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耳復國

話說狐毛、狐偃二兄弟,跟從公子重耳來到秦國,聽說了父親狐突被晉懷公殺害,是頓足捶胸,大哭不止。趙衰、胥臣等都來慰問。趙衰說:“人死不能復生,這麼傷心又有什麼用呢?現在一同去見公子,商議大事。”

狐毛、狐偃收住了眼淚,和趙衰等人一起來見重耳。狐毛、狐偃進言道:“惠公現在已經死了,太子圉繼位了,凡是晉臣跟隨公子逃亡者,設定期限喚回,如果不回,罪及親黨,我們的老父親不召回臣等兄弟,已經被殺害了!”說完,痛上心頭,又嚎啕大哭起來。

重耳說道:“二位舅父不必過度悲傷,孤有復國的那一天,定爲你們的父親報仇。”然後立刻駕車來見秦穆公,告訴了晉國所發生的事。

穆公說:“這是老天送給公子的機會,不可以失去,此事交給別人,寡人不放心,寡人會親自去辦。”

趙衰代替重耳回答說:“您如果庇廕重耳,最好火速處理;如果等到那個小子改元告廟,君臣之分就已經定下來了,到時候恐怕再想處理就不容易了。”秦穆公十分贊同,重耳等拜謝而退

重耳回到公館,剛坐穩,只見門官通報:“晉國有個人到這裡,說有機密的事情,求見公子。”

重耳召這個人進來,問他的姓名,這個人一拜,然後說:“臣是晉大夫欒枝之子欒盾。因爲新君性多猜疑,以殺爲威,老百姓都有所積怨,羣臣也都不服,臣的父親特地派遣臣來送給公子一筆錢款,用來救急,圉那個小子的心腹只有呂省、郤芮兩個人,舊臣郤步揚,韓簡等一幫人都疏遠不用,不足爲慮。臣的父親已經約定地方豪強,私下裡招募武士,打造武器,就等公子的到來,便爲內應。”

重耳十分高興,與之定下了約定,以明年年首爲期限,到達河上地區。欒盾辭去。

之後,重耳向天禱告,用蓍草占卜,得到的是“泰卦”中的六爻安靜。

重耳不知是吉是兇,就召狐偃來問問。

狐偃看後,就拜賀道:“這寓意着您得到了天地,小的東西失去了,卻得到了大的東西,是大吉之兆啊!公子此行,不僅能夠復國,還能夠得到霸主的名分!”

重耳聽完狐偃一番話,很高興,於是就把欒盾的話告訴了狐偃,狐偃說:“公子明日便向秦穆公請兵,事不宜遲。”

重耳第二天就再次入朝拜謁秦穆公,穆公還沒等到重耳開口,便說:“寡人知道公子急於歸國,怕諸臣不盡力辦事,寡人要親自送公子過河。”丕豹聽說秦穆公要送公子重耳,願爲先鋒效力。秦穆公同意。重耳拜謝而出。

太史選擇的吉時是冬季的十二月。提前三天,穆公設宴,在九龍山爲公子餞行,贈給了公子白璧十對,馬四百匹,帷席器用,百物具備,糧草自不必說,趙衰等九人各得白璧一對,馬四匹,重耳君臣都再次拜謝。

到了這天,秦穆公自統謀臣百里奚、繇餘,大將公子縶、公孫枝,先鋒丕豹等,率領兵車四百乘,送公子重耳離開了雍州城,向東出發,秦公子與重耳原本關係就很好,依依不捨,一直送到謂陽,灑淚而別,寫詩道:

猛將精兵似虎狼,共扶公子立邊疆。

懷公空自誅狐突,隻手安能掩太陽?

重耳及其晉臣爲二狐的父親狐突穿白掛素,與周圍白雪皚皚的土地融爲一體,衆人陷入到了回家的激動和無限的回憶,不知道故鄉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小時候與夥伴在故鄉愉快的玩耍,與同學一起識文斷字,在嚴父慈母的養育下成長起來,少年時代是那麼的美好和幸福,然而之後的禍亂,使得衆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流浪,處處受人的白眼和侮辱,很多次重耳等人都餓昏過去,僥倖的是有老天保佑,纔不至於餓死。是啊,重耳這一行人在外流浪了十九年,如今終於要回到晉國了,回家了,可以回到溫暖的家了。趙衰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故鄉的詩歌“黍苗”: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我任我輦,我車我牛。我行既集,蓋雲歸哉。

我徒我御,我師我旅。我行既集,蓋雲歸處。

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烈烈徵師,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劇情。召伯有成,王心則寧。

周襄王十六年,晉懷公圉之元年,春正月,秦穆公同重耳到達了黃河岸口,渡河的船隻,都已經準備好了,秦穆公又設了一次宴席,叮嚀重耳說:“公子回國後,可千萬別忘了寡人夫婦啊。”於是分兵一半,令公子縶、丕豹護送公子渡河,自己的大軍則屯兵於河西。可以說是:眼望捷旌旗,耳聽好消息。

卻說壺叔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重耳的行李,自出奔以來,在曹、衛這些國家擔飢受餓,不止一次,正是因爲沒有食物,珍惜食物;沒有衣服,珍惜衣服。現在渡河之際,收拾行裝,將日用壞碗剩飯、破衣爛席,件件都搬到船上,和那些喝不完的美酒等等擺在一起,也是愛如珍寶,擺列在船內。

重耳見了,哈哈大笑,說:“我今天入晉爲君,吃穿方面,還要這些殘敝之物還有什麼用?”於是喝令把這些破爛拋棄在岸上,一點也不留。

狐偃私下暗暗嘆息說:“公子還沒有得到富貴,先忘了貧賤,他日喜新厭舊,把我等同守患難的人,看作殘敝器物一般,這十九年的辛苦不就白費了嗎?趁着現在還沒有渡河,不如告辭,以後還有想念的時候。”

於是就拿着秦穆公所贈的那對白璧,跪獻在重耳的面前,說:“公子現在已經渡河,便到了晉界,內有衆多大臣,外又擁有秦將,不愁晉國不入公子的手裡。臣孑然一身,也已經沒有用處了,願意留在秦邦,爲公子的外臣,獻上白璧一對,聊表寸心。”

重耳大驚道:“孤要和舅父共享富貴,何出此言?”

狐偃說:“臣自知有三罪,所以不敢跟隨!”

重耳說:“三罪何在?”

狐偃回答說:“臣聽說‘聖臣能使他的君主尊,賢臣能使他的君主安’,現在臣不肖,使公子被困在五鹿,一罪;受到了曹、衛兩國的輕慢,二罪;趁着公子喝醉了把公子帶出了齊國的都城,觸怒了公子,三罪。當初公子在四處流浪,臣不敢告辭;現在入晉了,臣奔走了數年,幾乎每天都擔驚受怕,畢生的精力都快耗盡了,就好像壞碗剩飯,破衣爛席一樣,沒有用了,留下臣,沒有用處,臣離開,也沒有損失,所以臣請求離開。”

重耳一邊流淚一邊說:“舅父責備孤十分的正確,這是孤的錯誤啊。”

於是命壺叔將已經丟棄的物品,一一取回。然後向河水發誓說:“孤回國,如果忘了舅父的功勞,我就子孫不昌。”

然後拿過白璧扔到河裡,說:“河伯作證!”

這時正好介子推在他的船中,聽說重耳與狐偃立的約定,大笑說:“公子歸國,這是天意,他竟然想把這些竊取爲自己的功勞,這種貪圖富貴的人,我跟他在一起真是羞愧。”

重耳渡過了黃河,東行到了令狐,地方長官發兵登城據守,秦兵包圍了此地,丕豹奮勇先登,於是攻破了此城,抓獲了這名地方長官,並給斬了。桑泉、臼衰望風投降.。晉懷公聽說了諜報之後非常害怕,調動全國的士兵,命呂省爲大將,郤芮爲副將,屯兵於廬柳與秦兵對峙。二人害怕秦國的強大,不敢交戰。公子縶爲秦穆公代筆給呂、郤寫了一封書信,送至軍中,大致寫道:“寡人之爲德於普,可謂至矣,父子背恩,視秦如仇,寡人忍其父,不能復忍其子。今公子重耳,賢德著聞,多士爲輔,天人交助,內外歸心,寡人親率大軍,屯於河上,命縶護送公子歸晉,主其社稷。子大夫若能識別賢愚,倒戈來迎,轉禍爲福,在此一舉!”

呂、郤二人看完書信後,半天不說話。有心接戰,但是擔心打不過秦兵;想投降,卻擔心自己畢竟是晉懷公的親信,不信任自己,而且曾經出過很多狠招對付重耳,重耳是不是會報復。躊躇了很長時間,商量出一個計策來。於是回公子縶的書信,大致寫道:“某等自知獲罪於公子不敢釋甲。然翼戴公子,實某等之願也,倘得與從亡諸子,共矢天日,各無相害,子大夫任其無咎,敢不如命。”

公子縶讀到了回信,已經識透了他們的意思,於是單人單車來到了廬柳,來見呂、郤,呂、郤二人欣然出迎,十分誠懇的告訴縶:“我們不是不想投降,只是害怕公子重耳不能容我們,想要讓您立誓爲憑。”

縶又說:“如果你們往西北後退,我將會把你們的誠意告訴公子。”

呂、郤答應了,等一會兒公子縶別去,即便下令,退屯於鬱城。

重耳派狐偃同公子縶到鬱城,與呂、郤二人相會,當天,歃血立誓,共同扶立重耳爲君,各無二心。立誓結束後,呂、郤立刻派人跟隨狐偃到了臼衰,迎接重耳到鬱城之中發號施令。

晉懷公不見呂、郤二人的捷報,就派寺人勃鞮來到晉軍催促戰事。走到了中途,聽說呂、郤遇到了鬱城,與狐偃、公子縶講和,背叛了晉懷公,迎立重耳,慌忙回報。懷公大驚,急忙召集郤步揚、韓簡、欒枝、範會等一班朝臣商議。

那一班朝臣,都是向着公子重耳的,平時看見懷公只信任呂、郤,心中都有怨氣,“現在呂、郤都已經背叛了,事到臨頭,召我們來有什麼用?”一個個都推辭,有說有病的、有說有事的,沒有半個人願意來。懷公嘆息道:“孤真是不該跑回來,失去了秦國的歡心,以致如此。”

勃鞮上奏:“羣臣私下裡約定迎立新君,主公不可以留在這裡了!臣請主公先到高粱避難,然後再從長計議。”

不說晉懷公出逃到高粱。

再說公子重耳,因爲呂、郤派人來迎接,於是進入到了晉軍中。呂省、郤芮叩首謝罪,重耳好言安撫。二人與趙衰、胥臣等跟隨逃亡的諸位大臣一一見面,吐露心聲,一起保二人不受傷害。呂、郤非常高興,於是如衆星捧月般跟隨重耳進入到了曲沃城中,朝拜晉武公的宗廟。絳都的舊臣,以欒枝、郤縠爲首,帶着範會、舟之僑、羊舌職、荀林父、先蔑萁、鄭先都等三十餘人,都到曲沃來迎駕,郤步揚、樑鯀靡、韓簡以及家僕等另一班人,都到絳都的郊外接駕。

終於重耳進入到絳都繼位,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第二位霸主:晉文公。

重耳四十三歲逃奔北狄,五十五歲到了齊國,六十一歲投奔秦國,到了現在復國爲君,已經是六十二歲了。

然而晉懷公還沒有死,晉文公要如何處理呢?晉文公還會遇到哪些危機呢?欲知後事,請聽下回分解。

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七章 介子推爲志而死,晉文公勵精圖治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三章 重耳復國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七章 介子推爲志而死,晉文公勵精圖治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九章 落魄天子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九章 落魄天子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三章 重耳復國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三章 重耳復國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七章 介子推爲志而死,晉文公勵精圖治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三章 重耳復國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九章 落魄天子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四章 呂郤之亂
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七章 介子推爲志而死,晉文公勵精圖治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三章 重耳復國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七章 介子推爲志而死,晉文公勵精圖治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九章 落魄天子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九章 落魄天子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三章 重耳復國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二章 重耳赴秦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三章 重耳復國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五章 穩定國中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十一章 計破陽樊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八章 王室醜聞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七章 介子推爲志而死,晉文公勵精圖治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三章 重耳復國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二章 魏犫力劈二將,追誅太叔第九章 落魄天子第十章 文公出徵第十三章 夔國之戰第十四章 大戰的序幕(上)第一章 重耳奔楚第六章 賞賜之爭第四章 呂郤之亂第四章 呂郤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