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變故

“將軍,趙大將軍已經派了兩撥人來催討糧草。。。。。。您看。。。。。。”

“先予五萬石,剩下的。。。。。。。。就說前方大軍亟待糧草,又逢秋收,民夫徵調艱難,延後些時日,再全數給他們送過去便是。”大軍留後,兼大軍轉運使折匯‘揉’着眉頭淡淡吩咐道。

大軍出征,已半月有餘,潼關這裡,已成糧草重地,忙碌的一塌糊塗,各部討要糧草的,一撥接着一撥,戶部以及兵部派來的人手根本不夠用,連着折匯帳下的幕僚,參軍,書記,六曹人等都用上了,纔算能勉強支應。

而前邊戰事並不算順利,最讓人吃驚的是,七月末,後周洛陽守將孟珙,趁夜率兵出洛陽,水陸並進,急至新安南。

此時,大將軍王佩已經到了新安,於洛水河畔紮營,而此時,張培賢所率主力大軍方至澠池,因王佩急於建功,一路又無多少阻滯,竟是甩開了主力大軍數十里。

翌日晚,後周水軍以火弩攻王佩部大營,後,孟珙及其子孟青,各率萬餘人馬攻入秦軍大營,因一路急行,秦軍已是疲憊不堪,驟遇遇襲,一時大‘亂’,可以說,初上戰陣的王佩將能犯下的錯誤都犯了,輕敵冒進,勞師襲遠,營盤竟然還紮在開闊處,又無任何防備。。。。。。。。

詳細情形戰報並未有多少提及,反正是秦軍大潰,退守永寧,再一清點傷亡,足足有八千禁軍‘精’銳戰死,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副將王守爲戰死,偏將種煉斷後戰死,參軍路大可於‘亂’軍中不知蹤影。。。。。。。。。。。。。

孟珙率兵隨後而至,圍永寧,王佩大懼,急向大軍請援。

張培賢聞之,大罵王佩輕敵冒進,至遭敗績,損兵折將不說,還損了軍威士氣,着實罪該萬死,但數萬禁軍被圍,卻也不能不救,遂派大將折溪率一萬‘精’銳往援。

不想,孟珙虛設大營於永安城下,親自坐鎮其間,‘惑’人耳目,卻令其子孟青率主力設伏於半途,折溪心繫永寧安危,率兵急進,不幸入伏,然所部皆爲秦軍‘精’銳,到底不同尋常,促遇突襲,立即結陣守之,‘激’戰竟日,兩方士卒皆疲憊異常,見不能盡殲秦軍,己軍卻先‘露’敗象,周軍遂退。

折溪所部雖也‘精’疲力竭,但折溪悍勇無雙,乃折家不可多得之勇將,見周軍退卻,鼓起餘勇,率衆銜尾追擊,周軍本就是拼湊成軍,連戰連捷之下,還算士氣高昂,但這會兒偷襲不成,反而損傷慘重,卻是‘露’出了底子。

不過數裡,孟青便再也約束不住士卒,接着便是大敗而走,像這種由勝而敗的事情,在後周其實並不少見,明明佔了先機,最終卻反而大敗的例子在當年與金人的廝殺中比比皆是,這會只不過又重複了一遍當年故事罷了。

所幸,孟青率親信部將拼死斷後,接着又有孟珙來援,這才且戰且退,與水軍匯合,回了洛陽。

這一戰,說不上誰勝誰敗,但卻給雙方都帶了不少的後續影響,回到洛陽的孟珙立即再次整兵,準備死守洛陽,這一敗,讓洛陽守軍上下卻是充滿了絕望的情緒,士氣更是低落到了極點,還好的是,援兵卻是到了。

來的是拱衛後周京師的御林軍,雖只五千人馬,卻還是同‘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李成謀勸動了攝政王趙彥,力主來援,這才成行,不然的話,按照後周滿朝羣臣的意思,這些兵馬守衛京師還不夠,怎麼會派來給孟珙調遣?

有了這五千裝備齊整的御林軍,軍心稍振,又有孟珙坐鎮,無論軍心民心這纔算勉強安定了下來。

而反觀秦軍這邊,也好不到哪裡去,新安一敗,終是給出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秦軍澆了一盆涼水,驕兵之氣一掃而空。

此戰的罪魁禍首王佩親到中軍大營請罪,張培賢這個時候卻是對其安慰有加,並未擅加責問,觀軍容使段德也是一聲未出,不過誰都明白,此戰之罪,全爲王佩爲了爭功,輕敵冒進之過,這會作爲大軍副帥,便是張培賢也輕易處置不了此人,但此事一旦報回朝廷,王佩之後何去何從,還真不好說。

還有,當王佩兵敗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偏將江善曾進言曰,洛陽必定空虛,若大軍急進,直取洛陽,一戰必能定之。

但可惜的是,張培賢用兵素來以穩重多慮著稱,未納其言,錯失良機,等到孟珙率兵退回洛陽,戰機已逝。

八月中,秦人兵圍洛陽。。。。。。。。

戰報從軍前到潼關,並不需多少時候,雖說王佩失利,損兵折將,他所率一部禁軍,幾乎打殘了,但消息並未傳開,太影響士氣了,還是隱瞞的好。

不過對於折匯這個大軍留後來說,卻是瞞不住的,而且也沒人敢瞞,大軍首遭敗績,論起功過來,大將軍王佩再會做人做官,此次卻也很難說了,想到這個,折匯心裡隱有一絲快意,但那也只是人心底最隱秘黑暗處,如果論起當下來,不論對於大秦還是對於折家來說,這個消息卻真個算不上好。

王佩之才,統領一軍足矣,但其人自從軍以來,少經戰陣,冒冒然統領大兵,立即便顯出了短處,不但欠了臨機決斷,且爭功之心太盛,若說之前還有些輕敵大意,大敗之後,卻是心膽俱喪,之後幾次戰機,竟然未能把握的住,這才招此無可挽回之敗績,照折匯看來,王佩敗的不冤,相比之下,後周名將孟珙,卻纔是真的讓人佩服。

當然,這些也不過是略略想想,這些時日,讓他反覆琢磨的,可不是孟珙如何,王佩又如何,而是此戰對於自身來說,到底意味着什麼。

“將軍如此處置,怕是有些。。。。。。。。有些不妥當啊。”

有人開口說話,折匯掃眼看過去,不是旁人,正是自己的心腹,參軍陳吉,而那邊,以他長子,折思恭爲首的幾個人也都有些狐疑的望着他,顯然心中也存了疑慮。

折匯自然明白他們想的是什麼,要知,前面說的那些,都是軍中慣用之託詞,瞞不得人,而拖欠前方大軍糧草,正乃軍中之大忌,若是平安無事還好,不過一旦前方因糧草不濟而致兵敗,追究起來,便是折家,也得吃不了兜着走的,衆人皆久于軍旅,自然不會不明白這個,於大秦軍旅來說,即便軍中派系爭鬥再烈,也不會行此手段纔對,何況還是當着衆人的面。。。。。。。。

折匯‘揉’了‘揉’眉頭,不由一笑,“不用這般瞧着我,我這裡自有計較,斷不會誤了軍國大事便是。。。。。。。。。。就這麼回話過去,陳吉,草上一份軍報與來人回去,將軍前大事皆報於趙大將軍知道,還有,思恭,過得兩日,你親自押送十二萬石糧草過河,送到趙大將軍軍中,見了趙大將軍,不須多說什麼,只觀其顏‘色’,聽其話語便是。。。。。。。。”

見衆人有些‘摸’不着頭腦,折匯不由哈哈大笑,有心多說兩句,但又強自按捺住了,心中不免有幾分得意,這一番思謀,除了他自己之外,又有誰能瞧的清楚,看的明白?

不過真正令他想不到的是,這一番做作下來,結果卻與他心中所想可是出入大了,不但使得河中戰局大變,且連帶的,也使河洛戰事有了一‘波’三折之變化。。。。。。。。。。

。。。。。。。。。。。。。。。。。。。。。。。。。。。。。。。。。。。。。。。。。。

“啪”的一聲大響,頗爲名貴的梨‘花’木桌案咯吱吱一陣顫抖,最終還是堅強的‘挺’住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沒有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

“折匯。。。。。。。。。”

趙石緊緊皺着眉頭,眼中隱有怒意,要說他動怒的時候並不算多,即便有時疾言厲‘色’,但心中火氣其實並不如表現出來的那般大,只不過是威嚴日重之下,讓人覺着其威深重而已,但這次他卻是真的有些火兒了。。。。。。。。。。

而讓他火氣大升的人也不是旁人,正是遠在潼關的大軍留後折匯,若是旁的也就罷了,畢竟早先便有了些心理準備,但這次嘛,實是讓他有些按捺不住。

先是前兩天催糧的人迴轉來,說是大軍糧草有了延誤,他到沒爲這個發火,糧草之事雖爲軍中諸事之首,但諒來折匯也不敢在這個上面多加爲難,畢竟此乃軍國大事,任誰在大軍糧草上動個手腳,都要先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得了後果纔是,想來折匯從軍多年,不會不清楚裡面的關節,即便有所延誤,也不會真個斷了大軍糧草纔對。

但過得幾日可好,折匯卻派自家長子親自押送糧草而來,卻是送來了十二萬石糧草,節省些,加之河中戰事出人意料的順利,各處新佔府縣存糧也有些,再有秋收已經開始,這麼一來,大軍糧草卻是無憂了。

見到折思恭,趙石先是一喜,不過過後琢磨其中味道,卻是有了一絲惱怒,這裡面的關節卻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了。

趙石首先想到的便是,如此反覆無常,形同兒戲一般,真真讓人有種被戲耍了的感覺,再一深究,卻又琢磨出了其他味道,莫不是那折匯想要藉此來彰顯其存在感的?換句話說,人家這是在隱晦的告訴你,你大軍在外,命脈卻在人家手中,若要大軍斷糧,也不過是人家一句話的事兒,若是這麼想的話,可就是形同威脅無異了。

更何況,折思恭此來,還帶來了幾份戰報,戰報上旁的也就罷了,其中一份卻是讓趙石一驚,王佩兵敗於洛水之畔,損兵折將,已爲大帥張培賢召回中軍,實際上已經被收了兵權。

這些年下來,趙石閱歷漸豐,第一時間便已察覺出了蹊蹺,雖然想不太明白,但應付走了折思恭之後,立即便將南十八等人召了來。

要說揣摩人心的本事,南十八真真是不讓於人,只略略一聽,便‘露’出了恍然之‘色’。

待得稍一解釋,趙石這火可就壓不住了,按照南十八的臆測,折匯的這番做作,其實只爲了一件事罷了,那就是要領兵軍前,以代大將軍王佩之位。

拿糧草說事,爲的也不是旁的,王佩輕敵冒進,兵敗辱國,這個罪責怕是逃不掉了,但過後是個什麼罪名,朝廷又將如何處置,卻說不太好。

畢竟王佩領兵在外,臨陣換將,忌諱尤多,大將軍王佩在朝中根基不淺,自然會有人爲其說話,這麼說來,處罰之輕重,殊難預料,往輕了說,也許不過是申斥,扔許其軍前戴罪立功,這在戰時是很可能發生的,不值得奇怪。

但王佩敗的實在有些難看,重罰也不是不可能,不過有一條卻是確定了的,那就是經此一敗,王佩若想單獨領兵,估計是不大可能了,就算朝廷優容,不罪其人,領兵的張大將軍也不可能再付之以兵權,不然的話,若是再敗上一次,可就不是王佩一個人的罪過了,張大將軍都要跟着吃掛落,以張大將軍的‘性’子,與王佩非親非故的,犯不上擔此天大幹系。

而這麼一來,其實不論朝廷如何處置,王佩的處境都將十分之尷尬。

所以,折匯那裡也就動了心思,這番做作,不過是爲了找一個說話夠分量的人出來說話而已,而遍觀東征大軍,又有誰比大將軍趙石更合適的?

論‘私’,趙石與王佩不合,這個是明擺着的,論公,趙石爲大軍副帥,有奏事之權,於此事上,是有說話的權力的,當然,說起來,張大將軍以及觀軍容使段德兩人說話更合適一些,但這兩人和他折匯可沒那個‘交’情,許多手段在這兩人面前,也使不上。

所以,人家的心思也就打到了趙石的身上,之前那番作爲,看似兒戲,其實皆有深意,一個嘛,趙石想的不錯,隱有威脅之意,二來嘛,人家送來這許多糧草,更是想告訴你,此事若成,這個人情人家心裡也就記住了,之後必有回報便是。

當然,你不明白沒關係,接下來自然還有手段等着,實在不成,找人傳話也不是難事,但官場之上,那麼做,可就落下了痕跡不是?

第1064章 秋獵第554章 解圍第127章 分說第954章 自薦第72章 提親第84章 風雲(二)第1242章 西涼(六)第1079章 改變第111章 夜宴(二)第1393章 安撫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1231章 鎮軍第1363章 進言第1107章 盟約(二)第135章 密議(一)第1442章 文樓(二)第844章 圍營第596章 其人第1428章 稍定第983章 賞賜第1177章 女人第555章 漢中第1178章 獻女第1400章 罪責第525章 任命第430章 遊園(三)第1395章 讚語第487章 帳內第382章 豪傑(六)第1382章 騎兵第327章 鏖戰第375章 汗王第1208章 初戰第615章 勾畫第1235章 破關第498章 心態第740章 碑林第1359章 縮編第278章 關下第80章 收徒第476章 大戰(二)第349章 韃靼第1385章 糊弄第907章 大同第1364章 小樓第1330章 入宮第1377章 談戰第63章 殺戮第1220章 詐城第1540章 驚喜第376章 遇匪(二)第21章 意外第783章 議和(五)第367章 決定第1155章 拜會(五)第563章 蠻兵第959章 狂熱第807章 玩笑第288章 戰略(一)第707章 春暖第1343章 大事第764章 入甕(二)第385章 狂戰(一)第1140章 府中第1352章 陰私第1509章 論賞第227章 進京(二)第774章 鏖兵(七)第1079章 改變第1343章 碰撞第216章 年關(九)第1193章 公主第565章 關內第508章 雲涌(八)第1414章 兄弟第131章 先生(二)第930章 忠誠第1020章 安達第353章 祝壽(三)第1046章 來人第1049章 私話第852章 大亂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1356章 大將第913章 屠殺第1349章 文武第238章 血夜(六)第801章 親戚第1341章 應對第1412章 遷徙(二)第805章 種氏第153章 相抗第1072章 獻策第105章 故人第70章 打鬥第1127章 回府第124章 頑劣(四)第535章 艱途(一)第1264章 韋州(十)第1489章 收穫
第1064章 秋獵第554章 解圍第127章 分說第954章 自薦第72章 提親第84章 風雲(二)第1242章 西涼(六)第1079章 改變第111章 夜宴(二)第1393章 安撫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1231章 鎮軍第1363章 進言第1107章 盟約(二)第135章 密議(一)第1442章 文樓(二)第844章 圍營第596章 其人第1428章 稍定第983章 賞賜第1177章 女人第555章 漢中第1178章 獻女第1400章 罪責第525章 任命第430章 遊園(三)第1395章 讚語第487章 帳內第382章 豪傑(六)第1382章 騎兵第327章 鏖戰第375章 汗王第1208章 初戰第615章 勾畫第1235章 破關第498章 心態第740章 碑林第1359章 縮編第278章 關下第80章 收徒第476章 大戰(二)第349章 韃靼第1385章 糊弄第907章 大同第1364章 小樓第1330章 入宮第1377章 談戰第63章 殺戮第1220章 詐城第1540章 驚喜第376章 遇匪(二)第21章 意外第783章 議和(五)第367章 決定第1155章 拜會(五)第563章 蠻兵第959章 狂熱第807章 玩笑第288章 戰略(一)第707章 春暖第1343章 大事第764章 入甕(二)第385章 狂戰(一)第1140章 府中第1352章 陰私第1509章 論賞第227章 進京(二)第774章 鏖兵(七)第1079章 改變第1343章 碰撞第216章 年關(九)第1193章 公主第565章 關內第508章 雲涌(八)第1414章 兄弟第131章 先生(二)第930章 忠誠第1020章 安達第353章 祝壽(三)第1046章 來人第1049章 私話第852章 大亂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1356章 大將第913章 屠殺第1349章 文武第238章 血夜(六)第801章 親戚第1341章 應對第1412章 遷徙(二)第805章 種氏第153章 相抗第1072章 獻策第105章 故人第70章 打鬥第1127章 回府第124章 頑劣(四)第535章 艱途(一)第1264章 韋州(十)第1489章 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