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壯士(二)

張須陀見到旭子在談笑之中拉近與自己麾下部將的關係,忍不住對年青人又高看了一眼。李旭的勇武之名他早有而聞,同僚口中,和勇武並稱的是此人的桀驁不遜。據說此人曾經在虎牢關之戰後當衆頂撞過大隋軍中第一人宇文述,所以才惹得宇文老將軍發怒,不得不奪了他的官職。誰知道這小子不服氣,居然又跑到皇帝面前告御狀,把滿朝文武攪得不能安生。令人驚歎得是,一番御前官司打下來,平素威風八面的宇文述居然沒佔到什麼便宜。不但把已經到手一半的右武侯大軍弄丟了,而且還眼睜睜地看着皇帝陛下給李郎將加官進爵。

對宇文述老賊,張須陀素來沒什麼好感。但這不等於他認可傳說中李旭那些冒犯上司,恃寵而驕的舉動。驕傲的人通常都是刺頭,他們經常因爲過於驕傲讓自己和周圍的人付出巨大的代價,老將軍以幾十年的閱人經驗可以確保這一點。所以,他對朝廷派遣李旭來輔助自己剿匪的安排並不十分滿意。實際上,齊郡郡兵現在缺的不是什麼勇將,名將,而是物資補給。近幾年跟叛匪反覆糾纏,民間越打越窮,已經不能再承擔得起郡兵們的裝備損壞。爲了彌補虧空,老將軍已經被迫使用了許多不願意使用的手段,卻還是無法給麾下士卒們湊全合格的兵器與鎧甲。

如果張須陀強行從民間徵守養兵費用,肯定能刮到大筆錢財。但他不忍心這樣做,在老將軍眼裡,所謂叛匪,大多數都是日子過不下去的百姓。他們最初造反的目的不過是爲了有口飯吃,發現提着刀吃飯比提着鋤頭在田地中刨食效果更佳後,才成爲四處打家劫舍的流寇。別的地方百姓安危張須陀無權過問,但在他自己防禦範圍內,張須陀不願意做逼良一劍爲盜的事情。

山丘下的叛軍又開始鼓譟,大約三百多名身穿灰布衣服,頭上包裹着灰巾的壯漢高舉着盾牌,列隊而上。這是石子河的灰衫軍,腦袋上灰撲撲的頭巾是他們的標誌。兩股盜匪合夥打劫,彼此之間的權力和收益卻要分得一清二楚。從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生意人,做拿人命換錢的生意。張須陀笑了笑,從遠處收回目光。叛匪如此,大隋官軍其實也差不多。郡兵們打仗,府兵們很少幫忙。這回皇帝陛下派一個府兵將領加入郡兵作戰,已經是打破了以往的慣例。

“敵軍並不和睦!”李旭提着弓,走到張須陀身邊,低聲徵求對方的意見。“末將認爲咱們痛打其中一方,對另一方稍微手下留情,時間久了,他們肯定自己要鬧起來!”

“腦袋上包着灰布頭巾的是一夥,首領是叫石子河,當年是個有名的泥水匠。腰間纏着白布帶的是另一夥,首領叫裴長才,是個賣老鼠藥的混混,人很齷齪!”張須陀點點頭,沒有直接回答李旭的建議。年青人不像傳說中的那樣桀驁不遜,也不像傳說中的那樣沒頭腦,他在心中又重新更改了對李旭的評價。“也許是有人惡語中傷他罷!”老將軍暗自想,轉過頭,衝着大夥命令。“一會兒士信和重木先出擊,將這夥灰衫軍殺散則已,不要製造過多殺傷。叔寶和仲堅兩個打第二輪,能殺多少殺多少。石子河的人敗下去,裴長才的兵馬肯定殺上來燈,火~書城!”

重木是獨孤林的字,這個家世顯赫的年青人對李旭不服氣,張須陀早已看在了眼裡。所以他將羅士信和獨孤林放在了一組,雖然從性格上搭配,李旭和他組合到一起更合適些。

“遵命!”李旭和其他幾人同時拱手。

“我和仲堅打第一輪罷!士信和重木剛出擊過,先緩口氣!”秦叔寶爲人素來謹慎,想了想,建議。

“嗯!也好”張須陀點頭,答應。“你們兩個先上馬吧。老夫發第一箭後,立刻衝下去!”

“尊命!”李旭和秦叔寶答應一聲,飛身跳上坐騎。

秦叔寶身材與李旭差不多高,肩膀卻比李旭還寬出數寸。他手持一把丈八長槊,槊鋒比普通槊長上半尺,兩側都開有鋒刃。見李旭的兵器過於短小,秦叔寶主動策馬擋在了對方身前。“我衝進去殺了他們的頭目,你用弓箭騷擾其餘的人,給我製造機會。流寇和正規軍不同,只要帶隊的頭領一死,其他人立刻沒了膽!”

“叔寶兄不要急,這個距離,我應該能射得中!”李旭笑着用弓稍向敵軍中央指了指,正指向舉着木盾,弓着身子前進的流寇頭目。那個傢伙戰場經驗不多,半個身子都露在了盾牌外面。這個距離上的敵人,對旭子來說簡直就是一塊活靶。

秦叔寶的眉毛詫異地跳了跳,他沒想到旭子對自己的射藝如此有信心。“成麼,山上風向多變!”他善意地給旭子找臺階下。對方急着豎立威信的心情他很理解,作爲一個已經四十三歲,在低級軍官位置上滾了多年的人,他能明白一個無本之木的悲哀。(注1)

沒等李旭再做解釋,敵軍已經開始衝鋒。逆着山坡,他們跑動的速度並不快,跑着跑着,隊形就開始變得散亂。張須陀默默地扣着箭,心中計算叛匪和自己之間的距離。一百步,九十步,七十步,他鬆開弓弦,射出一支響箭。

“嗤――”長箭發出一聲淒厲的悲鳴,從跑在最前方的一名草寇的前胸處射進去。那人的身形猛地一滯,向後倒退了幾步,跌倒,咕嚕嚕滾下山坡。秦叔寶快速一磕馬鐙,胯下黃驃馬發出“唏溜溜”一聲咆哮,四蹄騰空,直衝而下。他的騎術十分精湛,胯下戰馬也是一匹少見的良駒,兩個跳躍,已經衝進了敵陣當中。

手起槊落,秦叔寶將距離自己最近的兩人挑飛。然後右腿輕踹馬鐙,命令胯下坐騎跑斜線,切開敵軍陣列,直奔隊伍中的小頭目。

他很遺憾地發現自己撲空了,那名小頭目身上插着兩根箭,一根射在胸口上,另一根插進了眼眶。無論任何一支都足以致命。秦叔寶快速掃了一眼李旭,然後手中的長槊橫掃半圈,將試圖奪回頭目屍體的數名草寇抽倒,緊接着來了個側面橫切,將驚惶失措的敵人一個接一個抽下山坡。

李旭在黑風闖入敵陣之前,射完了預定中的三箭。他射死了這夥人的頭目,又射死了舉着灰布戰旗的那個旗手。叛軍很窮,身上的衣服都是用草灰染的,更不可能買得起鎧甲。所以這三箭一點也沒浪費,直接奪下了兩條性命。

顧不上給敵人任何憐憫,旭子藏弓,拔刀。在黑風前蹄踏入敵陣中的一瞬間,藉助慣性用刀刃抹開了一人的胸脯。血在他背後噴起來,濺了臨近幾名亂匪滿臉。那些人發出聲嘶力竭的慘叫,閉着眼睛狼狽而逃。

旭子沒有追殺他們,而是撥馬橫切,他也走了斜線,於秦叔寶的方向恰好相反。兩個人的任務是將敵軍完全沖垮掉,而不是多做殺傷。

在衝下土丘前的瞬間,旭子發現秦叔寶是個將帥之才。此人知道如果讓羅士信和獨孤林來完成這個任務,肯定是殺戮過重。所以他主動搶在第一輪出擊,既彌補了主將考慮不周全之處,又沒損壞同僚的顏面。

對於沒有任何訓練的流寇而言,戰馬幾乎是他們的天然剋星。他們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手中的長兵器,也不知道互相保護。旭子的黑刀很快抹倒了第二個人,那是個四十多歲,鬍子拉喳的男子。看到戰馬衝向自己,此人猶豫了一下,沒有向其他同伴一樣抱頭逃走。這片刻的勇敢讓他付出了生命爲代價,銳利的黑刀切斷了他脖頸上的血管。勇敢的男子在原地一圈圈打着旋子,手指用力抱住脖頸,試圖把生命和血液留在體內。轉了幾圈後,他跌跌撞撞地倒下了。雙眼瞪得老大,留戀地看着生命中冬日最後一縷陽光。

橫向跑出一百五十步後,旭子再度撥轉馬頭。他的身邊已經沒有敵人了,銳利的刀鋒面前,盜匪們鼓不起更多勇氣。他放慢速度,緩緩撤回涼亭。不遠處,秦叔寶也結束了對敵軍的追殺,策馬向他靠攏過來。

“我殺了四個!傷了大概二十幾個!”秦叔寶伸出手,拍了拍旭子的肩膀。他不誇讚對方的箭法好,已經被戰果證明了的事實不需要誇讚。他現在需要擺正位置,把對方作爲朋友,同時作爲一個不錯的對手。

“我殺了七個,傷得肯定比你少。”李旭笑了笑,回敬了秦叔寶一拳。“我不會使槊,這把刀太鋒利…”秦叔寶比自己擅長控制兵器,旭子不得不承認。丈八長槊在對方手裡就像有了生命般,可以隨意施展。這點他自問做不到,認識的朋友中,好像也沒人能做到。

“我們去休息,且看士信和重木的。士信的槊法在我之上,重木的射藝不亞於你!”秦叔寶點點頭,理解李旭話語中不服的意思。不過他一點都不生氣,男人麼,心裡就得有這種不服輸的勁頭。

“願意爲他們兩個喝彩!”李旭大笑着,和秦叔寶並絡而回。他們相繼跳下馬,在涼亭內找了個地方舒舒服服地坐了下來。山坡下又傳來了喊殺聲,二人對敵軍的舉止視而不見。有張老將軍在居中調度,有兩名值得信任的弟兄前方衝殺,他們對自己的安危很放心。

注1:秦叔寶出生於571年,書中故事是在大業九年。所以其虛歲四十三。本次戰鬥爲真實事件,具體發生在大業九年春。筆者將其挪到冬天,是小說之曲筆,行家勿怪。

第4章 變徵(五下)第3章 扶搖(八)第4章 故人(五)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背棄(四)第2章 背棄(二)第7章 盛世(十一)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烽火(二)第4章 烽火(四)第5章 獵鹿(九)第4章 故人(四)第5章 無家(二)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無衣(二)第6章 持槊(六)第1章 羽化(五)第7章 盛世(三)第5章 無家(五)第2章 虎雛(五)第5章 無名(三)第1章 出柙(一)第3章 扶搖(六)第2章 吳鉤(六)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國殤(四)第5章 諾言(六)第3章 爭雄(六)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變徵(七)第7章 盛世(二)第5章 無名(五)第5章 獵鹿(二)第2章 背棄(八)第1章 大賊(一)第1章 盛世(四)第2章 展翼(二)第2章 吳鉤(七)第4章 國殤(七)第1章 肱股(二)第1章 盛世(二)第7章 盛世(八)第7章 盛世(十一)第3章 爭鋒(二)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展翼(八)第3章 浮沉(四)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背棄(四)第3章 爭雄(五)第3章 何草(七)第5章 歸途(八)第2章 虎雛(二)第5章 君恩(五)第5章 無名(一)第4章 補天(二)第3章 爭雄(三)第2章 吳鉤(六)第5章 歸途(二)第3章 扶搖(七)第5章 無家(六)第5章 諾言(三)第3章 曠野(一)第3章 爭雄(一)第3章 扶搖(五)第4章 醉鄉(三)第2章 出仕(一)第4章 醉鄉(二)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出塞(二)第7章 盛世第4章 干城(七)第3章 爭雄(一)第3章 無衣(四)第5章 無家(一)第4章 變徵(七)第2章 出仕(二)第6章 錦瑟(二)第2章 出仕(三)第2章 出塞(二)第3章 爭雄(六)第4章 故人(五)第6章 錦瑟(三)尾聲一正劇版第6章 持槊(四)第3章 扶搖(二)第4章 干城(七)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出仕(六)第5章 獵鹿(九)第2章 吳鉤(三)第2章 背棄(六)第6章 持槊(八)第1章 大賊(六)第2章 背棄(一)第3章 何草(一)第3章 扶搖(五)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曠野(二下)第3章 無衣(二)
第4章 變徵(五下)第3章 扶搖(八)第4章 故人(五)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背棄(四)第2章 背棄(二)第7章 盛世(十一)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烽火(二)第4章 烽火(四)第5章 獵鹿(九)第4章 故人(四)第5章 無家(二)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無衣(二)第6章 持槊(六)第1章 羽化(五)第7章 盛世(三)第5章 無家(五)第2章 虎雛(五)第5章 無名(三)第1章 出柙(一)第3章 扶搖(六)第2章 吳鉤(六)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國殤(四)第5章 諾言(六)第3章 爭雄(六)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變徵(七)第7章 盛世(二)第5章 無名(五)第5章 獵鹿(二)第2章 背棄(八)第1章 大賊(一)第1章 盛世(四)第2章 展翼(二)第2章 吳鉤(七)第4章 國殤(七)第1章 肱股(二)第1章 盛世(二)第7章 盛世(八)第7章 盛世(十一)第3章 爭鋒(二)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展翼(八)第3章 浮沉(四)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背棄(四)第3章 爭雄(五)第3章 何草(七)第5章 歸途(八)第2章 虎雛(二)第5章 君恩(五)第5章 無名(一)第4章 補天(二)第3章 爭雄(三)第2章 吳鉤(六)第5章 歸途(二)第3章 扶搖(七)第5章 無家(六)第5章 諾言(三)第3章 曠野(一)第3章 爭雄(一)第3章 扶搖(五)第4章 醉鄉(三)第2章 出仕(一)第4章 醉鄉(二)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出塞(二)第7章 盛世第4章 干城(七)第3章 爭雄(一)第3章 無衣(四)第5章 無家(一)第4章 變徵(七)第2章 出仕(二)第6章 錦瑟(二)第2章 出仕(三)第2章 出塞(二)第3章 爭雄(六)第4章 故人(五)第6章 錦瑟(三)尾聲一正劇版第6章 持槊(四)第3章 扶搖(二)第4章 干城(七)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出仕(六)第5章 獵鹿(九)第2章 吳鉤(三)第2章 背棄(六)第6章 持槊(八)第1章 大賊(六)第2章 背棄(一)第3章 何草(一)第3章 扶搖(五)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曠野(二下)第3章 無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