鍵一役第10章 內外交困第79章 北線血戰第118章 全線潰退第6章 萬螺風雲3第96章 愛海迷蹤第73章 青山含悲第108章 臨危不懼第29章 以打促談第15章 大反攻1第6章 萬螺風雲3第9章 干戈迭起第105章 橫掃千軍第1章 瀟灑如風第98章 海上遇險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91章 誤陷迷陣第125章 幻魔無天-2第76章 虎山戰役-2第38章 初釋前嫌第30章 孤注一擲第1章 賢傑設擂第139章 山中小廬第112章 異域人魚第6章 馬嘴山下第8章 首戰告捷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50章 廬州之行-1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25章 熱血癡情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59章 終成眷屬第67章 登臺拜將第55章 血戰新竹第33章 烏龍嶺3第4章 萬螺風雲1第70章 金蟬脫殼第13章 心事誰知第5章 萬螺風雲2第16章 多情餘恨第32章 烏龍嶺2第11章 孤城危懸第29章 兵指東海第33章 招婿風雲1第29章 兵指東海第20章 三路分兵第117章 血戰大溪第12章 血染青巖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55章 血戰新竹第17章 大反攻3第30章 突擊·絞殺戰第138章 魔音攝魂第22章 重見天日第14章 落花有意第96章 愛海迷蹤第90章 勇者無敵第30章 風華絕代第39章 賢傑改制第29章 以打促談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18章 全線潰退第11章 孤城危懸第44章 復仇戾女第7章 初興義兵第11章 戰雲滾滾第33章 招婿風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