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大事

像這樣正式的宴飲,歌舞幾乎必不可少。

酒至半酣,輕歌曼舞之間,賓客之間的交談也多了起來,上首三個人說話反而少了起來。

說到底,皇長子李瓊還沒登上儲位,而且,他很年輕,李吉那裡趙石不知道,反正這算是他與皇長子殿下第一次正式見面。

看上去,這位殿下想要營造一個輕鬆的氛圍,來拉近關係,但這麼做,是十分不妥當的,與朝廷重臣的交往,從來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只有那些交情深厚的,纔會在歌舞之間,暢所欲言,甚至放浪形骸,因爲那時各人知根知底,又有着共同的利益,所謂志同道合,便多數是如此了。

但皇長子這裡,和趙石絕對沒有什麼交情,甚至交通往來都算不上,擺出這樣的陣勢,只能讓彼此尷尬而已。

趙石此時已經分外清晰的感覺到了這位殿下的稚嫩,甚至這位殿下身上還有着一種儒雅的氣息,於是,趙石心裡便更輕鬆了起來。

可能是這位殿下跟文人交往的久了,又不曾經過多少風雨,聽了身邊之人的胡言亂語,便擺了宴席,來宴請他這位晉國公。

想想當年李全壽少年時的頑劣模樣,趙石覺着,皇家的這些子孫,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龍生九子,各個不同。

有了這樣的觀感,趙石話更少了,當然,這並不一定準確,但給他的感覺就是如此,心裡也有了些評斷。所以敷衍之心頓起。而且。還在心裡想着,如果這位殿下一直這副模樣,就算登上儲位,也是坐不穩當的。

李吉看上去也有些百無聊賴,把玩着手中酒撰,眼神在歌舞姬身上游離,有點心不在焉,不過文人氣度就這點好。絕對不會過於失禮。

歌舞漸歇,李吉臉上笑容立即盛了起來,撫掌讚道:“亂花漸欲迷人眼,殿下這府中啊,老臣以後還是少來爲妙。”

顯然,這位尚書大人已經從方纔的打擊中恢復了過來,又開起了玩笑。

李瓊許是也感覺出了氣氛有點尷尬,揮手讓聲樂退下,“歌舞娛人而已,當不得李大人如此稱讚。以往我在府中無事也就罷了,今後啊。可能還要兩位多多指點,若不來我府中,我怕是要登門造訪了。”

稍表志向,皇長子便又對着趙石笑道:“國公率兵伐夏,半載而建全功,實是令人欽佩,我早想向國公請教西北風物,今日正好,國公可願爲我等解說一番?也好讓我等開闊一下眼界……”

趙石笑了笑,隨即回道:“不敢,要說西北風物,比起大秦來,實是遠遠不如,除了那裡風沙狂野,山川險惡之外,臣也找不出什麼可說的地方了。”

這時李吉卻是插話讚了一句,“風沙狂野,山川險惡,只這幾個字,便已夠了,國公之言,實在精闢。”

李瓊還頷首道:“西夏立國久矣,我大秦與之相爭,多有挫折,非不如也,皆因歷代困於地理,不得存進耳,國公之言,確實切中要害,讓人歎服,可見,國公能領兵滅夏而還,建不世之功勳,非爲運氣使然啊。”

這一唱一和的弄的又是哪一齣?趙石心裡琢磨着,嘴上卻謙遜道:“殿下,李大人,這可是過獎了,說起來,之所以半載而滅夏,不過適逢其時罷了。”

“臣在西北曾聽過一句話,應該是傳自西夏朝堂,說什麼政出元康,令出左廂,其實說的就是西夏國相李元康,以及左廂軍司司主李元翰叔侄二人。”

“兩人一內一外,操持西夏權柄垂十數載,西夏之敗,其實也正由此始,這十數年間,西夏朝堂上下,貪賄橫行,朝野內外,對上諂媚元康叔侄,對下則橫徵暴斂,無所不用其極,百姓苦之久矣。”

“非是趙石自謙,其實換了人領兵,也定能一戰滅之,即便我大秦無意於西北,不出十載,西夏也當暴民蜂起,滅了党項國祚纔是,而趙石不過是上前輕輕推了一下,實不敢居功……”

似真似假的話,趙石認真的說出來,這裡的人卻並無一個能察出其中虛實,無論是李瓊,還是李吉,還有下首的這些小官兒,雖道晉國公有着自謙之意,但未嘗不覺着,實情雖不中亦不遠矣。

這就是沒有經過戰陣的文人對外間戰事的最好寫照了。

這裡的人幾乎都看過朝廷戰報,對西夏戰事的推進各個瞭如指掌,但戰報上的那點東西,又如何能讓這些讀書人真正認識到戰場的可怕和其中的艱難?

李吉掌握戶部久了,許多事情到比旁人知道的多一些,但要說比這裡其他人強到哪裡去,也是胡扯,不然的話,也不會跟兵部撕扯不清。

其實在趙石想來,這些戶部官兒,正應該去押運糧草,櫛風沐雨一番,才能真正體會大軍征戰之不易,而非坐在戶部,光打算盤,動嘴皮子。

趙石所想,當然有所偏頗,尤其是人家李吉,可也做過一任轉運使的人,不過那個時候,可遠遠不如現在,動輒便是十萬數十萬大軍征戰,李吉的這任轉運使,也只是點到爲止,和其他世家子沒什麼不同,熬資歷耳。

文武相輕其實就體現在這裡,職責不同,難免相互牴觸輕視,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矛盾……

相互恭維謙遜了一番,幾杯酒灌下,皇長子殿下臉上已經紅了起來,李吉好一點,不過他們這點酒量,跟趙石真是沒法相比。

宴席進行到這裡,趙石已經有些不耐,想着好像沒什麼大事,不如將這兩位灌倒,也好趁早回府。

他這裡正想着,大事就來了。

皇長子李瓊放下酒撰,笑着對趙石言道:“西北路途遙遙,糧草轉運不便,若我在戶部,當以延州,慶陽囤積糧草,以應不時之需,或者,銀夏之糧米,也可經此轉運各處,不知國公以爲然否?”

趙石愣了愣,瞅了瞅李吉,心想,這是戶部的事情吧?

李吉那邊卻垂下眼眸,好像未聞一般,趙石想了想,忽然便明白了過來。

若說以慶陽,延州來轉運糧草,看上去不無道理,但這點事情,誰都能想到,用不着鄭重其事的提出來,更不用跟他趙石說這個,因爲沒他這位大將軍什麼事兒。

趙石第一個想法,其實就想到了當年慶陽兵變事,正德末年,太子秉政,操持戶部諸事,將慶陽糧草折騰了個一乾二淨,弄的戶部也是烏煙瘴氣,差點釀成大禍。

若是這位殿下入了戶部,以蜀中稻米充於慶陽,延州兩處,再和李吉上下其手,不定又要重演當年故事。

不過轉念之間,他就否了這個想法。

當年李玄持之所以能夠如此肆無忌憚,一來有着種家的支持,在軍中有着根基,二來,他那太子之位當了可不少年了,在戶部根基深厚,才能做的讓人無所察覺。

眼前這位殿下有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另說,只說他纔剛剛要登上儲位,就算有李吉相助,在戶部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李吉非是種從端,也不是皇長子殿下的孃舅,犯不上趟這樣的渾水,尤其現在大秦皇位之爭還不見個影子,這位殿下更犯不上做那糊塗事。

這麼一來,趙石也就隱約明白了,這無疑是衝着慶陽,延州鎮軍改編之事來的。

也只有這樣的事,才需要向他這位大將軍開口,得到他的支持。

再往長遠想想,屯糧於慶陽,延州兩處,說不定,就能握住西北各處兵馬的要害,這兩處屯的糧食,必定有大部分是西北各處兵馬的軍糧。

以後勤輜重製約前方將領,這種手段很古老,但同樣十分有效,而現在看來,朝廷也需要用這樣的手段,來掣肘西北各處兵馬。

這無疑是戶部的訴求,趙石再次望向李吉的目光,已經凌厲了起來。

他這裡今天一旦鬆了口,也許明天朝堂上的大臣們就能得到風聲,折匯的罪名還沒定下來,但西北鎮軍的改編之事,已然成了定局。

風聲一出,也許這位殿下,或者是身爲戶部尚書的李吉,必定借這兩處鎮軍改編之時,安插人手,將虛弱到無以復加的兩處鎮軍握在手中,同樣也就算握住了西北各路人馬的命脈……

在朝廷而言,這樣做是有好處的,但反對之聲絕對不會沒有,就像趙石,便覺得西北戰事還未徹底平息,就這麼倉促行事,於大軍士氣有損不說,一旦糧道上出了差錯……那簡直不用想。

一旦李吉這樣的人掌控了西北糧草諸事的決定權,拉前方將領後腿的事情,幾乎必然會發生,李吉向軍中伸手的野心,也不是一日兩日了。

好像,皇長子李瓊也有着這樣的慾望,嘿,不想不知道,這兩位還真是有點志同道合的意思。

(二更,阿草努力中……)(未完待續……)

第1523章 太子第1241章 西涼(五)第308章 聚殲(三)第1436章 音妙第61章 孩子第123章 頑劣(三)第1002章 戰場第384章 兇險(一)第409章 獎懲(十三)第780章 議和(二)第547章 夫妻第1383章 談商第114章 盛怒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992章 小勝第615章 勾畫第981章 安達第1505章 進攻第498章 心態第96章 計劃第267章 猛將第1298章 論罪第643章 瑰寶(一)第1348章 周枋第211章 年關(四)第237章 血夜(五)第128章 選擇第123章 頑劣(三)第683章 相遇(六)第211章 年關(四)第1097章 商人(三)第1025章 投誠第1015章 舊部第520章 雲涌(二十)第820章 天妖第1367章 聚飲(二)第700章 亂子(一)第1208章 初戰第270章 進京第134章 先生(五)第1003章 活着第1357章 用人第302章 斬獲第1031章 交戰(四)第582章 戰後(三)第369章 決定(三)第593章 自污(三)第992章 小勝第561章 人情第1455章 起意第846章 暴起第966章 衝鋒第2章 變故第1366章 賜婚第138章 來訪(一)第769章 鏖兵(二)第1428章 夜談(二)第1350章 周枋(三)第786章 議和(八)第171章 厚禮(一)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63章 殺戮第1282章 天狼(三)第843章 大軍第1011章 朝野第854章 中書(二)第1144章 君臣第1480章 討饒第1368章 聚飲(三)第711章 妹夫第111章 夜宴(二)第1213章 攻城第1074章 王庭第370章 部落第149章 心意第1562章 大軍第413章 離京第763章 入甕(一)第385章 狂戰(一)第46章 跋扈第408章 獎懲(十二)第1495章 糾結第485章 種氏第87章 清明第1157章 拜會(七)第162章 動盪第539章 善後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545章 兄弟第1061章 王罕第1054章 宴請(二)第1515章 開端第256章 變起(二)第1265章 韋州(十一)第60章 山賊第755章 太原第524章 戰報(四)第588章 君言第1522章 長亭(四)第1377章 智商
第1523章 太子第1241章 西涼(五)第308章 聚殲(三)第1436章 音妙第61章 孩子第123章 頑劣(三)第1002章 戰場第384章 兇險(一)第409章 獎懲(十三)第780章 議和(二)第547章 夫妻第1383章 談商第114章 盛怒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992章 小勝第615章 勾畫第981章 安達第1505章 進攻第498章 心態第96章 計劃第267章 猛將第1298章 論罪第643章 瑰寶(一)第1348章 周枋第211章 年關(四)第237章 血夜(五)第128章 選擇第123章 頑劣(三)第683章 相遇(六)第211章 年關(四)第1097章 商人(三)第1025章 投誠第1015章 舊部第520章 雲涌(二十)第820章 天妖第1367章 聚飲(二)第700章 亂子(一)第1208章 初戰第270章 進京第134章 先生(五)第1003章 活着第1357章 用人第302章 斬獲第1031章 交戰(四)第582章 戰後(三)第369章 決定(三)第593章 自污(三)第992章 小勝第561章 人情第1455章 起意第846章 暴起第966章 衝鋒第2章 變故第1366章 賜婚第138章 來訪(一)第769章 鏖兵(二)第1428章 夜談(二)第1350章 周枋(三)第786章 議和(八)第171章 厚禮(一)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63章 殺戮第1282章 天狼(三)第843章 大軍第1011章 朝野第854章 中書(二)第1144章 君臣第1480章 討饒第1368章 聚飲(三)第711章 妹夫第111章 夜宴(二)第1213章 攻城第1074章 王庭第370章 部落第149章 心意第1562章 大軍第413章 離京第763章 入甕(一)第385章 狂戰(一)第46章 跋扈第408章 獎懲(十二)第1495章 糾結第485章 種氏第87章 清明第1157章 拜會(七)第162章 動盪第539章 善後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545章 兄弟第1061章 王罕第1054章 宴請(二)第1515章 開端第256章 變起(二)第1265章 韋州(十一)第60章 山賊第755章 太原第524章 戰報(四)第588章 君言第1522章 長亭(四)第1377章 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