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

“其實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美國更希望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強大的俄國,我們之間其實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衝突,因爲我們兩國距離太遠了。最新章節全文閱讀(.卻可以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照顧彼此的利益,美利堅合衆國的實力範圍在美洲,而貴國的實力範圍應該是在東歐和小亞細亞以及中亞。貴國曾經是這個世界上最爲頂尖的強國,而因爲一些衆所周知的原因,淪落到了現在的程度,難道貴國就不想恢復當年的榮光嗎?華夏需要的只是貴國的士兵,他們被充作炮灰消耗在戰場上,用俄國官兵的鮮血換取華夏的利益。而美國則不同,美國和盟友希望俄國能夠強大起來。”化名伊文的美國特使在莫斯科郊外的一棟別墅中侃侃而談,而他對面的科爾尼科夫元帥似乎對此深表贊同,後者在不斷的點頭。

不得不說這位能言善辯的美國特使給科爾尼科夫元帥勾畫出來的藍圖確實很吸引人。他讓這位經歷了一戰和國內戰爭的將軍看到了俄國復興的希望。按照這位美國代表所說,如果俄國能在未來的戰爭中站到協約國一邊,注意是協約國,而不是協約國和華夏!這一點是有區別的!那麼在戰爭勝利後,俄國可以收復包括烏克蘭、外高加索、波羅的海沿岸甚至是原來的波蘭部分地區!這樣的話,沙俄時代的俄國歐洲部分就可以恢復,而其中一些被佔領土經過德國十幾年的建設已經變成了一個新的工業或者農業基地,如果美國人所描繪的藍圖能實現的話,那麼俄國將重新變成一個二等強國,僅次於華夏和美國的存在!

但是畫出來的餅畢竟不能當飯吃!美國人到底能給俄國一個什麼條件呢?他們的承諾到底能履行到什麼程度呢?老實說華夏給出價碼確實不如美國人給出的多,他們只同意俄國收回高加索和東烏克蘭,而波羅的海沿岸以及波蘭地區是不行的。而美國人不一樣,看樣子美國人準備讓俄國的西部疆域恢復到1戰開始前的樣子,甚至更多!但是問題是,美國人憑什麼兌現對俄國的承諾?俄國和美國並不接壤,俄國西邊是德國及其盟友,除了摩爾曼斯克之外,俄國根本無法和協約國交流,而北極航線也時刻處於德國的控制之下。如果同盟國向掐斷的話,俄國一點辦法也沒有。至於通過華夏嗎?科爾尼科夫可不認爲華夏會容忍俄國和美國人走的太近,畢竟華夏和美國是盟友的同時還是潛在競爭對手。

似乎看出了俄國人的擔憂和懷疑,伊文笑了笑拿出一份文件說道:“這是我國和華夏剛剛達成的協議,我們出口貴國的產品可以通過華夏的鐵路進行運輸,內容涵蓋了包括從機械設備、物資、能源和糧食等等多個方面。華夏沒有理由阻止美利堅合衆國與俄國之間的聯繫。畢竟我們是盟友,華夏需要依靠美國。在未來的一年裡,華夏給我們的運輸配額大概在50萬噸左右。txt全集下載(僅僅是美國運往貴國的。貴國出口我國的物資另算。”

這份協議的說服力比伊文剛纔的話加到一起還管用。科爾尼科夫在自己看了協議之後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美國人不是欺騙自己,至少現在是這樣,而如果這份協議屬實的話,那麼俄國就可以從美國獲得許多他們無法生產也無法輕易從別國獲得的機械設備。不得不說,伊文和他身後的美國政府已經通過實際行動贏得了科爾尼科夫的初步信任。沒有人會推掉送上門來的好處。尤其是現在只能用混日子來形容的俄國政府。雖然俄國曾經的輝煌已經遠去,但是他的繼任者們依然想重振往日的雄風。

“你居然同意了美國人對俄國的援助?”當彭毅得到消息後曾經十分震驚徐傑的選擇,美國人的心思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華夏這樣做不是幫助美國人挖自己的牆角嗎?徐傑怎麼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美國人願意花錢我們爲何不幫他?以俄國人現在的力量想要在2戰中牽扯同盟國的軍力根本不可能,現在的俄國太弱了,甚至連作爲一枚棋子都很勉強。我們試圖重新武裝俄國人,但是後來發現僅僅靠輸血式的武裝對戰局的影響很小,這樣組建起來的俄軍最多隻能再戰役層次發揮作用,想要獨擋一面根本不可能。俄國需要一定的力量,需要有自己的造血能力。這是必須的,無論是華夏也好還是美國也好,總要有一個人來出錢。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人出錢了,俄國人不一定會聽他的。這個道理你懂?”徐傑笑着說道。

“舉個例子吧,如果你是俄國人,美國人幫助你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而在戰爭爆發後,當你無力抵擋德軍的進攻的時候,你會向誰求助?誰纔是你生存下來的關鍵?是美國還是華夏?”徐傑的問題簡單而又尖銳,就這樣一個問題將原本有些生氣的彭毅徹底弄的沒脾氣了。

徐傑的意思很簡單,即使美國人百分百的付出了誠意,但是最終決定俄國命運的依然是華夏,華夏隨便找點理由就可以掐斷美國和俄國之間那條至關重要的物資通道。而美國給的華夏可以給,比如說物資、設備和技術,而華夏可以給的,美國人給不了,比如說運輸路線。在這種情況下,俄國人肯定會選擇華夏而不是曾經下大力氣幫助過自己的美國!

“可是美國人也不傻,他們難道看不出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爲他人做嫁衣裳?俄國人同樣也能認識到這個問題吧?難道他們只是想從美國人身上賺一把就走?另外你說的前提是俄國擋不住同盟國進攻。而如果俄國能擋住的話,那麼這個你剛纔說的就都是一個僞命題。”很快,彭毅似乎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即徐傑的假設是建立在俄國人擋不住的基礎上的,如果俄國能夠依靠美國人在戰前的工業援助保持在前線和德國部隊打過平手的話,那麼華夏通道的重要性就會大大下降。那麼俄國和美國之間的真正結盟就成爲了現實。

“你總算說道問題的關鍵了!美國人和俄國人賭的就是經過雙方的努力之後,由美國武裝的俄國軍團可以擋住同盟國的東歐軍團!而我賭的是俄國人擋不住德國人的兵鋒,你信嗎?”徐傑笑着說道。

“你從來就不是一個願意用國運去賭的人!這不符合你的做事原則,沒有完全的把握,你是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的。”彭毅皺了皺眉頭,他現在發現自己越發看不懂這位老夥計了。比十幾年前還看不懂。

“這個問題要是說開了的話,恐怕幾個月都說不完,這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了。我們不妨做個假設。來權衡一下我們現在對俄國政策的得失。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美國人打算依靠英法俄三國來擊敗同盟國,而同盟國也想在南下印度之前先把法國解決掉,那麼好了,雙方目前博弈的焦點就在歐洲西線!”

“美英法三國是鐵打的盟友,無論如何他們都會竭盡全力抵抗德國,但是俄國不一定,他孤立無援,如果法國失敗了,那麼德國人回過頭來就會找他的麻煩,而如果法國守住了,甚至於開始向德國反攻的話,那麼俄國晚點時候加入照樣可以獲得好處,如果我是俄國領導人的話,我無疑會選擇第二條路!”

“當然,我們也可以站在英法的角度給他們開個掛,我們假設俄國一開始就竭盡全力攻擊德國。那麼新情況下形勢依然不會有什麼改變,原因很簡單,法國贏則協約國集團大獲全勝,法國輸則同盟國佔優勢。俄國人只能起到牽制作用,而無法決定戰爭的勝負。其實我們的戰略時建立在法國輸的基礎之上,如果法國能擋住德國人的進攻的話,那麼我們的所有計劃都將變成一堆廢紙,而可惜的是我們很難干涉遙遠歐洲的戰況。所以說,無論俄國人和美國人如何操作,只要法國輸了,那麼決定俄國命運的選擇權就會落到我們手中,而反之,我們也沒有任何辦法去幹涉。我們不可能對俄國動手。你說是不是這樣?”徐傑細心的解釋道。

“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俄國人,畢竟連德國人都對俄國毫不上心,美國人的舉動德國人多少肯定知道一些,但是他們卻無視這些,這其中有力有未逮的原因,但是同時也有德國對戰爭形勢的自信,德國人都不着急,你着急幹什麼?”徐傑最後半開玩笑的說道。

正如徐傑所說,德國人確實知道美國正在試圖聯合俄國。而對於這種行爲,德國人確實採取了一種半漠視的態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國感到現在有些力有未逮,德國人的第一目標是法國,這一戰直接決定了這次大戰的走向,德國人如果能把法國佔領的話,那麼就可以集中大量力量用於其它戰場,而且協約國在失去了法國這個重要盟友之後無論是從實力還是從地理上來說都將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面。華夏有句俗話叫得隴望蜀。法國如果都被佔領的話,那麼英國就陷入了危機之中。如果英國完蛋了,那麼無論是美國還是華夏,想要反攻歐洲大陸基本就不可能了!法國就是這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一旦倒下引起的反應將是連鎖的無法控制的!

按理說在這種情況下爲了保證最後大戰爆發之時德國能集中力量應對西線,應該在戰爭爆發之前先清理一下東線避免兩面作戰的局面。德國人也確實考慮過這個建議,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爲俄國畢竟是個大國,打敗俄國軍隊很容易,但是想要控制那片廣袤的土地和那裡的人民卻是一個相當費力的事情,按照德國人的估計,如果想要控制5000多萬俄國人的話,那麼他們必須在俄國部署至少80萬以上的部隊和警察!而如果僅僅是這個代價的話,那麼也還在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畢竟德國還有許多盟友,湊出這支部隊不算太困難。

真正讓德國人投鼠忌器望而卻步的不是俄國人,而是俄國東面的華夏!德國如果悍然入侵俄國的話華夏不可能無動於衷,吃掉俄國的德國將直接和華夏接壤,這對於兩個超級強國來說是一件十分不安全的事情,華夏擔心德國,而德國又何嘗不懼怕華夏?當年1戰結束後俄國之所以能存在,根本原因不在於俄國,而在於華夏和德國之間需要留下一個緩衝區!而德國要是現在攻擊俄國的話,那麼華夏至少會給俄軍提供裝備和訓練,如果看情況不對的話,華夏部隊再一次大舉進入俄國也不是不可能的,那麼德國最終將陷入一個比伊朗還要大的泥潭之中!而且因爲關係到雙方的根本利益,戰爭的規模越打越大甚至失控的可能性都是有的,要是這時候,協約國再在自己背後捅刀子的話,同盟國直接輸掉戰爭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既然同盟國已經決定再打掉協約國之前和華夏保持克制,那麼爲了一個對西線影響並不大的俄國和華夏再打一次顯然是不理智的!

那麼既然打不了的話,德國人就必須評價一下俄國在發展了3年後會對同盟國東線造成什麼壓力了。而研究了一番之後,德國人認爲就憑現在俄國的工業基礎和國內環境,發展3年後還真對同盟國沒啥壓力。俄國人的底子太薄了,而發展時間也太短了,美國和俄國之間又隔着將近半個地球。再加上俄國國內糟糕的道路情況。3年後的俄國能把同盟國怎麼樣?按照德國人的估計,即使最悲觀的情況,50萬同盟國軍隊就足以抵禦俄國軍隊的進攻了。這個成本和比用80萬軍隊和警察控制俄國,還要冒着和華夏開片的危險要小的多了。所以想來想去,德國人還是決定先放放。而且德國不相信俄國人會在局勢不明朗之前就匆忙的跳上協約國的戰車!

感謝書友蜜絲之佛陀的打賞~~~,以及書友anhei016、jhb315的月票支持~~~~~。

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232章 戰與和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78章 遭遇戰第1350章 血與火1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633章 纏鬥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625章 前哨戰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467章 修正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85章 後院起火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830章 大出血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1352章 總攻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081章 新人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232章 戰與和第1467章 修正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728章 血戰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章 穿越第1345章 阻擊戰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1440章 談判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185章 外援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408章 定計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005章 決斷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
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232章 戰與和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78章 遭遇戰第1350章 血與火1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633章 纏鬥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625章 前哨戰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467章 修正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85章 後院起火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830章 大出血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1352章 總攻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081章 新人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232章 戰與和第1467章 修正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728章 血戰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章 穿越第1345章 阻擊戰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1440章 談判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185章 外援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408章 定計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005章 決斷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