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

三月十六日,朝廷在在洛陽顯福門設祭,祭祀故雍王李賢,由檢校禮部尚書武承嗣主持,皇帝李旦親往祭祀,百官齊出,京師各大寺的大和尚統統叫來,做起水陸法場,香菸繚繞,鐘鳴磐響,大事鋪排,極盡哀榮!

駙馬都尉韋晞攜妻子太平公主參加,兩夫婦在儀式上放聲痛哭,絕非虛情假意,羣臣看後無不點頭!

……

三月二十一日,檢校兵部尚書韋晞上奏《征伐後突厥汗國疏》進上,武則天觀閱後大喜,她正等這個奏摺的到來!

即召集皇帝、裴炎、劉景先、郭待舉,岑長倩、魏玄同、韋晞、劉審禮同往乾元殿偏殿的地圖室觀閱沙盤,聽取韋晞彙報,有女官上官婉兒和史館史官、起居注史官等列席會議。

沙盤是韋晞髮明,經過兵部派人勘探地形,採取的還是韋晞的地圖構造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地圖成形,再建成沙盤。

一條九曲黃河爲主線,平原、沙漠、山脈,戈壁,黃河幾字形各處塑造城池,密密麻麻的小旗分插河的兩邊,顏色各不相同,代表了唐軍與突厥的不同軍勢。

這是北中國的地圖,而中國中部、南部的地圖也在不斷的完善中,這個地圖,足有十平方米這麼大!

進入到地圖室的所有的人都很強自按捺着激動的心情,他們今天在這裡參預到的事務,不久後將會有成千上萬的大唐軍隊吶喊着衝鋒,給外族帶去血與火!

前線的將士流血犧牲,換來的是他們這批人的彪榜青史。

皇太后輕聲說道:“駙馬,開始吧!”

哪怕是她久掌大權,她的聲音帶着一絲的顫抖。

今非昔比,這是她第一次主導的大戰役!

之前的突厥、高句麗、吐蕃之戰,都記在她老公的頭上,今天,輪到她來揚名立萬了!

“臣遵旨!”韋晞手執教鞭出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這些是大唐帝國最有權力的人,統治整個國家的一批上位者,幾乎都在這裡,被這樣一羣人聚焦注視着,韋晞的心態平靜,言談舉止自然,令人讚歎,不愧是不懼控弦四十萬吐蕃和突厥的大將!

古人曰伴君如伴虎。想想你與一頭野生的健康的沒有拘束的老虎在一起的感覺吧!

許多人初見天子時,不是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就是戰戰兢兢,汗不敢出,說話顫抖,許多大臣初來乍到時都有君前失儀的表現。

韋晞從他們的眼中感受狂熱!

新朝新氣象,頭一回作出決定,上到皇太后,下到羣臣,對於發動戰爭,成就千秋功業達到了迷戀和瘋狂的地步。

他們需要戰爭,他們有他!

“我們將要進攻突厥的主要戰略是……”

韋晞侃侃而談,邊說邊用教鞭指示方位。

“一、築路:修築從洛陽出發,到達豐州、勝州的國道(更好的公路),以便把人員、物資源源不斷地送上去,假以時日,我有援,彼無援,持續失血,突厥人絕對支持不下去!以兵部推算,預計兩個月完工!”

“二、在黃河以北修築受降城三座,西受降城位於黃河大幾字形的左尖角(中國、內蒙、巴彥淖爾市)、中受降城位於黃河大幾字形的中段(包頭市)、東受降城位於黃河大幾字形的右上角(呼和浩特市)。”

受降城的來由是漢代接受匈奴投降而築,在場的君臣是知道的,大家看着他的教鞭移動,

“三座受降城是我們戰略的重要支撐點,有了它,我們加大了戰略縱深,出擊的將士能夠在這裡得到休整,而黃河南岸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我們還可以在黃河南岸大舉屯田,減輕後勤壓力!

同時,圍繞受降城,廣置烽火臺、鎮寨二千座,以達到提前報警、削減突厥人進攻態勢。

修築它們,財力、人力和物力等等,兵部都作了充分的估算,

以兵部推算,預計二個月完工,我們可以控制漠南,建立起一條安全的防禦體系,三座受降城成爲軍政中心、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臣計劃,把安北都護府(治所在外蒙古)遷回西受降城,把單于都護府(治所在黃河南岸)遷到東受降城。”

大家一聽,韋唏有進有退,安北都護府因爲過北,實際上大唐兵力根本控制不住,不如退回來,而單于都護府則從黃河南岸北移,如此貼切實際。

“有了受降城,我們騎兵以此出擊,掃蕩以北千里!

戰術是殺光、擄光!

受降城以北千里,不得有突厥人的個人匹馬!

見了就殺,見到了就搶!”

“他這是不想給突厥人活路啊!”

韋晞面帶微笑,話非常的殺氣騰騰,君臣們不無欽佩地看着他:“這是爲戰爭而生的戰神,戰爭對他就象呼吸般的自然。”

“臣之前一直在想,滅絕突厥,但經先帝(拱手)教育,當講仁義,因此對於肯歸順我們的,臣還是接受,但要他們變成唐人!

對於突厥降人的處置,按毀其國、滅其文、起漢名、更其衣、改其俗、信宗教、除經濟、多通婚、變飲食、遷其民十條進行!

先帝(拱手)仁慈!對他們安置是民族和解,許其酋首爲都督,實行民族自治,然而先帝(拱手)之仁義不受愚昧之人的理解,一反再反,逼得我們只能以刀對刀!

預計將出動臣、王孝傑、契苾明、程務挺、楊成獻、程伯喜、辛承嗣諸將,起兵三十五萬,支前民夫五十萬!因西受降城控制南北交通要衝,直面突厥重兵,由臣督師西受降城,副將契苾明;王孝傑往中受降城,副將程伯喜;程務挺爲東受降城,副將楊成獻。請工部尚書劉審禮負責後勤事務,修路及補給。

“待到受降城起,胡無人!”他激情慷慨地道。

“臣演講完畢,懇請太后、皇上聖裁!”

聽得所有的人都是心潮起伏,韋晞的戰略演講,有條有理,方法得當,極大的機會成功!

一旦成功的話,那大家都有份分豬肉了,與榮有焉。

小人物講的是錢財,大人物求的是名聲,若武則天百年大行後,那北擊後突厥汗國的成功足令她青史留名。

“皇帝、衆卿有什麼看法嗎?”武則天詢問道。

“臣有看法!”一把聲音響起來。

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五九八節 會盟西域(一)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二十三節 銅錢滾滾來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一八十節 誰是誘餌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六三七節 天鳥!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一八一節 戰小城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七四四節 大食軍攻城(一)第二六三節 騎兵破城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六七六節 爲萬世開太平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六七五節 火車一響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六六三節 做他女人好處多第一九三節 石門之戰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五七四節 契丹李盡忠!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千五十節 (二十)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四二三節 獻給唐甜的歌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七六八節 武懿宗想虎口撥牙!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二五三節 三女將逞威(一)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六一四節 和談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五四二節 幸福的韋晞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六一四節 和談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三六一節 瞬間翻盤第八七一節 兩城守望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千二二節 攻入敵寨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七三七節 白衣大食出兵第二七三節 好參謀長第二九八節 助人爲樂(二)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七三四節 戰前閒談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五九五節 實習生太平公主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二百七節 欲河湟開邊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
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五九八節 會盟西域(一)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二十三節 銅錢滾滾來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一八十節 誰是誘餌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六三七節 天鳥!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一八一節 戰小城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七四四節 大食軍攻城(一)第二六三節 騎兵破城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六七六節 爲萬世開太平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六七五節 火車一響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六六三節 做他女人好處多第一九三節 石門之戰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五七四節 契丹李盡忠!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千五十節 (二十)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四二三節 獻給唐甜的歌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七六八節 武懿宗想虎口撥牙!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二五三節 三女將逞威(一)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六一四節 和談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五四二節 幸福的韋晞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六一四節 和談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三六一節 瞬間翻盤第八七一節 兩城守望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千二二節 攻入敵寨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七三七節 白衣大食出兵第二七三節 好參謀長第二九八節 助人爲樂(二)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七三四節 戰前閒談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五九五節 實習生太平公主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二百七節 欲河湟開邊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