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

“從這場演習來看戰艦設計方面沒有勝者,舍爾將軍的艦隊被擊沉兩艘確實遭遇了戰術上的失敗,而希佩爾將軍也損失了一艘戰艦,噸位更大,而且換裝了更大口徑火炮的布萊梅型巡洋艦並不能獲取碾壓的優勢。我們爲了這級戰艦付出了相當多的心血,從新分配了隔艙,爲了裝備更多的6寸炮重新分配了船體的重量。我們讓炮彈對核心艙的傷害降到了最低,但是卻依然無法讓其擺脫戰沉的命運,說實話,我有些失望。”提爾批次嚴肅的說道。

“更爲重要的是,我們的戰艦並不能獲得對俄國戰艦的優勢。俄國人的新造輕型巡洋艦中使用的也是穹甲佈局,但是他們的火炮都裝上了4.7寸炮,面對105mm炮我們的戰艦都會因爲中彈過多而被擊沉。那麼面對俄國人的4.7寸炮呢?布萊梅級輕巡洋艦並不能獲得對俄國戰艦的技術優勢。”提爾批次有些痛心疾首的說道。

“其實解決問題很簡單,只要我們給輕型巡洋艦裝上裝甲帶的話,對方的中口徑速射炮特別是6寸以下速射炮對輕型巡洋艦的打擊效率會直線下降。但是這樣以來我們的輕型巡洋艦的重量就會增加,5000噸左右纔是一個合適的噸位。這一點取決於預算和建造計劃,而不是說技術上達不到。”希佩爾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就是減少各種雷裝的重量,在海戰中。釋放魚雷的任務應該交給專門的驅逐艦去執行,而佈設水雷的任務則應該交給佈雷艦。我們的輕型巡洋艦上居然還可以容納120發甚至更多的水雷。這明顯就會降低我們炮戰能力。而且一不留神會出現諸如殉爆這樣的慘劇,所以我認爲能否將輕型巡洋艦的佈雷任務去掉?”舍爾想了想說道。戰爭結束後,看着魚雷發射管上的各種染料。舍爾心中一陣的發寒!這東西太可怕了,要是萬一輕巡洋艦上的魚雷被引爆的話,那幾百人就全交代了!

總之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舍爾此時的想法的話,那麼就是:“放魚雷還是交給人少的船來執行吧。我絕對不允許一艘戰艦因爲魚雷殉爆而戰沉!”而後來舍爾確實秉承了這句話,他當上德國公海艦隊司令後的第一項命令就是講所有裝備有魚雷的戰列艦上的魚雷設備全部拆掉。而第二項命令就是所有新式輕型巡洋艦把佈雷設備全部拆掉。第三項命令就是給佈雷巡洋艦裝上額外的裝甲!

而此時,參加會議的劉步蟾等人並沒有急於發言。因爲相對於要在北海堪稱極品的狂風惡浪中航行戰鬥的德國輕巡洋艦來說。在遠東戰鬥的華夏共和國表親們的戰鬥環境缺十分不錯,雖然距離大陸遠了一些,但是主要作戰海域應該是在爪哇海一帶,海況要好上不少,而起從目前來看,華夏海軍還沒有說把水雷布到對方家門口的打算。所以華夏共和國的新型輕巡洋艦可以將試航性略微調低點,同時還可以把用來安置和布放水雷的設備全部摘下來節省重量。在劉步蟾等人看來4500噸的排水量足夠拿下一艘布萊梅型輕裝甲巡洋艦的改進版。當然,主要改進內容還是加一個裝甲帶。

隨後,當這份文件送到嚴博勳手中後,嚴博勳又在武備方面進行了一些改動,在他看來,中軸佈置6門6寸炮塔炮確實困難點。但是如果用炮廊的話,火炮的射速和防護又着實令人堪憂,別的不說,你至少讓火炮正面有一定的防護吧。而且炮廊炮作業面積太小,6寸炮彈又需要人力狀態。地方太小,人力施展不開絕對十分影響射速和持續作戰能力。然後嚴博勳想了想大筆一揮又做出了一些改動。

炮塔不能裝,裝了重量不允許,體積也有些大。不過這難不倒嚴博勳同志,既然純正的炮塔搞不來,那不代表就搞不來僞炮塔!炮塔是什麼?炮塔不是火炮和伺服器械能夠一起隨動就叫炮塔的,那最多也就是一個船面旋臺的改版而已!炮塔上部能看見的地方僅僅是炮塔體系的一部分,從炮塔下面有換藥室,還有輸彈機構和提升通道,還有下部的炮彈庫和火藥庫。整個體系大得很,所以重量也很大。

但是如果減少部分設施呢?比如說把中間的換藥室直接移走,將炮彈直接通過提升通道送到炮位上,然後再減少部分伺服設備,反正45kg的重量不是很重,用人力能湊合的就湊合吧!先把防護和作業面積提上去。自動裝填存在的基礎就是人力無法支持重炮的炮彈重量,既然可以支持,那麼各種伺服就可以去掉。

經過簡單的改進後,雖然沒有使用太多的新技術和新設計,僅僅是加強了裝甲帶和武備,但是嚴博勳認爲,在未來的海戰中,華夏新式的布萊梅型輕裝甲巡洋艦的改進型已經足夠壓制俄國人和荷蘭人的輕巡洋艦,無論是70mm左右的水線裝甲,還是僞炮塔的正面炮盾都可以保證面對4.7寸速射炮的炮彈不會被擊穿。

同時再改進一下全艦的滅火和防爆。畢竟輕巡洋艦有的時候還會碰上裝備了大口徑火炮的敵艦,不求打得過,就求在逃跑的時候機率大一些,別被一炮秒就行,當然了,你要非說一炮直接敲穿發射藥庫的話,那也沒辦法,神也沒有。灌水都來不及!

雖然因爲設計改動,造成了生產的延誤,但是因爲輕型巡洋艦的建造週期較短,最快的話只用一年多就可以服役一艘,所以,這樣的延誤並不致命。再加上輕型巡洋艦對建造廠的要求不高,所以更多的船廠可以生產這種量產版戰艦,所以在2到3年的時間內,服役足夠整個華夏艦隊需要的8艘左右的輕型巡洋艦還是可以的。

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744章 絕境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172章 夜之魘第1353章 絕唱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537章 攤牌1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1156章 交鋒2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353章 絕唱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403章 首殺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299章 爆發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80章 有客來訪第1442章 硬核桃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944章 僵持第307章 大戰略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021章 你們陰我?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07章 和解第1165章 局勢第407章 應對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913章 隕落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850章 兇手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667章 苦戰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453章 態勢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
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744章 絕境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172章 夜之魘第1353章 絕唱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537章 攤牌1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1156章 交鋒2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353章 絕唱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403章 首殺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299章 爆發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80章 有客來訪第1442章 硬核桃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944章 僵持第307章 大戰略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021章 你們陰我?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07章 和解第1165章 局勢第407章 應對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913章 隕落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850章 兇手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667章 苦戰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453章 態勢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