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無家(一)

下午,護糧軍再次改變陣型,原來擔任後衛的李旭及其所部被調到了隊伍正前方。原來被護在隊伍中央的新兵們則打着糧袋子做的戰旗分散在了運糧隊的兩側。錢九瓏和樊興二人各帶一隊李府老兵,與本隊保持二里左右的距離擔任斥候。劉弘基給他們的命令是,遇到落單的敵軍斥候,立刻擊殺。遇到大股遊騎,一邊示警一邊快速返回,等待大軍前往支援。

同時,護糧軍調整行進速度,不再埋頭趕路,而是擺出一幅隨時準備和敵軍開戰的架勢,沿着烏骨水徐徐向前推進。這支隊伍中戰馬數量足足是人員數量的四倍,本來就很顯聲勢。經劉弘基等人刻意一調整,立刻愈發招搖。遠遠看去,就好像有支人數過萬的鐵騎在行軍,無論誰擋在面前,都將被其碾個粉碎。

這種障眼法果然騙過了很多人,從下午到太陽落山,護糧軍至少和三支人數不下五百的高句麗士兵相遇,每一次,對方見到隋軍佈滿河灘的旌旗,都嚇得落荒而走。沒一支隊伍敢擺開陣勢來探一探鐵騎的虛實。

“高句麗人好像也是新兵!”李旭望着遠遠遁去,連戰旗倒了都不敢回頭揀的敵軍,偷偷嘀咕。

“他們都是附近部族,當初跑沒影了的。現在看到便宜,又回頭來打落水狗!”宇文仲憤怒地向李旭解釋攔路者不敢一戰的原因。

原來,遼東各地部落衆多,很多部族名義上歸高句麗國王管轄,實際上他們不聽任何人號令。當初遠征軍路過各地,這些部落望風而走。眼下隋軍戰敗的消息傳開,他們當然要打着高句麗的名號衝上前渾水摸魚。這樣的部落見到上萬人的正規軍,肯定沒膽量上前一戰。所以,劉弘基的疑兵之計用得恰是時候,縱使沒騙到烏骨城守軍,至少也起到了避免沿途部落騷擾的效果。

第二天正午,這支聲勢浩大的“鐵騎”開到了烏骨城附近。在一個月前元氣大傷的烏骨城守軍果然沒有過河攔截的勇氣,隔着河,他們將所有的城門緊緊關閉,士兵們爬上城牆,絞開弩車的弓弦,將巨大的弩箭死死瞄準了北門方向所面對的河灘。如果隋軍強攻此城,那裡將是他們過河後第一落腳點。守軍可以保證對方爲了搶奪這片河灘,不得不付出上千條生命。

讓守軍大鬆一口氣的是,這支完全由騎兵組成的,至少打了一百個旅旗的大軍居然沒有渡河的念頭。稍稍在河對岸停了停,他們就轉去了泊汋寨方向。在敵軍遠去的一剎那,眼光敏銳的瞭望手發現騎兵中間好像有些空,立功心切的他立刻向新上任的主將報告了這個觀察成果。

“將軍,咱們追不追!”瞭望手握着腰刀,渴望主將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從前天開始,出城截殺大隋殘兵的同伴們每人都大有收穫。那些大隋將士雖然餓得像綿羊一樣,沒有任何還手之力。但身上的鐵甲和腰間的橫刀卻是貨真價實。比起高句麗這邊每人自備的“獨門兵器”來,大隋工部統一製造的兵器不知道好過多少倍。

“啪!”將軍用一記響亮的耳光回答瞭望手的殷勤。新上任的主將一邊打,一邊高聲痛罵道:“奶奶的,怎麼就不長個記性。上次聽了你們的話,高將軍去追擊敵人,結果中了人家的詭計。這次人家又故意示弱,你們居然還想騙我去送死……”

萬餘將士如夢方醒,望着煙塵遠去的方向,對自家主將的判斷力好生佩服。

過了烏骨城,河灘邊開始出現大隋陣亡將士的遺體。每個人都被扒了個精光,瘦骨嶙峋的身體揭示出了他們斷糧的真相。劉弘基不準隊伍停下來爲死者收屍,反而命令大軍加快了腳步。泊汋寨已經快到了,大夥期盼的那個答案,已經就在眼前。

越靠近馬砦水,大軍遇到的高句麗散兵遊勇越多。每一隊都只有幾十個人,每一隊都搶得興高采烈。猛然看見一支打着大隋旗號的隊伍出現,很多高句麗士兵都驚呆了。有幾夥甚至不要命地掄起刀,迎着李旭的馬頭衝了上來。迎接他們自然是一波密集的箭雨,高句麗士兵在驚詫中倒下,致死都不敢相信這個時候還有一支有戰鬥力的大隋兵馬存在。

小小的勝利,卻絲毫沒有讓大夥感到高興。高句麗人的警惕越是鬆懈,越說明大隋遠征軍的境況之差。衆人加快速度向前急行,又行了十餘里,忽然看到前方騰起了一股濃煙。

沒等劉弘基詢問,擔任斥候的樊興就跑回來報告了一個最新敵情,“啓稟將軍,前方有一夥高句麗步卒,不到五百,好像正在做飯!”

“仲堅,你帶隊圍上去,全部砍了,別放走一個!”劉弘基果斷地命令。

李旭聞令,立刻帶領本部人馬疾衝上前。聽到劇烈的馬蹄聲,高句麗步卒趕緊起身迎戰。同樣人數的步兵怎是騎兵的對手,沒等劉弘基帶領大隊人馬靠上來,高句麗步卒已經潰不成軍。

武士彠和李良旅率帶領麾下騎兵從背後追上去,將四散奔逃的高句麗步卒一一砍翻在地。李旭麾下的第三個旅率高翔是他新提拔起來的,上任不久,還不太瞭解自己主將秉性,所以沒有參與追殺敵軍,而是帶着幾十名士兵老老實實地打掃戰場。正在專心清理對方遺棄下來的輜重時,猛然,他發現高句麗人做飯的火堆旁有東西動了一下。

“保護大人!”高翔嚇了一跳,迅速撥動馬頭橫在了李旭面前。幾個老兵揉身撲上,在火堆旁的泥土裡拎出了一個正在蠕動着的“怪物”。

是人!李旭楞了一下。緊接着,一股噁心的感覺直衝到了嗓子眼。那個怪物是人,但已經失去了人的模樣。剛纔那夥高句麗士兵砍下了他的雙手,雙腳,只留着一條垂危的生命供他們取樂。

“拿水來!”李旭跳下馬,強忍着腹中的翻滾感覺從士兵手中接過了這個倖存者。此人無疑是個大隋潰卒,但眼神早已經散亂,根本認不住自家的旗號。

“粥,粥,給我口粥喝。求你了,讓俺做個飽鬼!”獲救者在李旭手臂中扭動着,喃喃說道。無論李旭問什麼,他始終都是這一句話。

“大軍呢,大軍在哪。辛大將軍呢,辛世雄大將軍在哪?”宇文仲從士兵號衣上,認出了其隸屬於左屯衛,跳下戰馬,抱住對方軀體追問。

“粥,給我口粥喝。問什麼,我全告訴你!”獲救的士兵用無神的眼睛看了宇文仲一下,喃喃地祈求。

錢九瓏命人將乾糧放在水裡面搗成糊糊,以鐵腕盛着,端到了獲救者面前。瞬間飄出的糧食香味立刻讓此人精神一振,他立刻張開嘴,死死咬住了鐵碗邊緣。

“還有,還有,讓我餵你!”錢九瓏大聲叫道。此人卻不肯聽他的話,嘴裡荷荷發聲,以最快速度,將糊糊吸進了口中。

有人拿來一條氈子,李旭輕輕地把傷者放在了氈子上。然後要來另一碗糊糊,一勺一勺地喂進了傷者口裡。不知道多少天沒吃東西了,此人幾度咬中了銅匙。每次牙齒和銅匙發出碰撞聲,他的眼神都會亮一下,鬼火般跳躍,然後迅速又黯淡下去。

當第六碗糊糊下肚後,傷者終於緩過了幾分精神。輕輕動了動頭,他將李旭伸來銅匙碰到了一邊,然後,以喘息般的聲音問道:“你,你是隋人麼,是陛下,是陛下派你們來救我們的吧?”

“我們是大隋護糧軍,奉命前來送糧!大軍呢,大軍都到哪了?”李旭放下銅匙,急切地追問道。

“大軍?”傷者如同夢囈般,努力想着李旭的問題,突然,他笑輕輕地笑了起來,骯髒的面孔上,那笑容看起來是如此的詭異。

“大軍,不就在你面前麼?”他笑着,笑着,彷彿發現了什麼非常有趣的事情般,回答。突然,他的笑容靜止了,頭軟軟地垂在了一邊。

天地間一下子只剩下了風聲。“大軍就在你的面前!”每個人都聽到了這個答案。東征大軍潰了,這已經是不容爭議的事實。而現在,護糧隊距他們的最終目的地泊汋寨已經不足二十里!

“把他埋了吧!”劉弘基走上前,低聲命令道。此時,他亦心亂如麻,不知道是繼續帶領運糧隊前行還是迅速回撤。如今,兩種選擇的結果基本上沒太大差別,無論向前還是向後,全殲了遠征大軍的高句麗人很快就會像嗅到血腥味的狼羣般圍攏過來。

“報告將軍,左前方二里有戰鬥。高句麗士卒圍攻一片樹林,人數不超過五十!”就在大夥無法做出決斷的時候,擔任斥候的樊興又跑了回來,大聲彙報。

“殺上去,救下一個算一個!”劉弘基毫不猶豫地命令。

心中正憋着一股鬱悶之氣的騎兵們立刻衝了過去,切瓜砍菜般將高句麗人砍翻在地。兩個被打懵了的高句麗人慌不擇路,一頭扎進了樹林,才衝出不到十步,迎面飛出兩支羽箭,將他們一一釘在了地上。

“林子裡是什麼人,大隋校尉李旭在此!”李旭雙手攏在嘴巴,大聲喊道。大夥現在最需要了解的是遠征軍到底還存在不存在,樹林中的人還有戰鬥力,無異於上天把大夥需要的情報送到了他面前。

“人沒了,餓死鬼還有兩個!”樹林裡,隱隱傳來的陰陽怪氣的回答。緊跟着,兩個獵戶打扮的傢伙相互攙扶着,跌跌撞撞地走了出來。張秀帶着李旭的親兵走上去,欲搜檢對方的身體,卻被此人粗魯地用手推開。來人一邊推,一邊罵道:“就我這點力氣,還能動得了你家校尉大人。讓開,讓開,讓我看看救命恩人是哪個!”

說罷,此人扶住身邊樹幹,努力擡起頭,露出李旭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張臉。

“哈,沒想到救了我的是你!”此人臉色和嘴脣蒼白得如鬼一樣,唯有一根舌頭,還鮮紅地在口中轉動。

“我也沒想到,救的居然是你!”剎那間,李旭徹底忘記了劉弘基當日的叮囑,喜怒交加地反擊道。

第2章 虎雛(六)第8章 疊唱(三)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出塞(二)第2章 虎雛(七)第3章 烽火(三)第3章 烽火(二)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出塞(二)第3章 曠野(四)第4章 變徵(五下)第3章 爭雄(二)第1章 雷霆(一)第6章 持槊(六)第7章 盛世(十一)第2章 背棄(三)第3章 爭雄(三)第2章 吳鉤(三)第5章 歸途(七)第2章 出仕(六)第4章 取捨(七)第3章 無衣(三)第3章 何草(四)第4章 國殤(四)第3章 曠野(二下)第3章 何草(一)第1章 雷霆(一)第4章 故人(二)第4章 故人(六)第7章 盛世第1章 出柙(五)第3章 爭鋒(二)第1章 盛世(三)第3章 何草(五)第4章 國殤(六)第6章 錦瑟(四)第1章 大賊(七)第3章 何草(一)第6章 持槊(二)第2章 出仕(二)第5章 君恩(四)第2章 吳鉤(四)第3章 何草(一)第1章 肱股(四)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曠野(一)第6章 錦瑟(三)第4章 變徵(八)第2章 壯士(二)第1章 羽化(五)第3章 浮沉(五)第2章 出塞(二)第1章 出柙(二)第3章 無衣(五)第3章 烽火(三)第4章 故人(三)第2章 虎雛(七)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變徵(二)第5章 獵鹿(九)第4章 補天(三)第3章 曠野(二)第1章 雷霆(八)第5章 諾言(二)第3章 無衣(五)第6章 持槊(三)第4章 補天(二)第6章 持槊(五)第7章 盛世(十二)第6章 錦瑟(四)第5章 獵鹿(三)第5章 無名(五)第5章 獵鹿(七)第2章 出仕(三)第4章 國殤(八)第5章 君恩(三)第5章 君恩(五)第1章 雷霆(二)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吳鉤(六)第3章 浮沉(二)第1章 雷霆(三)第5章 諾言(一)第7章 盛世(十)第1章 雷霆(五)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浮沉(七)第1章 雷霆(五)第3章 扶搖(六)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取捨(五)第3章 無衣(二)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虎雛(七)第2章 出塞(四)第1章 擊鼓(三)第2章 出塞(三)第4章 變徵(四)
第2章 虎雛(六)第8章 疊唱(三)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出塞(二)第2章 虎雛(七)第3章 烽火(三)第3章 烽火(二)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出塞(二)第3章 曠野(四)第4章 變徵(五下)第3章 爭雄(二)第1章 雷霆(一)第6章 持槊(六)第7章 盛世(十一)第2章 背棄(三)第3章 爭雄(三)第2章 吳鉤(三)第5章 歸途(七)第2章 出仕(六)第4章 取捨(七)第3章 無衣(三)第3章 何草(四)第4章 國殤(四)第3章 曠野(二下)第3章 何草(一)第1章 雷霆(一)第4章 故人(二)第4章 故人(六)第7章 盛世第1章 出柙(五)第3章 爭鋒(二)第1章 盛世(三)第3章 何草(五)第4章 國殤(六)第6章 錦瑟(四)第1章 大賊(七)第3章 何草(一)第6章 持槊(二)第2章 出仕(二)第5章 君恩(四)第2章 吳鉤(四)第3章 何草(一)第1章 肱股(四)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曠野(一)第6章 錦瑟(三)第4章 變徵(八)第2章 壯士(二)第1章 羽化(五)第3章 浮沉(五)第2章 出塞(二)第1章 出柙(二)第3章 無衣(五)第3章 烽火(三)第4章 故人(三)第2章 虎雛(七)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變徵(二)第5章 獵鹿(九)第4章 補天(三)第3章 曠野(二)第1章 雷霆(八)第5章 諾言(二)第3章 無衣(五)第6章 持槊(三)第4章 補天(二)第6章 持槊(五)第7章 盛世(十二)第6章 錦瑟(四)第5章 獵鹿(三)第5章 無名(五)第5章 獵鹿(七)第2章 出仕(三)第4章 國殤(八)第5章 君恩(三)第5章 君恩(五)第1章 雷霆(二)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吳鉤(六)第3章 浮沉(二)第1章 雷霆(三)第5章 諾言(一)第7章 盛世(十)第1章 雷霆(五)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浮沉(七)第1章 雷霆(五)第3章 扶搖(六)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取捨(五)第3章 無衣(二)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虎雛(七)第2章 出塞(四)第1章 擊鼓(三)第2章 出塞(三)第4章 變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