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

吳家盤踞巴蜀已久,雖無功名,卻結交不少權貴,堪稱是“無冠之官”,吳思之這次親自過來,排場更大,不僅人數頗多,而且個個精幹彪悍,此時見家主發怒,那些護衛便都橫眉豎目,有的將手都按在了劍鞘之上,殺氣騰騰,直逼董真!

其他人見狀,皆是心中一顫,便是馮京的喋喋之音,也戛然而止,本能地往楊諾身邊縮了縮。

董真眉梢一挑,似笑非笑,道:“原來是吳大戶。大戶好,大戶妙,方纔的那迎賓禮炮,是否呱呱叫啊?”

她的話有些古怪,但吳思之已大約猜出來她的語意,心下更是惱怒。以他的身份,本來是不願坐在此處參加這什麼蠶市,但就在前一晚他已到達葭萌,曾經秘密到錦園求見董真,卻被婉言謝絕。此時他坐在這席中,已是對眼前這位聲名並不怎樣顯達的小織坊主心生不滿。

方纔那陣平空而起的“霹靂”,當真是前所未聞。他首次聞此巨響,反應自然強烈,樣子也就十分狼狽。

此時董真當面揭短,哪裡還按捺得住,沉聲道:“閒話少說!聽聞你手中有醫治蠶病的秘方,若是交與我,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

董真搖了搖頭,道:“不給。”

楊諾都有些瞠目結舌,更不用說其他人。他們原是想着董真既敢將這些人全都邀了來,最大的憑恃必然是那醫治蠶病的藥方。

而董真若想這次蠶市順順當當地開下去,甚至是以後在巴蜀能夠立足,那麼便不得不有個入門之階,即是這藥方。

誰知董真此時,竟乾脆俐落地拒絕了吳思之。

吳思之冷笑一聲,長身而立,向着四周一揖,高聲道:“諸君!蠶桑乃我巴蜀經濟之命脈,如今錦城蠶病肆虐,唯有董君妙藥可解!從前董君未踏入巴蜀之前,怎不見有甚麼蠶病?然吳某亦不願爲難董君,若是董君肯奉出妙藥,咱們和和氣氣,兩不相欠,吳某也有些金鈔奉上,以爲盤桓之資!”

他聲音一沉:“否則也由不得董君!”

衆人本就有些憋氣,此時見吳思之既已率先撕破了臉,更是大長氣焰,紛紛起身喝道:“正是!小兒太也無禮!”

“董氏小兒,來我巴蜀還敢撒野!還不識相些交出藥方,否則決計不饒你!”

聲勢洶洶,咣啷一聲,不知是誰火氣十足,居然當場摔碎了一隻紅陶酒罐,酒香四溢,卻格外寒冽逼人!

然縱是如此,董真身畔仍空無一人,而旁邊那些侍立的奴婢們雖然臉上也顯出怒色,但不知爲何,竟無一人上前喝斥或攔阻。

卻也有人看出了端倪,如馮京便已從呆滯中恢復了靈動,摸了摸髭鬚稀少的下巴,若有所思道:“這董真如此有恃無恐,難道當真是動不得的?吳大戶他們這次……會不會踢到了一塊未知的鐵板?”

楊諾不語,馮京只當他沒見識過這場面,已是被驚呆,所以也並沒指望他能回答。

但看場中時,卻見董真微微一笑,揮袖一拂,指向前方,道:“諸君,且看前方那土丘,風光如何?”

雖然劍拔弩張,但她每一句話都彷彿天馬行空,無厘頭之極。

但衆人仍是不由得沿着那素衣之下的纖長手指,望向前方:

此地相當於是在錦園的“外城”之內,“內城”之外的空地中,所謂的前方,便是在“內城”的水渠之畔。那裡有一塊長寬皆有二十餘丈的凹形空地,卻不象其他地方以平滑的青石鋪地,而是露出了黃土。就在這黃土之上,堆起一個小丘,那小丘高約三丈,徑寬約四丈,一看便知是黃土堆成,但中間也摻雜了不少石塊,夯得很是平實,丘上卻種有數株柳樹,樹身皆有拳頭粗細,不過顯得極是隨意,簡直與那水渠壕溝旁的依依垂柳之美,不可同日而語。

吳思之怒喝道:“董真!你在戲耍我麼?”

“不,不是戲耍,是來真的。”董真懶懶道:“你們可知,今兒是什麼節氣?”

回答她的只是吳思之等人即將出口的再次喝罵,不過已被她迅速堵住:

“是驚蟄。”

是驚蟄。

楊諾在心中默默道。

他望向董真,心中有什麼地方蓬然一亮!而馮京在一旁喃喃道:“不對……我怎麼覺着……好象要出什麼大事兒……”

“來吧。”

董真俯身,從案几下拖出一隻柳條編成的小筐,又從小筐中拿出一隻光不溜丟的鐵球。

她隨意地拿出一隻,握在手中,在空中掄了幾掄,似乎在試手。然後她另一手不知在這鐵球上怎麼輕輕一扯,忽然脫手擲出!

她一直勤練不轟那“天一神功”,似乎那功法因是屬於水系,所以也繼承了水的清靈通透,令得她的六識日漸增長,身法越是輕盈,但卻並沒有成爲一指點死壯牛的所謂武林高手。不過,雖然武力值沒增加多少,但力氣的確是增加了。從前在學校擲鉛球,最輕的三斤重的鉛球也只能擲出個七八米。如今力氣增加後,這小小的鐵球擲出十來丈卻不成問題。

但見那鐵球在空中呼嘯而過,宛若一隻大型的黑黝黝的丸子,彈落到小丘之上!

她這一系列動作看着無害,且十分迅疾,衆人尚未來得及反應過來,便聽到轟隆一聲巨響!耳朵尚在嗡嗡作響,眼前一花,卻是無數灰塵蓬地炸開,碎石木片劈頭蓋臉地灑落下來,煙霧滾滾,頓時瀰漫了整個視野!

不久前的一幕重又上演!哭爹叫娘,嚎天喚地,抱頭鼠竄者有之,癱倒在地者有之,現場又是一片混亂。

馮京也不例外,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鑽入了案幾之下,但他卻是最早反應過來的一個人,但見楊諾端坐席上,居然一動不動,不禁伸出頭來拉他:

“楊兄!快躲!你看這煙霧……”

“煙霧很香。”

楊諾居然還有閒心抓住他的手,反將身材瘦小的馮京一把從案几下拉出來:“聞聞香霧,瞧瞧這些人的狼狽狀,不是很有趣麼?”

馮京呆了呆,居然覺得鼻端聞到的,似乎是上好的“鵝梨香”,這雖不是什麼極珍貴的上品香料,但也是尋常富貴人家常用之物,香氣清甜,十分熟悉。果然停住掙扎,戰戰兢兢地在席上坐下來,只覺一陣異樣,低頭看時,但見席面上灑滿了泥土坷垃,大的如杯口,小的如指頭,再看楊諾肩上也落滿了碎土灰塵,但他仍安之若素,甚至嘴角還有一絲隱約的笑意。

他伸手撥拉開一塊兒地方坐好,再看場中時,果然如楊諾所說,那些人平素財大勢大,沒少欺負他,此時卻如此狼狽恐慌,着實是解氣得很。

不過畢竟只亂了一枝香功夫,這些人便再次漸漸地安靜下來。

先前雖有過一聲“霹靂”,但畢竟是隻有煙霧,哪象現在這樣,土石齊飛,煙塵撲面?

吳思之也好,黃唯青也罷,這些錦城的“大佬”們此時非但是髻歪巾亂,從頭到腳還都蒙上了一層塵土,實在是不堪得很。

他們猜到是董真使壞,卻不知她如何能召下霹靂,吳思之更是氣得臉色發青,接過一個見機最快的大奴遞過來的綾巾,草草把頭臉一抹,戟指一指那仍然安坐席上的罪魁祝首,喝道:

“董真!你一再戲辱我等,我也不願與汝再言!來人吶……”

一言未落,董真已出聲道:“你怎不瞧瞧那土丘?”

衆人先前驚懼之餘,哪裡還想得到土丘,此時本能回頭看去,才覺方纔隱約的異樣之感從何而來:

先前那種有楊柳的土丘,居然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一片空蕩蕩的黃土地,卻到處都落滿了泥土、碎石並柳樹的“殘肢”,有的柳樹枝半截露出白生生的木茬,另一端卻燒得焦黑。

衆人不是傻瓜,哪裡還想象不到?正是董真先前擲出的那個不起眼的小鐵球,將這土丘摧成了平地?

至於最先那聲伴隨煙霧,從“內城”傳來的“霹靂”,想必也是這小鐵球的“同類”了。不知爲何只有聲響,卻不似這小鐵球那摧枯拉朽的本事來得厲害?

“驚蟄啊,‘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在我看來,驚蟄這個節氣呢,有兩重含義。”

董真拍了拍身上的素色錦衣,動作悠閒而自如,宛若玉堂中的貴公子,午憩後起身撣衣,拂去衣間殘存的嫋嫋香氣一般,拍落那些灰塵土垢:

“一是驚醒蟄伏於世間的一切生命,比如驚雷一聲聲響起,禾苗便一節節拔高生長。宛若吹鋒前的號角,又似乎是驚破長夜的鳴鐘。”

她的聲音,清冽而柔和,在這滿地土灰之間,令人無法不沉迷:

“二來麼,便是斬殺一切的毒蟲害物!”

她綻現出一個淡淡的笑容:“當然,這第二,是我自己的認爲。如果天雷不肯斬殺,我便引來霹靂下降!”

引來霹靂!

衆人不禁打了個寒噤,一齊望向那蕩然無存的“土丘”。

眼前這個年青美貌的郎君,似乎在說着天底下最爲荒謬的謊言,可是竟沒有一個人有膽識去反駁其“謊言”!

若不是真正的天雷霹靂,這世間又有什麼強橫的力量,竟能夠發出如此令人肝膽俱喪的巨響,摧毀那夯得緊緊實實的土丘!

“你……你這妖人!”吳思之卻是無路可退,想到若是蠶病無法剋制,自己回族中也是失勢,昔日被他打壓的對手務必會藉此崛起,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勢力也會大大受挫,更重要的是,他一直依附劉璋,更是不可能轉投劉備。這嚴重的後果令得他連“妖術”也不能畏懼,只能強行爲敵!

“妖人?”

董真似乎聽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若是妖術,怎敢在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之下施展?況且這這引來天雷之術,是如今的天師道師君陸焉所傳,這鐵球之上,皆有他親自畫下的符錄,怎麼會是妖術?”

“這董真竟與天師有如此淵源?”

馮京驚得下巴都幾乎要落下來,與在場衆人一起,腦子中浮現出了這個最意想不到的答案。

天師道在巴蜀勢大,最鼎盛之時,十之七八的百姓俱是道衆。後來雖因了前任嗣師張衡無故失蹤,張修竊了道權之後,引發了天師道中的分裂,也令得天師道發展的勢頭衰微下去。但它不用說是在巴蜀,便是放眼天下,仍然是當之爲愧的第一大教,整個漢中一向便宛若專屬於天師道的獨立王國。尤其是那次銅雀之亂中,當着天師道從逆的方士們之面,陸焉高調出任師君迴歸。他既是張天師嫡傳血脈,又是朝中昔日的貴公子,兼具其義父留下的人脈財富,且其拋下榮華富貴,甘爲天師道的師君,卻又眷顧義父恩德不肯改回張姓的舉動,更是被傳揚開去,皆認爲有先賢之德。加上那一次銅雀之亂中,張修只顧自己逃走,倒是陸焉求情後蒙曹操法外開恩,寬宥了那些方士,也令得很多天師道衆產生了“果然還是真正的張天師纔會愛惜我們性命”的念頭,對陸焉更是感激。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財富人脈名聲樣樣俱全的陸焉,佔據了絕對優勢,返回漢中後便逼得張修步步後退,連天師道的總壇所在陽平觀都已落到了陸焉手中。劉璋身爲益州牧,雖一向支持張修,但內憂外患之際,都不敢公開與陸焉爲敵,只敢在暗中支持張修與之相鬥。

但眼下看來,張修一再敗北,而劉璋眼下與劉備已經開戰,根本無暇再顧及張修,這漢中之地,到最後必然會落入陸焉手中。

此時董真直承這引來天雷之術,是得自陸焉,張天師嫡脈能使用天師之劍與陽平治都功印,有上達天庭、暗通鬼神之能,這是世人皆知。況且陸焉眼下聲勢,儼然是道派之宗,誰人還敢置疑這是妖術?

便是看董真這言之篤篤的模樣,更沒有人懷疑她是在胡亂編造自己與陸焉的交情。

只因在這個科學知識與後世相比尚算落後的時空,是萬萬想不到這所謂的引來天雷霹靂的“法術”之威力,本是來自於一種被稱爲火藥的東西。因爲不懂得,所以這“天師親傳”的理由,反而更加能夠令人相信。

怪不得董真有恃無恐,原來不僅是劉備,不僅是有藥方,還有天師陸焉!

原以爲劉備那邊,是可以以利賄之,不愁不能頂替掉董真。然而陸焉以天師之尊,卻將這引來天雷霹靂如此厲害的符咒,都幫董真畫在了那不起眼的小鐵球上,則二人私交如何,還需要多想麼?

得罪了劉備,未來還不好說。誰也不知道劉備究竟能在益州牧那討得多少便宜。其實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劉備起了吞併益州之心,只道是嫌劉璋少給了兵馬糧草,若是劉璋肯舍些錢財便能撫慰。

也正因此,想來劉備並不會在益州多呆,或者劉璋仍有法子可以迴天。

但陸焉卻是根本不可能離開漢中!

甚至是在整個巴蜀,陸焉的影響力都不會弱於劉璋!

衆人面面相覷,此時才知道“投鼠忌器”這四字,當真是令人爲難之極。

偏偏董真並不“見好就收”,反而將那柳條筐搬到了案几之上,指了指筐子裡,道:“這等畫了神符的天雷,還有六七個呢。”

衆人臉色如土,驀地往後退出幾大步。

開什麼玩笑!

方纔那一個就弄這樣大聲勢,土丘夷平,柳樹粉碎,人難道還比它們更堅硬、更抗雷?這六七個丟出來,只怕眼前這塊青石板上,就沒有能喘氣兒的活物了!

似乎是這時候才反應過來:

怪不得董真根本不用帶任何護衛在身畔!

因爲眼前這些人……這些人……根本就不會是董真面前那隻小小的柳條筐的對手!

那柳條筐,纔是最厲害的護衛吧!

董真在心中嘆了口氣,想到那遠在漢中的陸焉,從最初的淡紫衣裾,到後來的素白長袍,暗暗道:“瑜郎,可真對不住,又將此事推到你頭上哪,可我想來想去,除了你,也沒有人能給我這樣一個完美的藉口。”

她眼下情況不妙,衆人所想到的問題,她並非沒有想到。

劉備,是靠不住的。有足夠的利益,他一定會取大而舍小。若他真是重情義之人,爲何揹着她還要答應夏侯淵的要求呢?

雖然他知道她很有一些怪辦法,但是畢竟人只在乎眼前。

眼前自然是這些益州錦城的織業大佬,所給他的利益要大於她所給的。只是因爲這些人現在還仍在觀望之中,所以劉備知道自己無法招徠,便只好與她結盟。

但是如果這些人真的去投靠他呢?他只怕會第一個捆起她來,逼着她將藥方甚至更多的東西都吐出來。

她自己最大的問題,便是兵力不足。

眼下她有了八百兵卒,一部分是從洛陽帶來的舊部,一部分是劉備讓糜芳留下的三百人,還有一部分是齊方提前來到巴蜀之後,幫她暗中招募的當地健兒遊俠。

除去劉備在三百人中埋下的釘子,除去這些新招募者中不合條件之人,可用兵力,不過只在五六百人衆。這對她目前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但招人也不是短期能達到,且她的錢也不夠。故此只能儘量提高這枝小小軍隊的戰鬥力。提高戰鬥力也只有兩種方法:一是訓練出猛將強兵,這也不是短時期能做到的。二來就是改進兵器軍械。

這個,她也是外行,且鐵礦和精於冶煉的優秀工匠都不在她的控制之中,而劉備自己在益州境內也並不擁有這些資源。

她唯一可做的,便是利用自己比當世之人多出一千多年的科學知識,來製造火器!

槍枝什麼的,她在後世也並不精通,那不是她的老本行。但是火藥的成分她是通曉的,火藥如何裝引信,如何安裝在密閉的鐵器之中,充當土製的“手雷”,她也一樣略懂。

抓了幾個匠人,先按她的要求弄出原料,然後她親自安裝,終於誕生了第一批劣制“手雷”。

那土丘被削平,看着嚇人,其實威力有限,因爲土丘本來就很鬆散,只是看上去象是夯實的樣子。

所以這些“手雷”的殺傷力,並不會象後世的真正火器那樣威力強大,但用來震懾這些人,卻是綽綽有餘。

而她也當然想得到:如果說這些是她自己研製出來的新式武器,那麼對劉備來說真是久旱盼甘霖,她更是脫離不了他的手掌心,必會被他緊緊控制在手中。

所以她只能找一個藉口,什麼藉口最方便有效?當然是——法術!

至於陸焉那裡,她更不用擔心他不會配合。

因爲只有他知道她“神女”的身份,一個被貶謫的“神女”,即使沒有傳說中的法力,但是製造一兩樣“法器”來並不稀奇!

而他出於一直要幫她掩蓋所謂“神女”的身份,必然會幫她圓好這個大謊!

劉備總不能去將堂堂天師綁了來,用法術來打仗吧?

姑且不論天師道的勢力與道衆們的憤怒反彈,單是說這行爲也會勝之不武,甚至會被那些大儒們斥以“怪力亂神”!

況且劉備他們這些梟雄,縱然知道這“引天雷霹靂下降”之術厲害,卻也不會真正去依恃。

她,當保暫時無虞也!

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汾獻曲錦繡篇_第六章 起因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汾獻曲錦繡篇_第九十三章 責難錦繡篇_第九十三章 責難第四百八十二章 明槍暗箭錦繡篇_第七十六章 問燈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章 樑姬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二章 問罪錦繡篇_第七十五章 恍惚第四百二十三章 檀溪別業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三章 潛白水關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五章 驚訊錦繡篇_第八十章 變故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章 三願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章 親身履險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七章 義舉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九章 江上春宴錦繡篇_第三百零九章 世子心意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六章 贈玉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一章 玉如來見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八章 奉雯舊事錦繡篇_第三百零七章 鳳雛先生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五章 伊氏山陽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三章 狀若疏遠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章 別有天地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廬第四百一十六章 舌戰羣奸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九章 棄車渡水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廬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一章 終現黃雀錦繡篇_第九十六章 火淵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九章 沒有寶藏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門錦繡篇_第三十八章 法治第四百五十四章 明河拜見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四章 囚入洞室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八章 奇計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二章 越女再現第四百二十七章 雨衣初捷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廬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二章 襄城錦繡篇_第六十七章 叛亂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章 嫉妒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八章 妾爲白鳥錦繡篇_第一版三十七章 鏡華第四百九十章 層層逼進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伏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處治姬妾錦繡篇_第五百零一章 曹操薨逝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一章 仇報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奪天工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六章 求救第四百四十一章 風雪旅途第四百二十六章 名震荊襄錦繡篇_第三百零五章 誰在利用錦繡篇_第一百零一章 椒香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第四百一十二章 雨衣之盟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一章 潛行錦繡篇_第五百零三章 鄴宮別居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牙還牙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蟄時分錦繡篇_第三十五章 東風第五百零四章 又見郭煦第四百三十二章 君侯臨關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五章 伊氏山陽錦繡篇_第四十四章 論錦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九章 沒有寶藏錦繡篇_第二十八章 警示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章 故人蘭香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三章 夫人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七章 夫郎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二章 崔氏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八章 子嗣錦繡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見血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藥初始錦繡篇_第八十一章 驥尾錦繡篇_第四百零六章 生死定情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軍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一章 車隊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二章 黑衣殺手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願第四百五十五章 那些往事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九章 說服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三章 衣車錦繡篇_第三十章 白絹錦繡篇_第六十七章 叛亂錦繡篇_第五百章 臨行殷殷錦繡篇_第三百零九章 世子心意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五章 求死錦繡篇_第四百零七章 剖白心跡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七章 同生錦繡篇_第八章 逃生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五章 伊氏山陽
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汾獻曲錦繡篇_第六章 起因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汾獻曲錦繡篇_第九十三章 責難錦繡篇_第九十三章 責難第四百八十二章 明槍暗箭錦繡篇_第七十六章 問燈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章 樑姬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二章 問罪錦繡篇_第七十五章 恍惚第四百二十三章 檀溪別業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三章 潛白水關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五章 驚訊錦繡篇_第八十章 變故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章 三願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章 親身履險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七章 義舉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九章 江上春宴錦繡篇_第三百零九章 世子心意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六章 贈玉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一章 玉如來見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八章 奉雯舊事錦繡篇_第三百零七章 鳳雛先生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五章 伊氏山陽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三章 狀若疏遠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章 別有天地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廬第四百一十六章 舌戰羣奸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九章 棄車渡水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廬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一章 終現黃雀錦繡篇_第九十六章 火淵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九章 沒有寶藏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門錦繡篇_第三十八章 法治第四百五十四章 明河拜見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四章 囚入洞室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八章 奇計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二章 越女再現第四百二十七章 雨衣初捷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廬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二章 襄城錦繡篇_第六十七章 叛亂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章 嫉妒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八章 妾爲白鳥錦繡篇_第一版三十七章 鏡華第四百九十章 層層逼進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伏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處治姬妾錦繡篇_第五百零一章 曹操薨逝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一章 仇報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奪天工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六章 求救第四百四十一章 風雪旅途第四百二十六章 名震荊襄錦繡篇_第三百零五章 誰在利用錦繡篇_第一百零一章 椒香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第四百一十二章 雨衣之盟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一章 潛行錦繡篇_第五百零三章 鄴宮別居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牙還牙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蟄時分錦繡篇_第三十五章 東風第五百零四章 又見郭煦第四百三十二章 君侯臨關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五章 伊氏山陽錦繡篇_第四十四章 論錦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九章 沒有寶藏錦繡篇_第二十八章 警示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章 故人蘭香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三章 夫人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七章 夫郎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二章 崔氏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八章 子嗣錦繡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見血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藥初始錦繡篇_第八十一章 驥尾錦繡篇_第四百零六章 生死定情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軍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一章 車隊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二章 黑衣殺手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願第四百五十五章 那些往事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九章 說服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三章 衣車錦繡篇_第三十章 白絹錦繡篇_第六十七章 叛亂錦繡篇_第五百章 臨行殷殷錦繡篇_第三百零九章 世子心意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五章 求死錦繡篇_第四百零七章 剖白心跡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七章 同生錦繡篇_第八章 逃生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五章 伊氏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