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

意大利的事情雖然重要,但是華夏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籌劃。====所以並不是很急。但是有一件事情拖不下去了,那就是華夏新一代坦克的問題。作爲一個出身於海軍的穿越者,徐傑對2戰坦克的理解也差勁,但是再差勁也知道一點,那就是t34的設計原理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了,如果具體到人機效能和子系統的話那就比較悲催了,人機效能的問題是人員活動空間過小,尤其是裝填手尤爲悲劇,而子系統的話就包括開始的v2發動機(v2在當時確實也算可以,潛力也好,但是開始時大修間隔很低。)和缺乏無線電臺以及炮彈過爛等各種問題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作爲這個有歷史經驗的外行,徐傑還是對坦克的研發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鑑的東西,首先第一個問題是:坦克的重量絕對不能太低,目前看來以30噸到34噸之間爲宜。像歷史上的4好改到g型之後就已經沒潛力了,如果不是憑藉一門還算可以的長75mm火炮,恐怕4號真的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而美國人的謝爾曼和俄國後期大行其道的t3485都是30噸級的坦克。至於說噸位太高的話肯定也不好,首先,就目前的技術限制來說,雖然這個位面已經比歷史上的科技進步了很多,但是距離那種弄出老虎豹子潘興等一系列重坦的科技樹還是差很多。畢竟那是歷史上40年代後的產物。

而三十噸級的坦克就不一樣了,法國2戰前就有接近30噸的b1坦克了。從技術角度講,如果設計合理的話,那麼弄一款30噸左右。比較穩定的坦克還是可行的。而且從經濟角度來講,30噸出頭的坦克也適合大規模生產,歷史上真正大規模生產的坦克黑豹(德國算中型坦克,但是40多噸的重量德國人稱爲中型,你讓is2和潘興情何以堪啊!)產量上也和t34和謝爾曼差距巨大,除了國力上原因之外,本身生產的複雜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好吧。不過即使這樣,作者依然認爲生產豹子比生產四號強,恩。)

其次就是火力一定要夠!坦克終歸是一種進攻性武器。要是防禦的話,還是留給坦克殲擊車和突擊炮吧。所以火力必須要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按照歷史上來看,這個噸位的坦克已經可以上長管75mm火炮或者身管較短的更大口徑的火炮,比如說德國計劃坦克vk3002db上裝的75mml60火炮。亦或者歷史上t3485使用的85mm火炮。從穿甲能力上來說。口徑較小但身管較長的火炮和口徑稍大但是身管較短的火炮穿深差不多。比如說豹子的75mml70和老虎的88mml56,基本上是一個檔次的武器。但是前者的製造難度比較大,而且榴彈炮裝藥量較小,面對大傾角裝甲,口徑更大的火炮會更有優勢。所以徐傑想給這款坦克裝備一門身管較短的88mm級別的火炮,同時留下一個較大的炮圈爲後期的改進做準備。

第三就是佈局問題,發動機和變速箱後置是必須的,大傾角裝甲也是必須的。正面防護爭取做到車首上部爲65mm傾斜55度,下部爲80mm傾斜裝甲。具體度數到時候再定。炮塔正面防護標準先暫時按110mm。如果有剩餘重量可以考慮安裝一個炮盾。正面的防護已經算很強,在重量的限制下,側面的防護可能很成問題,最多60mm,但是按說應該可以做到黑豹的側面40mm車體防護水平。不過考慮到這種坦克並不是作爲突破型坦克,所以在保證火力和正面防護的前提下,削減側面防護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第四就是動力問題,對於動力徐傑實在提不出什麼建議,畢竟他對坦克柴油機和汽油機可謂是一竅不通,考慮到現在的技術水平,在研究完後,上一臺300馬力以上的發動機問題應該不大吧。至於後面的就慢慢來吧。

第五是坦克內部空間和人數的問題,一般而言坦克是5人制的,駕駛員、炮手、車長、裝填手和電報員。如果把電報員去掉的話,4人車是否可行?按照後世的經驗是絕對可以的,但是考慮到現在的通訊設備水平,乘員能否兼顧呢?徐傑沒有主意,這個只能讓專業人士自己去摸索了。同樣,對於行程和彈藥具體佈置的問題,徐傑同樣沒什麼研究,那就只能任由設計師們自己弄了。

除了坦克之外,還有以相同底盤弄出的各種衍生車輛,比如說突擊炮、坦克殲擊車和自行火炮。坦克殲擊車作爲防禦用的最佳車種在保證適當的機動性能的前提下,因爲去掉炮塔的緣故,所以火力和防護肯定會有較大的提升,這一點從獵豹坦克殲擊車和黑豹坦克之間火力差距就可以看出來,88mml71和75mml70可是差出了一個檔次啊!所以按照徐傑的估計,以這款坦克爲基礎改造出來的坦克殲擊車至少可以裝備88mml55以上級別的火炮。畢竟歷史上俄國人在戰爭後期不是在重量爲30多噸的su100型坦克殲擊車上裝了一門100mml54的d10t反坦克炮嗎。防護水平估計也能從到達到首上80mm傾斜55度以上的標準吧。

至於自行火炮嗎?除了正常的以這種坦克底盤弄一個配備有155mm級別遠程火炮的自行榴彈炮之外,徐傑還想以此爲基礎弄一個240mm重型自行迫擊炮!因爲徐傑認爲在未來如果面對築壘區的話,陸軍數量相對較少的大口徑重炮(8寸以上級別)數量太少。而依靠空軍的話,戰場制空權又很難說,畢竟這個位面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的空軍都比歷史上更加強大。所以爲了保證陸軍有足夠而且廉價的攻堅能力,徐傑認爲有必要搞一款重型迫擊炮來爲陸軍清掃掉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鐵烏龜。

要說歷史上的重迫擊炮,最著名的恐怕當屬前蘇聯搞出的2s4型鬱金香重型迫擊炮,這種武器可以把重達130kg,裝藥量高達31kg的炮彈打出近10km遠。而且因爲彈道比較彎曲,所以可以攻擊到有地形掩護的各種表碉堡,能躲開加農炮的地形不一定能擋住這種武器。而且就算不攻堅,單純用來對抗集團衝鋒效果也是相當好的,而履帶式地盤也給這種火炮提供了一定的機動能力,生存性也會比較好。

而如果這款坦克的研發進度比較順利的話,華夏陸軍還準備研發一款重量更大的重型坦克,這款30噸左右的坦克只不過是華夏未來裝甲部隊中的量產貨,爲了保證在未來的裝甲戰中,華夏陸軍擁有足夠的穿透性,華夏需要一款真正能夠真正做到一錘定音的坦克。而在這個預案之中,華夏陸軍將坦克的重量定在45噸左右!“恐怕這個重量對於現在的後勤維護部門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當看到相關的文件後,徐傑心中暗暗說道。

黑豹坦克重量就是這個級別,但是實際上各種穩定性問題從開始到最後就沒徹底解決好,開始是發動機過熱,後來通過調低發動機轉速解決了發動機過熱的問題,但是隨後德國人又發現變速箱過熱的問題不好解決。因爲這款坦克最初就是從30多噸一路增重加過來的!不少子系統都是按照30多噸的標準設計的,結果最後,過重的重量壓垮了本來不該出問題的部件。所以說最終黑豹坦克的穩定性還是有各種問題。相對而言虎式的表現就不錯,原因很簡單,在開始的時候虎式坦克就是按照重坦的標準來設計的,而且在試驗場中測試時間很充分,發現問題即使修改,所以老虎的穩定性後來還算不錯。

雖然徐傑知道目前的這個重型坦克受到技術的限制,但是徐傑還是支持陸軍先進行一些研究和技術儲備,因爲這種坦克遲早都是要用到的。畢竟作爲一種突破型兵器,側面的防護也是必須強調的,在他的那個位面,有不少人認爲虎式坦克比豹式更加均衡優秀的原因就在於穩定性和較好的側面防護,相對於側面裝甲達到80mm的虎式坦克而言,豹子的45mm側面裝甲對於戰防炮來說過於脆弱了。

豹子有這樣的問題,作爲一款性能還不如豹子的坦克,華夏這款30噸坦克的問題更多了,正面防護不夠,側面也是一樣的渣。如果用這種坦克作爲攻擊矛頭的話,那麼結果自然不會有多好。所以華夏需要一款重型坦克作爲攻擊的矛頭,其要求很簡單,正面防護必須能抗住絕大部分火炮的打擊,而側面防護可以抵禦一般中口徑火炮的打擊,同時裝備一款幾乎可以摧毀所有坦克的重炮!而在火炮的選擇問題上,徐傑比較傾向於105mm加農炮,太小的話可能導致對大傾角裝甲穿深不夠。(同等級別的動能,在炮彈技術水平一樣的情況下,口徑更大的火炮遠距離對傾角裝甲的表現越好。)而要是口徑太大的話,就必須採用分裝彈,而分裝彈會導致射速過低。當然這一切只是一個理論而已,真正要實現的話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軟五牛的月票支持。訂閱持續下降,再創新低!(未完待續……)

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369章 亂局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1340章 出擊第1442章 硬核桃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337章 相持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630章 血路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489章 被打斷的計劃!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376章 苦戰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840章 傻眼了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80章 有客來訪第1161章 爭論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604章 與西班牙人的談判第1246章 風語者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454章 交鋒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102章 謀劃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964章 協商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483章 巷戰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944章 僵持第980章 大行動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193章 破局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744章 絕境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534章 鐵流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57章 加入北洋第980章 大行動第1259章 結束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372章 異動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336章 黎明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1009章 停戰吧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652章 取捨
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369章 亂局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1340章 出擊第1442章 硬核桃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337章 相持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630章 血路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489章 被打斷的計劃!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376章 苦戰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840章 傻眼了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80章 有客來訪第1161章 爭論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604章 與西班牙人的談判第1246章 風語者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454章 交鋒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102章 謀劃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964章 協商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483章 巷戰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944章 僵持第980章 大行動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193章 破局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744章 絕境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534章 鐵流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57章 加入北洋第980章 大行動第1259章 結束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372章 異動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336章 黎明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1009章 停戰吧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652章 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