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

崇禎皇帝一問溫體仁這邊的溝通進度,發現和孫承宗那邊差不多。

那些文官的貪腐證據確鑿,他們也是認罪。但就這贖罪銀,紛紛表示拿不出多少。

崇禎皇帝聽完溫體仁的彙報後,一直沉思不說話。站在底下的鐘進衛、溫體仁以及顧百川都不說話,靜待崇禎皇帝的意見。

過了好久,崇禎皇帝擡頭問溫體仁道:“對於檢察制度的改制問題,有抵制的麼?”

“陛下,目前爲止,只有左都御史言風聞奏事之權乃太祖所給,不宜取消之外,其他人未有異議。”溫體仁回答道。這還多虧了都察院也全面被牽扯進貪腐一案,少了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沒有本錢來抵制。

“溫卿再去問他一次,如若堅持,就按他所願,以太祖所定法令執行之。身爲都察院之首,不但未管好都察院,還其身不正,貪腐之數都夠太祖剝他幾千次皮了。你把朕的意思轉告於他。”崇禎皇帝的語氣有點冷。

“是,陛下。”溫體仁躬身答應道。

“明日,召集所有內閣並六部九卿議事。”崇禎皇帝再次下令道。

“陛下,包括大牢中的麼?”溫體仁聽到所有兩字,微微一怔,就再次確認道。

“令他們帶刑具前來即可。”崇禎皇帝沉着臉說道。

溫體仁的腦中馬上呈現出太祖時期,官員自己戴刑具審訊犯人的情形。看來皇上那日聽自己說了太祖允許百姓押官員進京受審的事後,專‘門’去查了太祖時期的其他事蹟。

這些想法在溫體仁腦海中出現是一瞬間的事情,他馬上回答崇禎皇帝道:“是,陛下。”

崇禎皇帝聽溫體仁答覆之後,顯得有點累,用手‘揉’了‘揉’腦‘門’,然後道:“你們都退下吧,鍾師傅留下。”

鍾進衛不知道崇禎皇帝要留下自己幹嘛,就看着他,準備聽他說什麼。

等到文華殿內只剩下鍾進衛一個人時,崇禎皇帝說道:“鍾師傅,你要不來,朕真的要被這些文臣武將給害了。”他的話裡帶着一絲疲憊。

“陛下,天意讓臣來了,這說明天意讓大明中興。還有很大的一番壯舉等着陛下呢,大明從未有過的輝煌也等着陛下去開創。”鍾進衛給崇禎皇帝鼓勁。

崇禎皇帝想起鍾進衛帶來的那張地圖,想起鍾進衛說過的日不落帝國,幻想着有朝一日,大明要滅建虜,揚威海外,和西洋人,特別是與那所謂的日不落一爭長短,一股豪氣又從心底升起,把剛纔因爲內外重壓所帶來的沮喪驅散的無影無蹤。

他坐直了身體,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朕知道。朕有大決心,爲了祖宗基業,爲了大明百姓,排除萬難,實現朕的夢想。”

說到這裡,他又看看正看着自己的鐘進衛,補充了一句:“也是實現鍾師傅的理想。”

鍾進衛用力點點頭,迴應道:“陛下說的不錯,這是陛下的夢想,是臣的理想,也是大明千千萬萬百姓的願望,還會是臣家鄉所有不甘有屈辱歷史的人的願望。”

鍾進衛所說的家鄉是指後世的意思,崇禎皇帝明白這點,他點點頭,然後說道:“鍾師傅,朕決心已定,這幾天,朝局將會有大變動。你先在家休息幾日,朕不想你捲進朝局紛爭之中,那些事就讓首輔去做好了。”

崇禎皇帝的意思是保護鍾進衛,他已受到過一次刺殺,幸虧是沒事,否則殺了誰都補不回這個損失。

鍾進衛明白崇禎皇帝的意思,點點頭道:“多謝陛下維護之意,那臣告退了。”

“鍾師傅好好休息,說不定過些天就有得忙了。”崇禎皇帝在鍾進衛臨退之際,叮囑他道。

等鍾進衛回到自己的中興伯爵府之時,天‘色’已暗。

他吃完飯之後,和顧百川、王鵬一起喝茶聊天,回想起今天的事情,對於到底是誰報信之事,三人始終猜不透。

溫體仁很快就回復崇禎皇帝,在傳達了皇上的意思後,左都御史已妥協,不再堅持。於是,第二天,文華殿外,錦衣衛林立,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氣氛森嚴。

文華殿內,有一半左右的官員戴着刑具參與議事,會議氛圍雖不‘激’烈,卻也很緊張,君臣雙方討價還價。

在君權社會,不管那時候的思想多開放,文官多‘奸’詐,在他們失去了道德基礎之後,下定了決心的崇禎皇帝就不是他們能隨便對付的了,更何況還有溫體仁在支持皇帝。

傍晚之時,會議結束,戴着刑具的官員還是由殿外的錦衣衛帶回大牢。

隨後,幾道聖旨出了紫禁城。

第一道聖旨,因中興伯向朝廷獻上水泥配方,並滅四千韃子軍功,進爵爲中興侯。鍾進衛的其他功勞暫不明示,因此沒有寫在聖旨中。

第二道聖旨,因軍功升原關寧軍參將何可綱爲關寧副總兵。

第三道聖旨,因軍功升原關寧軍遊擊曹文詔爲關寧軍參將。

第四道聖旨,因堅守昌黎有功,原昌黎縣令左應選升山東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守備石國柱升任撫寧衛指揮同知。昌黎戰死鄉兵俱建祠供奉,並封拽梯而亡的無名氏爲“拽梯君”。

次日,何可綱上奏章求以軍功相抵換袁崇煥出獄被駁回。

由內閣牽頭,獲罪文官上聯名奏章向皇上請願,願還髒銀以贖罪;由孫承宗牽頭,貪腐武將上聯名奏章向皇上請罪,願以銀贖罪。

第二日,朝廷發金冊,冊封兩歲的皇長子朱慈烺爲太子,即日搬離坤寧宮,獨住鍾粹宮,並大赦天下。聖旨上明確認罪態度好,貪腐情節不是特別嚴重的文武百官,既往不咎。如若再犯,罪加一等。

同時也明確,對虜戰事犯有嚴重過錯的不赦。這條其實是針對原薊遼督師袁崇煥和原兵部尚書王洽。

第三日,改組朝廷體制,都察院只能監察文官,取消風聞奏事之權;明令錦衣衛只監察各級武官,兩者皆有偵緝逮捕之權,無審訊之權。東廠監察都察院和錦衣衛,不再監察百官。三個監察部‘門’設舉報處,任何人不得阻攔舉報,否則一律處死。

這幾日朝廷上的事情,讓京師百姓真是眼‘花’繚‘亂’。

先是之前被抓的那些官吏全部放了出來,得知消息的官吏家屬都擁到大牢‘門’口去接人。因爲太擠,有的家屬搶不到好的位置只好舉了塊牌子,讓自己老爺能知道家裡有人來接了。

要是鍾進衛看到這大牢外的場景,還真會懷疑到了後世的‘春’運火車站。

那些官吏出來後互相抱拳慶賀一下,畢竟犯罪是事實,法不責衆到底有沒有用,衆人誰都不知道。現在不僅免去了牢獄之災,還能官復原職,真是太意外了,等於是吃到了後悔‘藥’。

然後這些官吏就回家用各種形式去災,保佑以後再也不會進去。

各處衙‘門’的人也全部準時或者提早來到自己的崗位,認真的開始辦事,劫後餘生的感覺讓他們分外珍惜自己的官位,至少暫時都是有這個覺悟,至於以後還會不會重蹈舊路,就看各人了。

戶部衙‘門’,人來人往,都是過來‘交’之前說好的贖罪銀。有擡着銀兩來的,也有拿銀票的,還有的則是帶來了珍奇古玩,金銀珠寶首飾,各種各樣的都有。

接着朝廷又發了一道聖旨,言明官員的俸祿自開國以來未曾有變化,皇上體察廉潔官員生活的清苦,特分品級,分年限逐步增加官員俸祿。並設廉潔金制度以表彰奉公守法之官員。爲此,將成立官辦專賣局,所得利潤用於加薪,養廉以及其他用途。

一時之間,京師百姓的話題又從前幾日對進出大牢官員的評頭論足,轉移到了這個新政策上面。

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124章 話劇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64章 輿論之論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13章 燈下黑第89章 危險臨近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855章 僱傭兵第83章 喜從天降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47章 空城計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33章 甦醒第27章 薊州第73章 汰兵插曲第17章 漢奸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819章 陳子壯第457章 殺神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385章 開封府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6章 再坑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234章 鼠疫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61章 佈告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647章 空城計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61章 佈告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606章 懦夫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656章 第一次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5章 相信(3)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735章 專利法第25章 拖拖拖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18章 憂心第72章 比對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95章 脫險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19章 輕視復社
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124章 話劇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64章 輿論之論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13章 燈下黑第89章 危險臨近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855章 僱傭兵第83章 喜從天降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47章 空城計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33章 甦醒第27章 薊州第73章 汰兵插曲第17章 漢奸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819章 陳子壯第457章 殺神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385章 開封府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6章 再坑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234章 鼠疫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61章 佈告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647章 空城計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61章 佈告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606章 懦夫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656章 第一次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5章 相信(3)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735章 專利法第25章 拖拖拖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18章 憂心第72章 比對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95章 脫險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19章 輕視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