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大案(二)

權勢地位越來越是穩固的晉國公趙石從來不以寬容聞名於世。

所以,光祿寺少卿劉大人是整整提防了兩年,從蜀商張某在金州暴斃,一直到如今成武七年冬,劉大人從來沒有放鬆過心裡那根弦兒。

在光祿寺任事,更是兢兢業業,謹小慎微,這到也有好處,因爲勤勉而又謹慎,很得上官賞識,很快,光祿寺卿的位置,就開始向他招手了。

劉大人有點躊躇滿志,兩年過去,那邊並無什麼太大的動靜,看來當年的事情,沒尋到他的頭上,到了張某那裡,也就斷了。

要不然,以晉國公趙柱國的權勢,想讓他直接罷官不太容易,但給他找點麻煩,應該是輕而易舉。

要不怎麼說呢,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

那邊沒動靜,他即日也將高升,雖然不能轉任六部要職,有點遺憾,但怎麼說,也算是一步邁進了朝廷大員的行列,就是權責有點小罷了,品級上到了,但和外朝重臣們相比,光祿寺明顯不夠看。

這麼一來,劉大人又動了心思,照樣對準的還是公主府。

因爲晉國公府那邊實在不好下手,朝野內外,現在多爲趙柱國一黨,讓他有點無從着手之餘,也有點心寒膽顫。

而公主府那裡不一樣,光祿寺是幹什麼的?

皇家的事情,許多都要光祿寺來辦,公主府無疑算是皇家一員,用點手段,就能沾上公主府的邊兒。

不用說這手段有多隱秘。也不用提這手段有多陰狠。

最終的結果就是。把劉大人自己陷進去了。

這一次的報復。。。。。。沒錯。在劉景堯自己想來,就是報復,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報復來的這麼快,而且這麼的不留餘地。

從蜀商張某那裡,牽涉到光祿寺不說,還沒等他緩過神兒來,京師這邊的出了事兒。

有京師劉府總管。劉景堯最信任的人之一,到長安府衙出首,一棒子就把劉大人砸倒在地。

從劉府中搜出貢品雖然不多,價值最高的就是一些極品茶團,如果劉景堯親自在那裡,一定能認得出來,那是他派人送到公主府的東西,卻是在自家被搜了出來。

人證物證都在,根本無法抵賴。

私吞皇供,只這一條。就夠劉大人掉腦袋了,而且。從蜀商張某那邊,刑部還給劉大人設了案卷。

貪瀆之事,大秦不是沒有,但來到光祿寺少卿這樣的品級上,還是大秦開國以來頭一遭。。。。。。。。

和科舉案差不多,這次貪瀆案也是突然爆發,事先好像沒有一點徵兆。

和科舉案更像的其實是,兩案發作,都有着必然的原因,過後想想,好像又都是順理成章。

不說科舉案,就說這次貪瀆案。

大秦來到成武七年的關卡上,一系列動盪頻出不止。

許多聰明人便都開始反思,爲什麼會發生這許多故事,又爲什麼會是在這個時節出現。

然後,便是豁然開朗。

隨着疆域的擴展,政事上的繁雜已然非是當年可比。

大秦從景興年間開始變法,一直到成五年間,還在繼續。

這不光是說兩任君王都雄心勃勃,有志於天下等等,而且,此時看來,更像是大勢所趨。

如果沒有景興鼎革,也就沒有今日大秦的強盛。

而成武皇帝若不繼續下去,大秦一統中原之日,也許就會遙遙無期。

因爲疆域越來越大,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朝廷上下若是固步自封,像前秦商鞅變法一般,戛然而止,那麼大秦也許還要等待幾位明君出現,才能一統天下。

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算困難。

而回到貪瀆案上,也就明瞭了許多。。。。。。。

大秦吏治漸漸在走下坡路,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每一個帝國,都會重複這個過程。

大秦貪腐官吏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

許多人在大案一起之後,便想到了這一點,多數人也都認爲,也許。。。。。。之後的幾年甚至於十幾年,整飭吏治,都將是大秦朝廷最重要的政務之一了。

回到大案本身,光祿寺少卿劉景堯很快就進了大理寺。

之後,又陸續有十數人被捕拿,入大理寺待堪。

光祿寺上下,一片哀嚎。

真要這麼查下去,不說人人有罪,把光祿寺翻個底朝天吧,但差不多一半的人會陷入此案當中,卻是可以預期之事。

光祿寺的賬目不禁查,除了光祿寺的大人們大筆一揮,多報損耗之外,來往之間,收受禮物,在光祿寺也早已乃是平常之事。

有些人更是藉助皇商之手,暗中當起了商人,名下酒樓,茶園,屋舍等等,都在漸漸增加,怎麼來的,那還用問嗎?

當然,此時的光祿寺,還沒有糜爛到明末清末那麼觸目驚心,操作起來,也更加的謹慎和隱秘,還沒有形成大家心照不宣的“規矩”。

但只要繼續細細追究下去,糟爛事兒也絕對不會少了。

這個府裡,收了歌姬,那個府裡,弄了幾張字畫,至於順手拿點皇家的東西,那都不是事兒。

這麼一來,宮裡的太監也沒好了。

幾個代皇家監察供物的大太監,自縊了兩位,剩下的都被拿下,由皇后娘娘親自問詢。。。。。。。

相互攀咬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宗府那邊首先就有皇親國戚吐了口,大理寺那邊又多了幾位犯人不說,其他光祿寺犯事官吏也沒堅持多少時候,紛紛寫下供狀。

當官的最怕其實就是這種情形。

無論是審案的,還是被審的,一下就都痛苦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此事已成大案無疑,雖然現在還侷限在光祿寺一處,但誰也不知道,此案到底會牽涉出多少人來。

畢竟,皇供之事,地方上也要參與,光祿寺壞事的官員多了,地方上也絕對逃不開干係。

既然光祿寺少卿這樣的人都陷進去了,牽涉出一個或者兩個布政使來,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這還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始作俑者,都已經鬆了手,就等着看人頭落地的戲碼了。

不過此時,成武皇帝陛下終於顯現了他仁慈寬厚的一面。

到了成武七年八月末尾,巒平公主駙馬悄然進了大理寺牢獄。

支開獄卒,來到關押大理寺少卿劉景堯之處,低聲只說了一句,“劉大人,你做的事情你自知之,公主殿下仁慈,不欲牽連過多,望你好自爲之。”

劉景堯自然不會認爲他口中的公主是指巒平公主,巒平公主,是靖佳公主的姐姐,雖說同父異母,但兩人來往甚密。

如今這位駙馬傳來口信,那麼也就是靖佳公主的意思了,在這個上面,沒有人會比他更清楚。

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劉景堯已經絕望,同僚相護,已經指望不上了,唯一還存着的一點希望就是,能保住自己家族不受牽連。

但駙馬沒給他講條件的機會,說了一句便徑自走了。

宦海沉浮多年的劉大人明白,自己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這個時候,若還捨不得自身,那麼,自己很可能會暴斃於獄中,家族也將受沒頂之災。

於是,這位爲情所害的劉大人,在牢中折騰了半晚上,狀若瘋狂,最後,咬破手指,寫下一首纏綿悱惻的七言絕句,然後抽出腰帶,往大牢的鐵門上一掛,就此殞命於當晚。

而這位駙馬爺又去到幾個攀咬最烈的人那裡,說了些話,出了大理寺牢獄,駙馬爺馬不停蹄,又去了宗府,照舊如此行事一番。

當晚,大理寺少卿劉景堯自縊於獄中,之後,長安劉氏抄家,男子皆配西涼,榆林,大同等處,以爲罪役。

女子皆發賣爲奴。

又是一家人妻離子散。

但無論是靖佳公主,還是趙石,對此都不會太過關注,更不用提什麼憐憫之心了。

當事情發作,結果其實就只能是一個。

他們都是真正的上位者,經歷的多少大事,以及長安城中的風雲變幻,斷不會被眼淚和哀嚎所打動。

後續的事情不用一一細表。

抄家的抄家,滅族的滅族,去守黃陵的守黃陵,去到皇莊上種地的去皇莊種地。

光祿寺一案,很快審結,接下來倒黴的就是皇商了。

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了商人地位的劣勢。

官員們或許還能掙扎一下,這些商人嘛,卻只能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而已。

這個時候,因有心之人的引導,很快便牽連到了劍南路蜀商頭上。

其實,不算冤,他們在京師設下會館,讓很多人感到了不舒服,他們實際上也是光祿寺一案擴大的誘因之一。

牽涉到的蜀商不是一位兩位,因爲本來蜀中就是皇家供物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面對有目的的攀咬,劍南路蜀商開始陸續遭殃。

而商人們一旦牽涉到這樣的案子裡,下場比那些官員要悽慘的多的多。

抄家滅族是題中應有之義,區別只在於滅的幾族。。。)

第820章 天妖第1518章 卷 終第1334章 款待第1263章 韋州(九)第166章 賭局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168章 揚威(二)第156章 比鬥(二)第53章 心思第750章 太子第192章 故人(二)第737章 退兵第504章 雲涌(四)第586章 宴飲第291章 先鋒第1218章 無力第99章 捉賊(三)第508章 雲涌(八)第1035章 獻策第28章 等?退?第703章 亂子(三)第1503章 爲父第47章 剷除第291章 先鋒第383章 兇險(一)第900章 請戰第1216章 棄軍第72章 提親第1210章 誘敵第1205章 平涼第255章 變起(一)第1487章 商量第162章 分配第790章 歸途第1252章 峽口第1539章 豪傑第680章 相遇(三)第199章 嚴苛(一)第1147章 國策(三)第319章 夜談(一)第125章 打鬥第1345章 暴怒第958章 北上第29章 平涼第205章 嚴苛(七)第913章 屠殺第410章 獎懲(二)第552章 接戰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433章 謀算第1380章 邀請第1217章 左廂第1424章 問話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1366章 聚飲(一)第790章 歸途第1311章 君臣(三)第1206章 進攻第205章 嚴苛(七)第534章 詭異第1439章 做歌第1256章 韋州(二)第504章 雲涌(四)第773章 鏖兵(六)第1348章 周枋第963章 突襲(二)第960章 李刑第508章 雲涌(八)第1559章 包圍第820章 天妖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923章 安定第94章 應答(二)第970章 收穫第291章 先鋒第462章 喧囂第776章 鏖兵(九)第763章 入甕(一)第1241章 西涼(五)第4章 親事第469章 貴客(二)第1136章 回京第950章 思慮第1088章 終結(一)第388章 回京(三)第1217章 左廂第1482章 人事第865章 歸去第745章 春來第854章 中書(二)第130章 先生(一)第1470章 稱病第1134章 晚間第864章 吉兆第759章 烽火第1132章 河中第13章 遭遇第1455章 起意第1304章 論政第908章 兵亂
第820章 天妖第1518章 卷 終第1334章 款待第1263章 韋州(九)第166章 賭局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168章 揚威(二)第156章 比鬥(二)第53章 心思第750章 太子第192章 故人(二)第737章 退兵第504章 雲涌(四)第586章 宴飲第291章 先鋒第1218章 無力第99章 捉賊(三)第508章 雲涌(八)第1035章 獻策第28章 等?退?第703章 亂子(三)第1503章 爲父第47章 剷除第291章 先鋒第383章 兇險(一)第900章 請戰第1216章 棄軍第72章 提親第1210章 誘敵第1205章 平涼第255章 變起(一)第1487章 商量第162章 分配第790章 歸途第1252章 峽口第1539章 豪傑第680章 相遇(三)第199章 嚴苛(一)第1147章 國策(三)第319章 夜談(一)第125章 打鬥第1345章 暴怒第958章 北上第29章 平涼第205章 嚴苛(七)第913章 屠殺第410章 獎懲(二)第552章 接戰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433章 謀算第1380章 邀請第1217章 左廂第1424章 問話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1366章 聚飲(一)第790章 歸途第1311章 君臣(三)第1206章 進攻第205章 嚴苛(七)第534章 詭異第1439章 做歌第1256章 韋州(二)第504章 雲涌(四)第773章 鏖兵(六)第1348章 周枋第963章 突襲(二)第960章 李刑第508章 雲涌(八)第1559章 包圍第820章 天妖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923章 安定第94章 應答(二)第970章 收穫第291章 先鋒第462章 喧囂第776章 鏖兵(九)第763章 入甕(一)第1241章 西涼(五)第4章 親事第469章 貴客(二)第1136章 回京第950章 思慮第1088章 終結(一)第388章 回京(三)第1217章 左廂第1482章 人事第865章 歸去第745章 春來第854章 中書(二)第130章 先生(一)第1470章 稱病第1134章 晚間第864章 吉兆第759章 烽火第1132章 河中第13章 遭遇第1455章 起意第1304章 論政第908章 兵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