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綿裡藏針

皇帝看上去也很高興,雖然很年輕,但很懂禮節,一口一個兄長叫着,給足了他面子。吃到中途的時候,還叫馮保拿來了四件禮物相贈。

一件是宋朝婉約派詞人柳永手書的《雨霖鈴》,這可是他的代表之作,非常難得。朱廷貴是識貨之人,接過這件文物時激動得手直打抖。

另三件是元代延祐年音的三件青花瓷器,一件是梅瓶,一件是紋盤、一件是紋鼎。讓人稱奇的是,每件上面都是“雙角五爪龍紋”,做工極其精美,看得出這三件在燒製的時候,就是一組,真是罕見。

而且,精於此道的朱廷貴知道,自延祐元年開始,““雙角五爪龍紋”和“麒麟、鸞鳳、白兔、靈芝”這樣的祥瑞之物,只有皇家能夠使用,臣子和民間均不得使用。只要一用,就是越制謀反。

自己雖然頂着“福王”的頭銜,但這樣的好東西,明面上還是不敢使用的。現在變成了皇帝御賜,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作爲鎮宅之寶了。

他趕緊跪謝磕頭:“謝主隆恩!微臣何德何能,讓聖上如此厚愛?本來是皇上叫臣收集文物的,如今卻讓聖上送給臣文物,這怎麼好意思呢?”

皇帝卻笑着握住他的手:“兄長不要客氣,你已經爲朕辦了很多事了!朕正準備詔告天下,讓諸位王爺和文武大臣都向兄長學習!學習兄長忠心耿耿,精忠報國!再說了,兄長爲朕收集了三百件文物,朕這隻送給兄長四件,還是朕佔的便宜多,哈哈哈!”

朱廷貴還想客氣,皇帝卻拉住了他:“兄長就不要客氣啦!咱們都是一家人!今後朕有什麼事情還得倚仗你呢!”

朱廷貴長跪不起,磕頭不止:“但凡皇上有旨吩咐,微臣一定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皇帝笑着攙起了他,讓他坐下。心裡早已把他罵了千遍萬遍:“你個殺千刀的,勾結倭寇走私、塗炭百姓!讓你赴湯蹈火?那是不可能的,你不把老子扔到火裡去就不錯了!”

皇帝這時看了一眼張居正,說了一句:“內閣明日發出詔告,號召天下官員以福王爲楷模,向福王學習,學習他精忠報國,矢志不渝!”

張居正拱手應旨:“是!臣連夜擬招,明日發出!”

皇帝又叫過了馮保:“大伴兒,福王這千里迢迢來京,一路辛苦。從明天開始,就由你帶着他好好轉轉北京城吧,把那些好玩的景點都轉轉,讓各點官員做好接待!”

“是!”馮保拱手應旨。

在場陪同參加御宴的官員們都吃了一驚,皇上今天還真是給足了福王面子,又下詔告又讓馮保陪同遊玩的,這簡直就相當於“誇官”!

誇官其實是科舉制度中針對新科狀元的褒獎。經殿試欽點之後,由吏部、禮部官員捧着聖旨鳴鑼開道,狀元郎身穿紅袍、帽插宮花,騎着高頭大馬,在皇城御街上走過,接受萬民朝賀,因奉有皇上聖旨,不論什麼官員,得知誇官,都必須跪迎,向聖旨叩頭,高呼萬歲。

誇官的目的,是激勵學子們努力學習,在來年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而這次讓朱廷貴“誇官”,意義遠非如此。

這其中只有張居正和馮保最清楚,皇上現在把朱廷貴擡得如此之高,就是要讓他放鬆警惕,以後讓他摔得更慘!

就在幾個月前,皇帝逼首輔大臣高拱退位時也用的是這一招,先把他擡到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給予加

九錫的榮耀,只過了幾天,卻逼得他走投無路,只能棄權而去,一走了之。

所以,如果這位福王朱廷貴足夠聰明,能夠韜光養晦,那還有生還的可能。可這位東南之王明顯沒有這方面的意識,臉上堆滿了得意的笑容,好象這個殿堂上除了皇帝以外,再也沒有什麼人可以讓他放在眼裡。

樹上的桃子如果紅透了,鮮豔的色彩確實漂亮,但是,它也就離摔下變成爛泥不遠了。

接下來的幾天,馮保遵照聖旨,帶着朱廷貴四處遊玩,把京郊好玩的地方都玩了個遍。鳳凰嶺、潭柘寺、雁棲湖,處處都有當地官員好吃好喝好接待,就算是皇帝親臨也不過如此。

到了最後幾天,朱廷貴都有些樂不思蜀了。原來進京前還戰戰兢兢,唯恐自己是小地方來的,到了大地方別失了體統纔好。誰知道這一來皇上竟然這麼給面子,真是太過癮了!

如果有一天能夠當上皇帝,是不是就能天天過上這樣的生活?

當然,他在這兒只是這麼一想,並不敢有絲毫表露。

對於這天子腳下的北京城,他還是知道的一些的。

這裡暗流洶涌,個個都是人精兒!表面上都是笑面佛,搞不好背過臉來就參你一本,讓你吃不了兜着走!而且你和我,我和他都串成一條線,每人後面都有人撐腰,看上去前臺只是一個九品芝麻官,沒準後臺老闆就是當朝首輔。

這就是政治!

對於這些事情,他只是知道而已,究竟誰誰誰是一夥兒,他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賦閒王爺,哪裡知道得這麼多。

不過有一點他是知道的,那就是馮保——這位皇上面前的大紅人,這條大腿一定得牢牢抱住。

馮保兼任司禮監和大內總管,把持着整個皇宮的飲食起居、內外禮儀等各項事宜,牢牢掌控着皇城的兵力防衛。更要命的是,他還兼任東廠督主,這個最可怕的間諜機構幾乎讓所有的官員都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所以,這幾天,皇上讓他陪着自己轉悠,也正好和他套套近乎。雖然在這次來之前,就文物單子的事情已經和他溝通過很多回了,自己也沒少下功夫。

這會兒,他和馮保正站在潭柘寺的山頂,眺望遠方。

眼見其他人都站得比較遠,他輕輕咳嗽了一聲,悄悄拿出了一本佛經遞給了馮保:“馮大人,這本佛經是前些日子一位友人所贈,煩您給看看,是不是真跡?”

馮保接過佛經一看,大驚失色,急忙翻了起來。

朱廷貴知道馮保是收藏的大家,而且細緻入微,沒有什麼文物能逃過他的眼睛。

這本佛經看似稀鬆平常,實際上卻極不尋常,太讓人震驚了!

它竟然是六祖慧能手書的《壇經》!

六祖慧能是唐代的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鉢,繼承東山法門,爲禪宗第六祖,著有《壇經》流傳於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佛教高僧之一。他與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並列爲“東方三聖人”。足見其在中國歷史上的重大影響力。

他最出名的,是兩件事情。一件是在黃梅五祖命門徒作偈以選拔繼承人時,他作了一首偈,名動天下,這首偈就是廣爲流傳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另一件是他到廣州法性寺觀光法會,兩位法師爭論風吹幡動,一

說風動,一說幡動,他卻說了一句禪語:“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從而折服該寺主持,請他升座說法,奉其爲師,最終成爲一代“南宗”。他後來集一生之智慧著成的《壇經》,也成爲傳世之經典。

識貨的馮保,雙手捧着這本佛經,竟然在微微地顫抖。

他確實很激動,史上相傳六祖慧能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完全憑藉聰明才智理解和頓悟佛理,最後靠口述及別人手書才完成《壇經》。當然這是謠傳,他原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見過慧能的手書,筆力老道,就和這本佛經上的一模一樣。

所以這本很有可能是真品!如果真的是真品,那可就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細心的朱廷貴看到了馮保眼中那絲貪婪的光,這種收藏酷愛者見到珍品後的狂喜,他非常理解,他也知道傳言果然不假——這個皇上面前的大紅人果真喜歡文物收藏,甚至已經到了幾近變態的地步。

他輕輕問了馮保一句:“馮大人,不知道這本佛經……”

馮保滿臉是笑地看着他,雙裡卻牢牢抓着《壇經》沒動:“福王殿下真是好福氣,不知道這樣的寶物是從哪兒得到的?”

福王很是痛快地笑了笑:“嗨,這就是一個偶然巧合的機會。本王對佛經也不是很懂,如果馮大人喜歡,就將此物贈給馮大人,如何?”

馮保急忙擺起右手,可左手卻仍緊抓着佛經:“使不得,使不得,君子不奪人之美。這麼重的禮物,馮保可是絕不敢收,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啊!”

朱廷貴哈哈大笑:“哈哈哈!馮大人客氣了!小王長居荒地,對這京城之事還不甚瞭解,以後還得多多仰仗馮大人呢。怎麼說是無功不受祿,馮大人只要以後多對小王關照則個,小王不甚感激纔是啊!”

馮保又推讓了幾下,才表現得誠惶誠恐地收了。

朱廷貴見他收了,頓時大喜,悄悄貼近了他的耳朵:“馮大人,久聞朝中對於外省各王頗有微詞,不知小王……”

“嗯!”馮保猜到他要這麼問,所以故作神秘地點了點頭,湊近了他說道:“福王殿下,實不相瞞,確實有此非議。不過皇上對您可是真心信任!對於言官參奏別的王爺,皇上還聽上一聽,有時也信。但對於您,皇上一直都說您好,說您和閔維義、鍾欽良是國之棟樑,值此東南沿海抗倭大計,頂住壓力,全力爲皇上分憂,實屬不易!”

朱廷貴聽了後有些飄飄然:“皇上,皇上真是這麼說的?”

馮保嚴肅了神色:“確實如此!不過……”

福王頓時緊張起來:“不過什麼?馮大人儘可直言不諱!”

馮保放低了聲音:“不過您也知道,朝中衆人之口,說什麼的都有,尤其是有人就看不得你好!所以有人蔘奏你和二位巡撫貪贓枉法、勾結倭寇、魚肉百姓、草菅人命。”

朱廷貴睜大了眼睛:“冤枉啊!馮大人,你可要爲小王說幾句公道話……”

馮保微笑着點頭:“下官當然知道!福王儘可放心,皇帝也非常信任您!”

朱廷貴這時又從懷裡掏出一陣玉製的佛珠來,遞到了馮保的手上:“馮大人不是外人,如果不嫌棄,咱們就以兄弟相稱!小王在外不容易,雖然勤懇本份,卻也架不住朝中有人胡言亂語,還請馮兄弟多多保全!這串佛珠相傳是黃梅五祖傳給六祖慧能的繼任主持之物……”

(本章完)

第191章 綿裡藏針第194章 鐵證如山第069章 觸目驚心第241章 西風烈烈第083章 殺奸祭旗第006章 人即江湖第305章 勢如破竹第080章 火力全開第011章 驟起突變第161章 屁股腦袋第161章 屁股腦袋第081章 漸露崢嶸第106章 一吻定情第069章 觸目驚心第227章 請君入甕第200章 破敵殺將第086章 一針見血第137章 禍起蕭牆第139章 美人骷髏第052章 兵貴於精第183章 借花成佛第280章 溫柔鄉里第046章 三患齊發第190章 四美爭春第271章 詩暖花香第128章 花花世界第296章 龍虎並行第028章 暖身暖心第244章 措手不及第236章 網開一面第229章 前人之功第157章 計定寧遠第058章 難纏亂鬥第275章 倚賞約色第126章 平劍換帽第162章 溫暖人心第184章 女人味道第018章 黑質白章第074章 嚴絲合縫第007章 兵者詭道第168章 金風玉露第248章 一馬當先第050章 舉重若輕第220章 送美入懷第148章 大開大合第237章 悟道佛印第023章 雙管齊下第233章 縱情歡歌第029章 風起雲涌第222章 禮尚往來第147章 八門金鎖第349章 震懾人心第059章 船到橋頭第274章 賞不逾日第053章 明修棧道第057章 礦工猛虎第077章 大開大合第048章 峰迴路轉第085章 擒賊擒王第063章 橫刀立馬第336章 仍不盡然第280章 溫柔鄉里第331章 芳跡疑雲第050章 舉重若輕第016章 黃河決口第123章 弄玉吹簫第068章 人非草木第216章 逐浪滔天第021章 微服私訪第225章 山上山下第271章 詩暖花香第327章 牡丹花下第260章 最後對決第332章 用美爲刃第105章 香滿繡樓第044章 中庸之道第110章 要與不要第129章 假戲真做第151章 寶劍狗熊第289章 老驥伏櫪第138章 頭牌夫人第139章 美人骷髏第261章 網開一面第086章 一針見血第126章 平劍換帽第341章 你死我活第104章 鳳凰涅槃第273章 山月人歸第257章 狗咬狗腚第311章 花自飄零第242章 殺身成仁第076章 愛與不愛第139章 美人骷髏第016章 黃河決口第149章 十面埋伏第183章 借花成佛第348章 君臣生嫌第312章 論功行賞第216章 逐浪滔天第010章 分權制衡
第191章 綿裡藏針第194章 鐵證如山第069章 觸目驚心第241章 西風烈烈第083章 殺奸祭旗第006章 人即江湖第305章 勢如破竹第080章 火力全開第011章 驟起突變第161章 屁股腦袋第161章 屁股腦袋第081章 漸露崢嶸第106章 一吻定情第069章 觸目驚心第227章 請君入甕第200章 破敵殺將第086章 一針見血第137章 禍起蕭牆第139章 美人骷髏第052章 兵貴於精第183章 借花成佛第280章 溫柔鄉里第046章 三患齊發第190章 四美爭春第271章 詩暖花香第128章 花花世界第296章 龍虎並行第028章 暖身暖心第244章 措手不及第236章 網開一面第229章 前人之功第157章 計定寧遠第058章 難纏亂鬥第275章 倚賞約色第126章 平劍換帽第162章 溫暖人心第184章 女人味道第018章 黑質白章第074章 嚴絲合縫第007章 兵者詭道第168章 金風玉露第248章 一馬當先第050章 舉重若輕第220章 送美入懷第148章 大開大合第237章 悟道佛印第023章 雙管齊下第233章 縱情歡歌第029章 風起雲涌第222章 禮尚往來第147章 八門金鎖第349章 震懾人心第059章 船到橋頭第274章 賞不逾日第053章 明修棧道第057章 礦工猛虎第077章 大開大合第048章 峰迴路轉第085章 擒賊擒王第063章 橫刀立馬第336章 仍不盡然第280章 溫柔鄉里第331章 芳跡疑雲第050章 舉重若輕第016章 黃河決口第123章 弄玉吹簫第068章 人非草木第216章 逐浪滔天第021章 微服私訪第225章 山上山下第271章 詩暖花香第327章 牡丹花下第260章 最後對決第332章 用美爲刃第105章 香滿繡樓第044章 中庸之道第110章 要與不要第129章 假戲真做第151章 寶劍狗熊第289章 老驥伏櫪第138章 頭牌夫人第139章 美人骷髏第261章 網開一面第086章 一針見血第126章 平劍換帽第341章 你死我活第104章 鳳凰涅槃第273章 山月人歸第257章 狗咬狗腚第311章 花自飄零第242章 殺身成仁第076章 愛與不愛第139章 美人骷髏第016章 黃河決口第149章 十面埋伏第183章 借花成佛第348章 君臣生嫌第312章 論功行賞第216章 逐浪滔天第010章 分權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