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溝通南北

在北洋艦隊旗艦海寧號軍官會議室中,徐傑、劉銘傳、張佩綸、李經楚(李翰章的兒子,歷史上他是清末民初的交通銀行 第 346 章 的老北洋,劉銘傳則是代表這北洋體系在閩浙臺和上海的勢力,而李經楚作爲李翰章的兒子,則是代表兩廣。最後的彭海豐則是作爲整個南洋華人的代表參加會議。

這些背景深厚手握實權的大佬們從各處來到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北洋體系今後的發展問題以及目標!此時的北洋已經有了獨立的經濟、工業和軍事體系。即使清國中樞不在撥款,不提供任何援助,北洋體系中的官辦和民間工業和經濟也足以支持這個體系的運轉。而軍事上更是成了清國乃至東亞最爲強大的一支軍事力量!北洋艦隊和外洋艦隊聯手足夠壓制遠東任何一支海軍,而各省陸軍的骨幹則都是參加過清日甲午戰爭的老兵,並在此基礎上擴編和整頓。

在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時候,北洋體系內部需要重新制定一個新的發展規劃,以便能夠更好的發展和應對“某些”突發事件!本來,在甲午前,北洋的內部事務由李鴻章一人拍板就行了,但是隨着勢力的擴大。更多的人和地區加入到了這個體系,李鴻章對整個北洋的控制力也大爲下降。不但像劉銘傳、彭海豐這樣的人李鴻章無法控制,就連開始自立山頭的徐傑,影響力也有限,爲此,對於這種情況,爲了避免最後形成一盤散沙的局面。李鴻章急需大家統一思想形成一個共識。而這次外洋艦隊成立就給了北洋一個很好的機會,讓這些平時都不能離開轄地的人終於可以聚在一起了!

外洋艦隊成立,北洋艦隊代理提督完全可以帶隊前來祝賀。這樣徐傑就可以離開東北前往臺灣,外洋艦隊是由閩浙臺總督劉銘傳和兩廣總督李翰章共同組建的,所以他們兩個來也可以。至於張佩綸和彭海豐,這兩個人都是沒有功名之人,就算來了,別人也不好說什麼,就這樣,北洋內部5大勢力最終圍坐在海寧號戰列艦的會議桌上,商討着未來的計劃。

“現在的的局勢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啊。”在座諸人中數劉銘傳資格最老,所以這頭還是他開!

“不知道劉大人所說的暗流涌動指的是什麼?是朝廷呢?還是俄國人?”張佩綸很顯然從劉銘傳的話中明白了什麼,接着劉銘傳的話說道。

“徐大人和張先生都久居北方。難道會被北面的情況一無所知不成?你們不好明說,我老了,做官也到頭了,你們不說,我說!”劉銘傳笑着說道:“咱們先說朝廷。這清日戰爭結束後朝廷對地方的約束力已經下降了不少,經濟、工業和軍事上各方大員都自成體系,不光我們北洋,就連劉坤一、張之洞等人都做了不少手腳。尾大不掉都不足以形容這種局面,現在的朝廷恐怕除了在幾個滿人總督那裡還能政令暢通以外,其它地方怕是不行了吧?”

“不僅僅這樣。朝堂之上,後黨和帝黨之間的爭執也越發激烈,皇帝有了袁世凱的軍隊作爲註腳,翁同龢又掌管戶部,有充足的錢來武裝袁世凱的部隊。所以現在皇帝的力量大增,大有奪權之勢。而太后呢?畢竟掌權幾十年,人脈和力量積累還是有的,再加上榮祿的西北練軍已經全部進駐直隸,這樣一來雙方都是旗鼓相當,看樣子,雙方早晚會攤派,而這中樞談判,不管誰贏誰輸,這天下恐怕都要大亂啊。”隨後,彭海豐接着說道。他無官一身輕,心理負擔也不大。所以說的很直爽。

“那各位的意思呢?是想從這驚天之變中獲得什麼呢?”張佩綸還是不表態,因爲他知道,這個表態的意義可是十分重大的,它代表的是李鴻章,並不是他自己,如果說了某些不該說的話,一旦引起一些誤會可就不是鬧着玩的了!

“張幼樵還是不敢說啊。”徐傑心中暗暗嘆息道,從張佩綸的角度來看,他已經對這個腐朽的朝廷徹底失望了,但是此時的他代表的是李鴻章,縱然心中有無數的不滿,他也必須遵從李鴻章的意見。

“中樞誰上去誰下去,其實與我們並沒有直接關係,無論是皇上還是太后,又能將現在的北洋如何?我擔心的是如果中樞發生事變,會不會有人趁虛而入?”面對對清政府還有一絲眷戀的李鴻章,和態度不明的李經楚。徐傑同樣也不好把話說明,所以他果斷的選擇了曲線救國的辦法!將話題引到另一個方面。

“這中樞亂了,俄國人怕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吧?徐大人的地盤首當其衝必然會遭到俄國人的攻擊,李中堂的直隸可能會受到中樞兩方實力交手的影響。同時如果徐大人一旦有失,這直隸也就危險了!如果我北洋北方實力大受損失的話,恐怕這對我們在座的所有人都沒有好處。”劉銘傳眯着眼睛說道。

“如果這樣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迅速平息中樞的爭鬥,雖然皇上有袁世凱的軍隊,太后有西北練軍,但是我北洋在直隸也有軍隊,各位看支持哪一方更好?”一直不表態的張佩綸終於說出了一句有營養的話,這也反映了李鴻章的意見,即大家決定支持哪一方?要早做定論!

“我北洋雖有軍隊,但是都在直隸周邊地區,而皇上和太后的爭鬥關鍵還是看在北京城中的實力,我北洋想要跟隨某一方都不安全。畢竟誰都沒有絕對把握,而且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徐傑也擺明了態度,他們爭他們的,我們沒有必要管,也沒有時間去管!其實徐傑還有另一層意思沒有說出來,那就是等到雙方拼的兩敗俱傷的時候,自己在收拾殘局!腐朽的滿清已經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了。當他們拼光最後的一絲力量後,也就該輪到他們走下歷史的舞臺了!

“我認爲也是,在俄國人虎視眈眈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先對抗俄國人的,濟世身處 第 346 章 中精力做大事?”張佩綸是何等聰明的人,對於徐傑、劉銘傳和彭海豐的意思,他是已經徹底想明白了。這三個人不但給出了他們的計劃更是給了他應對李鴻章盤問的說辭!對抗外敵是最高目標,所有的一切都要爲這個目標讓路,即使李鴻章也不能說不,而且到現在,李鴻章對帝后兩派也舉棋不定。原來的李鴻章固然是後黨,但是慈禧的所作所爲已經讓他寒了心。至於皇帝嗎?別的不說,就那個翁師傅就和李鴻章是個死對頭,他也不能輕易向帝黨靠攏,這就讓他有些進退兩難!

“這個辦法不錯,只要我北洋不表示出太多的傾向性。並且能在朝廷內亂的時候保家衛國,這誰上去都不能虧待我北洋。”一旁的李經楚若有深意的看了看徐傑和劉銘傳,隨後說道。“一旦有事,我兩廣也必然竭盡全力支持徐大人再東北和海上的戰鬥。這中樞其實誰上去甚至有沒有已經意義不大了!那些傢伙除了拿着基本已經發黃的書指東道西給我們添亂,對這個國家,對百姓都沒有任何的益處!”

“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啊!”張佩綸實在沒想到李經楚居然會說出這番話!這話已經等同謀反了!

“其實,在座的諸位都是這個意思,只不過顧忌李中堂的面子而不好直接提出來,父親執掌兩廣,這廣州等地又是通商港口、對面即是香港。這麼多年下來,我大清和外國的比較也看的更多更清楚一些。長此以往而不加變化的話,這愛新覺羅家肯定要完,還要拉上億萬百姓遭殃。”其實李經楚還有一句沒說出來,那就是,與其這樣,倒不如讓這個腐朽的中樞早點完蛋,我們也好重新建設一個新的國家,

李經楚說這話絕對不是偶然,與進入仕途的李家子弟不同,他更想從事商業和金融,而和外國人打交道打多了,他也能意識到上面那個朝廷的腐朽和制度的不公,產生這種思想自然很正常,再加上現在的北洋麪臨中樞和俄國人的雙重打壓,外部情況並不理想,而更重要的是,隨着近10年的發展,現在兩廣內部無論是新型的資本家,還是大量進入行政體系的新思想接受者,亦或者普通民衆,對於清王朝的不滿都已經到了極限,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李經楚打算支持清朝,也要考慮兩廣的新生力量是否同意了!

“既然這樣,看來即使我張佩綸不同意,也無法改變這個局面了?”面對這種情況,張佩綸不知道自己是應該高興還是難過,高興的是這個腐朽的王朝終於要走到末路了,而難過的是,他突然發現過去那種自上而下的統治已經不復存在了,一種新式的,通過平等協商來決定事情的體制正在悄然而生,他知道,在座的所有人都不能憑個人喜好來決定一切,他們必須爲自己背後的支持者們謀取各自的利益!

“中堂大人的意思我們明白,但是現在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中堂大人是要顧及天下還是忠於某一個人我想這個選擇不難,當然了,張先生還是最好在說辭上能夠更加婉轉一些。”劉銘傳資格最老,這種話他說出來最合適。

“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我北洋最近數年要準備的就是集中精力發展自己,以備在將來與俄國艦隊開戰後能保家衛國。”張佩綸故意把大家後面的談話省去,就將前半段告訴李鴻章,李鴻章也絕對挑不出什麼問題,至於對於中樞的局勢嗎?在保家衛國這個大前提下,所有其它問題都需要向後拖延,這樣就能將李鴻章和北洋各巨頭之間可能存在的衝突暫時掩蓋下來!

感謝書友空晨兄的打賞以及書友赤備的月票支持,下一章將是海軍戰略規劃,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q

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354章 謀劃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975章 突破口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858章 貓之殤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297章 規劃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449章 反攻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662章 追蹤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1189章 差距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407章 猛龍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1132章 謀劃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336章 黎明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844章 意外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379章 尾聲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445章 變局第238章 大殺器!!第1257章 交鋒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638章 餘波第45章 大生意(二)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
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354章 謀劃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975章 突破口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858章 貓之殤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297章 規劃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449章 反攻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662章 追蹤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1189章 差距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407章 猛龍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1132章 謀劃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336章 黎明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844章 意外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379章 尾聲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445章 變局第238章 大殺器!!第1257章 交鋒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638章 餘波第45章 大生意(二)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