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三章 崔林拜見

董真只到黃昏時分,才乘車回到離雲別館。

上一次戰役之後,董真再次令人對別館和山谷進行了清理和修繕。修繕固然是要的,最重要的其實是董真藉此又購買了不少物資原材料。否則上次戰鬥之中損耗的火藥、防具、弩箭如何補充?原本不甚富裕的金錢又去了許多,簡直肉疼之甚。

她驅車駛過谷中,一路侍立的護衛和負責灑掃的婢僕紛紛行禮,卻沒有發出什麼聲響,更不曾一窩蜂涌上來奉承。董真今非昔比,昔日在織造司她雖亦統率數百人,但上有朝廷各項綱紀壓制,又有各路貴人層出不窮,哪裡比得上在葭萌這裡輕鬆愉快?但她素來好簡,也不樂意太有排場,出門一向只帶楊虎頭等二名護衛即可,回來也幾乎不擺什麼主君的架子。

但數度浴血苦戰之後,她的眉宇之間已獨聚了一點煞氣。這使得她即使是態度溫藹之時,仍有一種凜然之氣,令得屬下皆不由得不起敬畏之心。

此時她亦點頭相應,卻一直在觀察道路兩邊的情形。昔日浴血的戰場已被清理乾淨,並以青石鋪成廣場及通道。在高臺前下了軺車,遠遠望去,盤踞高臺之上的樓閣堂室越顯得巍峨華美,華燈初上,璀璨映照,宛若星河之中的仙闕,竟有了幾分宮殿的氣勢。

不過相比於真正的宮殿,即使是爲鄴城別宮,還是算微型一些罷了。

只聽一人聲音,隨着晚風傳來:“房舍風水,甚至是樹木花草,亦與主人的氣機密切相關。眼下主君聲勢正盛,自然區區房舍,亦會流露出不同氣度來。”

高臺之下,有一小徑,直通瀑布下的小潭。當初修繕這所別館之時,董真特意令人在那裡建了一個小小的臺榭,爲的是大暑之時,臨潭小坐,以消炎氣。

但現在天氣尚算不得暖和,又是寒意侵膚的晚上,居然還有人在這裡談天說地,且此人聲音清朗,顯然是個年輕男子。

“素聞阿叔捷才心高,沒想到也會對我家夫郎有如此諛詞。”

這嬌柔中帶有一絲令人心動的沙啞之音,正是崔妙慧。

那年輕男子卻不以爲然:“所謂見微知著,董君行事,看似只在一絲一線之間,其實所謀大矣。正如這谷中別館,雖不過數十間房舍,卻大有氣象。吾只述心中所想,實非諛詞也,”

董真聽到此處,心中一動,不由得停下足來,卻忽地想起一事:前幾日崔妙慧似乎對她說過,說她的族叔不爲族中所容,她已暗中去信,邀他前來葭萌。

董真想着是崔妙慧的族叔,此人年紀一定大了,反正多養一口人吃飯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遂很爽快地一口答應,只是本着一貫誠實的原則,還叮囑崔妙慧,定要告訴其族叔目前自己尚立足未穩,暫無富貴可享。崔妙慧卻笑着說:“吾叔厚朴清健,絕非逐利貪名之人。”

沒想到居然這麼年輕!

她想了想,決定還是邁步登臺,夜風拂面,越覺清涼,很快便將清脆笑語都拋諸腦後。

夜色之中,有二人轉過高臺,正是方纔在水榭軒臺之上談笑的崔妙慧和一個青衣男子。漢時服色多以深色爲貴,這崔林出身清河崔氏,衣色卻並不講究,只是普普通通的青色錦衣,穿在他身上,倒是有一種別樣拓然之氣。

崔妙慧擡起一雙明眸,看向高臺之上,華燈柔光中那個修竹般挺拔的身影,疑惑道:“夫郎竟沒有停下來。”

“那便是董君?”

並不知情的崔林不禁有些意外:“怎的靜悄悄的前來,既無護衛喝道,亦無婢僕相迎?”

的確,董真雖然目前尚比不上那些世家,畢竟也是葭萌城中大得劉備信賴的新貴。便是尋常商賈人家,有十餘個小奴,尚且要大擺主人架子,何況董真目前有數百部曲,百餘婢僕?

“夫郎非常人矣。”

崔妙慧簡潔地答了一句,還是露出懊惱神情來:“只是夫郎既從此經過,定然是已經聽到了阿叔之言,爲何不曾動容駐足,與阿叔攀談?難道……”

崔林此時當然已明白過來,原來自己這位族侄女在這樣寒意“凍人”的晚上,特意還將自己約在潭邊談天,不是爲了什麼雅興,而純是算好了時間,便是要讓董真無意間“聽”到自己的高論。

不由失笑:“阿慧,你也知董君非常人,自不能以常理忖之。君子相交,貴在知心。若是用多了心計,恐會失去真意。依吾之勸,阿慧此後切不可以此等機謀管轄後宅,否則或會失去董君之心。”

“當真有如此嚴重?”

崔妙慧回想自己認識董真以來,不是見她用心謀,便是見她用毒計,名雖爲“真”,卻與崔林口中的這個“真”字大相徑庭。不過她對自己人,倒是有幾分真意,但看到她二話不說,便令人砍了曾與她生死與共的槿妍之後,崔妙慧連這一點都不敢保證了。

所以她在告訴董真崔林將來此後,又擔心董真並不在意崔林,纔想要安排出這一着偶遇。誰知遇是遇了,董真卻毫不放在心上,竟然揚長而去。

再經崔林這麼一說,心中不免忐忑起來。

崔妙慧對董真的心態,也是比較複雜的。

起先在宮中初遇之時,她是一種居高臨下的目光,覺得這個織奴出身的甄氏女不值得一提。後來受董真所迫,不得不背家離族逃出宮來,對董真只有恨意。再到後來流落江湖,意識到了自己所謂的世家身份和美貌才氣,在無依恃的世間不僅無用,而且會“懷璧有罪”時,對於拯救了她的董真,又有了那麼一絲感激。只到後來,董真以女子身份,飾以男妝示人,從洛陽到巴蜀,竟生生地開創出了一個局面,同時還令得無論楊阿若還是劉備,皆能爲她所用,且出手狠辣也絕不類女子,便滋生了敬畏之情。

若非當真視董真爲主,恐怕她也不會在族叔崔林走投無路之時,發信邀他前來。

畢竟她出身清河崔氏,崔林雖眼下也不爲親族所容,但至少也不能墮了族名,豈能投靠一個不靠譜的主君?

而崔林此時尚未見到董真,單憑對這谷中別館的佈置,便對董真頗有好感,足見董真還當真是有些能耐的。

如今崔林聲名不顯,但崔妙慧卻是知道自己的這位族叔。說起來還算是大名鼎鼎的崔琰堂弟,只是年紀相差太大,令不知情的外人覺得詫異罷了。

族中對崔林並不重視,因爲他從來沒有表露出什麼出衆的才華,對於詩詞歌賦也鮮有佳作,而且話也不是很多,完全談不上舌桀蓮花。在人才濟濟的崔氏族內,他平淡到幾乎可以被忽略。唯有崔琰不同,每次回清河族宅,都要單獨與崔林見面,並對他抱有很大期望,曾對其他不解其行的族人說:“吾弟器量恢弘,只惜晚成耳。”

此言一出,更引起族人的嫉妒。崔林父親早亡,寡母之族也勢微,在族中沒有什麼實力,所以受到排擠,這一次更是被捲入血案之中,不得不逃亡於江湖。

而崔妙慧之所以會注意到他,是因爲董真不久前跟她交待,若有什麼不得志的士人,可覓來麾下。

畢竟董真手下原本就由崔妙慧帶來了一百餘名義從私兵,她事先又令齊方提前進入巴蜀,在當地又爲自己網羅了近百名私兵,加上糜芳手下這支暫時保衛她的三百人,看樣子劉備遲早也是要送她作見面禮的——已經有五百餘人的軍事力量,沒有一個謀士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雖然崔妙慧在心裡懷疑,董真這樣精明之人到底需不需要謀士。

她似乎心中十分洞明,知道自己要什麼,又能清晰地判斷時局走向,很能賺錢,奇思妙想又多,且還具有一種特殊的個人魅力,與女子的柔媚不同,她的個人魅力是一種強烈的自信心和令人尊重的態度;有了這些優勢,董真已足夠帶着五百人,無論在哪裡都可暫爲棲息。

可是她既然向崔妙慧提到了需要謀士,難道還想走得更遠……甚至是成爲一方諸侯?

她心中一凜,連忙帶着崔林,快步往高臺之上而去。

在出岫堂等了約莫半個時辰,想來按照董真的習慣,已經沐浴完畢,崔妙慧這才招來一個侍婢,問道:“主君在何處歇息?”

董真的身份,只有最心腹的“妻妾姬人”知曉,甚至連楊虎頭等人也並不清楚。而董真一向爲了掩人耳目,也總隔個三五天便歇在其中一名姬妾房中,當然初一十五是必定歇在崔妙慧處,十分符合當下男子們對待妻妾雨露均沾的標準。

但是“妻妾”們很瞭解這位夫郎,知道她並不喜與人同榻。除了在洛陽時不得不與崔妙慧同榻過一兩夜,此後所謂的歇宿,也不過是她們將自己牀榻讓給董真,自己臥於牀榻下的踏板之上。

起初董真還有些過意不去,但轉念一想若是自己臥於踏板之上,萬一不慎爲侍婢所察,傳揚出去,未免說她“懼內”,有損她刻意要樹立的肅殺嚴峻之氣。

反正她也只會借宿一夜罷了,所以就由着她們以踏板爲榻了。

但是大部分時間,董真是住在她自己的房中,就是那間素淨得令人心神亦隨之寧靜的屋子。

此時侍婢恭敬答道:“主君在玉瓊館,素娘子在旁侍奉用膳。”

玉瓊館便是董真所居的屋子之名,崔妙慧曾聽董真念過一首詩不詩、賦不賦的文字,也知明河、素月二人的名字便是得名於此。據董真說,那叫作“詞”,乃是自己昔日一位前輩所作。想了想,又補充道:“便叫它詩也無妨。”

不過崔妙慧表示懷疑,董真看起來並不好吟詩作賦,但時不時會有一些驚豔之語,而過後一律推諉爲“前輩”之作,但這個“前輩”卻從未有人聽說過。在她看來,這分明就是董真所作,不知董真爲何從不肯正面承認。

比如這一闕“詞”或“詩”:

開篇便是“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玉瓊館的名字,大概便是由此而來。

估量着用膳快要結束,崔妙慧帶着崔林,緩緩走入玉瓊館,隔着正堂之中的三層珠簾,崔林一眼便看到了董真。

當然,室中一男一女,這男子當然是董真。

但崔林覺得,如果室中還有其他男子,他還是不會認錯董真。

“他”披一件縹底織繡硃色舞禽紋的袍子,華美的顏色,襯得裡面牙白色的中衣越發溫潤。兩種風格和諧地融爲一體,令得正垂首寫字的“他”複雜而醒目。在這如雪洞般清淨的室中,“他”宛若一顆光華熠然的明珠。

單隻這一眼,崔林本能地覺得:自己那位昔日在崔氏族中冠絕衆女的族妹,嫁給“他”全然是一點不虧。

只是,在這樣清淨環境之中,安然若水的年輕郎君,半分也不似崔妙慧描述中擅使火攻、能令霹靂下降之人。

董真身畔跪坐有一位年輕女子,身着素白衣裳,面前放有一具古琴,想必正是那名爲素娘子的姬妾了,此時她手按琴絃,輕聲吟唱: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崔妙慧原是想要出聲求見的,崔林卻伸手止住她,只聽歌聲清冷,如水珠躍濺,消湮於不可見的深潭之中: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在嘆息般的歌聲裡,聽到“短髮蕭騷襟袖冷”時,雖然室中暖煦,崔林忽覺心頭荒蕪寂冷,彷彿回到了當初被族中所逐,不得不離族遠的時刻,彷彿浩緲天地,只剩下自己一人,無依無傍,無來無去。

“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爲賓客。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素衣美人的歌吟已到了結尾,然而崔林的心中,卻又彷彿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一人盪舟於江上,雖然清冷寂寞,那又如何?自有江河萬里、星斗億萬爲伴,視這世間枯榮便如等閒一般,便是那變幻萬千的世態,亦不過都是過眼的雲煙罷了,而每個人,都不過是這個世界的過客。

傲然扣舷,亢聲作歌,哪管他今夕何夕,哪管他雲起雲落?

崔林定了定神,朗聲道:“崔林拜見董君!”

崔妙慧不禁定晴看了他一眼,不知這位素來行事謹重的族叔,如何未經自己引介,便貿然自報家門。而且聽他語氣恭敬,顯然的確將眼前這年輕的郎君,當成了自己不辭千里、辛苦投效的主公。

董真緩緩擡起頭來,透過微微晃過的珠簾,看向門口青衣蕭然的男子,瞬間眼中閃耀着莫名的光芒,淡淡道:“是有鶴麼?請。”

有鶴正是崔林的字,董真這樣稱呼,卻不是拿他當族叔,而是隱然答允了他的投效,視以朋友和謀士看待了。只是崔林素無聲名,董真卻知道他字放鶴,不但崔林覺得意外,就連崔妙慧都面露詫色,她爲董真“正妻”,此時自然比常人要隨意得多,遂邁步入內,笑道:“夫郎如何得知阿叔表字?”

董真脫口而出,是因爲她先前泡在自己的浴桶之中,靜心沉思時,忽然想起了崔林的身份!

這不是魏明帝朝的三公之一,時任司空的崔林麼?

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一美人錦繡篇_第八章 逃生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八掌 身手錦繡篇_第三百零二章 身份暴露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六章 贈玉錦繡篇_第九十一章 劍器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七章 風起第四百六十七章 張氏寶林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四章 託付錦繡篇_第五十七章 試劍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九章 似是益黃錦繡篇_第七十三章 雲霞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音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二章 昇仙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若錦繡篇_第四十五章 梳洗錦繡篇_第四章 洛神錦繡篇_第三百零六章 劉府做客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劍相向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一章 辛苑錦繡篇_第三十八章 法治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五章 奇葩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章 婉拒錦繡篇_第二十三章 請纓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八章 逐走惡使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六章 潛入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墜入懸崖錦繡篇_第二十五章 劍意第五百零六章 大結局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八章 逐走惡使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結秦晉錦繡篇_第四百零三章 潛謀初成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八章 共死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二章 郎唯獨絕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蟄時分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一章 夾壁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二章 黑衣殺手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音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九章 荒野錦繡篇_第一百零六章 左慈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三章 紫桐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錦繡篇_第一版八十五章 奔救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九章 蔣大投奔錦繡篇_第八十五章 後悔錦繡篇_第四十七章 三臺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車巡遊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七章 又見十丈羅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五章 殉葬錦繡篇_第一百零八章 賜問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若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八章 投奔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次立誓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六章 與君相別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五章 求死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三章 紫桐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跳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一百零三章 傳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榮歸葭萌錦繡篇_第四百零六章 生死定情錦繡篇_第六十九章 圖窮第四百四十三章 崔林亦至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曲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次立誓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七章 鳩殺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二章 崔氏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七章 美人新妾錦繡篇_第三十九章 盤中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九章 挑釁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六章 有錢沒錢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二章 富安侯姬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四章 計中之計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章 真相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九章 暈襉錦繡篇_第三十七章 疏忽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八章 奇計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一章 辛苑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三章 選擇錦繡篇_第九十二章 師君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章 婉拒錦繡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見血錦繡篇_第五十七章 試劍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章 別有天地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三章 遁甲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章 援軍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一章 婚事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七章 玉環錦繡篇_第九十章 白衣錦繡篇_第七十一章 再宣
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一美人錦繡篇_第八章 逃生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八掌 身手錦繡篇_第三百零二章 身份暴露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六章 贈玉錦繡篇_第九十一章 劍器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七章 風起第四百六十七章 張氏寶林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四章 託付錦繡篇_第五十七章 試劍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九章 似是益黃錦繡篇_第七十三章 雲霞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音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二章 昇仙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若錦繡篇_第四十五章 梳洗錦繡篇_第四章 洛神錦繡篇_第三百零六章 劉府做客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劍相向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一章 辛苑錦繡篇_第三十八章 法治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五章 奇葩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章 婉拒錦繡篇_第二十三章 請纓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八章 逐走惡使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六章 潛入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墜入懸崖錦繡篇_第二十五章 劍意第五百零六章 大結局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八章 逐走惡使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結秦晉錦繡篇_第四百零三章 潛謀初成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八章 共死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二章 郎唯獨絕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蟄時分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一章 夾壁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二章 黑衣殺手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音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九章 荒野錦繡篇_第一百零六章 左慈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三章 紫桐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錦繡篇_第一版八十五章 奔救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九章 蔣大投奔錦繡篇_第八十五章 後悔錦繡篇_第四十七章 三臺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車巡遊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七章 又見十丈羅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五章 殉葬錦繡篇_第一百零八章 賜問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若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八章 投奔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次立誓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六章 與君相別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五章 求死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三章 紫桐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跳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一百零三章 傳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榮歸葭萌錦繡篇_第四百零六章 生死定情錦繡篇_第六十九章 圖窮第四百四十三章 崔林亦至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曲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次立誓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七章 鳩殺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二章 崔氏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七章 美人新妾錦繡篇_第三十九章 盤中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九章 挑釁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六章 有錢沒錢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二章 富安侯姬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四章 計中之計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章 真相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九章 暈襉錦繡篇_第三十七章 疏忽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八章 奇計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一章 辛苑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三章 選擇錦繡篇_第九十二章 師君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章 婉拒錦繡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見血錦繡篇_第五十七章 試劍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章 別有天地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三章 遁甲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章 援軍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一章 婚事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七章 玉環錦繡篇_第九十章 白衣錦繡篇_第七十一章 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