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賠償問題

徐傑真沒有想到,俄國艦隊的最後一戰來的這麼快,以至於徐傑都沒有想好下一步該怎麼做呢,俄國艦隊就已經完戲了!“看來北線的攻勢要加緊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俄國人就要握手言和了,多佔一塊地方總是好的。”徐傑心中說道。但是還沒等到徐傑安排北線的新攻勢的時候,德國大使卻來了,他來的目的很加簡單,兩艘德國遠東艦隊的沙恩霍斯特級戰艦戰損。人家是要賠償來的,要知道,開始的時候華夏海軍可是空手套白狼,沒花錢人家就加入了,現在戰艦損失了。人家自然找上門來要錢。

300萬英鎊!兩艘戰艦的戰損彈藥的消耗和相關人員的賠償都包括了。按說這個價格真的不貴。在戰時150萬英鎊買一艘船都不一定買得到!要知道在徐傑那個位面上。一艘三笠號的全額成本就在108萬英鎊以上!更何況這兩艘新銳袖珍戰列巡洋艦!徐傑也不是打算不賠,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要在華夏財政吃緊的情況下立即拿出300萬英鎊那絕對是比較困難的。如果要是延期的話,還要付利息。

有沒有既可以先拖下來,又可以儘量少付錢的辦法呢?開始的時候徐傑打算在戰爭結束後給德國提供各種物資,然後用物資價值來衝抵這筆賠款。但是德國政府表示不同意這種做法。他們認爲這些物資和原材料雖然很有價值,但是和德國在戰時條件下幫助華夏共和國所付出的成本和擔負的風險根本不成正比,所以德國人並不認可。

德國人的態度讓徐傑感到十分的意外,在徐傑的印象中,德國政府在有利益。有共同敵人的情況下還是比較容易說話的,但是爲何在這個問題上卻相當堅決呢?其實德國人並不十分看重這300萬英鎊。300萬英鎊最多也就是一艘新式無畏艦加一艘輕巡洋艦的造價而已。德國人關心的是華夏共和國未來的政治取向。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德國人也懂這個道理,德俄可以結成三皇同盟。也可以抄傢伙對抽。而現在,當俄國這個共同的敵人即將倒下去的話,那麼英法和華夏之間的關係是否會出現緩和呢?要論資金的話,英法這兩個國家可比德奧強太多了。歷史上德奧就是被英法兩國用英鎊和法郎砸死的!如果華夏重新倒向英法的話,那對於德國來說可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所以德國必須在此之前釘下一個暗樁。不過戰爭進行到現在這個程度,華夏大局已定。德國人手中的牌可以打得太少了。不過因爲這次華夏共和國損失了兩艘德國租借的戰艦,德國政府從中發現了一個機會!

與歷史上不同,這個位面上各大列強之間對技術產品的出口控制增強了不少,德國人已經很難得到英國的帕森斯是蒸汽輪機。不過好在德國加緊了自己的布萊梅型蒸汽輪機的研發工作,所以雖然有厭惡但是還可以容忍。同時法國人也無法將蔡司的光學鏡頭安裝在自己的炮塔上了。不過好在這種出口限制僅僅限於敵對國,中立國家還是不受限制的。也就是說像華夏這樣的國家還是可以取得英國人的蒸汽輪機,並且將其用在自己建造的戰艦上。

德國人想法就是從這一點出發點,軍火不同於一般商品,其出售帶有極強的政治性。這種政治性早在前無畏時代就開始了,在歷史上日本戰艦都購自於英國就說明了英日之間的同盟關係。而在訂購英國戰艦之餘還專門向法國和德國訂購戰艦則是爲了向兩國示好表示不願意與之爲敵。而在無畏時期,英國人爲土耳其建造兩艘無畏艦也是爲了拉攏這個搖擺不定的國家。當然,最後讓丘吉爾給搞砸了。並且間接導致了沙皇俄國的覆滅。

所以德國人設想是,讓華夏海軍爲自己一方建造戰艦,這樣一來至少可以向外界表示一個政治傾向性。當然德奧意三國是不會用華夏建造的戰艦的。其主要客戶還是土耳其。因爲動力系統的滯後性,所以德國自己船廠的生產計劃都排的滿滿的,自然無力給土耳其新造戰艦。而且遠東艦隊失去了兩艘沙恩霍斯特號型袖珍戰列巡洋艦,這個漏洞還是要補上的。至於說意大利人,也在重新整合自己的艦隊,奧匈帝國嗎?這個海軍悲催國家不提也罷。

隨着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的實施。土耳其這個國家在德國戰略中的地位直線上升。再加上土耳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在德國決定儘量挖掘這個盟友的潛力。而在對波斯灣進行一番勘察後,德國人認爲在這個距離英國人和一個海軍基地都比較遠的地方建設一個可以震懾整個北印度洋的海軍基地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如同卡在印度洋咽喉的魚刺一般。讓英國人坐立不安。

而當德國特使將這個意思說明白後,徐傑認爲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不過新造戰艦就算了,畢竟現在華夏海軍中有9艘無畏艦,戰爭結束後還要造新式超無畏,而爲了節省經費的話。必然要處理一下戰艦,三艘寧海級已經服役多年,也經過了數次血戰還受了重創。估計是賣不出去了,不過兩艘龍旭級戰列巡洋艦和兩艘龍騰級戰列艦徐傑倒是打算處理掉。

但是德國人又豈是好糊弄的?處理2手戰艦和爲別國新造戰艦在政治上絕對是兩種概念。德國人表示如果土耳其有閒錢的話,德國可以說服土耳其購買華夏海軍的2手戰艦。但是這是另外一筆生意,但是在賠償德國損失的問題上,德國政府要求華夏共和國必須以新造戰艦補償。當然價格方面可以談,多退少補。而且還在密會中暗示,這筆生意將影響德意志帝國和華夏共和國下一階段的工業合作計劃。

對於德國人的心思和擔心,徐傑還是能感覺到的,其實徐傑的底線很簡單,只要不綁在德國人的戰車上和英法開戰,那就什麼都好談。德國人需要名產品和各種資源以及初級工業產品,華夏都可以提供。英法手再長也管不了。更何況華夏共和國可以從德國獲得很多的設備和技術援助,所以,即使沒有了俄國,華夏共和國和德國之間的合作會繼續下去,而且規模會越來越大,直到1戰正式開始前。在向德國政府表示了華夏共和國會繼續維持現狀的兩國關係後,經過一番斟酌,徐傑表示可以在下一期的華夏海軍造船計劃中爲土耳其安排一艘戰艦。至於說這個計劃什麼時候制定,什麼時候展開,徐傑自己心中也沒底!

不過徐傑心中沒底,但是德國人卻表示自己已經想好了,他們對照自己的新一代超無畏計劃,以此爲藍本在具體設計和規格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2萬5千噸以上的排水量,裝備有新式的350級別的艦炮,可以在15km的距離上抵禦14寸艦炮的攻擊,並且要求航速達到24節左右!至於剩下的具體怎麼設計,德國人表示讓華夏自己看着辦。

當徐傑拿到這份計劃後,不由的咧了咧嘴。這就是一艘小型化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德國版啊。當然,從防護上來看,這艘戰艦的防護應該高於女王級戰列艦,因爲女王設計是不小心超重了,導致其露出水面的主裝甲帶高度嚴重不足……。“德國人還真是上心啊。”徐傑有些鬱悶的說道。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華夏和德意志帝國終於就相關細則方面打成了一致,根據這個協議,華夏共和國需要在4年以內開工一條符合“客戶需求”的快速戰列艦,並且在7年以內完工交付土耳其帝國。並且在5年內,土耳其帝國有追加訂單的權利!在價格一樣的情況下,土耳其帝國享有優先權!至於具體價格方面雙方根據戰艦的成本會在其基礎上加上一個“合理”的利潤率。

在歷史上無畏時代的軍艦市場本來就由兩個大國來主導,一個是英國一個是美國。前者是因爲產能足夠,後者是因爲價格比較低廉。德法奧意等國自己的戰艦都造不過來,哪有產能應付別的國家的大量訂單?不過因爲徐傑的到來,美國人爲了遏制俄國爲其建造了大量的戰艦,延誤了本國的海軍發展。而現在,輪到了美國人爲自己建造戰艦。而華夏共和國接替了美國的位置,隱約成了無畏艦潛在供應大國。

所以說在這種賣方爲主的市場中,德國人也不敢直接頂一個利潤標準。華夏共和國確實答應了爲土耳其海軍生產戰艦,但是同時,也意味着華夏共和國可以爲其它國家生產。華夏海軍在經過此戰之後,還俘獲了三艘俄國戰艦,實力更是上升了一個臺階。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海軍對新船的需求應該比較小。所以這意味着華夏共和國新擴建的船臺都可以爲外國生產戰艦。在這種情況下,過於苛刻的要求反而不好。

第1009章 停戰吧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706章 抉擇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327章 抉擇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410章 謀劃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467章 修正第310章 均衡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106章 對策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904章 交換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1029章 基地羣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1106章 對策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890章 突圍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171章 攻防戰(2)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989章 餘響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986章 慘烈第850章 兇手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696章 碰撞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373章 計劃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853章 餘波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624章 大碰撞第31章 論勢(一)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277章 虎、豹!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58章 徐教習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1247章 遊騎兵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1465章 碰上了!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121章 圍殺第972章 攔截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305章 密談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1159章 撤退
第1009章 停戰吧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706章 抉擇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327章 抉擇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410章 謀劃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467章 修正第310章 均衡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106章 對策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904章 交換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1029章 基地羣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1106章 對策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890章 突圍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171章 攻防戰(2)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989章 餘響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986章 慘烈第850章 兇手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696章 碰撞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373章 計劃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853章 餘波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624章 大碰撞第31章 論勢(一)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277章 虎、豹!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58章 徐教習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1247章 遊騎兵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1465章 碰上了!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121章 圍殺第972章 攔截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305章 密談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1159章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