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捉賊(五)

曾度如今覺得很是愜意,雖說如今三司使的職司比不得以前了,若是在以前,三司使便是朝廷中手握財權的相輔,掌戶部,鹽茶,度支,人稱計相的,如今戶部已經自成一體,太子掌戶部已是成例,後來更是把度支也收了回去,這樣一來,三司衙門便成了鹽司,鐵司,茶司這三司了,權力上自然是和以前無法相提並論的了。

但話說回來,自世宗皇帝始,這三司衙門便成了內宮的禁臠,出任三司使無一例外的都是宮內出來的親信大太監,如今掌事兒的卻換上了他這個外臣,這說明什麼?一來是當今皇上的信重。

這二來嘛,卻是和太子殿下的全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這其中還有些不爲外人道的原因在的,外臣和太監是天生的對頭,古往今來多少事兒便是壞在了這些閹人的手裡?如今當今皇上年紀漸老,對朝政便也不那麼上心了,看起來多少已經有了些放權於太子的心思,多少人已經開始上趕着給未來的皇帝陛下表忠心了,他父親便也是看清了這等的形勢才投向了太子,而太子殿下禮賢下士,寬和仁厚處不下於當今陛下壯年之時,交結文臣武將,已經有了皇者氣象。如今又順應朝臣之意,一力主張將這三司衙門交予在了外臣的手裡,朝中風評更盛,五皇子一系已是被壓的擡不起頭來。而得了實惠便是他曾度了。

想到這裡,曾度的嘴角微微翹起,卻是拿捏着,絲毫沒有將心裡的得意表現出來,他們曾家以儒傳家,最重氣度風儀地,他父親已經年老。在尚書的位置上已經沒了什麼進步兒的餘地,如今把希望全都寄託在了他的身上,他正值壯年便坐在了三司使地位置上,誰能說過上幾年等新皇登基。他不會入中樞參贊?到了那時,便是當朝首輔的位置也不再是那般難以企及了吧?如今的他便已經開始拿捏起了宰相氣度,雖然有那麼幾分刻意爲之,但誰又天生是宰相之才?這氣度還不是磨礪出來的?

有一搭沒一搭的應付着旁邊那個鹽監小吏的小心翼翼的巴結,心裡卻在想着自己地心事,不過說起來,出京這一路上遇到聽到的都是這般的恭維話兒,他驟得高位,開始時還那麼幾分不習慣的,不過聽地多了。便也能處之泰然了的,不時隨口笑語以對。總能讓對方有春風拂面,受寵若驚之感。他很享受這種衆人目光所聚。一言一行皆得關注的感覺。

不過也不是沒有不知情識趣的,那個殿前司的校尉便絲毫沒把他這個三司使放在眼裡的意思。也不知兵部怎麼派了個這樣的人來,除了日常護衛之責外,便是催促他趕路了,當然了,話兒不會說的那般明白,一個殿前司校尉在他面前還不敢過份放肆的,但一路行來,這種在耳邊不住響起的呱噪實在讓他有些惱火地。

不過來到這鞏義縣之後嘛,這裡聽說正鬧匪患,不怎麼平靜的,一路上不怎麼客氣地曾度對這個校尉的態度也便溫和了許多,畢竟還有藉助地地方在地,而那校尉也謹慎了許多,不再提起什麼早日上路的話兒了。

而曾度地這些不愉快只是次要的,巡查各地鹽務,這纔是他現在的差事,不過不看不知道,鹽務在宮裡那位大太監壞事兒之後,一直到如今才確定了鹽務正官,這期間下面的人紛紛擾擾,利益糾葛,兩年間已是亂成了一片,關係更是盤根錯節,要想在短時間內理清了又談何容易,更何況他初任三司使,除了鹽務之外還有茶鐵兩司的事情,都是緩不得的,便只是走馬觀花一看,他便也知道自己實在是接了個燙手山芋。

下面這些鹽務屬吏說話間更是雲山霧罩,聽不得信不得,行程之所以如此之快,也大多是他沒有什麼章程,急着看完了好回京再細細琢磨,這事情確實是急不得的,任用親信,理清干係,怎是個複雜可以說得的,要作治世名臣原也沒那麼容易,曾度也是沉住了氣,將一些事情看在眼裡,卻不說破,只等想的周全了再行定奪的。

至於鞏義縣團練那等的小吏不來參見於他,雖是心裡有些不舒服,但也沒怎在意的,這些武夫一個個桀驁不馴,不識斯文爲何物,他也是懶得見的。

“這鹽場一月產鹽七百斤,有鹽丁五百人,其中民役三百,因有匪患,所以近一年來又增了二百

好團練禁軍就在不遠處,朝夕可至,這裡的人們也很邊胖胖的鹽監張世文的話傳進了曾度的耳朵。

曾度隨意看了一會兒,心中不由冷笑,這一路下來,鹽場也不知看了多少了,多少也知道其中的關節,不再是初出京時別人說什麼聽什麼了,便是不看這鹽場的規模,對方說出七百斤這個數目,也能知道這鹽場產鹽至少在千斤左右的,對方說是七百斤一個是隻能往少了說,另一個便是把運送損耗,官員截留等都算在了裡面,但他也不說破,只是笑着微微點頭。

這鹽場並不算很大,沒有必要在這裡較什麼真兒,這裡地處偏遠,雖然他在京裡一句話,這裡便要天翻地覆,但換了人又能如何,不定還要耍出什麼招子來矇混呢,說不準到了那時連七百斤都沒了的,再一個據說這個叫張世文的小吏還是這裡大族出身,這些地方上的大族別看不起眼兒,但在地方上也可以說是呼風喚雨,若是換個新人,幹不幹得下去都是一回事情。得罪了下面這些人,鹽稅收不收得上來都是回事情,大秦這裡還算好的,據說金國那邊鹽務被幾個女真大族把持着。私鹽氾濫,鹽稅還趕不上如今大秦的三成兒地,南邊兒的就更別說了,鹽務的官兒都是拿錢買來的,想讓那些眼裡只有孔方兄地傢伙們有什麼作爲,不下於癡人說夢一般,心裡這般想着。便也不說什麼了。

到得晚上,張世文在鹽場設宴爲三司使大人接風,鹽場所在***通明,所以能在這裡說得上些話兒的都來作陪。縣令,縣丞,主簿大人都在,杯籌交錯間,歌舞聲聲,氣氛和悅,一片歡騰景象。

“那人的家就在村子南邊兒,禁軍營地也探好了,離村子還遠,我們悄悄進去宰了那人。等他們發現,估計我們已經在數十里之外了。他們追不上我們的。”

“那個禁軍旅帥住哪裡?”

“頭領,那個旅帥就住在軍營的邊兒上。那雖然沒什麼人。但想悄無聲息的靠近很難的,清明時那麼多人。也沒見有人湊上去地,兄弟們也只是在遠處看了看,至於附近有些什麼就不清楚了,一旦驚動了那些禁軍,我們這點子人一個都跑不了,我看。。。。

“不用想那些有的沒的,上邊的命令,不但要那人地人頭,還要這個旅帥的命,完事兒之後,大家人人紋銀二百兩,只要大家作的乾淨利落,過後兒便能逍遙上一年半載的,若是做不來,那大家的人頭就都得拿去湊數兒。

小三兒,馬匹準備好了嗎?”

“您放心吧,就放在兩裡外的那片樹林子裡面,大家幹完了活計,立馬兒就走。”

“好,小三兒,你去那裡等着我們,若是兩個時辰之後我們還沒回來,你立即就走,不用再等我們了,直接出鞏義縣,不得耽擱半分,總得留個回去報信兒的人不是?”

在趙家莊五六裡外的一處樹林裡,十幾個人影或坐或臥圍成了一圈兒,這時天色已經擦黑,這些人都是一身黑色衣服,用黑布蒙着臉,只露出一雙雙在黑夜當中閃閃發光的眼睛。

程坷這麼說着,心裡卻有些不怎麼託底,也許是上次。。。。。。這鞏義縣已經被他當成了凶地,事情看似井井有條,但越是如此,他越是有種不祥的預感。

心裡這麼想着,但他表現地卻是越加的鎮定從容,這回他帶來地人雖然不多,但各個都有一身不俗的功夫,既然強攻不成,便得暗着來了,沒什麼好說地,江湖人物江湖亡,自從他投了太子那一天開始,他便有了這個覺悟地,他也不是蠢人,太子讓他來乾的這些事情哪件能說地出口的?便是僥倖不死,將來太子登基,他可沒奢望那位太子殿下能給他個一官半職的,多數到時來的不是幾個殺手,便是一杯毒酒了,若能在哪裡被養起來,那便是邀天之幸的了,但大丈夫行事,便要恩怨分明,反正這條命是他救回來的,還給他便是了,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心意一定,眼神兒瞬即銳利了起來,沉聲道:“咱們醜話兒說在前頭兒,規矩只有一條,把事情辦好,到時聽我命令行事,若是有哪個亂來,可別怪兄弟翻臉不認人。”

眼睛在衆人身上繞了一圈,又轉頭看了看遠處那***通明的鹽場,黑布下的臉龐微微笑了笑,這纔回頭接着道:“都把精神打起來,謹慎着點,好了,廢話不說了,走。”

“他們來了。”杜山虎來到趙石的身邊低聲道,舌頭在有些乾燥的嘴脣上舔了舔,在黑暗中笑的分外猙獰。

“那邊呢?”

“您就放心吧,狐狸和赤魔都在那邊盯着呢,絕對不

個傢伙走出鞏義縣就了。”

李玄瑾就站在趙石的身後,他們此時就在村頭兒一處民居之內,這裡離那位鄭先生的房子不遠,舊村已經沒有多少人家了,這個時候更是安靜的只能聽見呼呼的風聲,李玄瑾的手握了鬆開,鬆開又握上,頭一次這樣的經歷,他心情之緊張可想而知,中間夾雜着興奮以及擔心,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兒。

說話間。外面已經傳來了慘叫聲,這樣的埋伏對這些禁軍來說是輕車熟路的了,除了那院子周圍埋上了些竹籤子,再挖上些僅腳掌般大小的深坑。便也沒作太多地準備,有心算無心之下,再捉不住十幾個人,他們也便白訓練了這麼長的時間。

喊殺聲一起,早已埋伏在了周圍的百多軍士瞬間便已經將周圍圍了個結實,火把也被點了起來,照的這裡好似白日一般。被圍在中間地人驚慌失措之下,哪裡還有反抗的機會,有那麼幾個還待頑抗的,立即便被弓弩射倒。這個時候任你功夫再高,也是枉然的了。

“全部跪倒,頑抗者殺。”

“放下兵器,饒你們不死。”

。。。

在亂糟糟的怒吼聲中,立時便有兩個持刀外闖的人被射成了刺蝟,有幾個不慎踩到籤子的滾地慘嚎不止,場面不免顯得有些紛亂。

在第一聲慘叫響起地時候程坷便已經知道事不可爲了,心中更是充滿了驚恐,上次的情形至今就好像發生在昨天的事情,當然了。留給他的不是什麼好印象,除了恐懼就是恐懼。。。。

“風緊。扯乎。”幾乎是毫不猶豫,一聲吼叫脫口而出。根本無暇再顧及他人。回頭就已經朝村子外面跑去。

但還是晚了,火光一閃。幾乎是瞬間,火把就已經全部點了起來,亮光刺地他連眼睛都睜不開,他也顧不得許多,身子直直竄出,這是一個準備好了的陷阱,在這個時候,他也顧不得想對方爲什麼好像是早有預料的樣子,握緊手裡的橫刀,心中暗暗發狠,要想逃出去就得看拼不拼命了。

但他根本沒有那個機會了,弓弦聲響,他只感覺腿上一涼,接着便是在劇痛之中滾倒在地,周圍都是密密麻麻的腳步聲,絕望之中,他毫不猶豫的回刀抹向了脖子,但動作還慢了一些,手腕處一陣劇痛,“賊廝鳥到是硬挺。”一聲大吼間,手腕已經被一腳踩在了地上,接着雨點般的拳腳便落了下來,當他昏昏沉沉的被人從地上拖起來的時候,整個身子已經仿若爛泥一般了。

勉強睜開已經被打的只剩下了一條縫隙地雙眼,模模糊糊間,看見幾個人來到了他的面前。

趙石陪着李玄瑾走出來地時候,短暫的混亂已經過去,屍體被擡走掩埋,所有還活着地來犯之人都被綁地結結實實,蒙臉的黑布也都被拽了下來,露出了他們地本來面目。

“這就是上次帶人來的那廝了,嘿嘿,別看這王八蛋現在被打的不像個樣子,但說起來,長的還是人模狗樣的。。。。|指點着已經不成人形的程坷對趙石說道,他也是認了半天,才把這人認出來的,不得不說,這些禁軍現在打人的功夫漸長,雖然外表看上去悽慘無比,連站都站不穩,但這人除了腿上的一下之外,沒有一處傷是傷筋動骨的。

趙石擺了擺手,止住了他的話頭兒,“捉住了幾個?”

杜山虎嘿嘿笑了笑,“死了四個,傷了六個,不是在腿上就是在腳底板兒上,不礙事,治治就好,囫圇個兒有七個,這些王八蛋不長記性,這麼點子人就想來咱們這裡找便宜,簡直就和送死沒兩樣。”

趙石瞅了眉飛色舞,一副不過癮樣子的杜山虎,沉聲道:“他們這是聰明瞭,若不是事先知道消息,沒準兒就會出事的,你若是一味的這副樣子,說不準哪一天就得像他們一樣。”

說完也不管立即蔫了的杜山虎,轉臉看向李玄瑾,“黃兄,你是想先問問這些人,還是。。。。

李玄瑾的臉膛在火光照耀之下紅紅的,眼睛閃動着幽光,一拍手掌道:“有什麼好問的,今晚月色正佳,興致也濃,不去擾擾那位三司使大人的清夢也實在說不過去,趙大人可願陪我走上一遭?”

第1078章 重生第280章 歸來第1234章 山匪(二)第761章 驚濤第1052章 拖延第1556章 拜會(六)第442章 樓臺第1124章 盟約(完)第718章 開端(七)第335章 消息第1176章 評說第1059章 生死第636章 定計(二)第155章 比鬥第466章 準備第142章 出行(一)第1571章 尾聲(二)第1366章 賜婚第635章 定計第407章 親族(二)第695章 宮爭第1035章 獻策第31章 內亂第826章 鬼祟第1400章 罪責第953章 狎妓第825章 樞密第381章 求生第1281章 天狼(二)第373章 氈帳第1430章 書信(二)第1551章 大軍第1524章 前事第771章 鏖兵(四)第643章 瑰寶(一)第1章 聚會第364章 慶功(二)第904章 雁門第369章 決定(三)第467章 插曲第204章 嚴苛(六)第1414章 兄弟第471章 激鬥第784章 議和(六)第534章 詭異第809章 桃林第1353章 失誤第234章 血夜(二)第960章 李刑第1230章 佈置第404章 獎懲(九)第1315章 封賞第463章 洞房第371章 誓言第841章 寧陰第191章 故人(一)第764章 入甕(二)第208章 年關(一)第865章 歸去第144章 出行(三)第448章 武學(一)第1398章 激戰第213章 年關(六)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517章 簡字第130章 先生(一)第1463章 亭會第408章 獎懲(十二)第1393章 安撫第644章 瑰寶(二)第418章 聖旨第414章 山林第507章 雲涌(七)第1552章 戰爭第1557章 序曲第1325章 消息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827章 王氏第569章 陌生第1535章 議戰第462章 喧囂第1682章 問難第1489章 收穫第458章 童生第759章 烽火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447章 遊玩第1090章 終結(三)第614章 靈光第1526章 遷陵第1353章 失誤第940章 收穫第1373章 局面第1396章 敵人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848章 巾幗第1383章 衝鋒第331章 山匪第584章 諸事第1158章 拜會(八)
第1078章 重生第280章 歸來第1234章 山匪(二)第761章 驚濤第1052章 拖延第1556章 拜會(六)第442章 樓臺第1124章 盟約(完)第718章 開端(七)第335章 消息第1176章 評說第1059章 生死第636章 定計(二)第155章 比鬥第466章 準備第142章 出行(一)第1571章 尾聲(二)第1366章 賜婚第635章 定計第407章 親族(二)第695章 宮爭第1035章 獻策第31章 內亂第826章 鬼祟第1400章 罪責第953章 狎妓第825章 樞密第381章 求生第1281章 天狼(二)第373章 氈帳第1430章 書信(二)第1551章 大軍第1524章 前事第771章 鏖兵(四)第643章 瑰寶(一)第1章 聚會第364章 慶功(二)第904章 雁門第369章 決定(三)第467章 插曲第204章 嚴苛(六)第1414章 兄弟第471章 激鬥第784章 議和(六)第534章 詭異第809章 桃林第1353章 失誤第234章 血夜(二)第960章 李刑第1230章 佈置第404章 獎懲(九)第1315章 封賞第463章 洞房第371章 誓言第841章 寧陰第191章 故人(一)第764章 入甕(二)第208章 年關(一)第865章 歸去第144章 出行(三)第448章 武學(一)第1398章 激戰第213章 年關(六)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517章 簡字第130章 先生(一)第1463章 亭會第408章 獎懲(十二)第1393章 安撫第644章 瑰寶(二)第418章 聖旨第414章 山林第507章 雲涌(七)第1552章 戰爭第1557章 序曲第1325章 消息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827章 王氏第569章 陌生第1535章 議戰第462章 喧囂第1682章 問難第1489章 收穫第458章 童生第759章 烽火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447章 遊玩第1090章 終結(三)第614章 靈光第1526章 遷陵第1353章 失誤第940章 收穫第1373章 局面第1396章 敵人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848章 巾幗第1383章 衝鋒第331章 山匪第584章 諸事第1158章 拜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