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國營企業

“陛下,剛纔講的兩件事情,都可以加到一條龍計劃裡面去。”鍾進衛回答道。

“哦,鍾師傅說具體點。”

“這樣的,陛下,鹽政,水泥中的收益,和道路建好後的收稅,可以從中分出一部分利潤,用作提升官吏的待遇和國民教育之用。”

“鍾師傅,朕覺得你說的話有兩個問題。”

“哦,陛下,是什麼問題?”鍾進衛沒覺得有問題,就問崇禎皇帝道。

“水泥鋪路後,還要收取稅收?道路乃是用來給天下臣民使用,要是收稅,沒錢的百姓,就是你說的草民,豈不是連門都不能出了?”崇禎皇帝對修路後的收稅有疑問,要按照鍾進衛這邏輯的話,那京師中青石鋪路的地段豈不是都可以收稅了。

“陛下,不是所有人都要收取過路稅。水泥鋪的路,就是再堅實,日久之後總有破損不平,這就需要維護。可這個錢從哪裡來,總不能讓戶部出吧?”鍾進衛想着後世連普通國道線,都有地方政府在收稅的。那可是稅收幾萬億,不是大明一年幾百萬兩銀兩的時候。所以他潛意識裡面直接就照搬後世的一套了。

崇禎皇帝可以想象,要是說天下所有修路費用都要從戶部出,戶部尚書畢自嚴還不上吊給自己看。想到這裡,不由笑笑,聽鍾進衛接着說。

“對於道路的損害,最大的應該是重物,百姓普通行路,對道路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可以忽略。所以,根據這個情況,對行人不收稅,對馬車,牛車等車輛收稅。比如載人的車收取多少費用,載物的又是多少,四輪馬車又是多少,等等,按照車輛載重進行收取。”

鍾進衛這麼說,還是有點道理,崇禎皇帝點點頭問道:“鍾師傅就是說,從收取的車馬稅裡面分比例出來進行道路維護,官吏加薪,國民教育?”

被鍾進衛影響的久了,很多新鮮名詞也被崇禎皇帝不自覺得用了出來。

鍾進衛點點頭:“陛下說得極是,臣就是這麼想的。”

“鍾師傅,你說的這個官吏加薪是怎麼想的?就是爲了把他們綁到我們革新的戰車上來?”崇禎皇帝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陛下,是,也不是。官吏加薪,給了他們好處,他們就會用心辦好此事。另外,臣瞭解到,當前的官吏薪水,還真不夠他們開銷的。”鍾進衛說到這裡,把那天從於海寧那邊瞭解到的情況和自己的薪水使用情況一一向崇禎皇帝做了彙報。

崇禎皇帝很認真的聽着,一邊聽一邊思考。等鍾進衛說完後,他感嘆道:“看來朕一直在深宮之中,對民間的事情瞭解的還是少了點。”

崇禎皇帝說完之後,對溫體仁更是欣賞了,在如此低工資之下,溫體仁還能保持清廉自律。

“陛下,給官吏實現加薪之後,可以加大反腐力度。現在幾乎已是無官不貪了,如果所有的腐敗都要查,怕是難以實施。因此,臣建議以前的可以赦免,但此後如有再犯,則嚴懲不貸,這個是有例子可以學的。”

“哦,是何例子,朕怎麼沒聽過。”崇禎皇帝讀史書也是不少的,好像不記得有這麼一回事。

“陛下,這個例子是發生在後世的,您當然沒聽過了。”鍾進衛笑笑答道。

“說給朕聽聽。”

“後世有一個地區,在廣東地界,單獨立國的。當時國內所有警察,就是衙役都有收黑錢,官吏都腐敗的事情。官府就成立了一個叫做廉政公署的機構來打擊官吏貪污腐敗,結果因爲所有官吏都有份貪腐,所以推行不下去。最後國王赦免了所有官吏之前的貪腐行爲,從約定那刻開始清算腐敗行爲,才執行了下去。”

鍾進衛懶得解釋行政特區的概念,直接說成國家了,反正對自己要說的內容沒有影響。

“哦,結果如何?”

鍾進衛回答道:“那個國家的廉政程度成爲全世界幾千個國家中廉政排名最前列的國家之一。”

“只是赦免之前貪腐,就能有如此之成效?”崇禎皇帝有點不相信。

“當然不是,最大的原因還是和那個廉政公署有關,赦免之前的貪腐只是一個反腐基礎而已。”鍾進衛解釋道。

“快給朕說說這個廉政公署有何魔力,竟然有如此成效。”崇禎皇帝一聽鍾進衛的話,很是好奇廉政公署是如何辦事的。

“根據臣的印象,這個廉政公署專門針對官吏,接受百姓實名舉報。接到舉報,就會進行查證。他們只對國王負責,其他官吏干涉不到他們的查證,而且,必須配合廉政公署的調查。另外,這個廉政公署還會對官員不定期的進行反腐宣傳,畢竟,反腐的目的是沒有腐敗,而不是抓出腐敗。”

崇禎皇帝怎麼覺得這個廉政公署的做事方式好像很熟悉,調查官吏,接受舉報,並向皇帝負責。忽然,他想了起來,問鍾進衛道:“這廉政公署,豈不是朕的東廠和錦衣衛麼?”

鍾進衛笑笑,說道:“陛下,臣也覺得這廉政公署和廠衛幹得是差不多的活,這也是臣之前建議陛下要把廠衛用起來的原因。不過廉政公署和廠衛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有何區別,鍾師傅是指那腐敗宣傳麼?”崇禎皇帝問道。

“是的,這是一個不同。還有,廠衛重點是在於謀逆吧。當然,貪污也是其調查範圍。但臣印象中一般被廠衛調查的都是朝廷高官吧,而廉政公署是把所有的官吏都囊括了進去,並且會保護實名舉證的百姓,嚴厲打擊那些想打擊報復的官吏。當然,這個的基礎就是那個國家的百姓基本都有舉人的學識,舉報就有理有據。官吏做何事犯法,都能正確評估。”

崇禎皇帝想着這反腐還和全民教育聯繫起來了,不過說起來,還真的是有關係的。你要是隻知道埋頭種田的農民,怕是沒有這等舉報的勇氣。

崇禎皇帝想起太祖皇帝剝人皮都無法嚇阻貪官污吏的產生,這廉政公署就有此效果,看來得學學。

於是,他對鍾進衛道:“朕看,讓廠衛學這廉政公署還是可以的。只是時機要恰當,就等一條龍計劃開始實行之後吧。”

崇禎皇帝想想,鍾進衛的一條龍計劃,一下會改變許多朝廷現有格局,增加好多衙門,可能會遇到許多事情。

不過遇到的事情再多也不怕,就怕不知道怎麼變。現在道路有了,就要走下去。崇禎皇帝想道。

忽然,崇禎皇帝又想起一點,有點擔憂地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鹽政上面基本不會有多少稅銀可以收取。其利潤全部都用於開中法來換取糧食。那就剩下水泥的利潤和過路的稅收,要承擔救災,軍費,官吏薪水,國民教育和道路維修這麼多用錢的地方,夠用麼?”

鍾進衛一聽,覺得崇禎皇帝的擔心有道理,水泥的產量不可能一下就有好多,道路建設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得利潤無法滿足這麼多需求的。

但馬上,鍾進衛就有了主意,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這個不用擔心。後續應該還有很多來錢的地方,比如說玻璃,鋼鐵等。只要那個新式爐實驗成功了,就可能造出來。到時候,成立國營企業,所賺的利潤全部用來做剛纔說的那些事情,應該是可以的,就算不夠,還可以開拓其他產品,按照這個思路來做。”

崇禎皇帝聽着什麼國營企業這關鍵的新鮮名詞,一直忍着,等鍾進衛把話全部說完了就連忙問道:“鍾師傅,何爲國營企業?”

“類似鹽鐵專賣,由朝廷組織一個商社,專門進行玻璃,鋼鐵製品的買賣。”鍾進衛解釋道。

國營企業出現在歷史上,肯定是有它的一席之地的。鍾進衛早就想到了大明現在的情況,最好就是用上國營企業這套。

至於國營企業的弊端,等先把眼前的困局渡過去之後,再慢慢進行改革吧。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解釋了國營企業後,覺得確實是條路,但還是有點擔心,問鍾進衛道:“這豈不是朝廷與民爭利麼?”

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67章 訣別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58章 貨幣戰爭第79章 斷人財路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266章 屠城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606章 懦夫第544章 威脅信第72章 比對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35章 盧象升第790章 大賞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2章 傳言第19章 中計第762章 兵變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609章 殺手鐗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91章 捨命相救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147章 數理化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7章 標點符號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89章 危險臨近第103章 開中法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226章 宋應星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812章 宗族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621章 玄虛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61章 佈告第36章 監軍制度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03章 開中法第69章 汰兵得行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715章 追債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531章 登陸遼東
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67章 訣別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58章 貨幣戰爭第79章 斷人財路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266章 屠城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606章 懦夫第544章 威脅信第72章 比對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35章 盧象升第790章 大賞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2章 傳言第19章 中計第762章 兵變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609章 殺手鐗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91章 捨命相救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147章 數理化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7章 標點符號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89章 危險臨近第103章 開中法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226章 宋應星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812章 宗族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621章 玄虛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61章 佈告第36章 監軍制度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03章 開中法第69章 汰兵得行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715章 追債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531章 登陸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