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此科科舉新規

bookmark

科舉,從來都是目的鮮明與層次分明的!科舉的目的就是通過一層層的選拔爲朝廷選取才能之人。自隋朝以後,科舉制度都是在被歷朝歷代不斷地完善着,以及改進着。

到了大明,科舉已經是相當的成熟了!並且有着其自己一套極爲嚴格的制度與規範,在這個時代科舉就是最爲公平的方式,沒有之一。

比之高考,這個考試要重要幾個層次。或者說這個比喻並不好,因爲不成立。

讀書人從剛剛開始蒙學開始,童子試,縣試然後再是府試,然後是鄉試,最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聚集到京城,參加會試。

到了,基本上讀書人便是已經板上釘釘般的通過自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以及社會地位。殿試,是讀書人科舉的最後一關了!

當然,或許這也是較爲簡單的一關了!因爲大多時候,殿試更多像是在走個形式,所以所謂狀元榜眼探花郎之所以能夠在最終脫穎而出。

大部,有運氣的成分在內!

秀才,舉人再到進士。每一個等級似乎都很近,但是每個之間都是隔着幾座大山般的距離!

會試已經定在十八號開始,考試主考官也是到位,貢院之中的清理以及準備,還有貢院外圍的準備都是完成了!

十八號一大早,李東陽還有程敏政還有順天府府尹張憲都是趕到了貢院。貢院外前來參加會試的舉子早就是密密麻麻!

人羣之中,唐寅還有他幾個人也是在其中。但是現在的李東陽不會關注他們,因爲不認識!倒是程敏政在行去他們身邊的時候,向唐寅身邊的徐經微笑了下,然後就是徑直走過!

“唐兄,你們就是不緊張嗎?”一個提着考籃一身瀾衫的舉子似乎是認識唐寅,所以問道!

“有何緊張的,十幾年寒窗爲了就是這一刻。還何來緊張?潘兄,你別緊張,按照自己一貫答題便是!”

唐寅的話語滿是輕鬆,所以在他說完之後那潘舉子便是不在與他說了!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緊張的時候,越是需要一個與自己一樣的緊張的人!

像唐寅這樣的,卻反而讓別人感受到壓力。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雲淡風輕,在別人眼裡是怎樣的波濤洶涌!翻天覆地!

“唐兄,你說這次的題目會什麼啊?”徐經問道,唐寅聽了略思考了一會兒說道“不知!”

徐經感到無趣,也就是不問了!

這時貢院也是來問,第一輪檢查的公人還有差役們便是來到舉子們中間,開始四處巡視着。他們需要檢查出一些舉子非常明顯並很是拙劣的小手段!

連考三天,所以很多舉子帶着很多東西。比如,筆墨紙硯還有乾糧。倒不是貢院不給飯,而是貢院給的飯實在太難吃的!

光祿寺的吃食,在大明無論官家還是民間都是等同於毒藥。

難吃到什麼程度呢?

弘治九年朝廷命光祿寺發食物給流民還災民,但是隻是發了一次。後面再發,人們情願餓着也是不吃。

第一次有些流民還有災民領了光祿寺的吃食回去吃了,難吃不說還上吐下瀉的,第二天就是去了!

吃了東西,吃死人,與光祿寺來說都是正常的!

朱厚照已經不是一次上書說過這事,不光朱厚照其他也是說道。但是就是得不到解決,光祿寺愛卿崔志端,也是經常被人罵成異端。

但是今年不同了,就在貢院大門打開之後。一名禮部的官員就是出來說道,大家聽好了所以東西都是不能帶進院中包括你們身上的衣服。

“什麼?”

“怎麼有如此荒唐的規定!”

“是啊,不讓其他可以理解,但是爲何成不讓我們穿着衣服進去?”

“對,連續三天考試,我們不帶吃的東西進去,難道要餓着答題嗎?”

學子們皆不能接受這個要求,所以人羣之中反對便是越來越大!已經與一個時辰了,還是沒有一個進入貢院內,也是沒有一個接受檢查!

李東陽還有程敏政聽說了,也是再次出來,並且親自向舉子們解釋。

但是,效果不大。即便是李東陽還有程敏政都是現在大明文壇頗爲舉足輕重的人。但是在這種事情面前,沒有會因爲兩人一兩句官方到不能再官方的解釋就是算了!

所以學子們依舊是不願意進去,並且接受考試。

這讓李東陽還有程敏政兩個人急的一頭汗,他們現在非常無奈非常爲難。這新規是太子向天子建議的,說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防止作弊。

雖然,李東陽覺得即便是太子說的沒錯。但是這對於對於讀書人來說也是一種輕視!

新規說的很是清楚,舉子不用帶任何東西進去。吃的喝的用的都是會提供,並且也會提供衣服給換!

但是,有誰會願意如此哦!

在場哪一位不是天之驕子呢?

可是,他們應該不知道!

定下這個規矩的人是真的天子之子!

“李公,如今如何是好?不能再是耽誤下去了,過了開考的時辰就是不好了!”程敏政開口說道!

“不用想了,派人入宮吧!此刻處理不好了,朝廷顏面當蕩然無存!”李東陽想都沒想就是說道。這也是他的性格,從來都是腦子轉的快。

“來人,速速將此事報到東宮!”李東陽又是對左右吩咐道!

“是”左右答應着就是前去皇宮,但是他還沒有出去貢院就是看着了領着一大隊錦衣衛以及一支浩蕩隊伍向着貢院而來的遊銘!

“如果諸位學子不想考試,那麼便是請退出貢院區域。”

遊銘來到貢院前的時候,沒有多說什麼。先是向李東陽還有程敏政兩人遠遠的見了禮之後,便是掏出了一道聖旨,聖旨內容還是先前的那些新規定,只不過這份聖旨之上的就是規定了更多。

“你們聽了,天子旨意務必遵循,違者以抗旨論!”

“第二,你們所換衣服以及三天內的吃喝皆是由東宮典衣局還有東宮典膳司負責,不必擔心什麼吃喝問題,還有什麼好吃與否!”

遊銘巨大的聲音將貢院前的所有聲音都是壓了下去,偌大的貢院門口這麼多舉子竟然是一點聲音。很難想象,他們先前還在對兩位朝廷大員大聲質問!

此刻,面對錦衣衛他們是一句話都是不好說。果然,有時候,李東陽的大紅官服真的沒有遊銘身上的紅色飛魚服唬人啊!

“在是傳天子口諭‘爾等前參加科舉還是前來吃喝遊玩?’”

考生們一個個低着頭,紅着臉。老老實實的通過門口的檢查,放下一切東西。再是來到門內一處房間,換上專門的考試服。然後再是將屬於自己的筆墨紙硯還有蠟燭都是領了,找到自己的考棚等待着試題的發放!

終於是等到了舉子們的入場,李東陽還有程敏政很快就是命令開始發放試題,很快舉子們就是拿到了自己的試題。

然後,便是開始陷入到沉思與構思之中!

當很多人真正開始動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

但就是這個時候卻是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怎麼都是沒有想到的事!

事發突然到什麼程度?

考試被緊急叫停!

第57章私人武裝力量第92章戰火蔓延邊地第105章市井纔有真言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第22章錦衣起大同變下第161章西苑是大軍營下第62章遼東哈密之謀第20章錦衣現大同變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第100章不安分的遼東第92章戰火蔓延邊地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60章言無鋒可殺人第138章故衣社不簡單第87章屋漏又有暴雨第124章科舉前的京城第38章戰爭從來殘忍第55章拜訪兩任首輔第24章生氣的小榮兒第108章李謝二人復相1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第111章李謝二人復相4無題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149章模範城市通州下無題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第93章戰火蔓延邊地2第134章故衣社是個啥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53章君子大比開始第98章邊打邊佔邊談無題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109章李謝二人復相2第27章未來京城中心第110章李謝二人復相3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4章一定親自去看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61章西苑是大軍營下第144章大明戶部專營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103章南都夏氏入京 上第165章兵所指有兩處第29章於無聲處改變中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45章聖旨點燃的城第94章大勝亦是大敗第157章朝堂勢力突顯5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1章瑞雪不兆豐年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92章戰火蔓延邊地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5章還有“贖屍銀子?”無題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61章新年有新氣象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61章新年有新氣象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51章頒恩旨與御宴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29章於無聲處改變中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77章四衛營與東廠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15章不擇手段做強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無題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
第57章私人武裝力量第92章戰火蔓延邊地第105章市井纔有真言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第22章錦衣起大同變下第161章西苑是大軍營下第62章遼東哈密之謀第20章錦衣現大同變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第100章不安分的遼東第92章戰火蔓延邊地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60章言無鋒可殺人第138章故衣社不簡單第87章屋漏又有暴雨第124章科舉前的京城第38章戰爭從來殘忍第55章拜訪兩任首輔第24章生氣的小榮兒第108章李謝二人復相1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第111章李謝二人復相4無題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149章模範城市通州下無題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第93章戰火蔓延邊地2第134章故衣社是個啥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53章君子大比開始第98章邊打邊佔邊談無題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109章李謝二人復相2第27章未來京城中心第110章李謝二人復相3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4章一定親自去看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61章西苑是大軍營下第144章大明戶部專營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103章南都夏氏入京 上第165章兵所指有兩處第29章於無聲處改變中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45章聖旨點燃的城第94章大勝亦是大敗第157章朝堂勢力突顯5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1章瑞雪不兆豐年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92章戰火蔓延邊地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5章還有“贖屍銀子?”無題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61章新年有新氣象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61章新年有新氣象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51章頒恩旨與御宴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29章於無聲處改變中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77章四衛營與東廠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15章不擇手段做強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無題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