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海軍,那麼你將失去世界,如果一個國家沒有陸軍,那麼這個國家就不必存在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即使他是海權國家,在海軍的投入也不一定就比陸軍多,比如說徐傑那個位面的日本,海軍的軍費就沒有陸軍高。(大英帝國作者不清楚,所以不多說,不過據說前無畏時代,海軍的火炮是要陸軍採購的……。)世界上有很多海軍大國,但是不少海軍大國同時也是陸軍大國!陸軍地位比海軍還要高!

在歐洲,除了英國之外,法國、德國、俄國都是兼修海陸的強國。(好吧,英國1戰中陸軍的表現也算不錯。)奧匈帝國更是傾向於海軍,匈牙利的議會敢說出沒好處就不讓造無畏的話,但是他敢說出不要陸軍嗎?所以在坦克這種陸戰利器出現後不久,就引起了世界第一流強國們的關注。他們根據自己得到消息來分析這類武器對於陸地戰局的影響。

將軍隊訓練成猶如一臺機械般精密的德國人,他們推崇的不是絕對力量,他們更喜歡用精妙的戰術配合雷厲風行的行動再加上精良的武備來獲得優勢。他們不喜歡長時間的戰鬥,在徐傑那個位面上。德國從普法戰爭結束後一直到2戰追求的都是速戰速決,如果不能速戰速決,那麼等待德國的就是死亡!長時間的消耗必定會拖垮並不大的德意志帝國。1戰和2戰的德國就是這麼死的。

德國人一支爲自己的軍隊進攻速度而苦惱,在沒有坦克之前。德國人需要按部就班的將大量的軍隊部署到前線,然後建立出發陣地。將軍屬大口徑火炮放到炮位上,用數以噸計的彈藥將對方的防禦炸成粉碎。然後士兵攻擊。在攻破一道防線後,這個過程需要再重複一遍,這還是完事順利,自己的部隊沒有遭到對方重炮部隊還擊的情況下,實際上這種情況在1戰中除了打俄羅斯之外,在西線就是比拼彈藥和防禦,雙方的突破到後期都是按公里甚至米來計算。打來打去直到打的其中一方無法承受爲止!而這種戰法讓德國人很是難受。畢竟英法有整個世界的資源可以來購買。德國只有本土的資源!

“我們的士兵比對方精銳。我的火炮比對方精良。我們的將軍比對方優秀。但是對方只要不停的將物資和人員轉化成武器和軍人送到戰場上然後和我們消耗,我們就會失敗。英國人有印度和加拿大。法國人有三分之一個非洲,而我們只有德意志。”小毛奇曾經這樣在議會中說道。

塹壕戰什麼最可怕?一般火力打不穿的碉堡。可以快速收割步兵的機槍,還有各種速射炮。這些東西可以讓整團整團的步兵在以分鐘爲單位的時間裡飛灰湮滅。但是如果出現一種武器可以無視機槍的掃射,可以摧毀部分碉堡,可以擋住部分速射炮的攻擊。甚至跑的還比人快一些。有如此多的優點。難道還不夠打破塹壕體系和重炮嗎?

沒錯。75mm速射炮和重炮確實可以輕易的摧毀這些還顯得稚嫩的東西,但是在廣闊的戰線上,這些寶貴的資源都是分散佈置的,即使再猛的國家也不可能將整個防線都經營的固若金湯。對於進攻方來說,他需要的是尋找一個突破口,僅此而已!而在突破了第一道防線後,裝甲部隊又可以繼續前進,爲短時間內打穿數層防線提供了可能。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爲此德國陸軍對於裝甲部隊非常重視。再加上他們和華夏共和國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可以獲得更爲詳盡的資料。對於華夏陸軍的主戰裝備。德國人還是有些自己的看法。首先,他們對於1號坦克並不喜歡,驕傲的德國人在機械方面的技術優勢讓他們看不上這種不到10噸的東東。對於上面的37mm炮也表示了十足的鄙視。爲此,他們爲自己的新式坦克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我們的坦克必須裝備50mm的火炮,而且身管長度要達到40倍以上。只有這樣,我們的坦克纔可以有足夠的穿甲能力。正面裝甲厚度必須在40mm以上,以便抵禦75mm口徑以下的火炮的攻擊。同時正面裝甲和傾角必須有45度。在速度方面,新式坦克的公路速度不應低於20公里,越野速度不應低於10公里。戰車行程應該在150公里左右。戰車的總重量不應該低於15噸。”興登堡在給陸軍部的報告中這樣寫道。

德國人想要擁有的不僅僅是一種新式坦克,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完善的裝甲作戰體系,爲此他們也搞出了一系列突擊炮和炮兵支援單位的計劃。1號突擊炮在華俄戰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這種武器在德國人看來卻並不是十分喜歡,德國人需要的是進攻,持續不斷的進攻,一旦戰鬥從進攻轉入相持階段後,那就意味着德國距離失敗已經不遠。

所以德國人並不喜歡這種防禦色彩大於進攻色彩的東西。雖然作爲裝甲部隊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德國人還是沒有對其抱有太大的興趣。但是此時,一名叫魯登道夫的德軍軍官從華夏戰場上獲得的資料進行了一番分析和對比。他們發現,一種大威力的突擊炮在未來戰鬥中還是十分有用的。

“因爲任務限制的問題,參與第一波進攻,並且時刻衝在最前沿的坦克必須要有一個能夠環射的炮塔,而炮塔的重量和限制使得坦克裝備的火炮從威力上無法和沒有炮塔的突擊炮相比。同樣的地盤,坦克如果可以裝備了50mm火炮的話,那麼突擊炮就可以裝備75mm以上的火炮。防護方面也不會弱於坦克,這種硬件性能的優勢是不可忽視的。如果採用開頂戰鬥室的話,那麼突擊炮使用的火炮威力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魯登道夫在陸軍聽證會上這樣說道。

在魯登道夫看來,突擊炮是在進攻中無法取代的,他比車載榴彈炮更加靠近前沿陣地,可以提供更加及時的火力支援。而因爲不在最前沿,所以即使沒有可以環射的火炮,問題也不是很大,畢竟那些數量衆多而且脆弱的掩體已經被坦克摧毀,而剩餘的無法被坦克摧毀的掩體和工事則交給位於靠後位置的突擊炮即可。同時突擊炮的火炮口徑巨大,發射的榴彈威力更大。用來支援步兵進攻也是十分不錯的,造價也相對低廉,可以彌補坦克數量的不足。

爲此在德國新式戰車的研究計劃中,德國人還專門弄了一個突擊炮計劃,他們計劃在15噸坦克地盤上安裝88mm短炮作爲裝甲部隊攻堅的補充。正面防護不低於坦克,速度可以比坦克稍微低點。同時強調了火炮的備彈數量,因爲沒有炮塔,所以可以省下不少重量,在德國人看來,爲了儘可能的讓每一輛精工細作的坦克都能發揮作用,他們必須擁有較強的持續作戰能力。

而在支援火力方面,德國人的選擇比華夏陸軍更有遠見,儘可能的安裝更大口徑的迫擊炮已經不能滿足德國人的胃口,他們在履帶式半敞開戰鬥室中居然計劃安裝100mm以上口徑的大口徑步兵炮。迫擊炮雖然不錯,但是精度還是沒法和有膛線的火炮相比,而且射程有些近,更重要的是不能平射。而且有效射擊區間也很是問題。(比如說2戰中的德國120mm口徑的42型迫擊炮,射擊仰角在45度和85度之間,太近的目標很難命中。射程也不過6km。)

而步兵炮則不一樣,比如說同樣是2戰中的ig18型75mm步兵炮,其重量也只有400kg(算上炮車重量)有效射程3800米左右,高低射界-10度到73度可以說幾乎兼容了榴彈炮到迫擊炮的射擊仰角。至於2戰聞名的sig33型150mm重步兵炮,炮重也不過1750kg。炮彈重量38kg(而鋼筋混凝土爆破彈的重量高達90kg!)射程4650米,高低射界4度到75度。也就是說,在4km以內,這種重步兵炮幾乎可以摧毀看到的一切掩體!更爲可怕的是這種大威力的火炮還可以裝在38t這樣的底盤上,甚至連1號b型坦克底盤都可以勉強容納。

在仔細對比了步兵炮、榴彈炮和迫擊炮的性能和彈道優勢後,德國人認爲,無論是面對西線法國人的鋼筋混凝土森林還是東線上俄國人如同潮水一般的人海,大威力步兵炮都是必須的產品。德國人不喜歡75mm級別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產品,他們很明確,遠程火力壓制的人物交給了正規的105mm級別以上的榴彈炮。德軍師一級就可以擁有105mm榴彈炮,個別的還可以有150mm榴彈炮,軍一級更有210mm重榴彈炮,可以說和任何國家比,德國的遠距離壓制火力都毫不遜色,所以他們對75mm長身管火炮並不是很感冒。相對而言,他們需要的是能在近距離輕易解決掉對方重型掩體的大口徑步兵炮和迫擊炮。

今天週五,還不知道下週是否有推薦,(未完待續。。)

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1029章 基地羣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479章 火海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985章 夜戰2第973章 斷尾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275章 落日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187章 拼命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1279章 調整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297章 鷹之牆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694章 分割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840章 傻眼了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728章 血戰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868章 拼命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82章 王對王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84章 大計劃第674章 突圍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228章 掃蕩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491章 折中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404章 調整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977章 準備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911章 追擊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249章 截擊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1258章 鏖戰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465章 碰上了!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157章 巨獸之戰
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1029章 基地羣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479章 火海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985章 夜戰2第973章 斷尾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275章 落日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187章 拼命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1279章 調整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297章 鷹之牆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694章 分割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840章 傻眼了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728章 血戰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868章 拼命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82章 王對王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84章 大計劃第674章 突圍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228章 掃蕩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491章 折中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404章 調整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977章 準備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911章 追擊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249章 截擊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1258章 鏖戰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465章 碰上了!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157章 巨獸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