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

如果說德國人的戰鬥機選擇在強大的歷史慣性下幾乎保持原樣,那麼在攻擊機方面同樣存在這一的問題,之所以維持歷史,其中最終的原因之一還是德國陸軍的需求,即德國陸軍需要高強度高精度的對地支援火力。而德國空軍也認爲一款攻擊機是否成功的根本決定因素由一下幾條,第一,能否提供足夠的火力掩護地面進攻,第二,就是能否從對方密集的對空火力下生存。至於其它的方面則被放在了次要方面。而這也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在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德國的ju87斯圖卡攻擊機可以說是死神般的存在,而當制空權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則果斷被對方戰鬥機打成了狗!

斯圖卡這飛機經典嗎?答案是肯定的,ju87d俯衝轟炸機直到戰爭末期其強悍的攻擊力都是毫不遜色的,最大外掛1800kg的炸彈。可以在中軸掛1000kg級別的炸彈,或者在機翼各掛一發250kg級別的炸彈。而且超大的俯衝角度給予了這款攻擊機相當強的攻擊力。在戰爭初期確實發揮了重達的作用。論攻擊力和載彈量上,ju87d要比同時期的伊爾2強多了。更厲害的是,ju87的某一個改進型還可以掛載魚雷,如果作爲艦載機的話,那就是世界上第一款俯衝轟炸和雷擊兩用的攻擊機了.[cf][wx].。徐傑個人也認爲ju87的性能比伊爾2強。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制空權在你手裡!最大速度才400出頭的ju87d要是沒了制空權。碰上一個雞蛋都是被掃下來的結果啊!

容克公司提出的俯衝轟炸機設想(即歷史上的ju87設想)在德國空軍的招標中大放異彩,並且根據德國空軍的要求,這款俯衝轟炸機至少可以搭載250kg炸彈進行俯衝轟炸的能力。並且有一定的升級潛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德國對地攻擊機的發展脈絡將和歷史上一樣,但是就在這時候,一個意外出現了,或者說也不能成爲意外,而是德國陸軍發現在華夏攻擊鄧尼茨的俄軍以及協約國在西線的後期戰鬥中經常使用大量的攻擊機搭載機槍或者20mm機關炮不斷在空中盤旋,反覆掃射地面的目標。雖然20mm機關炮威力有限。但是攻擊幾乎無防護的步兵和汽車還是夠的,正因爲協約國這種持續性低空火力壓制,導致了德國運輸單位和輕防護目標的嚴重損失。

經過對比德國人發現。俯衝轟炸機的炸彈威力確實大,用來摧毀堅固的掩體和火力點確實好用,但是炸彈這東西扔一次就沒了。如果一波攻擊沒奏效,那就徹底賠了。需要回去重新掛彈。即使摧毀了對方的支援點。但是對於隨後對方源源不斷的增援部隊和殘存的步兵殺傷力有限。而加裝了小口徑的低空攻擊機卻不一樣,他可以長時間的盤旋在目標區域上空,獵殺輕裝甲目標,同時拖住對方的行動。(在這點上俄國的伊爾2就有優勢了。伊爾2的23mm加農炮每門最多備彈量高達300發,而ns37加農怕也有50發的備彈量,比斯圖卡的37mm炮備彈量多多了,當然穿甲性能還是不如大炮鳥的37mm炮。)

“即使我們的攻擊機無法摧毀對方的坦克,但是隻要我們能把對方的步兵和後勤車輛摧毀。那麼他們的坦克也無法前進一步。”在一次和空軍的會議上,一名空軍軍官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同時他也提到了想用小口徑機關炮或者炸彈摧毀坦克實在是困難點。前者是威力不夠。而後者是想要打中一個很小的活動性目標實在是困難點。非老鳥做不到啊!而實際上哪有那麼多老鳥啊。而用機關炮等速射武器打卡車或者步兵就容易多了,一次打不中就打兩次,反正炮彈備彈量要比炸彈多太多了。而打卡車又不用太強的威力。

這套思路有點像2戰時伊爾2的攻擊思路,但是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飛機在執行戰鬥任務時生存性同時是個嚴重的問題,因爲你要長時間的在對方陸基頭頂盤旋,而對方的防空武器肯定不是擺設,這就要求飛機要有較強的防護性能。而增加了裝甲的結果就是重量的增加。一臺發動機再氣動佈局不變的情況下允許的負載是有限的,所以載彈量必然會下降。而且因爲重量增加,飛機的俯衝性能也會急劇下降。伊爾2不能大角度扔大炸彈的的原因之一就是太重了,空重5噸以上這幾乎是雙發飛機的重量了。(有一種說法是伊爾2是鋼製機體,這個側位不能確定,但是伊爾2空重過大是肯定的。)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啊。不過對於現在的德國來說,同時研製和裝備兩種攻擊機也不是什麼問題,於是乎,德國人開始研製另外一種攻擊機。以攜帶小口徑機關炮和小炸彈來對地面的軟目標進行長時間的持續殺傷。未來這種武器還會攜帶火箭彈和其它武器來攻擊地面,而這種被後世稱爲死神之鐮的do87型低空攻擊機也就這樣誕生了,和被稱爲尖嘯死神的ju87型攻擊機並稱爲開戰前期協約國一方陸軍最爲恐懼的飛機。戰果相當輝煌。

在解決了陸軍戰術支援問題後,海軍又找上門來,他們同樣希望空軍能根據海軍的實際需要弄一款艦載攻擊機。在這個位面,德國人很早就意識到俯衝轟炸和雷擊兼容攻擊機的重要性。這還是拜英國人所賜,在後期的歷次戰鬥中,英國人的旗魚式魚雷機給德國公海艦隊帶來了巨大的殺傷,如果不是因爲這些掛載這魚雷的恐怖殺手的存在,德國艦隊徹底徹底擊垮公海艦隊還是有機會的。德國的轟炸機雖然同樣給對方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德國人發現單純憑藉重量有限的炸彈對主力艦的攻擊效果只能用一般來形容。而目前要求單發飛機搭載重達500kg以上的炸彈俯衝顯然有些困難。所以真正能夠給主力艦構成致命傷害的只有魚雷。發展艦載魚雷機是必須的,但是同時,德國海軍也發現魚雷機也有很大的弊端,第一個弊端就是魚雷的載彈量太少了!根據德國海軍的航空母艦規劃,德國的大型航空母艦的航空魚雷數量也不過36發到45發之間!

航空魚雷和炸彈不一樣。每一條魚雷的長度都在5米以上,直徑在450mm上下。巨大的體積佔據了彈藥庫大量的空間,而且在使用之前還需要空間進行調試。按照德國海軍對第一級1.6萬噸航母的規劃來看,這艘航空母艦載機量在72架左右,按照戰鬥機、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之間1比1比1的比例,魚雷機的數量在24架左右,而魚雷一共只有36發,也就是說只有1.5個基數的魚雷!這就意味着雙方航母交戰後,最多兩撥攻擊,魚雷機將面臨魚雷打光了的問題。而如果魚雷機不能裝魚雷而只能水平轟炸或者小角度俯衝轟炸的話,那麼無論從轟炸精度還是從威力上來講都將大打折扣。所以德國海軍要求空軍在這次招標中,無論如何搞出一種可以兼顧雷擊和俯衝轟炸的攻擊機。至少要在未來的潛力上擁有兼容兩種攻擊的能力。

除了單發攻擊機之外,德國空軍還計劃弄一款小型的雙發飛機作爲補充。如果僅從攻擊力上來看,這樣做似乎有些多餘,這種體型介於單發攻擊機和正常的雙發轟炸機之間的東東定位似乎十分的難堪。論載彈量和航程,不一定比單發攻擊機大多少,遠不如雙發攻擊機。但是卻需要兩臺發動機,導致成本居高不下。以至於內部不少人都質疑,有沒有必要生產這種轟炸機?

對於這種來自政府和企業的質疑,德國空軍中的一線人員給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從載彈量和航程上來看,這種飛機確實沒什麼優勢,但是在飛行速度方面,雙發輕型轟炸機在同樣的負載下擁有很明顯的優勢,這就意味着面對某些防禦強度比較高的陣地,雙發輕型轟炸機會有更好的生存性。”里希特霍芬這樣說道。此外還有一個不能對外人說的原因,那就是德國空軍準備研製一種“電磁偵測設備”並將其用在戰鬥機上來作爲夜戰飛機使用。

攻擊機項目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後,最終定位了3個小項目,分別爲俯衝轟炸機,淺俯衝攻擊機和雙發輕型轟炸機。而此外根據三軍需要的不同,這些小項目下面還有一些分項目。如果說戰鬥機項目和攻擊機項目是陸海空三軍共同籌劃,空軍必須考慮海軍和陸軍的需求的話,那麼在最後一個雙發中型轟炸機項目以及四發戰略轟炸機項目中,里希特霍芬的空軍將佔據主導地位!這也是他和空軍的同僚們夢寐以求想要擁有的力量!用空軍碾壓地面!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雪舞凌霜的月票支持~~~。

第1300章 拉鋸戰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970章 混亂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642章 硬核桃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973章 斷尾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1307章 宿敵2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538章 攤牌2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81章 準備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226章 失誤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483章 巷戰第832章 離去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961章 崩潰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102章 謀劃第868章 拼命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521章 僵持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500章 攤牌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691章 亂戰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
第1300章 拉鋸戰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970章 混亂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642章 硬核桃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973章 斷尾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1307章 宿敵2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538章 攤牌2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81章 準備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226章 失誤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483章 巷戰第832章 離去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961章 崩潰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102章 謀劃第868章 拼命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521章 僵持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500章 攤牌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691章 亂戰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