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

如果讓徐傑評價一下甲午海戰中中日雙方海軍陣容的話,只有一句:”北洋主力齊出對日本精銳艦隊。“相對於北洋把幾乎所用能出海遠航的戰艦都出動,日本僅僅是派出了其主力的2/3左右。除了大家所熟知的6條本隊戰艦,和4條快速巡洋艦外,日本還有2艘2等鐵甲艦和5條無防護巡洋艦的兵力,其中兩條2等鐵甲艦(噸位爲2200+噸,火力不弱於北洋的一般巡洋艦)另外5條防護巡洋艦噸位再1300噸以上,雖說無防護,但是作戰性能上還是要比北洋的超勇揚威強多了(尤其是火力,例如天龍號,噸位1358噸,就有170MM克虜伯炮一門,120MM炮6門)。至於炮艇和魚雷艇?日本海軍光魚雷艇就有23條。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北洋海軍敗得一點也不冤。如果當年大東溝海戰日本海軍傾巢而出的話,估計北洋水師就不是僅僅損失5條戰艦的問題了,定鎮能否回去都夠嗆。

而如果考慮日本的潛力,參考甲午海戰當天日本就直接訂購了2艘戰列艦以及在甲午海戰期間花高價從智利搶購和泉號這兩件事。可以大概推斷出日本在開戰期間至少有75萬英鎊左右的餘款可用於軍購。(兩條單價100萬英鎊左右的戰列艦按首付25%計算,而和泉按25萬英鎊計算)這樣看來,日本將有可能購買2到3條的穹甲巡洋艦的潛力。也就是說日本最後可以達到的一線主力艦數量是20艘(包括5艘無防護巡洋艦)其中快速巡洋艦7條。而且還要考慮應付俄羅斯海軍的趁火打劫。

針對以上情況,徐傑對北洋海軍的改造計劃如下,第一給八大遠換裝速射炮。結合史實,定鎮計劃各安裝6門,其它各船如果以補充4門計算的話,需要購買36門4.7寸速射炮。再加上配備的彈藥以及維護戰艦的其它費用,大概要需要30萬英鎊左右。(史實上購買16門120速射炮及其配件就預計要花61萬兩白銀)

第二,購買3條**級巡洋艦,如果以首尾各1座雙聯6寸炮來計算,3條戰艦加上別要的配件和彈藥大概要花90萬英鎊。同時按每條船400人來計算,至少要有1200名水兵。人員消耗另算

第三,購買2到3條加里波第改進版裝巡,每條按70萬英鎊來計算。一共是210萬英鎊。每條戰艦按600人計算。3條戰艦一共要1800人。

綜上所述,徐傑至少要花330萬英鎊採購武器和戰艦。至於人員至少要3000人,這幾乎等於重建一個北洋艦隊。要知道北洋艦隊一共纔有4000餘名官兵。加上人員的花費,沒有350萬兩白銀,徐傑根本就沒有確實的把握打贏甲午海戰這場至關重要的戰爭。而且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建立在歷史估算上。看着幾張寫滿數據的白紙,徐傑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350萬英鎊。整整2200多萬兩啊。而從歷史上來看,清政府在甲午戰爭期間從外國銀行的借債也不過2400萬兩。

發愁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徐傑現在能做到也只有先賺錢,先成名,然後想方設法爲與清朝駐4國公使薛福成結交。進而想方設法進入北洋。同時還要和各國技術和政界保持一定的聯繫,爲今後的造艦做準備。至於選擇在哪造艦?徐傑還是傾向於在法國和意大利。爲什麼呢?第一,英國。英國爲自己造戰艦的船臺已經不算很充裕了。還能同時給北洋下水3艘8500噸級戰艦?顯然不可能。而且當時英國親日傾向已經很明顯了。徐傑可不敢保證英國人不會把信息都告訴日本人。第二,德國。這麼說吧,在德國生產俾斯麥號裝巡之前,德國的戰艦建造根本沒法和英法意相比。德國給清朝造定鎮的時候,意大利已經在造1萬3千噸級的戰列艦了(航速20.3節!!4門343主炮。但是水線裝甲很薄,只有4寸。是典型的薄皮快速戰列艦。)1895年德國開始建造的皇帝級戰列艦也不如意大利93年開始建造的ammiragliodisaintbon級戰列艦,所以,徐傑直接無視了德國。

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868章 拼命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868章 拼命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467章 崩潰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395章 盯梢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126章 反間諜!!第91章 嚴博勳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297章 規劃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115章 反擊第31章 論勢(一)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966章 陷阱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448章 防守反擊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722章 碰撞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821章 準備2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1456章 報復第821章 準備2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904章 交換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115章 反擊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108章 南下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1270章 交戰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444章 落幕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566章 俄荷談判
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868章 拼命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868章 拼命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467章 崩潰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395章 盯梢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126章 反間諜!!第91章 嚴博勳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297章 規劃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115章 反擊第31章 論勢(一)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966章 陷阱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448章 防守反擊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722章 碰撞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821章 準備2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1456章 報復第821章 準備2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904章 交換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115章 反擊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108章 南下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1270章 交戰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444章 落幕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566章 俄荷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