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

巴達維亞條約簽訂後,拿到了自己應得的賠償後,北洋艦隊經過短暫的修正後便離開了荷屬東印度。但是徐傑和張佩綸卻並沒有隨艦隊返回廣州,而是坐上了彭海豐的船前往新加坡去拜會南洋華商中的翹楚張振勳先生。

站在張振勳別墅的門口,徐傑百感交集,自己終於可以和南洋華商的領導者進行會面了。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無論是爲南洋華人提供軍火還是此次北洋艦隊親自操刀。北洋和自己所做的一切終於有了回報。而南洋華人和北洋的同盟關係將是徐傑打贏甲午戰爭的最大的依仗!!沒有華人華僑的支持,光靠北洋自己那點錢和資源,想以一地敵一國那簡直是癡人說夢。就在此時,彭海豐暗中捅了捅徐傑,示意正主來了。

出乎徐傑所料,除了張振勳外,那個曾經和彭海豐一起來拜會自己的李姓男子也一同出來了。

“在下姓陳,是張先生的遠房親戚,主管海運這一塊。”看到徐傑有些納悶的表情,陳明略帶歉意的說道。

“幸會幸會。”徐傑拱拱手算是答理。

“徐先生爲我南洋華人仗義執言才促成北洋水師巡視南洋一事。在這裡,張某代表南洋同胞謝過徐先生了。”說完張振勳俯身一拜。

“張先生過獎了,徐某僅僅是個中間人而已,若不是李中堂首肯,巡視南洋這件事怕是還是無法進行的。”徐傑趕忙說道。

隨後徐傑,張佩綸,彭海豐三人便隨着張振勳,陳明2人走進別墅,在屏退外人後,5人開始商談正事。

“聽彭先生說,徐先生將在不久後離開北洋去意大利督造戰艦,不知可有此事?”鄭振勳有些擔憂的說道。

“確實如此,我北洋新訂購的戰艦就是我設計的,讓我去督造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徐傑回答道。

“那徐先生一旦離開大清,那我南洋華僑如何與北洋方面接洽?這大清官吏可是很難說話的啊。”張振勳說道。

“在商貿方面,張先生可以與盛宣懷大人聯繫,在官場上,張先生可以與您這位同姓聯繫。”說到這裡,徐傑看了看張佩綸說道。“幼樵兄完全可以將張先生以及在直隸華商的訴求傳達給李中堂。”

“張幼樵願意效勞。”張佩綸笑着說道。

“既然徐先生已經有安排,那我就放心了。”張振勳長出一口氣。

“除了直隸以外,南洋華商還可以再兩廣和臺灣開礦設廠。兩廣總督李翰章大人是李中堂的親哥哥,而臺灣巡撫劉銘傳劉大人則是李中堂的部將。自然可以給南洋華商以關照。”徐傑有好事也不忘了兩廣和臺灣,畢竟直隸地方有限,而且在清王朝中樞的眼皮子底下,有些事情不能做,而在山高皇帝遠的兩廣和臺灣則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了。“如果諸位有資金困難,我北洋將成立一家銀行,希望能爲各位解決燃眉之急。”

“徐先生相的這麼周到,張某自愧不如。不知徐先生有什麼別的要求嗎?”徐傑既然已經給了南洋華人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自然不是白給的。張振勳心裡非常清楚,現在該北洋方面開價了!

“第一,北洋方面希望南洋華人能將資金和人力投向航運,化工,鋼鐵,食品,紡織等行業。前三點就不必多說了,自然是和我北洋軍備有關係,食品行業,例如罐頭,也會間接支持我北洋今後的戰爭。至於紡織嗎?我則希望南洋華人能將日本紡織品徹底擠垮。”徐傑狠狠的說道。

“徐先生這是要打經濟戰?”張振勳心中不由的一震。要知道日本外匯的9成都是靠紡織業賺取的。要是紡織業遭到重創,日本的擴軍計劃一定會有所放緩。

“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戰場上的廝殺。關於化工和鋼鐵,只要質量沒問題,我北洋自然會給大家一個公道的價錢,而食品除了供給軍用,在民間也是有很大發展前途的,而這紡織業一則有利於百姓生計,另一方面就是這經濟戰了。”徐傑嚴肅的說道。

“這個可以接受。但是鋼鐵,化工等行業需要技術支持。不知道徐先生又和良策?”陳明插話道。

“這方面我會在歐洲招聘一些外國技師,並可以爲廣大華商代購一些技術設備,技術方面不會有問題的。”徐傑信心十足的說道。

“另外,徐某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徐傑斟酌再三,最終決定還是說出來吧。

“徐先生儘管說,只要我南洋華人能做到的,自然會去做。”張振勳皺了皺眉頭說道。

“不知南洋華人能否在清日開戰之時組織一支勁旅助我北洋?”說道這裡,徐傑自己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畢竟這個和向人家借錢可不一樣,這是要讓人家拼命啊。如果北洋自己的軍隊數量多點,素質高點,徐傑也不至於,但是從甲午戰爭陸軍的表現來看,那些以混口飯吃爲目的,缺乏基礎知識,戰鬥意志有的時候還不如民團的淮軍還當真靠不住啊。

“這個可是大問題啊。”張振勳不置可否的說道,雖然爲南洋僑領,但是這個話,他當真不能輕易答應,畢竟戰爭可不是兒戲!這一旦參戰,不知有多少華人會喪命疆場。

“我彭家不才,但若北洋一旦與倭人交戰,我彭家願組織義軍相助。”就在會談雙方都沉默不語的時候,彭海豐一句話打破了平靜。

“那我在此代表北洋上下謝過彭先生了。”徐傑和張佩綸起身行禮道。

“大家血脈相連,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彭海豐笑着回答道,隨後的會談,鄭振勳依然沒有點頭,但是對這個意見的態度多少也有些鬆動。在徐傑和張佩綸等人離開後,張振勳單獨把彭海豐留了下來。

“彭老大這是要拼命啊。”張振勳面無表情的說道。

“打仗本來就是拼命的,從本質上來看與我們對付土著和荷蘭人沒有什麼區別。”彭海豐呵呵一笑說道。

“但這可是爲北洋打仗,流我們南洋華人的血。我們和他們的合作中並不包括這一條,我們可以提供資金,人才。但是人命這東西我們給不起。”張振勳有些急躁的說道。

“如果僅僅是經濟領域合作的話,北洋艦隊南下是否也算合作之外的事情?”彭海豐依然笑着問道。

“我們給錢了。”陳明插話道。

“多少錢一條人命?亦或者說你出多少錢可以再找一支艦隊來維護南洋華人的利益?”彭海豐臉色浮現出一絲譏諷的笑容。“槍這東西,不同於其它商品,就怕你有錢也買不到!!當年彭某人拿把巴冷刀混的時候,出資100個西班牙銀元都買不到一支單發後膛槍!你再有錢,沒有武裝,還不是砧板上的魚肉,人家想什麼時候砍你就什麼時候砍你?”

“可是你能確定北洋在度過這段危機後能一直支持我南洋華人嗎?”陳明繼續問道。

“當然,北洋的敵人不僅僅是一個日本,日本打敗了,清國北面的那個侵佔了清朝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龐然大物就該上場了。”彭海豐說道。“如果北洋敗了,亦或者說北洋中同情支持我們的人下臺了,會是個什麼解決?我們依然會回到過去那種狀態,甚至面臨當地荷蘭政府和土著的報復。到那時候,沒有外援,沒有武裝的華人會流更多的血。同樣是流血犧牲,爲什麼我們不爭取一個更好的結局呢?”其實彭海豐還有一層意思沒說到,如果這支華人的武裝能在戰後得以保留,那對北洋乃至清王朝的政局都會有很大影響,畢竟湘系和淮系這兩個先例在啊。

“彭老大說的有禮。但是這件事還要容我考慮一下。”張振勳說道,作爲僑領的號召力足以讓大量華人蔘軍,但是正因爲強大的號召力,才讓張振勳不得不謹慎行事。

“張先生慢慢考慮,我彭海豐既然已經答應了人家,自然是一定要做到的。”彭海豐拱拱手說道。隨後轉身離開了屋子。

“這彭老大爲何如此支持北洋?”彭海豐走後,陳明依然想不明白爲何彭海豐不計一切的幫北洋做事。

“彭老大爲什麼是彭老大?這個問題你想過沒有?”張振勳笑着問道。

“這個?晚輩不知道。”對於這種華人高層的事情,陳明可不想過多介入。

“彭老大成爲真正的華人社會老大也是最近半年的事情,而根本原因就在於他獲得了大量廉價優質的武器,他說的沒錯,沒有槍沒有軍隊,我南洋華人永遠是生活在屠刀的陰影下。”張振勳長嘆一口氣頗爲無奈的說道。

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858章 貓之殤第1190章 戰爭結束第355章 破局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361章 戰列艦!第140章 搶購!!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673章 追擊第975章 突破口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30章 兩場談判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23章 準備第1407章 猛龍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1108章 南下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462章 送人頭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844章 意外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456章 可憐的東方號第744章 絕境第1247章 遊騎兵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1387章 決斷第1051章 交換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652章 取捨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306章 宿敵第484章 突破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351章 血與火2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791章 導火索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305章 密談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115章 反擊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985章 夜戰2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341章 落幕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
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858章 貓之殤第1190章 戰爭結束第355章 破局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361章 戰列艦!第140章 搶購!!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673章 追擊第975章 突破口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30章 兩場談判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23章 準備第1407章 猛龍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1108章 南下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462章 送人頭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844章 意外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456章 可憐的東方號第744章 絕境第1247章 遊騎兵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1387章 決斷第1051章 交換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652章 取捨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306章 宿敵第484章 突破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351章 血與火2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791章 導火索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305章 密談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115章 反擊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985章 夜戰2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341章 落幕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