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

1910年10月9日。在大連造船廠的船臺上,德國遠東艦隊司令斯佩伯爵代表德國遠東艦隊正式接收了這艘被命名爲沙恩霍斯特號的超無畏戰列艦。這艘標準排水量2萬6千噸,滿載排水量近3萬噸的龐然大物將作爲德國遠東艦隊的新旗艦,9門重炮,12門副炮外加24門各種口徑的火炮讓這艘戰艦成爲了世界上最爲恐怖的戰艦之一。厚達傾斜15度,高度4.8米的主裝甲帶,以及厚度達的主水平裝甲,外加正面裝甲厚度的炮塔,讓這艘戰艦的防護位列世界之最,至少現在是這樣。而理論上高達6萬2千馬力的輸出,也讓這艘戰艦在輕載條件下能跑出25節的高速。

“這艘戰艦十分的強大,十分的優秀,我將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來愛護這艘戰艦。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艘戰艦在德意志帝國海軍官兵的駕馭下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戰績,同時我代表德意志帝國政府,代表德意志帝國公海艦隊對貴國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對貴國能完成如期強大的戰艦表示由衷的敬佩。”斯佩伯爵對前來進行移交手續的華夏海軍中將鄧世昌說道。

隨後斯佩伯爵便帶着自己的手下登上了這艘戰艦,並且開始徹底接管這艘戰艦。根據雙方的計劃,這次交接儀式非常簡單,在完成交接後,德國海軍還可以在華夏北方的水域中逗留一段時間,用來試航和熟悉這艘戰艦,然後這艘戰艦將正式加入德國海軍作戰序列,離開華夏進入德屬東亞殖民地。

爲何這樣一艘重要的戰艦進行的交接儀式非常低調呢?整個交接儀式只有華夏海軍部和德國遠東艦隊部分人員參與,如果不是因爲有鄧世昌和斯佩這兩個中將的到來的話,外界可能還以爲是一個民用船舶的交接儀式,而不是一艘滿載排水量近3萬噸的快速戰列艦的交接儀式。原因很簡單,在大連港進行着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交接的時候。在遙遠的上海,另外一艘同型艦也正在進行交接儀式,而這艘戰艦是交給澳大利亞的!

幾乎與此同時,貝蒂帶領的澳大利亞海軍軍官也從華夏海軍手中接管了澳大利亞號超無畏艦的所有權,這艘戰艦從設計上和沙恩霍斯特號幾乎一樣。但是火炮用的是維克斯的新式14寸45l主炮。(本來打算用13.5寸主炮的,但是後來整好趕上新式14寸炮服役,所以澳大利亞海軍決定使用性能更好的14寸艦炮。)裝甲是維克斯的硬化裝甲,蒸汽輪機用的是帕森斯的。而德國人的戰艦則是的斯柯達火炮,克虜伯裝甲和布萊梅蒸汽輪機。雙方從外觀上看幾乎完全一樣,但是實際上內部主要部件卻差了很多。再加上兩艘戰艦在同一天服役。所以兩艘戰艦被稱爲孿生兄弟一點不錯。

“沙恩霍斯特號和澳大利亞號如果放在一起的話。一般人根本分不出他們之間的區別。他們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一般,同時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又同時由一個國家建造完成。但是在他們出生之時,他們就被分別打上了德意志帝國和大英帝國的烙印。從服役開始。他們將是不死不休的死敵!我們不得不說真是造化弄人啊。”英國的泰晤士報這樣評價這兩艘戰艦。

“死敵!真正的死敵。”此時雖然斯佩伯爵沒有看到泰晤士報,但是此時他已經感受到了在未來德國遠東艦隊將面臨什麼。在和平時期澳大利亞號將駐紮在澳洲。具體哪個港口還不知道,但是斯佩伯爵知道,澳大利亞號的駐地肯定離自己的遠東艦隊錨地不遠!甚至說不定自己一出去就能和對方碰上!

“澳大利亞號的目的是消滅我們,而我們的目的何嘗不是摧毀澳大利亞號?戰爭開始之時,英國在整個太平洋的艦隊都不會很強大,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個機會。”一旁的魯夫上校笑着說道。

“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雖然兩艘戰艦的設計基本類似,但是具體的部件都是來自各自的國家。我想德意志帝國的產品還是要強過英國人的。我們有較大的勝算。”穆勒中校接着說道。

“我一直認爲,作爲第一流的工業強國的德國和英國其實在子系統的各個方面其實差不了多少,我們的小鍋爐效率更高一些,而英國人的蒸汽輪機更穩定輸出更高。經過測試,克虜伯裝甲和維克斯裝甲其實非常接近。雙方各自有不同的優勢區域。很難說誰更先進。至於火炮,我們的火炮應該比英國的13.5寸炮強一些,但是是否超過14寸炮就不清楚了。”斯佩伯爵頓了頓接着說道。

“所以,澳大利亞號將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我們任務是牽制英國皇家海軍,使其不能集中力量對付公海艦隊。而一旦我們的戰艦受損嚴重,甚至到了法奧港無法修理的程度的話,這個牽制作用就會消失,所以我的意思是儘量避免和實力相當的對手開戰,因爲我們的後勤維護始終是一個未知數。當然了,如果來的是英國人自己造的脆皮的話,我倒是有興趣把它們送入海底!”最後斯佩伯爵半開玩笑的說道。

“不要忘了我們,如果德國遠東艦隊能順利到達土耳其的話,我們就有4艘超無畏戰艦了,我們將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這兩艘同型艦構成數量優勢,我們甚至可以主動找他們決戰,4打2沒有失敗的理由。”就在此時一個略顯低沉的聲音響起。一名土耳其軍官大聲說道。

“嗯,希望我們能夠通力合作一起收穫這個戰績。阿爾巴沙少將。”斯佩伯爵不顧周圍德國軍官異樣的眼光,對這位土耳其海軍少將鼓勵道。但是實際上通過這段時間的交流,斯佩對土耳其艦隊的戰鬥力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在斯佩伯爵看來,要是雙方戰艦一樣的話,土耳其人是打不過英國人的,同樣兩兩編隊的話,德國一方敢和英國艦隊pk,雙方勝負參半,但是要是土耳其人的話,斯佩建議土耳其艦隊還是先扯乎吧。雖然斯佩伯爵很像把土耳其的兩艘戰艦同樣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考慮到政治方面的影響,德國政府不可能提出這樣的要求,除非是土耳其人自己這樣要求。

不過這個土耳其少將似乎提出了一個看似可行的計劃,那就是在必要的時候,德土聯合艦隊可以聯合起來做一票大的,只要能擊敗在印度洋的英國艦隊的話,那大英帝國王冠上最爲耀眼的寶石——印度的海岸線不就徹底敞開了嗎?到時候德土艦隊不僅僅可以掐斷交通線,更能將印度的重要港口都納入到自己的打擊範圍之內!這可比單純破交要厲害多了!

就在德國人和土耳其人在沙恩霍斯特號上討論着未來的戰局時,貝蒂和澳大利亞海軍軍官們也在評價着澳大利亞號。“它將是大英帝國的驕傲,也將是澳大利亞最爲優秀的海上守護神,厚實的裝甲,強悍的火炮,還有不錯的航速,這纔是真正的完美戰列艦。恕我直言,我認爲這艘戰艦比正在英國建造的獅子號戰列巡洋艦更爲優秀。”一名澳大利亞海軍軍官顯然有些得意忘形的說道。當然他是不知道對面的貝蒂少將將是未來的英國快速艦隊的指揮官,否則他也不會說出澳大利亞號比獅子號更先進的這句話,即使這是實話。

不過貝蒂對此好像並不介意,因爲太知道,在戰時,澳大利亞號和新西蘭後到會編入到大英帝國大艦隊之中,而作爲未來的快速艦隊司令,他認爲他完全可以把這兩艘戰艦弄到自己麾下。更重要的是,在經過一系列的對比和研究後,貝蒂對大英帝國最爲新銳的獅號戰列巡洋艦也頗有微詞。這艘戰艦速度確實了得,在試航中就可以跑出高達27.5節的航速。速度足夠了重炮也算可以吧,但是防護實在是太垃圾了。即使光算紙面防護,獅子至少也比澳大利亞級戰列艦差了2個檔次!側面防禦才9寸裝甲,這不能忍啊!而且還不算水下防護這些紙面上無法反應的東西。無論從自己保命的角度還是從艦隊安危來看,貝蒂認爲都應該將澳大利亞號作爲自己的旗艦。

貝蒂在自己的報告中高度讚揚了澳大利亞號的性能,並且希望將其作爲未來英國艦隊快速戰艦的標杆。當然最後也最爲重要的則是希望在戰時將其收歸到自己麾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費舍爾爵士卻駁回了貝蒂的請求,他認爲澳大利亞號的航速還是有些慢,與虎號、獅子以及瑪麗女王等戰艦的航速有一定差距,不利於編隊,會導致快速艦隊整體速度降低。以至於貽誤戰機。並且暗示,爲了對抗德國遠東艦隊,這兩艘戰艦將一直部署在遠東,除非德國遠東艦隊和土耳其艦隊被摧毀,否則的話他們將不會加入到大英帝國的本土艦隊之中!而這一點讓貝蒂十分的不滿!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ikhai的月票支持~~~~。

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283章 投降吧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821章 準備2第1161章 爭論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376章 苦戰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479章 火海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37章 相持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706章 抉擇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372章 異動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270章 交戰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285章 變數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91章 嚴博勳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097章 瓜分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294章 進京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119章 前哨戰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884章 風暴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149章 右勾拳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980章 大行動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
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283章 投降吧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821章 準備2第1161章 爭論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376章 苦戰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479章 火海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37章 相持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706章 抉擇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372章 異動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270章 交戰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285章 變數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91章 嚴博勳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097章 瓜分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294章 進京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119章 前哨戰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884章 風暴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149章 右勾拳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980章 大行動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