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

1897年6月15日。意大利安多爾莎造船廠,在這一天,兩艘巨大的戰列艦最終完工,但丁級,以意大利歷史上《神曲》作者命名的戰列艦終於完工,而該型戰艦同時也將成爲意大利王國出口的最大戰艦而加入北洋艦隊。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意大利王國和大清帝國的傳統友誼又得到了鞏固與加強,就在前不久,在那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爭中,意大利王國生產的歸遠級巡洋艦和加里波第型巡洋艦在歷次海戰中以出色的表現擊潰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艦隊,在危難之中拯救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古國。而在隨後的清俄衝突中,又是強大的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在追逐戰中重創俄國艦隊。而今天,意大利海軍工業的傑作,但丁級戰列艦將再次加入北洋海軍的戰鬥序列,我可以負責人說的,它們的表現絕對會比它的前輩們更加卓越。”隨着維托裡奧庫尼伯蒂伯爵熱情洋溢的演說詞結束後,北洋艦隊又將增加兩艘排水量達到1萬4千噸的戰艦,而這將是兩艘真正的一級戰列艦!

相對於此前交付給西班牙人的兩艘但丁型戰列艦,北洋訂購的這兩艘戰列艦因爲工期較長,再加上意大利船廠方面的刻意照顧,這兩艘命名爲平海號和寧海號的戰列艦比它的西班牙表親更加強大。

首先,在武備的選擇上,北洋水師沒有選擇和加里波第級一樣的10寸40L火炮作爲主炮。而是選擇了新式英制的12寸40LMKIX型主炮配上意大利方面新研製的雙聯裝炮塔,可是說是當時海軍武備中最強的組合。至於選擇12寸炮的原因嗎。只有嚴博勳和負責接艦的劉步蟾等人知道。

雖然在甲午戰爭中,多次實戰表明,面對新式的硬化裝甲,老式穿甲彈根本無法擊穿。這種情況下,使用苦味酸裝藥的高爆彈窒息敵艦纔是最好的選擇,不過這樣一來,戰鬥的結果將十分漫長。而且很有可能經過長時間的戰鬥後,雙方只是分個勝負而無法徹底擊毀對手。打了半天,結果對手修理一下又出來了。這種情況對於走精銳路線的北洋艦隊來說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北洋的戰術要求就是儘可能的擊沉對手,在一次次交火中,利用自己戰艦的性能優勢保持己方戰艦不受損失。同時不斷擊沉敵方艦艇,削弱對方艦隊實力纔是最佳選擇,所以北洋艦隊必須裝備儘可能強大的武器來保證戰力。

作爲一個穿越者,徐傑十分清楚當時的情況,並不是火炮的威力不夠,就拿北洋艦隊新裝備的MKIX型12寸主炮來說吧,可以將386KG的炮彈打出778米的初速!按照推算這個威力在3800碼的距離上應該可以打穿12寸克虜伯裝甲!但是實際上連6寸哈維都難以擊穿,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被帽可以破除裝甲的硬化層,同時苦味酸裝藥不穩定很容易早炸。面對這個問題,徐傑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彈頭的外面加上一層被帽。開始計劃使用軟鋼作爲被帽的材料,然後逐步使用經過淬火硬化後的材料作爲被帽。

而引信製造方面則延長起爆時間,同時在裝藥上使用TNT炸藥代替苦味酸,同時在裝藥和彈體之間用蠟來隔絕以便更加問題,而隨着技術的成熟。徐傑還算在將TNT裝在一個木製容器中,增加穩定性。經過這樣一番改進後,雖然可能依然達不到理論穿深,但是擊穿8寸左右的裝甲問題不大,面對更厚的裝甲,即使無法擊穿。也可以靠巨大的動能造成船體的破損,就像當年留裡克號打天津號一樣。只不過現在的穿甲彈彈體強度更大,所造成的破損也會更大。雖然現在穿甲彈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但是本着未雨綢繆的思想,先把火炮準備好纔是最佳的選擇,畢竟北洋不用像西班牙那樣隨時面臨戰爭的威脅。

而除了武備以外,在防護方面,尤其是水下防護方面,嚴博勳等人做了新的嘗試,隨着魚雷技術的發展,戰艦的水下防護成爲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爲此在徐傑“先進理論”的指導下,以及在意大利人的多次試驗後,新的水下防護體系終於新鮮出爐。整個防護體系的宗旨是保證有一定的縱身,同時在雙層船殼後留有一系列的空倉用於吸收魚雷爆炸產生的高壓氣泡。而隨後是兩層高彈性鋼板,用於抵擋衝擊波和碎片的衝擊,再往裡,則是煤倉,如果正好有煤的話,可以講剩下的能量也吸收掉,最後就是一層40MM厚的裝甲隔壁。將用於抵擋魚雷衝擊的剩餘能量。

而隨着2艘但丁級戰列艦的服役,北洋艦隊在遠東的海上優勢將進一步鞏固。即使俄國在遠東的兩艘新型戰列艦服役,雙方的差距相對於甲午戰爭時期也是更大,畢竟兩艘但丁級戰列艦的戰力可是遠高於兩艘俄國戰列艦的。而劉步蟾手下的戰列艦支隊也不再是有名無實的了。從此北洋艦隊的戰力構成進一步優化,從單純依靠巡洋艦轉變成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並重的格局。而隨着這兩艘戰艦的服役,老北洋殘存的3艘戰艦終於可以退出一線了。除了致遠號作爲訓練艦外,定遠和鎮遠號則作爲近海防禦炮艦去使用,用於港口防衛工作。

兩艘一等戰列艦加入北洋後的影響比當年定鎮加入北洋還要大。這不僅僅是因爲但丁級是一艘真正的世界第一流戰艦,(定鎮所謂的遍全球第一等鐵甲艦更多的只是誇耀,當時其它國家有足夠可以壓制定鎮的存在)而更意味着北洋水師已經開始從一支近海防禦型艦隊向黃水海軍發展,其打擊範圍已經逐漸從領海向外海方向發展。從維護領海不受侵犯向中距離投送軍事力量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此時的北洋和美國海軍一樣,都希望將自己的艦隊力量儘可能的向外投送。只不過北洋的擴張只有一支不算很強的俄國遠東艦隊阻礙。而美國艦隊遇上的確實多方勢力的聯合絞殺。

2艘但丁級戰列艦的服役讓北洋艦隊的實力提升了一半以上。而這如此巨大的進步讓俄國人徹底坐不住了。在目前的情況下,一旦開戰北洋海軍加上有濃重北洋系背景的外洋艦隊將在海上佔有絕對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俄國海軍內部對遠東艦隊建設的方向產生了分歧,一種意見認爲,俄國艦隊需要將更多的戰列艦排到遠東以便可以壓制住北洋艦隊。而另一派認爲在現階段,俄國海軍被分散在三個獨立的海域中,無法在短時間內爲某支艦隊籌集足夠多的戰列艦,而且在遠東,還沒有那個俄**港具備大修戰列艦的能力,所以倒不如派出巡洋艦,本着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炮的戰略取得不對稱優勢。

而作爲俄國海軍中最優秀的海軍將領,馬卡諾夫傾向於第二種觀點,但是略有不同的是,馬卡諾夫強調了裝甲巡洋艦領艦的作用,在他看來,在短時間內無法取得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一艦多用成了最好的選擇,再遇上PISA型裝甲巡洋艦的時候,俄國人在法國新建造的格羅姆鮑伊型裝甲巡洋艦領艦可以獲得一些優勢。而當遇上對方更加強大的平海和寧海號戰列艦時,防禦力超越亞速海改進型巡洋艦的格羅姆鮑伊型裝甲巡洋艦領艦又可以掩護撤退,並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加入戰列艦編隊同對方展開決戰。這種萬能戰艦更適合目前局勢錯綜複雜的遠東。

最後,這種花錢比較少,並且性價比較高的計劃得到了沙皇和海軍部的肯定。爲此,俄國人決定再在法國開工一艘裝甲巡洋艦領艦,並被命名爲俄羅斯號,這兩艘戰艦在建成後被派往遠東。並且俄國海軍部表示,在遠東增加裝甲巡洋艦領艦僅僅是一個權宜之計,在室蘭港的建設完工後,俄國海軍將派大量的戰列艦前往遠東,將室蘭港變成俄國遠東的直布羅陀要塞!

這種露骨的挑釁行爲不僅僅讓北洋感到不安,日本和英國同時也是如芒在背,尤其是日本,俄國遠東勢力的增強和在北海道等地的建設無疑表明了俄國人的態度,隨着海軍力量的增強和越來越多的俄國人涌入佔領區,日本收復國土的行動將變得越發艱難。其困難程度甚至讓日本高層認爲單憑日本一國之力已經不可能收復國土,日本陸軍的作戰素質確實高,加上英國人的支持,裝備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別忘了,日本是一個島國,如果一旦重新開戰的話,俄國艦隊封鎖幾乎沒有海軍的日本可謂是易如反掌!到那時候,民生都難以爲繼,還打什麼仗?

至於英國,雖然作爲世界第一期海軍,但是隨着德國海軍建設的開始,以及法國和意大利繼續擴充海軍力量,英國人不得不把越來越多的艦隊留在地中海和本土,隨着時間的推移,繼北洋之後,俄國遠東艦隊的戰鬥力也將超過英國!而這就意味着英國將無法單純靠自己去壓制已經在遠東或的不凍港並且不斷擴充的俄國艦隊!而這直接導致英國更加迫切的需要在遠東扶持一支力量來對付已經在遠東站穩腳跟的俄國人!

感謝書友niuaniu、弧光夜雨、我心如凡、有微風拂過、wbp的月票支持。話說評選年度作家和作品了。大家能否支持一下?(未完待續。。

強烈推薦:

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1098章 備戰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1465章 碰上了!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463章 抉擇第528章 大格局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341章 落幕第258章 接戰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256章 糾纏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571章 矛與盾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1505章 大棋局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407章 應對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403章 首殺第356章 大格局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98章 友好訪問??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47章 父子深談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904章 交換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980章 大行動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350章 血與火1第742章 地震了?!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647章 磨礪第1304章 拖延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725章 右勾拳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72章 後勤問題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6章 徐傑的對策
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1098章 備戰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1465章 碰上了!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463章 抉擇第528章 大格局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341章 落幕第258章 接戰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256章 糾纏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571章 矛與盾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1505章 大棋局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407章 應對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403章 首殺第356章 大格局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98章 友好訪問??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47章 父子深談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904章 交換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980章 大行動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350章 血與火1第742章 地震了?!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647章 磨礪第1304章 拖延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725章 右勾拳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72章 後勤問題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6章 徐傑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