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陶瓷廠

李老四聽着有點心虛,但自己就是按照公子教的來寫的啊,應該沒錯。想到這裡,點點頭道:“沒寫錯。”

“好,誰來教教李老四,他自己名字裡面的四字怎麼寫?”鍾進衛轉身對下面的人說道。

李老四一聽,心裡咯噔一下,錯了?

於長儉兒子趁他媽不注意,馬上舉起了小手。等他媽發現想阻止的時候,鍾進衛已經看到了,就直接讓於長儉兒子上來寫。

於家小子上得前來,剛好能夠到黑板下角,把李老四寫的東西擦掉一點,方方正正的寫了個四字,然後還調皮地對李老四道:“叔叔,四字是這麼寫的!”

李老四已經知道自己寫錯了,但不知道哪裡錯了。現在一看正確的四字,臉一下漲紅,腦門上“哄”的一聲,聽不到別的聲音了,只覺無地自容。

原來四字不是四橫,自己卻以爲四是四橫,五是五橫,在這麼多人面前丟大臉,更不知道她會怎麼看。

鍾進衛摸摸於家小子的頭,讓他先下去。再看看李老四那紅臉,心裡忽然沒有了想笑話的心思,認真的對他說道:“李老四,有些事情不是像自己想得那麼簡單,不能自以爲是。如果你想以後出人頭地的,就要多聽,多學,多想,要謙虛,明白麼?”

相同的話,從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嘴裡說出來,效果就不會一樣。比如,剛纔鍾進衛說的話,如果是以前的好友魏三說的,說不定他也就是聽聽,沒有多大感受。

但現在,李老四忽然覺得公子把自己從軍營救下來,還讓自己當親隨,又不厭其煩的教導自己,真是恩同再造!於是,他用力的點點頭:“公子,我明白了。以後再也不會了,要一定要出人頭地!”

鍾進衛沒想李老四這麼認真,讚許地點了下頭,然後轉身對院子裡看戲的觀衆說道:“今天這事,對李老四是個教訓,但他已從中獲得了認知。希望你們也能從中學到一點什麼,只要大家一心向上,我保證你們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院子裡的人羣雖然自己也不會寫,但看李老四出醜,特別是年輕人,都在笑話。

但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說,都不再說話,輕視笑話李老四的心思都收了起來。誰都想出人頭地,誰都不想再過難民營的生活。

鍾進衛看看底下的人羣都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對於海寧說道:“麻煩於叔以後好好教教他們,讓他們至少做到讀書識字。”

於海寧認真得點點頭:“公子,雖然老漢不能教會他們吟詩作對,但讀書識字一定會教會他們。”

鍾進衛聽於海寧保證之後,就轉身讓李老四下去了,總不能讓一個大老爺們一直在這裡站黑板吧。

李老四恭敬地行了一個禮,然後走了下去,一邊走一邊想偷瞄心中的那個她,想看看她是怎麼看他的,但沒看到。

鍾進衛看着李老四走下去,稍一思索,然後給於海寧交代道:“於叔教會他們認識常用字之後,告訴下我。我要編些教材,把一些有用的東西,教給他們。”

公子都能著書了?於海寧看看鐘進衛這麼年輕的樣子,有點不信,不過也沒有問,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接下來就是祭拜天地,吃年夜飯,發紅包,所有人都高高興興,熱熱鬧鬧的。

也有一部分人偷偷地躲起來哭了,崇禎二年的命運真是跌宕起伏,悲歡離合都嚐了個遍。

失去過家後才知道家的珍惜,看中興伯對他們這些僕人,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態勢,當作自家人一樣。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家,很多人悄悄地在崇禎二年最後一天立下了這個誓言。

崇禎三年大年初一,按照以往,這個時候,是春節的開始。互相的拜年,不絕的鞭炮聲,呼朋喚友,喝酒聊天是接下來的主旋律。

但今年不一樣,建虜還在京畿之地留戀不走;城外勤王大軍雲集整訓;文武百官一早就上衙公幹;鞭炮聲更是沒有聽到一聲,京師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平常。

中興伯爵府在大年初一就變得冷清了,七、八個年輕人都被帶到東廠去集訓,鍾進衛帶着六個東廠護衛隨同一早就來傳旨的中官一起前往紫禁城。

崇禎皇帝顯然很在意水泥這個東西,早早地把鍾進衛叫了來。君臣之間稍微寒暄了下,就開始幹正事了。

本來是想讓京營派軍隊來擔任保密工作的,但現在崇禎皇帝已經知道京營不可靠。就讓東廠和錦衣衛各撥一部分人來做保密工作,這樣互相監督,更讓人放心。

崇禎皇帝又讓王承恩派一個可靠的宦官前去協助鍾進衛辦事,王承恩自然把自己得意的乾兒子,鍾進衛熟悉的安貴義派了過來,蹭點功勞可以升級。

東廠的番役是一個錢姓檔頭帶隊,錦衣衛則是一個馬姓百戶帶隊。一起隨着鍾進衛,浩浩蕩蕩前往京師官辦陶瓷廠。

等他們到達陶瓷廠的時候,已是近午時分。沒想不但主管陶瓷廠的工部主事不在,而且那工部主事手下吏員也沒有多少人在場。

鍾進衛搖搖頭,這些人不可能都有事請假吧,顯然是不盡職。

在場的幾個吏員一見大年初一就這麼大排場,知道有要緊事。一方面趕緊派人去找其他人,一方面就伺候在鍾進衛身邊周旋着。

鍾進衛也不廢話,直接讓他們找來匠人瞭解情況。

沒想結果又是讓他吃了一驚,這麼大一個陶瓷廠,就來了二十來個匠人,而且大部分還是上了年紀的。

一邊的吏員解釋陶瓷廠效益不好,廠子都要倒閉,許多能跑的匠人都逃了,就剩下這些。現在皇宮的瓷器都是景德鎮那邊提供的,這邊基本只是打打醬油而已。

鍾進衛知道一點明末的匠人多有逃亡,沒想京師這邊也是這個情況。這種情況不是一時能改過來的,鍾進衛也沒精力管,自己還是先把水泥燒出來再說。

在匠人的指點下,選中了一個溫度最高的窯。鍾進衛參觀了下,發現這個窯爐是分成兩部分,薪柴放在下面獨立的燃燒室中,燒出的火碰到封閉的圓型窯頂後回捲下來,再加熱上一層成品室的原料,據說這樣能鍛燒出乾淨的好瓷器,俗名爲“倒焰爐”。

鍾進衛不清楚這個倒焰爐的溫度到底能達到多少,先試了再說吧。

鍾進衛先對他們說:“我要做一個東西,只要能做出來,所有參與的人都重重有賞,嗯...”

鍾進衛不清楚行情,一下不知道賞多少比較妥當。看到這些匠人穿着破爛衣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靈機一動,說道:“所有人都吃得飽,穿得暖。”說完之後,鍾進衛心裡暗暗想着自己這個條件是不是太低了點。

有一個估摸四五十歲的匠人,像是一個領頭的,提了膽子問鍾進衛道:“大人,此言當真?我們飯量很大的。”

讓人幹活,總要吃飽肚子吧,這是常識。這個匠人說這個話,不是開玩笑麼。鍾進衛看他的神情,卻又不像。心裡一下明白了,肯定是他們以前一直吃不飽,穿不暖,而不是自己剛纔以爲的不幹活的時候可能吃不飽。

鍾進衛想到這裡,點點頭道:“當然,你們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能滿足的都滿足。不過,只要參與了這個活,就不能再隨便出去了,要保密的。想參與的,就舉手。”

結果大出鍾進衛的意料,竟然二十多個人,只有一個人舉手。

第379章 李自成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24章 防禦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45章 銀子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57章 貨幣第248章 鳥銃第151章 期盼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81章 廢墟新棚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854章 請罪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51章 期盼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89章 危險臨近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151章 期盼第66章 汰兵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769章 關注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116章 陶瓷廠第126章 闖侯府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77章 胡正言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805章 義善社第378章 一羣豬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138章 永平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279章 殺奴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747章 鄭成功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614章 這是咋了
第379章 李自成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24章 防禦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45章 銀子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57章 貨幣第248章 鳥銃第151章 期盼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81章 廢墟新棚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854章 請罪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51章 期盼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89章 危險臨近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151章 期盼第66章 汰兵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769章 關注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116章 陶瓷廠第126章 闖侯府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77章 胡正言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805章 義善社第378章 一羣豬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138章 永平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279章 殺奴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747章 鄭成功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614章 這是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