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忠誠

(月票有了沒,可以投了,呵呵。)

這裡是府邸的見客正廳,寬大而又奢華,不過到底是女真人,滿屋子的黃白之物,看上去有些俗氣。

自從秦軍入城之後,這裡便成爲了大將軍趙石的駐蹕所在,戒備森嚴,一如中軍大帳一般。

木華黎和不顏昔班這是回來的晚了,趙石這些日子已經清閒了下來,若是換做剛攻下大同那會兒,這裡來來往往見大帥回稟軍務民情的,可謂是絡繹不絕。

而如今,大軍已經散去了一半兒,用得上大將軍親自處置的軍務也沒了多少,再加上安撫民心,收攏難民,發放糧食,預防疫情什麼的,都已經做的差不多,朝廷官吏也已經來了一些。

身爲大軍主帥的大將軍趙石,也就不可避免的清閒了下來,對於趙石來說,現在要琢磨的事情,是回京呆上些日子,還是留在河東,爲下一階段的攻伐做準備。

若是換在景興皇帝在的時候,不用想那麼多,聽朝廷聖旨便是,如果不出意料的話,多數是要回京述職的,這在景興皇帝李玄謹已經是慣例了。

不過換了現在,於這樣的事情上面,他卻已經有了很大自主之權,只要寫一封奏疏上去,朝廷下來的諭令,多數是要按照他的意思來。

所以說,來去自如之後,是回京還是留下,其實於他本人來說,並無多少分別。只是路途遙遠了些,若是不想清楚,這一來一回可是夠人受的。

實際上,趙石心裡已經有了些打算,想讓種遂留下駐守大同,不過還要看種遂的意思,畢竟殿前司禁軍指揮使,和大同守將之間,不可能兼得,而顯然。殿前司禁軍指揮使的職務,對於種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不可能隨便放棄,來換一個邊城守將。

如果種遂不成的話,換做張鋒聚,或是種懷玉幾個,分量雖然輕些,但也不是不可以。還是那句老話,隨着疆域的擴大。在人才上,大秦顯得有些過於捉襟見肘了。

其實還有許多事可以做,但太原大同兩戰,和他料想的不太一樣,時間上拖的太久了,不過損傷卻比料想的要輕微的多。

率領這許多兵馬的經驗還是頭一次,有些失誤之處,也有些與預想出入很大,都是經驗不足所致。而事實上,最重要的還是時間。

此時已經入冬,想做什麼也做不成了,只能等到來年再說,再者,大軍征戰半載,軍士之疲敝。也很是出人意料。

要說經歷的大戰只有兩次,都很短暫,而且算不得什麼激戰,惡戰。損傷也不大,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大軍上下,都瀰漫着一種疲憊,慵懶的氣息,這是他征戰以來,從來不曾在部下身上看到的。

回想起來,也只能說是,仗雖然打的不多,但轉戰千里,又是如此大軍,四處出擊,不光是領兵將領們心神疲憊,便是軍兵,走了這許多路下來,又是打仗又是圍城,神經繃的也太緊了。

所以說,二十萬大軍,聽上去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但實際上,與以往率兵征戰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而且進兵很急,沒有給士卒多少休整的時間,所以到了最後,打下大同,一下子疲憊便涌了上來。

軍兵厭戰什麼的還談不上,但若再想動兵,軍心卻是堪憂了。

所以趙石這裡也歇了心思,索性過了這個冬天,讓士卒休整一番,再談其他。

有了這樣的念頭,河洛大軍早已回了河洛,殿前司禁軍那邊也將在近日南歸,猛虎武勝軍以及其他各部,除了留下一部分人駐守大同,太原以及各處關隘之外,都將南下汾州休整,這樣糧草上的壓力,也能緩上一緩。

大戰之後的空虛感不可避免的來臨,不光是手下領兵將領們,即便是趙石,這個時候也有些提不起什麼精神頭來。

還好,丟了半壁江山的金國,卻沒什麼異動,如今已經入冬,就更不怕金國出兵了,若其來到大同城下,拖也能拖死他們。

金人反應之遲緩,已經不出秦人意料,和金人打仗打的多了,對於金人也越來越熟悉,什麼帶甲百萬,強極一時,北地大國,都已是昨日黃花,沒有多少值得人畏懼的地方了。

就像撕去了一層華麗的輕紗,露出後面醜惡的內裡,甚至普通的秦人士卒,在提起金人的時候,也不可避免的會露出些輕蔑出來,這條猛虎,已然遍體鱗傷,不配再擁有那麼廣大的肥沃山河了。

可以說,胡人帝國的生命力,與漢家國度的比起來,完全落在了下風。

就在這樣一個百無聊賴的時節,木華黎和不顏昔班終於回到了大同,也引起了趙石的興趣。

他想知道,如今草原上發生的種種事情,更想知道,遙遠的東北,那些蒙古人發展到了什麼樣子,乃蠻部和克烈部的戰爭到底誰勝誰負。

比起其他人來,他無疑是漢人中最關心草原情勢的一個。

對於不顏昔班的作態,他不置可否,韃靼人的大汗,並不具備與如今的他平起平坐的本錢,即便韃靼人鼎盛的時候,也不具備。

他們的草原並不寬廣無垠,還離南邊如此之近,這已經註定了他們的命運,何況,現在的韃靼人,日子應該並不好過纔對,他們的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間,顯然,年輕的不顏昔班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還是太年輕了,不知道一切的權勢,不是來源於自尊,而是來源於實力。

如果他不是琴其海的侄兒,趙石不介意在他露出桀驁的一面的時候,給他一棒子,讓他明白誰纔是主人,甚至從韃靼人中挑一個更加聰明的出來,讓他取代汪古部在韃靼人中的位置,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不顏昔班是琴其海的侄兒,雖然不顏昔班所表現出來的姿態很不合時宜,但他願意原諒他一次,但不能再有下一次了。

韃靼人在他支持之下,必定會迎來自己的輝煌,他們可以擁有肥沃的草場,可以擁有無數的部衆,他可以給予韃靼人很多很多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但韃靼人在得到他的幫助的那一刻開始,也註定不會擁有與漢人平起平坐的地位和機會。

盟友這個詞是來形容實力相當的兩個勢力的,當他們落魄的時候來乞求他的幫助,當他們稍微強大的時候,就像成爲你的盟友,再強盛一些的時候,他們會不會想着回頭咬你一口呢?

他要的是一把足夠鋒利的刀,而不是養虎爲患,這個用意他自己十分的清楚而又明確,如果韃靼人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話,他不介意讓他們清醒一下,無私的幫助是不會出現在兩個種族之間的。

他們最爲牢靠的紐帶也不是血緣以及親情,而是冰冷的利益。

想到這些,趙石的微笑漸漸有些淡了,他的目光望向木華黎,在他身上轉了兩圈,開口問道:“能夠重回草原之上,在漢人話裡,應該叫衣錦還鄉,可還高興?”

木華黎可一點都不笨,一句話便讓他聞出了點惱怒的味道,他可是真夠冤枉的,不過,他的忠誠是不容置疑的,主人的疑心,讓他感到屈辱和害怕。

他趕緊站起身來,跪倒在地,深深的埋下腦袋,“回稟大帥,草原上雖好,但末將情願跟隨在大帥身邊,爲大帥取下敵人的頭顱,這纔是木華黎的最大的心願。”

趙石笑着點頭,年輕的蒙古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另一個時空當中,有着怎樣的威名和成就,他自然也不會知曉,主人的懷疑和試探有着怎樣的一個心理在作祟,在趙石看來,就像是一根麻繩系在猛虎的脖子上,是不是要睜開麻繩的束縛,就要看猛虎自己的意思了。

木華黎的表現讓他很滿意,也許這隻猛虎已經被馴服了,不過誰說的準呢。

“起來吧,我早就跟你說過,天下何其之大,不要將目光總望向一處,你將來的成就,不一定會比我差了。。。。。。你也累了,下去休息吧,過些日子,我還有事讓你去辦。。。。。。。”

木華黎磕了兩個頭,才站起身來,額頭上已經有些青了,我微微斜了不顏昔班一眼,心裡真的有些惱了,這可真的是受了無妄之災,大帥的話,好像一根根釘子釘在他的心上,讓他難受,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可不就是不顏昔班嗎?

好在,大帥還有事情交給他來辦,不然的話,他真的不敢想象,沒有了大帥的信任,他的榮耀將到哪裡去尋找,草原上嗎,那裡又有什麼人再配作木華黎的主人?

不顏昔班顯得更加的侷促不安了,趙石的話,每一句都好像是對他說的,他好像一下子便意識到,眼前這個人,不但是他的姑父,而且還是大秦的大將軍,他曾立下過無數輝煌的戰功,麾下的勇士足以淹沒任何敢於違抗他的意志的敵人。

而他。。。。。。好像。。。。。。。確實有些心急了。。。。。。。。。。

第1300章 拖延第482章 參議第1064章 秋獵第1400章 商隊第652章 多事第1450章 評說第1369章 結巴第319章 夜談(一)第217章 年關(十)第1384章 向西第1268章 使者(二)第508章 雲涌(八)第52章 春光第559章 寨子(三)第740章 碑林第642章 逝去第515章 雲涌(十五)第978章 使者第622章 紅鸞第814章 內衙第1184章 事多第1571章 尾聲(二)第235章 血夜(三)第818章 南宮第1480章 討饒第1180章 追問第1014章 戰報第24章 定計第1266章 韋州(十二)第1547章 大將第898章 大軍第844章 圍營第1411章 相談第364章 慶功(二)第1464章 難題第60章 山賊第1355章 偶遇第1068章 舞者第83章 風雲(一)第445章 棧道第1136章 回京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300章 潰敵(一)第972章 女奴第719章 開端(八)第113章 夜宴(四)第1048章 變化第577章 激戰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238章 血夜(六)第111章 夜宴(二)第1181章 相悖第1512章 宮闈第891章 冷淡第152章 熟人第1372章 交託第46章 跋扈第99章 捉賊(三)第1256章 韋州(二)第72章 提親第163章 慶功(一)第1358章 私話第1065章 戰歌第1315章 封賞第210章 年關(三)第1274章 白晝第896章 悄臨第841章 寧陰第1506章 滅遼第185章 太液第631章 人來(四)第496章 風起(五)第972章 女奴第1400章 罪責第914章 安達第1421章 種因第216章 年關(九)第1044章 北遷第556章 奇士第247章 歸家第816章 內衙(三)第1379章 伏戰第373章 北行第1423章 告示第1223章 降敵第256章 變起(二)第981章 安達第1349章 周枋(二)第342章 突圍(一)第829章 皇權第565章 關內第1367章 聚飲(二)第352章 祝壽(二)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940章 收穫第555章 漢中第326章 盜匪第1388章 兄弟(二)第173章 厚禮(三)第1230章 佈置
第1300章 拖延第482章 參議第1064章 秋獵第1400章 商隊第652章 多事第1450章 評說第1369章 結巴第319章 夜談(一)第217章 年關(十)第1384章 向西第1268章 使者(二)第508章 雲涌(八)第52章 春光第559章 寨子(三)第740章 碑林第642章 逝去第515章 雲涌(十五)第978章 使者第622章 紅鸞第814章 內衙第1184章 事多第1571章 尾聲(二)第235章 血夜(三)第818章 南宮第1480章 討饒第1180章 追問第1014章 戰報第24章 定計第1266章 韋州(十二)第1547章 大將第898章 大軍第844章 圍營第1411章 相談第364章 慶功(二)第1464章 難題第60章 山賊第1355章 偶遇第1068章 舞者第83章 風雲(一)第445章 棧道第1136章 回京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300章 潰敵(一)第972章 女奴第719章 開端(八)第113章 夜宴(四)第1048章 變化第577章 激戰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238章 血夜(六)第111章 夜宴(二)第1181章 相悖第1512章 宮闈第891章 冷淡第152章 熟人第1372章 交託第46章 跋扈第99章 捉賊(三)第1256章 韋州(二)第72章 提親第163章 慶功(一)第1358章 私話第1065章 戰歌第1315章 封賞第210章 年關(三)第1274章 白晝第896章 悄臨第841章 寧陰第1506章 滅遼第185章 太液第631章 人來(四)第496章 風起(五)第972章 女奴第1400章 罪責第914章 安達第1421章 種因第216章 年關(九)第1044章 北遷第556章 奇士第247章 歸家第816章 內衙(三)第1379章 伏戰第373章 北行第1423章 告示第1223章 降敵第256章 變起(二)第981章 安達第1349章 周枋(二)第342章 突圍(一)第829章 皇權第565章 關內第1367章 聚飲(二)第352章 祝壽(二)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940章 收穫第555章 漢中第326章 盜匪第1388章 兄弟(二)第173章 厚禮(三)第1230章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