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惡有惡報

“哦,還有三十五萬兩銀子,朕準備留着給中興伯生錢用的。”崇禎皇帝聽了解釋道,然後轉身回御座上去。

“難道中興伯把那什麼水泥給造出來了?”畢自嚴一聽,驚喜地問道。

“還沒有。”崇禎皇帝坐回御座,然後看着畢自嚴搖搖頭。

“那...”畢自嚴有點失望,就想開口要那三十五萬,卻又不好張嘴。

“總不能讓中興伯把東西造出來了,朕卻沒有銀兩給他燒製吧?而且中興伯只要燒製出了水泥,還會有其他賺錢的東西跟着出來,然後再成立國營企業,用錢的地方多着呢。朕只是考慮你的難處,才只給中興伯準備了三十五萬兩而已。”崇禎皇帝解釋道。

畢自嚴一聽,這倒是個理,但崇禎皇帝話裡還有其他內容,之前好像不知道的,於是,他問道:“陛下,還有什麼東西會造出來,國營企業又是何物?”

“呵呵,這個,等中興伯造出來再說。”崇禎皇帝決定暫時先不公佈,因爲鍾進衛沒跟他打包票。

畢自嚴很是好奇,還想再問問,這個時候,溫體仁來求見了。

內閣首輔在家休息,次輔就是內閣老大,百官之首了。

溫體仁行禮完畢,就奏道:“陛下,首輔身體不適,向內閣遞了辭呈,請求告老還鄉。”

崇禎皇帝其實是知道成基命不乾淨,但要動大明首輔,也是要考慮影響的。在刺殺中興伯之事上面,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成基命爲幫兇,所以崇禎皇帝只是警告了成基命而已。

成基命在內閣的表現,一直不爲崇禎皇帝所喜。現在他自覺提出告老還鄉,正好省了自己功夫。崇禎皇帝想完,就把辭呈留中不批。

溫體仁和畢自嚴都知道留中不發是什麼意思,成基命當然也知道,於是,又上辭呈,再次提出致仕。

崇禎三年大年初六,大明首輔任期最短的成基命告老還鄉,溫體仁成爲新一任大明首輔,戶部尚書畢自嚴,加東閣大學士,補進內閣。

崇禎三年大年初七,原保定侯樑世勳和原京營提督李鳳翔,因謀逆滿門抄斬,押送菜市口行刑,同時被行刑的還有參與刺殺一案的京營將領校尉。

刺殺中興伯一案執行的如此快速,遠非之前的魏逆案可比。崇禎皇帝就是考慮到現在是非常時期,拖下去的話會引起人心動盪,不利於京畿之地的穩定和對建虜的戰事。另外也有展示自己的決心,震懾潛在類似宵小的用意。

京營全部待在營地不得外出,由御馬監的武宦進行監視。維持行刑秩序的是五城兵馬指揮司和部分城外的勤王軍。

京師裡的文官勳貴,此事上全部失聲。原因有幾個,一是樑李被判謀逆,這個就沒人敢上去碰,太嚴重了;二是樑李勾結馬賊,這種行爲讓他們都很不恥;三是樑李敢向同僚動手,難保什麼時候得罪他們了也會向自己動手,你可以上本參中興伯置他死地,卻不能私下去殺人,過界了。至於樑李兩人喝京營的血,卻不是他們不救的原因。

全城百姓看着囚車中哭天喊地的原保定侯府男衆,議論紛紛。

“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連神仙都敢殺,這下報應了吧。”

“是啊,還敢勾結城外的馬賊,幾百人殺一個都沒殺掉,不自量力。”

“聽人說啊,當時中興伯胸口中了一箭,都穿透後背了,硬是沒事,把箭拔出來,談笑間就把馬賊給幹掉了。”

“你聽錯了,當時中興伯的胸口連中了十八箭,箭箭穿心。這可是我家鄰居賴二的二叔的小舅子在東廠當差,傳出來的消息。”

“那肯定了,玉皇大帝派來輔佐皇上的神仙,也不能是三腳貓的神仙吧,肯定是有大神通的。”

此時的鐘進衛,並不知道京師百姓對自己發表的奇言怪談,他正沉浸在興奮之中,新式窯今天提前完工。

鍾進衛對前來彙報的吳勝大連連誇獎,然後帶着安貴義準備去參觀。

這時,一個錦衣衛校尉前來稟告東廠提督王承恩並禮部左侍郎徐光啓前來求見。

鍾進衛聽了先是一愣,然後是狂喜,大牛人來了啊,連忙迎出門去。安貴義聽說乾爹來了,也不落後於鍾進衛,一起過去迎接。

本來王承恩是可以直接進來的,畢竟他是這些守衛的大領導。但他尊重鍾進衛,就讓人先去通報了。

這事讓徐光啓頗爲詫異,這東廠廠公都如此小心對待中興伯。看來皇上把自己派到他手下來做事,不是說看輕自己,而是中興伯的份量很重。

徐光啓臨來之前,崇禎皇帝已經跟他說明過派他過來的用意,徐光啓很是感激。但另外一方面,讓他一個六十八歲的老人去到一個年輕小夥手下做技術活,承受恩惠,還是比較嗝意的。

徐光啓站在陶瓷廠門口,面對守衛在門兩邊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役,帶着一種矛盾的心情,等待着見大明突然冒起的新星。

鍾進衛快步走到前院的時候,通過敞開的大門,看到門口的王承恩,連忙拱手迎過去,笑着道:“王公公,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鍾進衛在明朝待了這麼長時間,又經歷了刺殺事件,對於人情往來已經比以前重視了不少。王承恩是大明特務機構的一把手,自己又多蒙他手下人的護衛,因此,鍾進衛並不吝嗇他的熱情。

王承恩看鐘進衛如此熱情,心中也是高興,拱手還禮道:“不敢當,不敢當。”

此時,鍾進衛已走到門口,迎住了他們。然後拿眼看着站在王承恩邊上的年老官員,穿孔雀緋袍,中等個子,臉瘦無肉,估摸着是個勞碌命。

王承恩見鍾進衛的樣子就介紹道:“中興伯,此位就是您向皇上極力推薦的徐光啓徐侍郎。”

“徐侍郎,這位就是年輕有爲的中興伯。”王承恩又轉向徐光啓,介紹鍾進衛給他。

果然是徐光啓,鍾進衛連忙拱手作禮:“久仰徐大人大名,今日一見,果然風采非凡。”學自電視劇中的馬屁就送了過去。

怎麼中興伯對自己如此尊敬,徐光啓有點疑惑,本以爲年輕總有浮躁,又施恩自己,多少有點倨傲吧。沒想到如此禮賢下士。

想歸想,徐光啓行動上並不慢,趕緊還禮:“下官不敢當,多謝中興伯舉薦之情。”

王承恩看他們兩人客氣上了,就笑着打斷道:“外面寒風凜冽,去屋裡說吧。”

鍾進衛不好意思笑笑,連忙引他們去陶瓷廠大堂上坐了。

鍾進衛坐在上首,王承恩和徐光啓左右分別坐了。安貴義沒有說話的份,一直站在一邊打醬油,鍾進衛讓他上茶待客。

王承恩自然也沒空理他,對鍾進衛道:“中興伯,咱家今天是奉皇上之命過來的,有兩件事情。”

“請說。”

“一是皇上很重視這邊的情況,特意讓咱家陪徐侍郎過來,你們要多探討探討,爭取早日完成水泥研製。”

鍾進衛點點頭:“這是一定的,我還要向徐大人多多請教。”

王承恩笑笑,心想如此是最好,然後繼續說道:“二是皇上讓咱家跟中興伯說一聲,樑世勳和李鳳翔定了滿門抄斬,今日行刑。既是朝廷法度,也算是給中興伯一個交代。”

安貴義此時已端茶過來,殷勤地先給王承恩上了一杯,其次纔是鍾進衛,然後是徐光啓。

鍾進衛聽了王承恩轉達的信息,並沒有一種報仇之後的痛快,沉吟了一下,只是點點頭道:“知道了,多謝皇上爲臣做主。”

王承恩見鍾進衛沒有那種大喜過望的神情,微微有點失望。現在把話傳到了,就不再逗留,對鍾進衛道:“咱家還有事要忙,就不打擾中興伯了。”

鍾進衛連忙起身相送,讓王承恩轉告崇禎皇帝,自己一定不負皇上所託。送到堂下後,王承恩就讓他留步不用再送。鍾進衛就讓安貴義替自己送王承恩出門,這正合了安貴義的心思,連聲答應。

送完王承恩後,大堂上,就只留下鍾進衛和徐光啓了。

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90章 危機四伏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38章 產鉗第631章 授勳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561章 找到了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570章 苦啊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234章 鼠疫第348章 要翻盤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593章 殺明軍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84章 封賞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4章 汰兵歸去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656章 第一次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95章 脫險第116章 陶瓷廠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354章 競拍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49章 扁人第6章 難眠之夜第23章 勤王詔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768章 突圍第223章 贖罪銀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38章 兩策之論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39章 查漏補缺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71章 親近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97章 聞報震怒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805章 義善社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486章 徐霞客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11章 昏迷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759章 急轉直下
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90章 危機四伏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38章 產鉗第631章 授勳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561章 找到了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570章 苦啊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234章 鼠疫第348章 要翻盤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593章 殺明軍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84章 封賞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4章 汰兵歸去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656章 第一次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95章 脫險第116章 陶瓷廠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354章 競拍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49章 扁人第6章 難眠之夜第23章 勤王詔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768章 突圍第223章 贖罪銀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38章 兩策之論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39章 查漏補缺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71章 親近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97章 聞報震怒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805章 義善社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486章 徐霞客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11章 昏迷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759章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