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拉開帷幕

1899年8月4日,俄羅斯遠東艦隊在旗艦納瓦林號的帶領下駛出室蘭港。艦隊分爲3組,主力艦隊由馬卡諾夫親自率領,編有戰列艦三艘,分別是納瓦林號、彼得巴普洛夫號和波爾塔瓦號。裝甲巡洋艦兩艘,分別爲珍珠號和女神號。他們將在陸奧外海預設戰區設伏,等待北洋艦隊的到來。除此之外還有十餘艘各型雷擊艦爲艦隊提供掩護。誘敵艦隊由埃森率領,所轄戰艦分別爲太子號、留裡克號和俄羅斯號。他們將作爲誘敵艦隊。剩下的兩艘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編成偵察艦隊,並在必要的時候加入其它兩支艦隊中的一支參與戰鬥。

“爲了聖安德烈旗的榮光,上帝會保佑你們的。”到達預設陣地後,馬卡諾夫的旗艦上升起了旗語祝願兩支艦隊能不辱使命獲得勝利!

隨後兩支分艦隊離開了主力艦隊前往危機重重的八戶近海搜索北洋艦隊和日本運輸船隊。埃森艦隊直接前往日本運輸船經常走的航線附近搜索,而偵察艦隊的兩艘裝甲巡洋艦則前往八戶附近。在數十海里的海上運輸線上搜索敵艦自然比較困難。而直接前往八戶登陸點的偵察艦隊缺很快發現了對手,在距離八戶登陸點大概8海里的外海上,武士號的瞭望手首先發現了遠處兩艘遊弋的北洋巡洋艦!

“船長,那兩艘船應該是北洋艦隊的歸遠型裝甲巡洋艦,他們應該是正在執行外圍警戒任務。”大副指着兩艘正在轉向的戰艦說道。

“該死的,沒想到北洋艦隊居然把警戒線部署的如此遠,這個距離上,我們根本不清楚登陸點附近的情況。他們燒得是無煙煤。我們根本無法通過煙霧來判斷對方是否在附近。”武士號艦長有些鬱悶的說道。

“我們現在怎麼辦?接戰嗎?”看着兩艘正在接近的戰艦,大幅問道。

“不。先等等,如果貿然接戰的話,一旦被纏住,北洋的其它戰艦趕過來的話,我們就死定了,先後撤,拉近與埃森將軍的距離。”艦上猶豫了片刻命令道。

而就在武士號和帕拉達號選擇暫時規避的時候,指揮着這兩艘歸遠型裝甲巡洋艦的薩鎮冰立即將俄國艦隊的位置通過電報發送給林泰曾和楊用霖等人。俄國人的兩艘亞速海型巡洋艦的到來絕對意味着俄國遠東艦隊主力的到來,因爲俄國人不會將兩艘弱艦單獨部署在如此危險的海域。

“大人。我們是否跟上去?”看着遠處正在離開的俄國艦隊,旁邊的部署問道。

“不要管他們了,我們的任務不是戰鬥而是偵察,他們正在駛向東北方向。那裡是運輸船隊的航行。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會碰上正在附近遊弋的林提督的艦隊,我們現在向西南方向行駛。看看能不能發現其它俄國戰艦的蹤跡。”薩鎮冰思索了片刻後說道。

偵察艦隊的目的是發現對方並且將情報及時發出去,而不是看在一場小規模戰鬥中打沉了對方几艘戰艦。西面有林泰曾的艦隊,他們應該可以發現任何在航線附近遊弋的俄國戰艦,而在西南部外海是楊用霖指揮的主力艦隊,唯一可能存在的漏洞就是在西南近海處!如果這裡都沒有俄國海軍戰艦的話,那麼別處就真的不可能有了。

“命令綏遠號繼續在附近海域巡邏。我率領開遠艦前往西南近海進行搜索。”爲了防止對方主力艦隊趁虛而入。薩鎮冰留下了一艘戰艦。只帶一艘開遠號向着危險的海域駛去,北洋和俄國海軍達成了一種潛在的默契。北洋水師不會輕易進入八戶以東的海域,而俄國海軍也不會輕易進入八戶以西的海區。而薩鎮冰在只有一艘5000噸級巡洋艦的情況下居然敢進入俄國艦隊隨時可能出現的海域,這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

而就在兩支偵察艦隊互相糾結的時候,正在日本運輸線附近搜索的埃森艦隊也終於發現了他們的目標,一支日本運輸船隊和爲其提供護航的北洋艦隊!

“這支艦隊規模有些大啊,我們吃不下的。”看着遠處的北洋艦隊,埃森將軍有些鬱悶的說道,仔細對照了識別圖樣後,埃森終於知道了他們面對的是什麼了。外洋艦隊的3艘國王級裝甲巡洋艦:臺北、高雄、福州號。以及北洋艦隊的兩艘PISA型裝甲巡洋艦天津和大連號。除了天津號參加過4年前的清日甲午戰爭外,剩下的4艘戰艦可都是一水的新艦!可以說眼前的這支艦隊集中了北洋和外洋快速艦隊的所有精銳!

“怎麼辦?”埃森心中有些亂了。對方明顯佔據優勢,無論是從火力、數量還是航速上來說,俄國艦隊都吃虧,雖說雙方戰艦理論航速差不多,但是人家出了一艘天津號剩下的都是一水的新船!甚至連遠洋都沒跑過,狀態相當好。如果不上的話,這誘敵任務又從何而來?剛剛偵查艦隊發來的情報顯示北洋其它的戰艦並沒有出現在附近,也就是說短時間內遠東艦隊是安全的。如果能將對方誘至伏擊圈並予以重創的話,那遠東的局面就全變了!

而就在埃森天人交戰的時候,林泰曾的艦隊動了!三艘國王級戰列艦離開編隊向俄國艦隊衝來,而剩下的兩艘PISA型裝甲巡洋艦依然伴隨在運輸船隊前進。

“機會啊!”看着對方的舉動,埃森就差跪下來向上帝禱告了!3打3即使埃森打不過,但是想走沒人攔得住,如果再把偵查艦隊調過來的話,那就是5打3了!既然佔據優勢,再不打的話就太沒天理了!於是俄國艦隊在海上劃了一道優美的弧線,3艘萬噸級戰艦以太子號爲首向着遠處的外洋艦隊衝去!

小規模艦隊交戰沒有任何花巧可言。三艘國王級戰列艦緩緩轉動的炮塔瞄準了遠處的敵人,6座巨大的雙聯裝11寸40L主炮緩緩調整着俯仰角。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俄國海軍4門12寸40L主炮、6門274MM主炮以及2門10寸主炮。雙方全是炮塔炮,射速相近。主炮火力投射量也基本相近。在遠距離交戰上,雙方的火力更取決於戰鬥人員的素質和火控!

“林提督。趙管帶(趙元傑)表示在讓日本人就近衝攤登陸後他將趕過來支援我們。”一個軍官小聲說道。

“不用太着急,不要把我們的客人嚇跑了。”林泰曾微微一笑。從情報上來看,俄方還有2艘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在附近遊弋,如果北洋和外洋5艘裝甲巡洋艦一起壓上來的話,俄國人肯定會選擇撤退。所以北洋的兩艘PISA型裝甲巡洋艦不宜過早趕到,最快也要和俄國人的兩艘亞速海型裝巡同時到達。只有這樣戲才能演下去,不至於一下就嚇跑了俄國人!

此外,林泰曾還有另外的心思,論海戰指揮。他比如楊用霖劉步蟾等人。但是林泰曾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對海軍技術非常有研究。說的更詳細一些那就是對炮術和有研究。從甲午海戰結束後他就開始研究甲午戰爭時期雙方炮術特點和效果。經過多次對比以後他發現,在戰爭結束後被某些人追捧的6寸速射炮和8寸速射炮的效果並不是特別好。對付穹甲巡洋艦的時候堪稱威武,對付老式裝甲巡洋艦也湊合。但是對付新式裝巡的時候就看成悲劇了。較大的裝甲覆蓋面積讓速射炮打出的高爆彈只能在厚重的裝甲上留下一個個凹坑。

而在美西戰爭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的戰艦用6寸和8寸速射炮丟了半天高爆彈後。速度不減轉進自如。真正能對大型戰艦造成傷害的還是11寸和10寸級別的重炮,甚至在對付美國海軍的那些鐵烏龜時,10寸重炮都不是特別好用。雖說當時雙方沒有使用被帽穿甲彈,但是數百公斤重的炮彈敲在裝甲上後依然會讓裝甲出現震裂或者背板被震碎等各種傷害。也就是說,對於防護完備的主力艦來說,大口徑艦炮一熱鬧要比那些中小口徑艦炮要強,當然了,有個前提是大口徑艦炮的射速不要過分悲劇!

所以在對比了多場海戰的數據後看。林泰曾認爲在配備被帽穿甲彈後,未來的海戰將是在遠距離上用主炮進行攻擊。而不會像甲午戰爭那樣。雙方拼命抵近然後用高爆彈來窒息對手。主炮威力是一個方面,同時還要保證有足夠的數量!但是可惜的是,外洋艦隊的國王號只有4門主炮。雖然威力更大了,但是射速肯定下來了。

爲了能在遠距離命中,林泰曾改進了主炮射術,其中最大的改變是兩點。第一,在較射過程中先測向再測距,即火炮較射中第一目標不是讓炮彈儘可能的落到敵艦附近,而是保證炮彈落在火炮泡口和敵艦的連線上。保證方向是對的,然後再調整距離。第二個進步是用作圖法來確定敵艦的航跡,通過不斷的觀測來確定對方的航速和方向,並將跨差記錄在座標紙上畫出。配合修正後的敵艦運動軌跡來炮擊。

在試驗中,新的炮術獲得了不錯的結果,雖然在遠距離上單位時間投射量不如近身肉搏,但是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護自己避免遭到對方的攻擊。而且因爲有電報,所以,不同戰艦之間可以通過電報進行協調,同時攻擊對方艦隊中的一個目標。以期在較短的時間裡獲得命中。當然,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方的炮術在遠距離命中較低,己方戰艦可以承擔一定的火力。而今天,林泰曾將第一次在實戰中檢驗他的新的艦隊炮術,如果說打沉綠松石是被帽穿甲彈和測距儀的勝利,那麼今天,林泰曾將嘗試艦隊遠距離集火設計的戰術!

感謝書友athlon9527的月票支持。新增章節訂閱不到200.全天新增訂閱也就350。作者辛辛苦苦碼字,結果訂閱連創新低......。

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913章 隕落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255章 遭遇戰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712章 鏖戰第256章 開戰倒計時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354章 謀劃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657章 掃蕩第696章 碰撞第1148章 巷戰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1498章 修羅場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259章 碰撞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0章 初見鄧公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944章 僵持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479章 火海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119章 前哨戰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85章 後院起火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1073章 擔憂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913章 隕落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667章 苦戰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160章 質詢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423章 出發第1148章 巷戰第1272章 折戟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650章 對策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434章 交鋒第363章 肉搏戰!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853章 餘波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973章 斷尾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652章 取捨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
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913章 隕落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255章 遭遇戰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712章 鏖戰第256章 開戰倒計時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354章 謀劃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657章 掃蕩第696章 碰撞第1148章 巷戰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1498章 修羅場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259章 碰撞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0章 初見鄧公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944章 僵持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479章 火海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119章 前哨戰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85章 後院起火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1073章 擔憂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913章 隕落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667章 苦戰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160章 質詢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423章 出發第1148章 巷戰第1272章 折戟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650章 對策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434章 交鋒第363章 肉搏戰!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853章 餘波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973章 斷尾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652章 取捨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