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還有兩更。
“貴族議政大會?”
趙復又聽到一個新詞兒,不過這詞兒不難理解,彷彿就是由貴族代表濟濟一堂,商量國家大政。
“和蒙古人的庫裡臺大會一樣麼?”李翠仙問。
庫裡臺大會是蒙古人選舉大汗的會議,嚴格說起來算是大蒙古國的最高權力機關。不過因爲忽必烈的破壞,庫裡臺大會已經名存實亡。同樣,大蒙古國也名存實亡了。昔日旭烈兀西征時蒙哥尚在,因此可以讓整個蒙古國所有的千戶十丁出其二,湊出大軍進行遠征。而忽必烈現在卻不能動員西道諸王的力量,只能靠自己和被他強行吞併的東道宗王的兵力去和陳德興決戰。
“有點類似,不過不能選王。”陳德興點點頭,道,“咱們大明,將要實行的是貴族民主,封建共和。這國家大事,是不能由孤王這個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得大家夥兒一起討論商量。西周那個時候就有國人議政之說,只是沒有個章程流傳下來。”
其實所有的國家民族都是有民主傳統的,這是原始部落流傳下來的。只是∑有些國家民族將這個傳統保存到了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就成了所謂的民主國家。而有的國家,因爲自有國情,走了聖心獨裁的路子。
這獨裁、民主,當然也是各有千秋,不能說民主一定比獨裁好。但是陳德興既然選擇了迴歸封建的路線,那就不能不搞民主了。因爲民主其實是從封建發展而來的,而獨裁則是從集權發展出來的——這也是沒有法子啊。因爲陳德興已經知道了中式集權王朝的必然沒落,而且他也想不出比宋、明、清三朝更好的體制了。
既然沒有出路。那陳德興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走封建民主化的路子了。而且這還是紅朝太祖給中國的週期性大亂開出的解決方案,這紅朝太祖何等英明?想來是不會錯的……
陳德興思索着道:“貴族民族和封建共和的大方向。得在《陳禮》裡面得到體現。皇帝有多大的權,又要負擔什麼樣的義務;,封君有多大的權,又要負擔什麼樣的義務;貴族有多大的權,又要負擔什麼樣的義務;士紳有什麼權利和義務,還有各級議會——包括縣議會還有府議會……唔,將來還要有路或是省議會,還有國議會和最高的貴族議政大會,它們各自的權有多大。如何決策,議員又如何產生,貴族和士紳又如何產生——他們承擔了什麼樣的義務,所以能夠得到相應的權利……等這些原則性的東西,都必須要在《陳禮》裡面毫不含糊的講清楚。
另外,天道使團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參政的。他們又多大的權,管些什麼事情,也要在《陳禮》裡面說清楚。而且這《陳禮》將來定好後要頒佈天下,要印成書本。叫大明和華夏諸國的學童從小學習和牢記!”
封建民主也要從娃娃抓起,從教育抓起的!要將《陳禮》通過教育灌輸到每一個華夏人的思維和靈魂當中!將《陳禮》當中規定的意識形態、行爲規範和各個階級的權利義務,都溶到華夏之人的骨髓裡面去。
或許五年、十年的教育和灌輸改變不了什麼。但是隻要一直堅持,過個幾十年上百年。華夏之人就會將《陳禮》當成他們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傳說中的民主傳統,也會烙印進華夏子民的靈魂。當然,同時他們還會將自己當成華夏世界和各自國家的主人。
這就是傳說中的公民意識!
民主傳統和公民意識是相輔相成的東西。而它們的起源其實都是人類最原始的民主傳統。由原始的民主發展出封建貴族民主,再進一步發展成精英民主。最後則是普遍民主……紅朝太祖雖然知道民主的好處和優點,但是他面對一個封建貴族民主已經中斷了兩千多年。精英民主根本沒有出現過的,有濃重傳統的國家,也只能有心而無力了。
而陳德興現在則有機會重塑本源,復興華夏的封建貴族民主,並且搭建好通往精英民主的道路。至於普遍的民主,最後當然也是會出現的。不過陳德興現在是不會主動提出,恩賜給什麼人民主的……因爲民主這事兒也得有個認識的過程。
首先是幫着打天下的功臣封了爵,可以與國同休,他們和他們的繼承人蔘與分享國家權力是很順理成章的——天下是大家一起打下來的,大家都是一份的,天下大事當然應該大傢伙商量着辦。
而且陳德興還會在《陳禮》中給功臣的繼承人們規定不少義務,不僅要依法納稅,還要接受嚴格的教育,還要去服兵役,服完兵役還要去照顧老功臣,總之當個士爵也挺不容易的。
其次是出了血本的士紳,沒有他們出錢,陳德興也養不起軍隊,士爵兵們也買不起鋼甲。而且國家的財政還得繼續依靠他們掏錢,讓他們參與政治也說得通。
至於那些什麼事情都沒做的歷史旁觀者,現在當然沒有資格來當家作主了……因爲當家作主不僅是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不知道負責任和盡義務的人,是當不好家的!
三個人的談話,不知道進行了多久,馬車外面的天色已經漸漸昏暗,一盞油燈正擺在馬車內的案几上,散發着昏黃的亮色。
馬車突然顛簸了一下,就嘎然而止了。然後就是朱四九的聲音傳來:“大王,時候不早了,咱們就在這裡歇息一宿吧?”
“好!”
陳德興應了一聲,便退開車門,鑽出了車廂,雙腳踩在了雪地上。外面已經是黃昏時分,紅日西垂,散發着無比美麗的霞光。周遭是沒有什麼人煙的雪原,現在的北地大多都是如此,人煙稀少,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荒蕪在那裡。和人口密集的江南,對比鮮明。
穿着白色皮袍的近衛軍官兵,都已經停止了前進,正在軍官組織下忙着紮營。
陳德興揹着手,緩緩地在雪地上散步。紮營的事情不用他管,朱四九和陳千一都會搞定的。他現在要考慮的還是國家大事兒。
“這次回了燕京,有兩件大事兒要抓緊辦。”陳德興彷彿是在喃喃自語,跟在他身邊的趙復、李翠仙卻都把耳朵豎了起來。
還有一個徐子元更是拿出毛筆和小本子準備記錄——剛纔馬車裡面的議論是由趙復代爲記錄的,記錄下來的文書也都交給他這個秘書官負責整理。
“第一件事情是大會諸侯!”
趙復和李翠仙聞言都肅然起敬,大會諸侯就要稱帝了!
陳德興緩緩地道:“投靠咱們的北地豪強,還沒有表面立場的南朝鎮帥,還擁護宋主的團練首領,還有高麗國王、日本的國王和幕府執權、素可泰國王、安南國王還有呂宋島的趙與鬱,都要下帖子去請。這是他們加入華夏世界的機會!”
高麗國一直都是大明屬國,而且國中漢化程度很高,又以天道教爲國教,自然是華夏一員。安南國的王室是陳德興的同宗,都是義門陳氏一族(更早的祖先是南朝的陳朝),而且歷史上蒙古人又在安南吃了大虧,陳德興當然不希望和自己的同宗兵戎相見。如果安南陳朝肯接受天道教和《陳禮》,安南陳朝自然是諸夏之一。至於素可泰王國,現在是以天道教爲國教的,而且人口、地盤都不多,也可以讓他們當個華夏小國。趙與鬱現在還在呂宋島,並沒有正式受封,也沒有稱王,不過那都是早晚的事。至於日本國,雖然知道他們的天皇和幕府執權不可能來,甚至連有分量的代表也不可能派,但是陳德興還是打算請。
機會總是要給人家的,而且這也是在表面準備將日本華夏化的態度。現在可不是21世紀,對於華夏化,肯定會牴觸的日本人,也會有歡迎的日本人……
陳德興踱着步子,緩緩地道:“第二件事情,自然是消化奪取的北地地盤了。這一次咱們可得了不少土地、人口,需得好生治理。大明的地方過去只有州府、縣市、鄉鎮三級,現在地方大了,得考慮在落幹州府之上設立個什麼總管的官衙了。至於是道、路還是行中書省或者是部,得好好合計一下。另外,士爵的冊封和移封也得同步進行。須得讓士爵之家分佈北地,使之成爲國家的基石。”
徐子元記錄好了陳德興的話語,擡頭望着他,似乎在等待着這位明王殿下繼續發話。陳德興卻將目光投向了李翠仙,“仙兒,還有一事,看來得你親自去做了。”
李翠仙點點頭,道:“可是招降吾父?”
“正是。”陳德興道,“老泰山畢竟有反蒙之功,如果肯歸順,當以唐國太公的名義在燕京養老,李彥簡、李彥邦皆賜田宅與燕京。至於妙真師太,還是請她在益都養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