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本就不是窮苦人家能讀得起的!”周大伯憤怒的瞪起老眼,恨不能瞪死紀蓮子!
這小賤人是過河拆橋啊!私塾辦好了,就要將他們一腳踢開?
紀蓮子纔不懼大伯發飆,笑容也冷了下來,輕蔑道:“大伯,您是想發財想瘋了吧!我們家辦這個私塾,只是爲了讓景琅有個吃飯的營生,可不是爲了賺銀子!景琅身無功名,只能教孩子們識字罷了,這樣的私塾如何跟人家有秀才當先生的私塾比?”
周大伯陰着臉就要反駁紀蓮子,紀蓮子卻不讓周大伯插言,繼續道:“您是想說張秀才是吧?張秀才與周旺只是有了空閒纔來幫忙,私塾真正的教書先生只有景琅!您想借着張秀才的名聲掙銀子?您不怕被人家戳脊梁骨罵啊?就算您不怕毀名聲,我們家景琅還怕呢!”
紀蓮子的一番話,說得要發怒的周大伯祖孫三人面色一滯。
是啊!他們只想藉着張秀才的名聲多要束脩,可是人家張秀才纔沒空每天來給孩子們上課呢!
這日子久了,人家發現教書先生不是張秀才,不得出大事啊!
想到這裡,周正春與周豐父子倆驚疑不定的看向老爺子周大伯。
周大伯也被紀蓮子的話嚇到了,想想若真依着他的想法辦私塾,時候長了肯定要出大事的。
這名聲他們家也得要啊!不然這裡正還怎麼傳下去?
周大伯沉默下來,不再瞪着紀蓮子,垂下眼簾端起茶碗喝了口茶。
紀蓮子翻個白眼,說了半晌話,連口水都不給喝!
周大伯尋思片刻,覺着紀蓮子的話說的有道理,他們家不能這麼騙人,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斜眼看看茶几上放的六兩碎銀子,便放下茶碗道:“嗯,你說的有理,那就依你的意思辦吧 !”
私塾這邊是別想撈一筆了,這六兩銀子也算是不虧了。
那舊糧倉的租金一個月兩錢銀子還算不錯,雖然是比每個學生每個月給自家添五斤糧食少了許多進項,但好歹不必捱罵
了。
周正春與周豐父子見周大伯被紀蓮子說服了,也鬆了口氣。
紀蓮子不說,他們還想不到這層,差點他們就變成罪人了!
私塾是沒指望撈一筆了,不過釀酒生意纔是大頭嘛。
想到紀蓮子的釀酒生意,周正春忙道:“弟妹,你那釀酒生意,也要照顧照顧咱們自家人嘛。”
一聽周正春提起這茬,周大伯與周豐立馬盯着紀蓮子看她怎麼說。
“釀酒生意?”紀蓮子勾脣一笑,“堂兄,大伯,我家這釀酒生意,入股的人已經滿了,再加不進來人了!”
“什麼?”周大伯祖孫三人霍然站起,臉上驚怒交加。
私塾那邊可以放過,但釀酒生意怎麼能沒有他們家的份?
這釀酒生意纔是發財的指望啊!
“大伯別急,聽我說嘛。”紀蓮子不緊不慢的說,“我們家這釀酒生意,已經有六家人入股了,其中一家就是池州城知府衛大人。衛大人得知我家這釀酒生意這麼多人入股,非常不高興,已經下了死命,不許我家的釀酒生意再多加人進來了。”
“什,什麼?”周大伯一愣。
“知府衛大人也入股了?”周正春一呆。
周豐頓時泄氣的坐下。
有池州城知府衛大人發話,他們家還能怎麼樣?
周大伯與周正春也跌坐下來失了神,這下連釀酒生意都沒指望了!
紀蓮子旗開得勝,樂滋滋的帶着相公周景琅離開了周大伯家。
兩口子一走,周大伯祖孫三人便呆坐在堂屋沒了聲響。
私塾沒了好處拿,釀酒生意也插不上腳,兩邊都落了空,白忙活一場!
沉默良久,周大伯臉色陰沉的可怕,猛地一拍茶几道:“不能讓那賤人這樣得意下去!”
周正春與周豐父子倆一驚。
“爹?”
“爺爺?”
周大伯陰霾的看看兒子孫子,陰聲道:“紀蓮子釀酒的方子,是偷了咱家的!”
“啊?”
擺平了周大伯一家子,紀
蓮子與周景琅兩口子去了趟週三伯家,告知週三伯私塾的事。
週三伯一聽可高興了,笑斥周大伯財迷心竅,最後落得一場空。
不過週三伯仍是告誡紀蓮子,小心周大伯狗急跳牆,使絆子坑她。
紀蓮子不以爲意,她揣着小蘿蔔給的金龍令呢,周大伯怎麼跟她鬥?
掀過去周大伯吃癟的事不提,兩口子和週三伯商量了一番私塾的事。
周景琅的意思是,束脩自然要有,不過不要多,每個學生每個月給三斤糧食足矣。
那私塾的屋子他去看過,不小,擠一擠可以坐下三十多個學生。
周景琅估摸着收三十五個學生,這樣每個月的束脩就有一擔糧食還多點的收入,足夠他們一家子一個月的嚼穀了。
有這一擔多的糧食,周景琅也算是全了自己養家的心願。
週三伯高興的拍桌叫好,欣慰的說景琅總算是學以致用,可以一邊讀書一邊養家,也不必整日埋在莊稼地裡了。
一聽週三伯提起莊稼地,紀蓮子又想起周大勇家孩子沒錢讀書的事,便問週三伯的意思。
週三伯笑道:“這有何難?你家不是有兩畝地嗎?不,如今是三畝地了,還有一畝種葡萄的半荒地。讓小勇媳婦給你們家種地,抵束脩不就得了?三畝地一個人足可以忙得過來!”
“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紀蓮子驚喜的說。
“是啊!這是個好法子!”周景琅點頭。
週三伯見兩口子的反應老懷大慰,這兩口子都是善心人啊!知道幫着窮苦的鄰里。
解決了周大勇孩子讀書的事,紀蓮子的一塊心事算是放下了,她眼珠子一轉,又有了主意。
“景琅,三伯,我想咱們這個私塾,還可以有一番作爲的!”紀蓮子笑道。
“哦?說來聽聽?”週三伯笑着說。
紀蓮子湊近腦袋,與二人低聲說了起來。
這個主意其實也是紀蓮子的私心,她想着私塾收三十多個學生,裡面定然有天分高的,讀書好的,這樣埋沒在村子裡實在可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