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

就在華夏政府和德國人就“賠償”一事達成一致後,徐傑還沒來及的鬆口氣,英國人就上門來了。而英國人的目的讓徐傑很是疑惑,自己明明已經答應了會給荷蘭人留下一隅之地。同時也會尊重英法兩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同時還表示會和英法兩國繼續做生意。那英國人還想怎樣?莫非還真打算動手?傑里科的艦隊沒有返航的跡象。讓徐傑不由得有些擔心。

後來事實證明,雖然對於遠東的形勢英國人很是不滿意,但是在這個時候悍然出手顯然是得不償失。如果俄國艦隊尚在,英法俄三國艦隊聯手可以壓制華夏海軍,到時候威脅一下是可以的。但是現在在俄國艦隊大敗,而且還有3艘無畏艦被華夏海軍俘獲的時候,單純憑藉傑里科艦隊,英法兩國海軍是絕對劣勢的,所以英國根本沒打算開戰。

英國人的目的有兩點,第一點,重新宣誓英法兩國在遠東的存在,震懾一些殖民地和屬國的異己分子。其中蘊含着向華夏共和國展示力量的意思,但是絕對沒有開戰的想法。至於說英國爲何不管巴爾幹的事情?不是說英國不想管,而是來不及管也沒有辦法管,沒了英法的幫助,希臘這些國家可以撐幾天?沒有幾周就大局已定了。與其繼續在巴爾幹這個死局與德國人較勁倒不如先把遠東的形勢穩定後,再集中力量解決歐洲問題。

在關乎自己利益方面的事情上,英國人是十分精細的。英國從來不相信任何保證或者協議,他們相信的是手中的力量。而當力量不足以壓制潛在對手的時候,他們就會考慮採用協議或者其它什麼手段來達到目的。在歷史上1戰結束後,大英帝國海軍連雙強標準都無法維持。英國的海權受到了美國和日本的挑戰。則攛掇着搞了一個海軍軍備限制條約。通過承認美帝與自己享有一樣的海軍噸位來保持了均勢。

後世徐傑一直認爲,英國人所謂的那些G3和N3計劃其實都是煙霧彈,那些噸位大的可怕性能先進的要死的東西先不說那個時代能否造出來,單純從經濟角度來看就不是戰後的英國可以承擔的。英國人的那些戰艦可都是圖紙船!從來沒有開工過。但是英國人單純憑藉這些計劃,就讓美日廢除了一大堆已經開工的戰艦。從戰略上來講絕對是一招好棋。

當然在1戰前,英國海軍最爲輝煌的年代,英國人自然是不需要和華夏簽訂什麼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英國人想要限制的是華夏共和國在東南亞的駐軍規模和基地規模。作爲最早的海權國家,英國人在維持全球海權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英國非常清楚,除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之外,一個真正的海權國家還需要有一個遍佈所控制海區的基地和要塞羣爲艦隊提供保障。

華夏海軍已經在遠東形成了優勢。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既然如此,那麼英國人想要限制的就是華夏海軍可以利用的基地數量。巴達維亞早晚會落入到華夏的掌控之中,這裡本來就是一個優良的海軍基地。而且俄荷艦隊已經經營了很長時間了,也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可以預見。這裡絕對會成爲華夏海軍在南海的重要基石。想讓華夏海軍放棄這裡是不可能的。

所以英國人想要的是,華夏必須保證在未來10年的時間裡,在東南亞所擁有的海軍基地數量不能超過3個。只有這樣英國人才會感到安全。爲了讓華夏接受這個要求,英國表示可以在機械出口以及貿易上予以一定的優惠,尤其是農產品和輕工產品可以減免部分關稅,而曾經利用各種不平等條約獲得的貿易特權以及海關權利英國人表示也可以放棄。

看似英國人虧了很多,實際上這些不對等的條件隨着華夏的最終崛起早晚會被廢除。而輕工產品和農產品的優惠則是爲了和德國爭奪資源。華夏和德國之間的一些協議英國人非常清楚,既然無法阻止,那麼就儘量通過各種手段讓這些東西少流入德國爲好,其中包括各種稀有進水和燃油等等。

●ⓣⓣⓚⓐⓝ ●c o

對於英國人的條件,徐傑表示接受,一方面華夏現在真的沒有能力繼續大興土木的搞軍事了,另外一方面華夏在下一階段就是好好賺錢。賣給誰不是賣呢?在保證和德國之前的協議能完成的基礎上,賣給英國人又何妨?

英國人的第二個目的則和自己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完全爲了俄國人着想。英國想要勸說華夏共和國可以以一個“合理”的價格將俘獲的三艘戰艦賣給俄國人。現在俄國海軍什麼情況呢,除了出不去的黑海還有幾艘前無畏艦之外,整個波羅的海艦隊連1艘無畏都沒有!此時的波羅的海幾乎就是不設防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爲了以防萬一,英國人必須在俄國新造戰艦下水和形成戰鬥力之強爲俄國人留一些可以裝點門面的東西。而這三艘無畏艦則是其中最重要的。

而這個要求對於徐傑來說,還是很不錯的。說實話,徐傑真看不上那些採用了蒸汽機爲動力的俄國戰列艦,華夏海軍甚至連龍旭級和龍騰級無畏艦都想在戰後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處理掉。更何況這三艘老舊的戰艦呢?所以徐傑表示從原則上他支持這個建議,但是具體合適“出售”則要看具體情況。除了北方與俄國軍隊的交戰還未落下帷幕之外,徐傑還有另外一個時期要處理,那就是北海道的歸屬問題!俄國人離開遠東已經成爲了必然,北海道自然也要離開。

俄國人在北海道的幾年可是做了許多徐傑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在俄國剛剛佔領北海道的時候,當地的日本民衆在自發或者有背後主使人的情況下發動了大大小小的起義。但是在俄國駐有重兵,同時又是俄國遠東艦隊的駐地,對付那些拿着步槍和武士刀的民衆,俄國人可以一點也不含糊的。雖然第二次華俄戰爭中。雙方都沒有對北海道怎麼樣,但是俄國人對這一地區的統治也還算牢固,不是說俄國人在那佈置了多強的兵力,而是北海道的大和族已經讓俄國人收拾的差不多了!而北海道的原住民阿伊努族和俄國人直接的衝突並不嚴重。

從現在來看,北海道的局勢非常適合作爲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存在!無論是島內民意還是爲了華夏共和國全局的戰略。這一步都是必須的。而且在徹底排除了俄國的影響,在英法開始集中力量應付歐洲的戰局的時候。遠東就完全看華夏如何運作了,在徐傑看來這最多也就是和英國人通通氣的事情!

面對這個問題,英國人確實沒有太多的反應,如果說在第一次華俄戰爭的時候英國還有扶持日本來牽制華夏的打算的話,那麼到了今天這個時候。俄國熊都被打趴下了,剩下一個日本也絕對翻不出什麼浪花了,而且這這幾年中華夏對日本的打壓可謂是不遺餘力的。日本能夠出口的不過是紡織品和生絲,這東西到了1戰結束依然是日本的出口大頭。但是現在的日本在經歷了甲午戰爭和第一次華俄戰爭兩次大出血後,國內的輕工業發展根本沒有資金,到最後只能淪爲國際紡織產品的配角。而且最大的問題是華夏還牢牢控制着日本的棉花進口!所以說現在的日本是真的沒有什麼可以跳騰的了。

而在處理完這些事情後。英國政府又試探性的詢問華夏共和國與俄國能否在北線停止敵對,並且表示如果華夏共和國願意簽訂協議的話,雙方國境線完全可以以目前雙方實際控制線爲準。並且俄國政府願意在邊境兩側劃出50KM寬度的非武裝區。

但是徐傑可不願意這樣算了,俄國的情況他十分了解,現在正處於內外交困之中,華夏共和國廢了這麼大勁,花掉上億英鎊的錢。已經到了收穫的世界了,自然不會就這樣完了。所以徐傑拒絕了英國人的調停要求,不過在爲了讓英國人安心,徐傑還是表示華夏陸軍的攻擊最深線不會超過貝加爾湖地區,並且暗示,如果英國人同意勸說俄國人放棄貝加爾湖以東,勒拿河以南的領土的話,華夏陸軍倒是願意接受這個停火條件。

而你還真別說,英國人還真是打算讓俄國接受這個條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華夏南線的戰鬥已經基本結束。剩下的就是插旗宣佈領土了。集中全力的華夏政府絕對會集中所有力量對尼布楚地區的俄國陸軍發動致命一擊。隨着國內出現大規模騷亂,本來就供應不暢的後勤補給這次算是更加的不暢了。原來的時候也就是重武器和彈藥缺乏。但是現在連吃的都缺乏了,幾十萬軍民的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而這些地方又不是產糧地,所有物資必須靠後方接濟。

在英法看來。俄國人打贏這場陸戰的概率實在不比登上月球小多少。所以說英法政府想勸說俄國人“接受”現實。但是奈何大國都是有尊嚴的。在海軍已經失敗,陸軍失敗即將成爲定局的情況下,俄國人依然決定硬抗到底!而他們所依仗的不過是尼布楚附近堅固的掩體和攻勢,以及數量龐大的步兵。

既然不想放棄,那就繼續打吧,俄國人的拒絕在徐傑的意料之中,而英國人在得到了華夏在戰爭結束後不會繼續謀求擴張的保證後也還算滿意。英法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自然不會和華夏浪費太多的精力。

感謝書友操你和鞋的打賞,以及書友新生活開始的評價票,說道催更票了,現在春節在即,作者還要幫助家裡打掃衛生,實在沒有餘力了--!所以只能抱歉了--!還望多多包涵~~。

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80章 有客來訪第820章 準備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56章 隔牆有耳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467章 崩潰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968章 自投羅網第1407章 猛龍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1140章 敗退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431章 陷阱第351章 伏擊戰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247章 遊騎兵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662章 追蹤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882章 應對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1章 穿越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1172章 夜之魘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706章 抉擇第1387章 決斷第898章 出動第791章 導火索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696章 碰撞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977章 準備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1053章 鑽空子第1537章 攤牌1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410章 謀劃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
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80章 有客來訪第820章 準備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56章 隔牆有耳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467章 崩潰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968章 自投羅網第1407章 猛龍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1140章 敗退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431章 陷阱第351章 伏擊戰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247章 遊騎兵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662章 追蹤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882章 應對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1章 穿越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1172章 夜之魘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706章 抉擇第1387章 決斷第898章 出動第791章 導火索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696章 碰撞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977章 準備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1053章 鑽空子第1537章 攤牌1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410章 謀劃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