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烏超哈真

港口的演講結束之後,鍾進衛沒有在島上多待,押着三個漢奸很快返回京師。

臨走之前,他對送行的盧象升說道:“九臺,你不用擔心,朝廷那邊有我。你和將士們先養傷,等恢復了之後,給我狠狠地打建虜。”

盧象升的胸口似堵着東西,說不出話來,只是用力抱拳向鍾進衛行禮。心中打定了主意,就算馬革裹屍,也要讓建虜先償還了血債。

盧象升在碼頭看着三艏大海船,一直到看不見才毅然轉身消失在碼頭。

再說建虜,統計結果出來之後,讓皇太極真得就差點吐血了。不說吃到嘴的鴨子飛了,關鍵還崩掉了自己的牙齒。

代善正紅旗的損失雖有點出乎意料,但也還能接受。但阿齊格鑲黃旗的損失,就很慘重了。

大部分損失都是那突如其來的火炮和火器所造成的,除了當場死了很多之外,受傷的基本也沒得活。

後面趕到的蒙古八旗也有很多傷在了火器之下,讓現在的蒙古人一聽火器響就下意識地想跑。

皇太極這次帶了這麼多人出來,最大的收穫就是把存在鎮江堡中的糧食順利接了回去。至於莽古爾泰的手下和那三千朝鮮軍,則直接從鎮江堡返回朝鮮。

雖是押着長長的糧車返回盛京,可沒有一個建虜頭目的心情是好的。

這次出來,他們的預期很大。出動了這麼多兵力,一舉殲滅登萊明軍,然後還能控制登萊,徹底解決大金的後顧之憂。

可沒想到不但傷亡超乎想象,而且之前預定的戰略目標一個都沒達成,最多隻是狠狠地打擊了一把登萊明軍。

皇太極一邊走一邊想着整場戰事的經過,默默地總結着經驗教訓。

臨近盛京之時,他下令全軍振作起來,高舉明軍的首級、軍旗等戰利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打了大勝仗凱旋而歸了。

田間地頭上耕作的那些漢奴看到建虜再次凱旋而回,心中的一絲希望之光又被掐滅,彷彿又陷入了無盡的深淵中。

建虜終歸是不可戰勝,指望王師殺回來解救他們變爲一個遙不可及的奢望。

回到盛京之後,皇太極首先召開軍事會議,第一件事情就是宣佈要組建大金的火器部隊。

代善、阿齊格、多鐸都是親眼目睹了明軍火器的厲害,以前一直輕視火器的想法都收了起來,支持了皇太極這一決定。

而齊爾哈朗、多爾袞兩人這次沒有親身經歷,但他們兩人一個是皇太極的心腹,一個刻意低調蟄伏,誰也不會反對這一決定。

那麼剩下在朝鮮的那個莽古爾泰,他的意見就被自動忽略了。

皇太極之所以要宣佈這事,並取得其他和碩貝勒的同意,是有苦衷的。

建虜一則被峽谷處的明軍打懵了,二則離得遠,自然不知道這次明軍火器的不同。

他們以爲明軍這次所用的火器,肯定是嚴格監造出來的,所以纔有如此巨大的殺傷力。

大金在以前戰事中繳獲的明軍火器質量太差,炸膛的多,大金自然是不會用的。他們期望用的火器就是如同峽谷處明軍的火器,自然就需要重新打造了。

可如果要重新打造火器,必然需要新增物資消耗,其他方面的物資就得減少,這就涉及一個分配問題。

建虜八旗的制度一向是平均分配,所以涉及到了每個旗的利益,這是皇太極要徵詢每個和碩貝勒同意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則是建虜不善於使用火器,要成立火器部隊,必然還是要用漢人。這麼一來,原本不多的糧食中又要拿出一些來,必然就減少了建虜自身分配的糧食額度,這也是一個原因。

現在建虜頭目都同意成立火器部隊,那麼皇太極就名正言順地開始調配資源。

首先他調集了歷次掠來的所有鐵匠,開始打造火器。當然了,也就是製作鳥銃,和一些小型的火炮。至於紅夷大炮這種級別的,至今還是找不到造過的人。

然後他又在漢人包衣中開始選拔使用火器的人,很多漢奴因爲失去了希望,又被建虜的物質利益所誘惑,雖然很少,但對於他們這些處於餓死邊緣的人來說,已是非常重要的,紛紛參加了建虜的火器部隊。

這支火器部隊,還是如同歷史上所出現的那支,被皇太極命名爲烏真哈超,統領就是大漢奸佟養性、范文程。

這件事情一直忙了好久,才初具了雛形。但其中所耗的錢糧,特別是銅鐵原料,讓皇太極感到很是肉疼。

但就算是這樣,他也咬牙堅持了下來,只爲也能擁有一支峽谷處那樣的明軍火器部隊。

這期間,有過幾次探馬稟告關寧軍仍然在大金邊境晃悠的事情。但皇太極的心思在打造火器部隊上面,另外物資,特別是糧食緊張,又見關寧軍並不敢深入,以爲還是關寧軍在應付袁可立,就沒管他們。

想等着火器部隊成型,秋後要收割糧食之前,再出發搶糧去。那個時候,要是關寧軍還敢出城晃悠,就一定給他們一個狠狠地教訓。

對於這點,其他和碩貝勒自然沒有意見。建虜也需要休養生息,特別是代善和阿齊格所部,傷亡比較多,更是需要補充兵員。他們倆的重點則是派出部隊,往北方的深山老林中去掠生女真了。

建虜萬萬沒有想到,關寧軍晃悠的目的並不是應付袁可立,而是隔絕建虜的探馬。

在晃悠部隊的身後,大淩河城舊址區,正在緊張的築城。

一則是大淩河城原本就建過,雖遭建虜破壞,但基礎還是在的;二則這次築城使用的是新式建材水泥,加快了不少進度。

等到建虜探馬偶爾發現了明軍這一動作後,飛報給皇太極之時,大淩河城已建好,並且民工都已撤回後方。

此時已與原本的歷史大不一樣,民工都已撤回,就減少了大淩河城內的糧食消耗。

更重要的是,建虜再不可能和歷史上一樣,出動全部的兵力,攜帶大量的包衣圍困大淩河城,迫使大淩河城的明軍耗盡糧食後投降。

因爲建虜並沒有把登萊明軍解決掉,威脅始終存在。雖然他們堅信這次登萊明軍損失慘重,短期內將難有作爲,可他們也不敢冒這個險。

建虜的活動空間正重新被束縛在遼東大地上,沒有了歷史上的隨意肆虐。

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567章 煩惱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95章 脫險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30章 餉銀(2)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385章 開封府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122章 溫育仁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124章 話劇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378章 一羣豬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1章 相遇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87章 漱口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365章 收四小第573章 出發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631章 授勳第315章 立威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713章 燈下黑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574章 應對第91章 捨命相救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570章 苦啊第354章 競拍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138章 永平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682章 突變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254章 白杆軍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87章 漱口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66章 屠城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547章 有喜了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250章 紅衣大炮
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567章 煩惱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95章 脫險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30章 餉銀(2)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385章 開封府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122章 溫育仁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124章 話劇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378章 一羣豬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1章 相遇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87章 漱口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365章 收四小第573章 出發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631章 授勳第315章 立威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713章 燈下黑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574章 應對第91章 捨命相救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570章 苦啊第354章 競拍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138章 永平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682章 突變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254章 白杆軍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87章 漱口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66章 屠城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547章 有喜了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250章 紅衣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