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

伴隨着爪哇海硝煙散盡,東南亞大海上爭奪告一段落,損失巨大的俄國艦隊灰溜溜的跑回了巴達維亞港等待着援軍的到來,而華夏海軍也集中在華夏東南沿海進行維護和補給爲一下場戰鬥做準備。在海上戰鬥逐漸明朗的時候,華夏陸軍的攻勢也即將展開!面對上百公里的正面戰場和擁有足夠縱身的俄軍防線,華夏陸軍需要用自己全新的裝備配上全新的作戰理念去敲碎這個鐵烏龜!

而現在以蔡鍔爲首的華夏裝甲突擊羣指揮官們正在做着最後的準備。“爲了節省裝甲車輛寶貴的行程,我們專門通過臨時鐵路將這些寶貝疙瘩送到了前線的集結地,爲了防止被發現,我們還專門在前線構築了掩體和遮蔽所。但是即使這樣,我們的每一次攻擊依然不會持久,在前期推演中出現的在短時間內穿透對方數層防線的計劃並不現實,不僅僅是戰車的行程和補給不夠,步兵也很難跟上這些鐵腳板的傢伙。”一名軍官說道。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戰車的聯絡問題,在演習場上我們可以通過駕駛員露在外面然後用旗語進行聯絡。但是實戰中這種方式的可靠性就會大打折扣,先不說人露在外面被打死的情況,即使我們在車頂機槍位置上加裝鋼板爲乘員提供掩護,在濃煙密佈的戰場上也很難保證信息的傳遞。至於步兵和坦克之間的聯繫,不少部隊甚至用步槍敲擊戰車外殼的方式進行溝通。這要是攻擊一個淺縱深的陣地還算可以,時間一長了,恐怕各個戰車分隊自己都能跑丟了。”另一名負責技術的軍官有些無奈的說道。

“部隊不是給每個裝甲連都配屬了一輛專門的指揮坦克了嗎?每個裝甲連下轄3個戰鬥排和一個連部,一共包括14輛戰車。其中1輛沒有裝備武器專門負責指揮和通訊。”蔡鍔想了想說道。

“這個只能保證戰役指揮官和連級之間的聯繫,戰車連內部之間的聯繫和與步兵之間的聯繫依然很困難,戰車部隊只能保證在交戰後較短的時間內可以有組織的突破對方的防線,一旦向縱深發展必然會出現放羊的情況。更爲重要的是裝甲部隊需要步兵掩護,但是我們又沒有足夠的運力去運送大量步兵伴隨進攻。即使有,估計也麼人敢在彈雨紛飛的戰場上乘坐普通卡車吧?”一名參謀有些犯難的說道。畢竟這些卡車可不像後世電影中汽車那樣是“防彈的”。

針對這些問題,蔡鍔和一干參謀也沒啥好方便,技術的問題和資金問題是橫在裝甲突擊羣面前的兩座大山,小小的戰車裝不下複雜昂貴外加笨重的聯絡系統。而步兵和坦克之間的聯繫更是難上加難。目前依然是旗語外加敲鋼板。既然在硬件方面無法改變,那麼蔡鍔等人只能在戰術方面進行突破了。

裝甲部隊必須需要步兵掩護,這是一定的。當時的坦克速度並不快,在越野情況下讓步兵跟上一點問題都沒有。按理說步兵和坦克之間應該不至於脫節,畢竟根據分析,華夏共和國陸軍都不知道坦克戰怎麼打,俄國人就更不知道反坦克戰怎麼打了!畢竟從沒見過的攻擊方式永遠是效果最好的。

但是實際和理論總是有差別的。一個輕裝步兵小隊和一支帶着全套行囊和重武器的步兵連的運動速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前者只用帶上自己的輕武器就可以。而後者吃喝用度都要帶上,還要扛着沉重的重機槍和迫擊炮。所以說最後實戰的結果極有可能是拖家帶口的步兵被坦克部隊甩開!

針對以上問題,蔡鍔專門爲裝甲矛頭配屬了精銳的輕裝步兵,他們將在進入對放步兵火力網之前搭乘在坦克上。在進入對方陣地400米前下車伴隨步兵作戰,這支部隊裝備了大量的擲彈筒和衝鋒槍這類近戰武器,他們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用密集的近戰火力壓制俄國人可能的決死衝鋒以及在坦克掩護下迅速肅清戰壕中的敵軍。當然了要是有一些反坦克小炮的話,這些精銳輕步兵也可以用手中的擲彈筒迅速清理掉。

而在這些裝甲矛頭的後面,則是大量的主力步兵部隊,他們的任務就是在裝甲部隊撕開缺口之後迅速向兩翼開進擴大戰果,分割和包圍更多的敵人,剩下戰鬥和普通部隊的戰鬥就差不多了,這就不是蔡鍔等人關心的了。

至於說聯絡問題。除了旗語和更不靠譜的敲擊聯絡法之外,蔡鍔等人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燈光和事先通過約定某些戰術動作而進行的簡單戰術配合了。前者蔡鍔等人不知道能不能用,至於後者嘛,則是通過譬如在攻破放先前保持隊形,各排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等方式來儘可能的讓戰車處於旗語可交流的範圍而實現的。當然了。具體情況如何要到戰場上檢驗了。

至於所謂的機械化炮兵,蔡鍔倒是沒啥擔心的,這說白了就是一支跑的賊快可以及時伴隨支援的炮兵而已,除了機動性之外和其它炮兵沒有太大的區別。這些車輛的使用和聯絡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在解決了坦克突擊問題後,蔡鍔認爲戰術指揮問題基本解決了。但是隨後,當聽到俄國人也有專門的裝甲車部隊後,蔡鍔才發現反擊對方裝甲部隊的問題也必須關注。

根據情報顯示,這支裝甲車部隊最爲強大的戰車就是一種輪式機動,並且裝備有75mm短炮的裝甲車,而且這種奇葩的裝甲車要想設計必須把車屁股調過來,這就說明了在遭遇戰情況下他們將很難發揮作用,畢竟開着車把屁股調過來,然後再用射角並不大的火炮進行攻擊顯然不是很現實的事情。但是如果是打伏擊的話,這種裝甲車還是有相當威脅的,而如果有比較堅固的掩體的話,那麼單純憑藉小坦克上的37mm炮顯然不夠用,這就需要一支裝備有75短炮的坦克殲擊車與裝甲部隊配合,適合來對付隨時出現的敵方裝甲車輛。

而另一種引起華夏陸軍廣泛關注的則是一種裝備了57mm炮的敞篷式小型裝甲車,這種車除了正面有可以抵禦彈片的鋼板之外,就沒有任何可以稱道的防護了,但是外形低矮,而57mm炮發射的穿甲彈也可以在一定距離上打穿坦克。這些小傢伙在遭遇戰中也是難纏的對手。而爲了對付這些戰車,華夏陸軍將坦克的備用履帶放在了車體整天來提高防護,並且在車體側面一些位置安裝了裙帶板用來防禦彈片。

剩下的任務就是對付各種地雷壕溝和火炮,在後世地雷絕對是導致坦克拋錨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是在這個位面,絕大多數地雷都是反步兵雷,裝藥量小的可以,再加上綿長的戰線,俄國人佈雷區域和佈雷密度實際上非常有限。壕溝也是這樣,用來阻擋步兵前進的窄壕溝很多,但是能擋住坦克的太少了。所以在經過多次遞進偵察後,這個威脅也被認定爲低級威脅。至於戰防炮嗎,俄國人有大量的47mm、57mm炮,這些炮身低矮便於隱藏的火炮對於進攻部隊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尤其是對於能夠遠距離摧毀坦克的75mm快炮。華夏陸軍一直沒有什麼好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由掩護的步兵發射煙霧彈,或者儘快摧毀對手。

最後的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坦克部隊的後勤保障和維修,可以想象,在曠野上狂奔對於這些只有初級水平的坦克會有多大的損耗,還有各種戰損和意外,以至於蔡鍔認爲坦克損失最大來源不會是對方的武器傷害而是各種故障和地形。所以專門的搶修部隊是必須要隨時跟進的。彈藥補充也是個問題,雖然一輛坦克可以帶上百發炮彈,但是呯呯炮的射速也足夠快,還有突擊炮的炮彈,受到車體狹小的困擾,這些突擊炮的炮彈存量也不多,在蔡鍔看來,一輛突擊炮30多發炮彈估計是用不了兩場戰鬥了,尤其是後面的火炮沒有跟進的情況下。敲掉前方碉堡和火力點的重任就落在了這些裝備有短管火炮的戰車身上了。所以彈藥消耗也是可想而知的。

爲了防止彈藥消耗過大無法補充的問題,除了儘可能多的安排彈藥輸送車之外,蔡鍔還要求後面跟進的步兵部隊幫忙攜帶一部分彈藥,總之就是僅可能的保持裝甲部隊的需求,儘可能的保持戰鬥力。

雖然爲了這場戰鬥,蔡鍔這個裝甲兵的直接指揮者已經考慮了太多的情況下,但是誰也不敢保證裝甲部隊這一戰真的能打好。所以開始的時候,華夏陸軍也並沒有投入太多的裝甲部隊,最多也就一個旅,各種坦克和裝甲車輛100出頭的情況,如果這次進攻成功的話,其它的裝甲部隊纔會投入戰場。考慮到行程有限的問題,如果這次突擊成功的話,其它裝甲部隊將在事先選擇的區域展開多點向心突擊。在淺縱深包住對手然後一口口吃掉。

最近三天訂閱極其悲催......。3天訂閱量還不如1天的。快過元旦了。作者也要過年啊--!還沒有推薦,求訂閱~~~。

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1407章 猛龍第742章 地震了?!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96章 陽謀第1159章 撤退第79章 門生第284章 談判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1299章 爆發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256章 開戰倒計時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1160章 質詢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389章 激戰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633章 纏鬥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850章 兇手第98章 友好訪問??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674章 突圍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070章 交鋒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107章 和解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229章 巔峰之戰
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1407章 猛龍第742章 地震了?!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96章 陽謀第1159章 撤退第79章 門生第284章 談判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1299章 爆發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256章 開戰倒計時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1160章 質詢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389章 激戰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633章 纏鬥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850章 兇手第98章 友好訪問??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674章 突圍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070章 交鋒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107章 和解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229章 巔峰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