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兩種選擇

“也就是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一艘採用了暴怒級航空設計理念的縮水版艦隊航母?這艘船的戰鬥力是不是太低了了?”當丹尼爾第一次看到了暴怒號龐大的船體後,他就再也忘不了這艘還未下水卻已經初露崢嶸的強悍存在!他一直認爲意大利海軍也需要一艘如此強悍的戰艦來彰顯意大利的國威和軍威!

“不錯了。這艘船絕對是最適合貴國的,而且有極佳的升級潛力。較大的飛行甲板,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攻擊力。適當的裝甲防護讓他足夠應對一般的航空炸彈了。噸位擺在那裡,貴國的經費也不是很充分,這已經是平衡後的產物了,至於說單層機庫對整備和維修帶來的影響,這個我承認是差點,但是這層機庫高度足夠,容納未來可能使用的各種艦載機沒有任何問題,如果你們非要執意弄成雙層機庫的話,那麼結果只能是每層面積很小而且高度嚴重不足的單層機庫,不要忘了你上面還有一個厚重的裝甲甲板呢!”如果不是因爲對方是老朋友維托裡奧的弟子,嚴博勳纔不會費這麼多口舌給他解釋呢。”

“如果在條約結束後,貴國有足夠的經費完成一艘大型航母的話,我們到時候可以繼續合作,這是華夏高層同意的事情。”最後嚴博勳安慰道。

丹尼爾到底不如他的老師維托裡奧成熟,雙方的差距並不體現在經驗和理念上,後者更有一種丹尼爾不曾擁有的大局觀。維托裡奧知道意大利王國需要什麼樣的戰艦,知道現在市場上最搶手的東西是什麼。知道性價比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回想一下維托裡奧的發家史,就能知道這位歷史就名聲大噪的戰艦設計師在這個位面的成功的原因絕對不僅僅是戰艦設計方面的天賦。

維托裡奧和徐傑的第一個作品就是5000噸級穹甲巡洋艦,此時世界上除了歐洲之外絕大部分國家很少購買7000噸以上的主力艦,其主力都是各種老式鐵甲艦和各種二等新銳巡洋艦。維托裡奧不是沒能力搞出更大的戰艦。而是問搞出來之後賣給誰的問題!客戶是上帝啊!而當穹甲巡洋艦大賣之後,在布林表示以後意大利船廠會購買加里波第型裝甲巡洋艦後,他才和徐傑繼續搞該型裝巡。並且因此開始爲意大利海軍設計各種戰艦。而他最後的一個作品卡拉喬諾級戰列艦則是完全適合意大利的國力和需要。

當時英國人、德國和華夏要建造15寸主炮戰列艦的消息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但是維托裡奧並沒有選擇跟風。他充分考慮了技術、經費和時間的問題,15寸主炮戰列艦雖好。但是15寸炮研製週期太長,經費過高,而且船體更大建造週期更長。俗話說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如果維托裡奧非要建造15寸主炮主力艦的話,恐怕意大利海軍參戰時間會延後2年左右,而這對同盟國來說無疑是十分致命的。

“有沒有攻擊力較高的航母設計方案?比如說雙層機庫,大甲板。放棄裝甲甲板。”丹尼爾有些不依不饒的問道。他對攻擊力看的很重,尤其是航母的持續攻擊力,按照目前世界海軍中對航母攻擊力的研究。一般認爲航母第一波攻擊在充分準備後可以釋放45%的載機,無論是單機庫航母亦或者雙機庫航母都可以實現,但是在第二波攻擊的時候,兩者之間的準備就差多了。比如說如果雙方都是用機庫和甲板同時整備的話,那麼雙層機庫航母多一層甲板至少可以多準備10架左右的艦載機,到第二波攻擊的時候,就不是看甲板大小了,而是看整備速度了,你要是把掛着的飛機弄下來再整備,肯定沒人家快啊!

(不要和側位說歷史。如果側位沒記錯的話,日本一般的航母是機庫整備,美國是甲板整備加機庫暖機。自然美國的速度比較快。如果大家同時使用機庫和甲板整備的話,並且上層機庫是開放式的可以暖機,自然是面積越大的作業空間整備的飛機越多。)

“當然有,不過我們不推薦這個設計。因爲它太容易失去航空能力了。”嚴博勳想了想回答道。儘可能強的攻擊力,較大的甲板,雙層機庫,只要保證不沉就行,這不就是歷史上改進一下的翔鶴級航母嗎?作爲穿越者的徐傑對於這艘2戰初期最強航母自然是十分的瞭解,而在這個位面。改進版祥鶴型艦隊航母同樣也被列爲了備選項。

翔鶴的強大是毋容置疑的!出來飛行甲板面積稍小之外幾乎達到了同時期非裝甲防護航母的巔峰水平!6000多平方米的機庫面積,(這個作者是估算的。如果各位書友有翔鶴的機庫示意圖的話可以看出該級航母的上層機庫不止是在首尾升降機之間。而下層機庫面積小一些,長度爲首尾升降機之間。)如此龐大的機庫面積直接把埃塞克斯的機庫面積甩出去好幾條街。如果大家容納相同的飛機的話。算上甲板繫留,翔鶴的載機量絕對不會比埃塞克斯少,當然發機量肯定要差一些,大甲板的埃塞克斯長達260+米的甲板可不是鬧着玩的。

而且從防護角度來看,翔鶴號同樣比埃塞克斯要強很多,翔鶴號航母彈藥庫的水平防護標準是裝甲鋼+25mm結構鋼。動力艙部分爲65mm裝甲+25mm結構鋼。(兩種鋼板耦合到一起。)而埃塞克斯號的主水平裝甲爲32mm+32mm(這個可能有誤。兩艘航母只比較主水平裝甲。)而從水下防護來看,翔鶴號的水下防護體系寬度爲4.5米左右。據稱可以抵禦450kg裝藥量的魚雷攻擊。這應該是2戰初期所有航母中水下防護標準最高的了。

雙方航速上翔鶴也比埃塞克斯快一些,前者最大輸出爲16.8萬馬力,航速高達34.5節左右,而埃塞克斯是33節。和翔鶴相比埃塞克斯除了甲板較大之外最大的優勢就是航空燃油比較多,翔鶴是495噸,而埃塞克斯比翔鶴多了近200噸。所以說,兩種航母幾乎是各有千秋,不算電子設備和彈射器的話幾乎是伯仲之間。(當然如果說以後裝噴氣式飛機的話,翔鶴的機庫高度可能很成問題。)

而華夏給意大利準備的第二套設計就是改進版翔鶴型航母,升降機依然減少爲兩臺,同時將上層機庫設計爲開放式機庫,可以在機庫中進行暖機作業,保持一個較大的甲板,尺寸爲250米*28米左右。縮小上層機庫的長度使其和下層機庫相當。提高機庫高度,同時方便集中佈置防禦裝甲。使上層機庫的裝甲甲板達到左右。彈藥庫裝甲甲板保持132+25mm的水平。基本尺寸依然和歷史上的翔鶴級航母相仿,可能會稍微寬一些。

因爲減少了一座升降機,同時將上層機庫改成開放式,同時縮短水平裝甲防禦面積,所以重量有可能會下降,如果意大利人對航速要求不是很高的話,再削減一些動力。那麼以2.3萬噸的排水量拿下這艘航母還是可能的。(實在不行再超點噸位。)單純說攻擊力的話,這個方案卻是要比開始提出的裝甲甲板單層機庫的方案要高一些。畢竟雙層機庫和甲板同時運作的話肯定比單層大機庫和掛票運作效率高。機庫裡裝的飛機也要多一些。水下防護和試航性說不定也要好一些,因此抗沉性上也會好一些。

但是唯一的問題就是戰鬥力保持太差了!要是悲催一點的話,說不定一發500kg炸彈就會讓這艘航母失去航空能力。歷史上珊瑚海海戰中翔鶴號也就被命中3發500磅炸彈就失去了航空能力。而且如果在機庫整備的話,上面又沒有裝甲甲板,一發炸彈下去。裡面的航空汽油和彈藥要是萬一殉爆的話,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啊。而要是有裝甲甲板的話,即使穿甲彈擊穿了裝甲甲板在鑽入機庫中後,也會因爲裝藥量較低的緣故而破壞力有限。而甲板上也不過是留下一個小洞,隨便堵一下就可以繼續使用。而不會像無防護甲板那樣一發下去幾十甚至上百平方米的甲板就被徹底毀掉了。

華夏對於意大利還真是做到仁至義盡了。在條約允許的範圍內,華夏給意大利提供了所能想到的各種方案。這兩個方案各有利弊,就看意大利人怎麼選擇了,要是華夏的話自然會選擇第一個方案,畢竟航空母艦可不是消耗品,即使歷史上美帝強悍的工業實力,其完成一艘埃塞克斯級別的航母需要的時間也在19個月左右。這還是美帝,如果換成意大利和歷史上日本這樣的國家的話,建造一艘雲龍型航母都需要接近2年的時間,大型航母補充不易啊。一旦損失,就意味着相當長的時間裡海軍戰鬥力大減。所以徐傑意思是儘可能別損失。即使沒有被擊沉,那麼回去修理的時間也不會很短。直接影響了戰鬥出勤率。

“貴國提出的意見,我會轉達給我國海軍部的,我相信會做出一個合適的選擇。”丹尼爾雖然對華夏提出的次等航母方案不是很滿意,但是卻也認爲對方是爲意大利着想,在話語中也充滿了尊敬。

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479章 火海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258章 鏖戰第1184章 底牌盡出第1097章 瓜分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696章 碰撞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297章 規劃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666章 雙殺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532章 超限戰第528章 大格局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1510章 生活看淡不服就幹!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340章 出擊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106章 對策第1148章 巷戰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148章 巷戰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406章 意外第30章 兩場談判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159章 撤退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1505章 大棋局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426章 多方算計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1115章 反擊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327章 抉擇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107章 和解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301章 全力施爲1
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479章 火海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258章 鏖戰第1184章 底牌盡出第1097章 瓜分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696章 碰撞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297章 規劃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666章 雙殺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532章 超限戰第528章 大格局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1510章 生活看淡不服就幹!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340章 出擊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106章 對策第1148章 巷戰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148章 巷戰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406章 意外第30章 兩場談判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159章 撤退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1505章 大棋局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426章 多方算計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1115章 反擊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327章 抉擇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107章 和解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301章 全力施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