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問題與解決

金田貴媳

“如果真的能爲下面的百姓解決一些實事,我相信,家安還是比較高興的!”

聽着方西這話,安安同意了!

解決得了就解決,解決不了,那自己下來就是了!皇上抱謙了!

當晚,三人細細的商議了一下細節,方西與子奕兩人連夜寫了一份摺子,在第二天一早,他們找上了林睿,想讓林睿看看這樣可行不可行!

林睿與林言兩人看到這東西,與聽到方西與子奕的話之後,決定爲他們遞上這摺子!方西也是一個不上朝的人,他與子奕一樣有權寫摺子,但是得由上峰遞,這一次,摺子是以子奕的名義寫的,林睿幫着遞是正途!

……

到了下朝的時間,方西的上峰一到典籍庫,就問方西昨晚說得如何!

方西一臉的無奈,說他已經盡力了,子奕與安安不聽勸!

上峰看着方西那兩眼黑黑的熊貓眼,搖了搖頭,安慰方西,“盡力就好了!”

然後他扔下方西,去與別人說說方西的勸說已經失敗了!

皇宮裡。

皇上看着林睿遞給他的摺子,一邊看一邊搖頭,他看清楚了摺子背後的意思,但是想了一想,帶着笑的他拿着摺子找貴妃去了!

貴妃正與小皇子,小公主玩着,見皇上拿着摺子過來了,見過禮,好奇的看着皇上!

皇上將手裡的摺子遞給貴妃。

後宮不得干政,看摺子是不行的!

“臣妾可不能看啊皇上!”

“朕給你看,你看就是了!”

貴妃令命,接過摺子細看了一番,她知道安安當官了,也知道大臣有意見,皇上有時或者說常常都會將外面發生的事像是訴說,也像是閒話一般說與貴妃知道,貴妃是不多話的。聽着就是了!發現皇上不高興的就勸解兩句,以表關心!

看完了摺子,“皇上也心動了是吧!”

“能解決下面的難題難道不應該心動?”

“心動不如行動!”

“好,正如朕意!”

……

就在這一天的下午。皇上出了一紙公告,讓全國各地將解決不了的難題,任何問題都可以,整理送上京來,皇上爲大家解決!並徵集能人,有能者可在六月十八日於京城大廣場進行測試,合格者。將按能力獲得銀兩,工作,官位,等的獎勵!

公告一出!京裡就轟動了!

那些大臣像得想到了這是什麼一回事,連忙吩咐下面的人外出找疑難,尋能人!

————

京城之中熱鬧非常,何爲能人?

當朝大儒,是能人?答案是肯定的!不是能人。如何當大儒!

那尚書大官呢?不是能人如何當官?所以問,是能人?答案也是肯定的!

那能舞刀弄槍的武將呢?不是能人如何上高位,如何鎮壓下面的人?所以他也是能人!

那有專業技術的大夫。工匠呢?誰可替代?怎不是能人?所以,也是能人!

那裁縫,鐵匠,難道不是?也是!

那街邊擺擋的麪粉手藝人呢?淋糖的糖藝人呢?甚至補鍋的,磨刀的,那一個不是能人?

除了他的同行誰人可以替代?沒有!

甚至有人說了,莊稼人也算是一種能人,他們最拿手就是種田!

這話沒錯,也沒有人駁斥!

根據這個說法,全城乃至全國。無一不是能人!

答案是正確的!

爲什麼,根據這個說法,那些沒有一技之長的人,他大聲的說了,我能吃,我能睡。我能玩,怎就不是能人了!甚至有人說,我臉皮厚,這也是一能!

於是問題來了!

如果全都讓他們在六月十八來應考,那結果就只是一場笑話!甚至還是一場災難!京城被逼爆的災難!

於是有快人一步的大臣向皇上進言,讓各地要上京來的能人,先在各自的縣,城裡比一場,只准許前二名進京!而且在縣裡城裡比的前十名,都可獎勵一到十兩!

皇上同意了!只花少錢就可進行預先挑選!這不失爲一個好方法!

於是,全國上下,熱鬧的歡騰一片!

奇人異士紛紛出動!

子奕下朝回來,說着他到那裡大家都在討論這能人的大賽!

皇上聽着全城熱議他也派出了探子,探聽探聽情況!讓探子將看到的聽到的像故事一樣說皇上聽!

皇上與貴妃一時忙了起來,日子過得豐富多彩!有多少能人異事可聽啊!

三月,這初賽在很多的地方已經決出了名次了!

聽着有手藝過人的,也有口才了得的,更有學識廣博的,力大過人的,可以說千奇百怪,什麼樣的人都有!

這時,各大人派出去的人陸續的回來了,帶回來了各種的難題,像是某城多是沙地,糧食產量偏低,人民生活艱苦(這個問題林睿已經着手在整改了,但是成果還沒有顯露),像是某地賊匪較多,常有搶劫等事,像是某地女子樣顏難看,出嫁成了大難,像是某地由於貧窮,男子取不到妻,像是某地小孩子多畸形的,或是某地的人多病痛!更有專業的知識問題,像是如何有更好的布料,更好的醬料,更好的紙張,更好的工具等等!

安安看到林睿帶回來的這一紙問題。抖着手,“爺爺,這些問題裡面,大部分都應該是那一個地方的官員去改善的,作爲父母官,產量低,那不是應該帶領大家創造找方法,找出路麼?不種糧,那種適合沙地的西瓜,土豆,不行,聽說種棉花也是可以的,發動人員開荒試種那纔是正道啊!賊匪多,他不派兵去剿匪竟然向上面說是大問題?這算不算是瀆職?算在算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這樣,他還可能當這官?不是應該撤職查辦了嗎?如果是真的在大匪,地方處理不了,那應該向上報,然後派軍隊來處理。不是應該這樣的麼?”

林睿笑眯眯的沒有說話,林言正在奮筆書寫着。

“你繼續說!”

“女子樣難看,那就努力練一門手藝,要出彩的。能賺錢的,樣子再不好,只要品德好,品行好,手藝好,有錢有品,能顧家還怕嫁不出?我不相信!但是如果只是想不勞而獲。那爺爺你告訴安安,我爲什麼要幫這些人?讓他們自生自來好了!人應該自我不斷的努力好不好!地方窮男子娶不到妻,那地方只產出男的,就一個女的也沒有?有女的爲什麼一下也不願意留下?真只是因爲窮?剛不說有嫁不出的麼,就嫁到這個地方不就好了,再說,地窮,是人懶。還是地的問題?人懶那沒救了。真是地的問題,那找找那是怎樣的地,沙地剛說了。荒地那就辛勤一點,開荒就好了,爺爺,你讓皇上對那些開荒的減的稅,或是免收幾年吧!這樣纔會有更多的人去幹這事!”

安安歇了歇,“如果都不是,那地附近總會有一些當地的作物吧,找些大夫到那裡去,看看那些作物的藥用價值,多讓人試一試。找一找,總會有那一個地方致富的方法!小孩子有問題,那得查一查那附近是不是有礦山,那些水是不是含有較多我們不需要的物質,如果是,小孩是會有問題的。再來,他們是不是近親嫁娶,這近親指的是三代之內,爺爺你可以讓人去看看那些有問題的小孩子的父母是不是三代之內的,像是表哥娶表妹等,安安沒有記錯,這樣子的人成親,是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這個,讓我想想,好像是,不記得了,你讓人去看看吧!……新的布?新的醬?新的紙?新的工具?想要新的東西,自己動手試就是了,我的東西也是這樣試出來的,他們到好意思問,向上問一問,就會得到好東西,我是不是也可以問一問就有錢了,爺爺?”

林睿還只是在那笑着,林言還在寫着,子奕探頭一看,林言竟然將安安剛說的話全都記下了!

“家安。下次說慢一點,乾爹差點寫不及!”

安安一陣惡寒,這兩父子這是在做什麼!

“你剛說的我都記下了,我整理一下就會遞給皇上看,讓人去處理,不但你的說法會向上送,各位內閣大臣也正在大殿商議着這些事的處理方法!”林言揉了揉手腕,剛剛寫得有點多!

“你們這樣也行啊?”

“行的!”林睿點了點頭,“省得你慢慢想,會老得快!”

安安很想吐這老頭一臉,套自己的話,還作大恩的模樣!

“丫頭,如果生活在礦山附近小孩真的會有問題?”

“不是,得那礦產侵入水中,鐵,我們是吃不了的,消化不了麼,但是如果讓鐵粉加入水中讓人天天的喝,你說人會不會生病?小孩子或是在母親胎中的嬰兒是不是更容易有問題,這個得先看看他們的飲食,得查水源,查土質,還有平時他們接觸得多的東西也要查,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是這一個是大面積影響的原因之一!”

林言點了點頭,林睿則着頭想了想,“礦山,除了鐵,金銀其他的礦山的附近是不是一樣的道理?”

“一樣的,其實就是飯,我們一頓才一碗兩碗,多的也就三四碗,但是如果讓你天天頓頓都十碗八碗,你受得了麼?吃的,喝的,用的,甚至一些我們摸的東西,如果過多,都不一定是好事,爺爺應該見過某些人天天摸一些東西,然後手腳壞死,是一點點開始的,慢慢整個人都會出事!”

林睿很嚴肅的點了點頭,“我見過!”

林言與子奕齊看着林睿,“摸也有問題?”

“有的,東西當中,我們看到的很多隻是表面,裡面我們看不到的有什麼你知道麼?”微生物,細菌,病毒,甚至是不明物體,多着呢!

“不明白!”子奕擰了一下眉!

安安拿起一個放在身邊糖果盒子裡的糖,“這個糖你看到是黃色的,表面應該是蜜的味道,但是裡面是什麼味道你知道麼?”

“這個裡面是酸的果醬!”

“不對,糖果屋裡面賣的一慣的是酸果醬,但是這一個卻不是!”

“有新味道?”子奕笑眯眯的接過糖,拋了進口,一會,“唔,是姜粒,很辣,還有辣椒!”子奕皺起了眉,扁着嘴!想吐卻又怕讓安安失望!

“那個糖是我用來整蠱小北的!這就是外表與裡面的區別,一個我們看着可能是石頭,但是打開卻發現裡面是礦石,或是某一種毒物也不一定,而毒物會不會慢慢的將石頭也變成了有毒,誰知道?”這糖是安安造來送到關邊給方北的,這些是送剩下的!

子奕認真的點了點頭,也是,誰知道里面是什麼?

林睿深思着安安這話,因爲他見過很多安安口中那些手腳正在慢慢的出現壞死的人,他們在全國各地,做着不同的東西!

等林睿想通了一些關節,林言將問題的重點轉向了近親成親,安安笑了笑,“不記得,只是有這個印象,總之,爺爺,乾爹,你們去人查查,對比一下看看是不是不是更好,證據更有力~!”

安安知道這兩父子是想知道更多,好說服那些大臣!

四人再討論了一會,林言整理文件,林睿讓人去查證安安說的話!

安安到廚房爲大家做晚飯。子奕也拿出了紙筆寫下剛剛得到的感想,這一課,他獲益良多!

之後幾天,林睿都會拿着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來與安安討論,有關於道德的,有關於思想的,有關於國家的,當然少不了一些別人賺錢的算計!

安安心情好,就會說一點,不好,或是聽出問題,那就反問林睿,這些是問題麼,我應該問誰,誰告訴我答案,好讓我也賺一筆如何?

……

這一天,安安正在後院種着菜,安安知道今年應該是不可能離開京城的了!

而朝堂之上卻討論得熱火朝天!

有大臣說着各種建議,也有針鋒的對議着,整個大殿像菜市一樣!

皇上坐在上位看着這一羣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有活力的大臣,覺得這一次的決定是十分的正確!

而下面送上來的問題,在各位大臣的努力下,一件接着一件的解決着,成果慢慢的在各方各面的顯露着出來!

第366章 商機第268章 原來如此第141章 進駐(5)第502章 問題與解決第292章 上門提親(2)第441章 歇第307章 弟子第369章 傳言第492章 出發之前第229章 亂了(1)第19章 之後第340章 借住(2)第493章 送別第277章 調戲第146章 公稱第391章 怎麼會這樣?第429章 前夕(二)第382章 七夕第50章 摘杏子第490章 行禮第420章 機會(一)第341章 搗亂的(1)第92章 我肚餓了第247章 對上了(2)第412章 那時候(1)第215章 廚房第444章 終於得救第458章 真相(三)第87章 又一個開始第287章 成功與失敗第51章 橫掃第518章 孕事第91章 下獄第239章 解決第462章 親人第463章 心情第225章 公堂上第462章 親人第38章 賣蘑菇第94章 “讓讓”和“卟”第229章 亂了(1)第75章 搶手貨第421章 機會(二)第15章 你當我媳婦好不好第500章 官不是那麼容易做的第468章 考前第56章 雨第367章 十全冠第342章 搗亂的(2)第489章 出嫁(一)第103章 回味第37章 賣草第75章 搶手貨第484章 配給的後續第86章 忙第391章 怎麼會這樣?第327章 試林睿第480章 嫁妝與家業第430章 揭幕(一)第151章 自作自受第93章 說,不說第517章 懷孕第2章 第一頓第485章 太傅第114章 逛街第33章 薑糖第26章 進鎮(下)第238章 借第407章 勞動(一)第342章 搗亂的(2)第109章 安排第504章 富貴盞開幕了第6章 美好的早上?第419章 見貴妃第318章 態度第157章 做人難第21章 有錢了第24章 或許!可能!大魚!第59章 蟛蜞粥第409章 定了要進京第30章 起因第461章 落幕(三)第379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32章 好運的第105章 秋收第126章 鬧事第271章 平衡第107章 開年了第252章 新年(2)第381章 錢引起的風波第134章 關徹的一天(一)第239章 解決第37章 賣草第146章 公稱第265章 遇劫第336章 人會變,月會圓第479章 解決第282章 嬤嬤與林言第331章 聽封之後
第366章 商機第268章 原來如此第141章 進駐(5)第502章 問題與解決第292章 上門提親(2)第441章 歇第307章 弟子第369章 傳言第492章 出發之前第229章 亂了(1)第19章 之後第340章 借住(2)第493章 送別第277章 調戲第146章 公稱第391章 怎麼會這樣?第429章 前夕(二)第382章 七夕第50章 摘杏子第490章 行禮第420章 機會(一)第341章 搗亂的(1)第92章 我肚餓了第247章 對上了(2)第412章 那時候(1)第215章 廚房第444章 終於得救第458章 真相(三)第87章 又一個開始第287章 成功與失敗第51章 橫掃第518章 孕事第91章 下獄第239章 解決第462章 親人第463章 心情第225章 公堂上第462章 親人第38章 賣蘑菇第94章 “讓讓”和“卟”第229章 亂了(1)第75章 搶手貨第421章 機會(二)第15章 你當我媳婦好不好第500章 官不是那麼容易做的第468章 考前第56章 雨第367章 十全冠第342章 搗亂的(2)第489章 出嫁(一)第103章 回味第37章 賣草第75章 搶手貨第484章 配給的後續第86章 忙第391章 怎麼會這樣?第327章 試林睿第480章 嫁妝與家業第430章 揭幕(一)第151章 自作自受第93章 說,不說第517章 懷孕第2章 第一頓第485章 太傅第114章 逛街第33章 薑糖第26章 進鎮(下)第238章 借第407章 勞動(一)第342章 搗亂的(2)第109章 安排第504章 富貴盞開幕了第6章 美好的早上?第419章 見貴妃第318章 態度第157章 做人難第21章 有錢了第24章 或許!可能!大魚!第59章 蟛蜞粥第409章 定了要進京第30章 起因第461章 落幕(三)第379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32章 好運的第105章 秋收第126章 鬧事第271章 平衡第107章 開年了第252章 新年(2)第381章 錢引起的風波第134章 關徹的一天(一)第239章 解決第37章 賣草第146章 公稱第265章 遇劫第336章 人會變,月會圓第479章 解決第282章 嬤嬤與林言第331章 聽封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