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君恩(六)

在兩年多的剿匪生涯中,通過那些親眼所目睹民間災難,旭子心中對於楊廣的認識基本已經定了性。雖然他一直不願意譴責對方昏聵無能,但對方包庇權奸,縱容貪污,對民間疾苦視而不見等種種行爲卻沒有一樣不令他感到失望。而同是這個楊廣,在近距離與他接觸時展現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此人會爲過去犯下的錯誤而感到內疚,此人會爲治理不好這個國家而感到憤懣,此人會爲民間對其的種種非議而感到委屈,甚至落淚不止。

此人對李旭讚賞有加,不惜力排衆議而對後者進行提拔。此人在國庫空虛,各郡錢糧大半運不到東都的情況下,還信誓旦旦地保證要爲汾陽軍解決後顧之憂。此人擔心李旭的衝動,居然要求他短時間內不要去討伐羅藝,而是坐等對方耐不住性子露出破綻。此人……

一時間,公義私恩在旭子心頭糾纏。令他的身體一半炎熱如湯,一半冰冷若雪。站在當場,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該向楊廣表示感謝,還是坦誠地告訴對方事實真相。大隋朝各地早就亂了套,裴矩等人口中的芥癬之癢,目前已經成爲膏盲之毒,如果陛下再不振作起來的話,大廈不日將傾!

“陛下,末將,末將得陛下眷顧,心中深感大恩!”他用顫抖的聲音說道,彷彿靈魂已經脫離了軀殼。但沒等他將話說完,楊廣已經又一拳打將其打醒,“看你這熊樣!你是朕的心腹,朕不替你照看後路,還替誰照看。況且這次叫你去博陵,也不是光去享福。那裡前無大河後無高山,是個名副其實的四戰之地。若是派了別人去,朕還真的不放心!”

‘難道陛下對地方上的情況心知肚明,只是不願意說破麼?’旭子楞了楞,一廂情願地想。‘陛下知道權臣誤國,所以一直韜光養晦。待到時機成俗,一鳴驚人。’這個想法令他感到全身燥熱,但楊廣接下來的話很快就讓他的希望徹底破滅,“河北這兩年盜匪很多,但都沒怎麼成氣候。朕聽說你的老家附近有一個賊頭王須拔自稱漫天王,還有一個賊帥魏刀兒自稱歷山飛,你可以先拿他們兩個練練兵。你的治所東邊是竇建德,朕已經派了楊義臣去,估計很快就能把他剿滅掉。至於西面麼…….”楊廣猶豫了一下,很快又非常大度地做了個手勢“算了,西面的事情朕不難爲你,朕自然會做出安排。你好好煉你的兵,明年咱們君臣都緩上一口氣。待後年開春,朕還要去征討高麗。到時候讓你做朕的開路先鋒,扶余道大總管!”

“陛下還要徵遼麼?”李旭大吃一驚,全身上下涼了個透。以大隋朝現在的情況,高句麗不興兵犯境,已經算是高元狗賊君臣無智。大隋居然還準備再次打過去,恐怕兵馬沒等集結,各地士卒早已經造了反。

“你也不贊同朕征討高麗?”楊廣看到李旭神色大變,狐疑地問。他在今年年初時就籌劃着第四度徵遼,諸臣之中除了裴矩和宇文述贊同外,其他人都委婉表示了反對。對於那些已經年過半百的老臣,楊廣可以認爲他們是人老血氣不足。對於那些喋喋不休的文官,楊廣認爲他們發對的原因主要是被第一次兵敗嚇破了膽。文人麼,畢竟膽子小些,不如武將那樣奮不顧身。但連同最驍勇善戰的愛將李旭也反對,楊廣真有些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倉猝了。

“末將以爲,欲平高麗,先得保證大軍後路無憂。所以末將建議先平定國內各地亂匪,再議論徵遼之事!”聽說過楊廣爲了徵遼的事情殺過好幾個人,李旭不敢明着跟他頂撞,換了個委婉地方式勸諫。

“難道各地亂匪還能堅持到明年秋天麼?朕麾下那麼多將軍是幹什麼吃的?”楊廣聳聳肩膀,對李旭如此“悲觀”的看法非常不認同。“朕將歷山飛和漫天王交給你。把瓦崗軍交給張大人,把竇建德交給楊義臣。等朕回到了東都,讓樊子蓋親領大軍來河東剿滅敬盤陀。屈突通西進去討伐孫華,你們幾個都是名將,朕不信你們對付不了些許蟊賊!朕在東都看着你們,誰先完成了任務,朕就封他爲國公,世代襲爵!”

“末將當竭盡全力!”李旭知道楊廣不會相信各地叛軍勢力已經非常龐大,只好退而求其次。“陛下若想徵遼,最好給末將等半年到一年時間。待末將和幾位老將軍都奏凱而還,羅藝將軍的態度也明朗了,陛下再下征伐令也不遲!”

“嗯,朕怎麼又把羅藝忘了。如果他在漁陽郡造了反,朕還真沒法從陸路前往遼東!”楊廣只理解了李旭諫言中的最後一句,如果羅藝造反的話,北去通路就會被卡斷。徵遼大軍根本沒法抵達目的地。

想到這,他有些懊惱地用弓柄敲了敲自己的腦袋,“朕真的有些糊塗了,羅藝還在漁陽呢。朕這回聽你的,徵遼的事情緩一緩,待眼前亂七八糟的雜事有個結果再說。對了,你估計到了博陵後,汾陽軍需要多長時間可堪一戰?”

“陛下剛纔不是還叫末將不要着急麼?”李旭被楊廣跳躍不停的思維弄得暈頭轉向,楞了一下,然後試探着問。

“朕剛纔是叫你不要着急去征討羅藝。他這個人智勇雙全,麾下帶得又是咱大隋最精銳的具裝鐵騎。你貿然衝上去在平原上與他對陣,肯定會被鐵騎踏個稀爛。”楊廣搖了搖頭,笑着向李旭解釋自己的想法。“但朕問的不是你何時有把握去征討羅藝,而是帶領汾陽軍,向帶領齊郡子弟那樣勢如破竹地去剿匪。朕記得上次剛把你派到歷城,轉頭就收到了地方上送來的捷報。沒過幾個月,歷城周圍就匪跡全無了!”

“那全賴張須陀老將軍指揮有方,並且郡兵們是在家門口作戰,打得英勇!”李旭想了想,決定不把話說得太滿,“汾陽軍和郡兵有很大不同。邊軍的戰鬥力遠遠高於郡兵,但士氣卻比郡兵差得多…….”

“把他們都練到這種樣子,你需要多長時間?”楊廣不太明白爲什麼戰鬥力高的邊軍士氣反而差,向遠方正在忙碌的士卒指了指,追問。

在校尉張江的指揮下,百餘汾陽軍兄弟策馬飛奔,他們一會分散進擊,一回包抄匯合,正驅趕着十幾頭大而無害的野獸向楊廣和李旭身邊靠近。

甘羅快速迎了上去,兜轉在鹿羣側翼,嘶咬衝撞,將整個鹿羣逼向羽箭射程之內。楊廣大笑着舉起弓,將箭搭上弓臂。被士卒們趕過來的是數頭野鹿,其中一個渾身毛色灰白,正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目標。

“此地無愧白鹿山之名,真的有白鹿!”楊廣興奮地叫喊着,嗓音嘶啞,面頰上再度出息兩團潮紅。“李郎將,你煉得好兵,朕把他才交給你幾天,就脫胎換骨!”

“他們都是百裡挑一的,每人至少經歷過三次大戰。汾陽軍士卒補充完整後,經過訓練,最快也得三個月才能形成戰鬥力。陛下若想每個人達到這些弟兄的身手,至少得容末將先帶着新兵打上幾仗。見了血後,隊伍纔有殺氣!”李旭望着吶喊馳騁的弟兄們,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回答。

“朕給你半年時間,夠不夠?”楊廣用弓箭對準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的白鹿,頭也不回地追問。那頭鹿頗具靈性,知道末日即將來臨,在草尖上奔走跳躍,從不肯讓自己的跑動軌跡有規律可循。

“如果糧草器械充足的話,末將願盡力一試。”李旭不太瞭解楊廣的迫切心情,滿臉疑惑。不對付羅藝,不與竇建德交手,在楊廣的心目中,歷山飛和漫天王二人又不堪一擊。如此,他還急着催自己煉兵做什麼?難道還有更迫切需要對付的目標?

楊廣沒有繼續二人的對話,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射獵上。他的身體由北轉向南,又由南轉向東,就是沒有一箭命中的把握。甘羅是個非常好的同伴,嫺熟地替自家主人創造着良機。在它的威脅下,鹿羣幾乎是在圍着楊廣和李旭兜圈子。但楊廣對獵物的狡猾程度明顯估計不足,羽箭一直無法離弦,只累得額頭見汗,手臂微微顫抖。

李旭怕楊廣誤傷甘羅,飛起一箭,將白鹿旁邊的另一頭母鹿射翻。受了驚的白鹿猛然停住了腳步,哀聲嘶鳴。

楊廣趁機鬆開弓弦,白鹿應聲而倒。

“你去給朕殺了張金稱!”楊廣收起弓,志得意滿之餘,臉上表情無限蕭索,“把他的頭送到東都來。越快越好!”

酒徒注:向奮戰在抗災第一線的所有人致敬。

第1章 肱股(三)第1章 大賊(二)第2章 吳鉤(一)第4章 醉鄉(三)第4章 取捨(三)第2章 背棄(七)第7章 盛世(十三)第4章 變徵(七)第4章 烽火(四)第1章 大賊(七)第5章 君恩(五)第3章 無衣(四)第7章 盛世(五)第4章 醉鄉(三)第3章 何草(一)第2章 背棄(一)第1章 擊鼓(七)第5章 獵鹿(二)第3章 扶搖(五)第2章 吳鉤(五)第2章 虎雛(一)第2章 出塞(三)第6章 持槊(五)第6章 錦瑟(三)第3章 扶搖(七)第7章 盛世(三)第4章 故人(六)第4章 補天(七)第3章 曠野(三)第1章 擊鼓(一)第5章 君恩(六)第3章 曠野(五)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何草(三)第3章 扶搖(五)第1章 大賊(二)第3章 曠野(三)第1章 雷霆(四)第1章 擊鼓(三)第4章 補天(五)第2章 虎雛(三)第4章 取捨(二)第1章 大賊(六)第4章 醉鄉(一)第3章 何草(七)第3章 烽火(一)第4章 故人(三)第2章 展翼(七)第3章 浮沉(六)第5章 無家(一)第7章 盛世(七)第2章 背棄(七)第4章 變徵(二)第6章 錦瑟(三)第1章 雷霆(六)第6章 錦瑟(六)第5章 無家(五)第4章 變徵(五)第4章 取捨(四)第2章 展翼(一)第7章 盛世(六)第2章 壯士(二)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變徵(二)第4章 國殤(八)第4章 變徵(五)第6章 持槊(八)第4章 國殤(二)第5章 諾言(一)第3章 爭雄(五)第4章 變徵(七)第6章 持槊(四)第4章 國殤(六)第2章 背棄(五)第6章 錦瑟(六)第3章 無衣(一)第6章 持槊(九)第5章 君恩(六)第5章 無名(七)第1章 羽化(二)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壯士(四)第3章 爭鋒(二)第4章 醉鄉(三)第3章 浮沉(三)第1章 出柙(五)第5章 歸途(八)第2章 虎雛(六)第6章 持槊(二)第2章 壯士(六)第7章 盛世(五)第4章 變徵(五)第1章 雷霆(六)第1章 擊鼓(一)第4章 補天(七)第2章 出塞(一)第2章 背棄(七)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曠野(三)第2章 虎雛(二)
第1章 肱股(三)第1章 大賊(二)第2章 吳鉤(一)第4章 醉鄉(三)第4章 取捨(三)第2章 背棄(七)第7章 盛世(十三)第4章 變徵(七)第4章 烽火(四)第1章 大賊(七)第5章 君恩(五)第3章 無衣(四)第7章 盛世(五)第4章 醉鄉(三)第3章 何草(一)第2章 背棄(一)第1章 擊鼓(七)第5章 獵鹿(二)第3章 扶搖(五)第2章 吳鉤(五)第2章 虎雛(一)第2章 出塞(三)第6章 持槊(五)第6章 錦瑟(三)第3章 扶搖(七)第7章 盛世(三)第4章 故人(六)第4章 補天(七)第3章 曠野(三)第1章 擊鼓(一)第5章 君恩(六)第3章 曠野(五)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何草(三)第3章 扶搖(五)第1章 大賊(二)第3章 曠野(三)第1章 雷霆(四)第1章 擊鼓(三)第4章 補天(五)第2章 虎雛(三)第4章 取捨(二)第1章 大賊(六)第4章 醉鄉(一)第3章 何草(七)第3章 烽火(一)第4章 故人(三)第2章 展翼(七)第3章 浮沉(六)第5章 無家(一)第7章 盛世(七)第2章 背棄(七)第4章 變徵(二)第6章 錦瑟(三)第1章 雷霆(六)第6章 錦瑟(六)第5章 無家(五)第4章 變徵(五)第4章 取捨(四)第2章 展翼(一)第7章 盛世(六)第2章 壯士(二)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變徵(二)第4章 國殤(八)第4章 變徵(五)第6章 持槊(八)第4章 國殤(二)第5章 諾言(一)第3章 爭雄(五)第4章 變徵(七)第6章 持槊(四)第4章 國殤(六)第2章 背棄(五)第6章 錦瑟(六)第3章 無衣(一)第6章 持槊(九)第5章 君恩(六)第5章 無名(七)第1章 羽化(二)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壯士(四)第3章 爭鋒(二)第4章 醉鄉(三)第3章 浮沉(三)第1章 出柙(五)第5章 歸途(八)第2章 虎雛(六)第6章 持槊(二)第2章 壯士(六)第7章 盛世(五)第4章 變徵(五)第1章 雷霆(六)第1章 擊鼓(一)第4章 補天(七)第2章 出塞(一)第2章 背棄(七)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曠野(三)第2章 虎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