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

楊廣負手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他雖然受章仇太翼的影響,決定加強軍隊對權力中樞的拱衛,以改變紫微中樞受損的天象。

但虞世基的建議又說到了他心坎上,軍隊大改他已經施行了三年,輪廓已漸漸清晰,如果來護兒的這支軍隊再分下去,勢必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影響到他的軍制改制。

楊廣的軍隊改制思路很清晰,地方上解散鷹揚府,用十大通守坐鎮四方,受朝廷直轄,通守由他任命,這樣就解決了豪門士族對地方府兵的控制。

另外再解散被關隴貴族控制的備身府,成立驍果軍府,用來拱衛京城。

三場高句麗之戰,使楊廣順利完成了軍隊改制,徹底割除了關隴貴族和地方士族這兩大毒瘤對軍隊的控制,意義十分重大。

所以虞世基很清楚軍隊改制對楊廣的重要,他極力要求解散來護兒的前軍,就以軍隊改製爲藉口,最終戳中了楊廣的要害。

楊廣沉思片刻,終於下定了決心,“就依卿所言,解散來護兒的前軍!”

虞世基又趁機進言道:“微臣反覆思考,爲了維護陛下的信譽,微臣建議,這次高句麗戰役的賞賜還是要給他們,讓他們沒有怨言地拿着賞賜回鄉。”

楊廣奇怪地看了一眼虞世基,當初極力勸說自己不要給軍隊賞賜之人就是虞世基,現在他居然改口勸自己兌現承諾,這是什麼緣故?

虞世基心中有點發虛,連忙解釋道:“當初微臣勸陛下暫時不要考慮賞賜之事,是因爲這支軍隊如此處置還沒有定論,現在既然陛下已決定解散他們,那麼賞賜就可以兌現了。這樣便可以把將士對解散的不滿降到最低,還能維護陛下的信譽,微臣並非有私心,請陛下明鑑!”

其實楊廣也並不在意那點賞賜小錢,朝中府庫還比較充裕,他也是考慮到來護兒一案尚無定論。所以纔不考慮軍功論賞,既然軍隊決定解散,那麼是在要解散之前兌現賞賜,以防軍心不穩。

楊廣便點點頭,“這件事朕就交給虞卿了,讓兵部草擬賞賜方案,虞卿審覈,最後給朕看一看,和解散軍隊之事一併施行!”

“微臣遵旨!”

這時。有宦官在外面稟報,“啓稟陛下,蕭侍郎有急事求見!”

“宣他進來!”

楊廣又對虞世基道:“剛纔朕說的事情要儘早施行,解散軍隊不能再拖下去。”

其實不需要楊廣吩咐,虞世基也不會拖延,否則宇文述等人必然會來鼓動聖上,那時又要生變了。

“微臣遵旨!”虞世基行一禮便匆匆退下。

在門口正好遇到走進來的蕭瑀,兩人的臉同時一沉。互不理睬對方,擦肩而過。他們兩人的矛盾已經公開化,連起碼的掩飾都沒有了。

楊廣看在眼裡,他淡淡地笑了起來,帝王之道,馭下而間之,虞世基和蕭瑀的矛盾越深越好。否則像蘇威那樣的老好人,把權力都拱手讓給了虞世基,那可不是他楊廣願意到的事情。

蕭瑀是蕭皇后之弟,年約五十歲,身材高大。氣質儒雅穩重,他出身西樑貴族,爲人忠正耿直,精明能幹,深受楊廣的器重和信任,不過有時候他的一些諫言也會觸怒楊廣,幾次要殺他,都被蕭皇后及時救下。

蕭瑀爲官清廉,極爲憎恨貪賄無底線的虞世基,幾乎不理睬他,最近兩年他們爲軍隊改制一事矛盾升級,虞世基爲討好楊廣而制定了激進的改制方案,卻遭到蕭瑀的堅決反對,他認爲改制過於激進會引發嚴重的後果,尤其會使豪門士族暗中建立私人軍隊。

蕭瑀看得很透徹,天下亂匪四起,豪門士族如果失去了府兵的庇護,爲了自保,他們肯定會組建私軍,而不會去依靠那些靠不住的通守,這實際上就是漢末亂相重現了,與其讓豪門士族建立私軍,還不如保持地方軍府的存在。

只可惜楊廣固執己見,根本聽不進蕭瑀的勸告,加上虞世基在一旁推波助瀾,使蕭瑀反對軍隊改制失敗,蕭瑀這段時間陷入深深的惆悵之中。

蕭瑀上前躬身施禮,“陛下,微臣剛從天津橋過來,遇到了一羣進京告御狀的老者。”

楊廣剛纔聽說了此事,還特地讓侍御史劉治去打聽,他坐起身問道:“是哪裡來人,爲何告狀?”

“啓稟陛下,是從太原過來的一羣鄉農,他們狀告唐國公,告他強佔民田。”

蕭瑀將訴狀呈給了楊廣,“這是他們的訴狀,請陛下過目。”

楊廣陰沉着臉看完訴狀,他心中愈加惱怒,對旁邊伺候筆墨的宦官道:“速去傳朕旨意,召太原留守李淵來見朕!”

宦官飛奔出去了,蕭瑀嚇了一跳,連忙勸道:“陛下,鄉農心懷恨意,往往會誇大事實,微臣覺得唐國公或許有一些不當的行爲,但絕不是強佔田地那麼嚴重,那些鄉農告訴微臣是強買土地,強買和強佔意義並不一樣。”

楊廣冷冷哼了一聲,“他這個人最善於僞裝,裝成一個寬厚長者的模樣,他以爲朕看不透他嗎?當初朕讓他去做馬邑郡太守,他就頗有微詞,無非是嫌馬邑郡貧窮,人口稀少,朕讓他做了太原留守,他的本性就漸漸暴露了,好酒貪財,強佔土地,這樣的人讓他主政太原,那是爲禍一方。”

蕭瑀心中暗暗嘆息一聲,其實他心裡明白李淵的難處,他是怕被聖上懷疑有異心,才效仿古人,以貪財好酒來自毀名譽,這又是何苦呢?

“微臣沒有別的事情,先告退!”

“去吧!”

蕭瑀行一禮,慢慢退了下去了。

這時,楊廣又看了看太原鄉農的訴狀,慢慢陷入了沉思之中。

楊廣和李淵其實是姨表兄弟,他們兩人的母親是姐妹。李淵要比楊廣大上幾歲,兩人從小就在一起讀書。

楊廣聰穎絕倫,看書過目不忘,性格外向奔放,而李淵則略顯木訥,老實憨厚。性格內斂,兩人是截然不同的一類人。

但楊廣一直不喜歡李淵,總認爲他是僞君子,整天沽名釣譽,明明是好色之人,卻裝作不近女色,明明是貪杯好酒之人,卻故意在大宴上裝作不喜飲酒。

當朝臣們都誇讚李淵是寬厚長者時,楊廣卻冷眼相看。所以李淵在太原漸漸表現出不同以往時,楊廣並不奇怪,他知道這就是李淵的本性,只是在權力面前便漸漸表現出來了。

說到底,楊廣是從骨子裡看不起李淵,有李虎這樣的英雄祖父,他卻混得如此窩囊,居然在關隴貴族中墊了底。家族中一個人才都出不了。

楊廣沉思良久,又從身邊箱子裡取出了一束錦書。慢慢將錦書攤在桌上,上面是這一個月在洛陽流傳的讖語。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

儘管章仇太翼並不承認讖語和紫微異相有關。但楊廣總覺得這兩者之間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關係。

這條讖語也不是這次纔出現,早在三十年前,他的父皇就夢見李樹開花,大水圍城,宮中也出現了桃李子、得天下的讖語。當初是盛世,或許還不用放在心上,可現在天下不穩,又出現了這個讖語,讓楊廣不得不警惕了。

讖語的意義很簡單,李氏取代楊氏,時間就發生在他出巡去揚州之時。

這幾天楊廣在反覆考慮這件事,天下有名望的李氏一共有四大家族,一是河東士族趙郡李氏,一是河西士族隴西李氏,再有就是西魏兩大柱國將軍李弼家族和李虎家族。

楊廣用排除法一一甄別,趙郡李氏文弱有餘,武力不足,可以排除,李弼家族人丁不旺,出了一個李密,卻又逃去瓦崗落草,亂匪豈能得天下?楊廣又將李弼家族排除了。

現在在他面前擺放着兩個名字,一個是太原留守李淵,另一個便是右驍衛大將軍李渾,偏偏這兩個人的名字都有水的含義,應驗了父皇三十年前洪水圍城的夢境,楊廣幾乎可以肯定,讖語就是這兩個人中之一。

一個是關隴貴族,一個隴西第一大士族,兩個家族都有武力淵源,另外李渾的侄子將作監令李敏小名就叫做洪兒,似乎更加應驗了父皇三十年前洪水圍城的夢境,那麼這條讖語到底是指誰?

這時,宦官在門外稟報,“陛下,唐國公已到,在殿外候見。”

“讓他進來!”

片刻,李淵匆匆走進御書房,匍匐跪下請罪,“微臣有負聖恩,罪該萬死!”

儘管李淵已經換了一身簇新官服,但他進屋後還是帶着一身強烈的酒氣,讓楊廣的眉頭皺成一團,他看得出李淵臉色蒼白,酒酣未消,顯然是強行醒酒的結果,這讓楊廣心中十分不悅。

‘譁!’楊廣將訴狀扔到李淵面前,冷冷道:“你給朕解釋一下,這些鄉農爲何要進京告御狀?”

李淵半晌才吞吞吐吐道:“陛下,微臣並沒有強佔土地,只是略略低於市價購買,臣有些行爲確實不妥,但他們上京告御狀,是有點小題大做了,微臣懷疑是有人在暗中指使,微臣這幾年也得罪了不少人。”

“休要推卸責任,你在太原的所作所爲,朕清清楚楚!”

楊廣瞪着他怒斥道:“難道朕給你的俸祿不足養家?難道你祖上留下的土地太少?”

李淵滿臉羞愧地低下頭,“微臣知罪!”

“哼!朕在問你,爲什麼要做這種貪贓枉法之事,你說不出一個理由,休怪朕不念母后的情面。”

李淵嘆了口氣,“陛下,祖上雖然留了點土地,但三代分家,家底已薄,微臣父親早亡,也沒有能置辦土地,微臣名下的土地只有三十頃,只能留給長子,但微臣有五個兒子,所以微臣總想着給其他四個兒子留點家產,臣年近五旬,仕途已沒有幾年,所以臣....臣心中有點着急了。”

“所以你就強買店鋪,強買土地,聽說你還是收受賄賂,堂堂父母官,不體恤民衆,卻與民爭利,你很讓朕欣慰啊!”

李淵垂淚道:“臣辜負了聖恩,臣....臣知罪!”

楊廣心中連聲冷笑,爲兒子謀家產,說得還有理了,他從小就知道李淵是什麼人,虛僞、外忠內奸,只是李淵到五十歲才露出本來面目,也真難爲他了。

楊廣重重一拍桌子,“怎麼處罰你朕自會考慮,但現在你必須把這件事處理好,土地該退的退,該賠的賠,若朕再聽聞你貪贓枉法,那就休怪朕不念親情,砍掉你的腦袋了!”

李淵嚇得渾身顫抖,磕頭泣道:“微臣一定洗心革面,絕不敢再做失德之事。”

楊廣實在忍受不了李淵渾身刺鼻的酒氣,一揮手,“退下!”

李淵磕了幾個頭,慢慢退了下去,楊廣厭惡地搖了搖頭,“如此貪財好酒、懦弱無能的人,能爭奪自己的天下嗎?”

楊廣提筆將李淵的名字劃去,讖語下面只剩下一個名字,右驍衛大將軍李渾。

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85章 情到深處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75章 初到幽州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76章 粗眉大漢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880章 河渠竣工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65章 勇救酋王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932章 草原異動(下)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13章 玄武火鳳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88章 熱情邀請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71章 獵殺敵酋第110章 牛刀小試(下)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46章 最終決定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519章 攻心爲上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380章 龍舟面聖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14章 各懷心機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20章 再回盧氏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5章 武川之府第43章 青石之經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16章 夜襲楊莊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81章 匪首明月第316章 兩線出擊
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85章 情到深處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75章 初到幽州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76章 粗眉大漢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880章 河渠竣工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65章 勇救酋王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932章 草原異動(下)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13章 玄武火鳳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88章 熱情邀請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71章 獵殺敵酋第110章 牛刀小試(下)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46章 最終決定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519章 攻心爲上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380章 龍舟面聖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14章 各懷心機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20章 再回盧氏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5章 武川之府第43章 青石之經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16章 夜襲楊莊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81章 匪首明月第316章 兩線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