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內閣之怒(下)

現在的內閣是楊廷和一家獨大,他爲人又足夠強勢,在他的獨斷之下,這個處理意見順利通過,作爲內閣的意見送交天子裁度。

在東南亞目前的政治經濟體系中,一旦大明宣佈對某個國家實施絕罰,也就是不把這個國家看做自己的藩屬,其意義相當於在後世阿美利戈王國宣佈某個國家爲邪惡軸心,又不受任何國際公法保護。當然,這不一定說其肯定會被滅掉,但是在政治外交上,都是大明朝表達的一個態度,且對那個國家也肯定不是好消息。

直到晚上回到紗帽衚衕的家中,楊廷和長子楊慎及二子楊惇都已經回了家,各自上前回稟着自己所見所聞“父親,您的處置已經傳到了翰林院內,嚴嵩不發一言。不過翰林院內有些人頗有微詞,覺得如此一來,又會像武宗朝一樣,讓武人得功。再者,東南太遠,朝廷難以監管,恐有殺良爲盜,又或是虛報戰功之事。”

“兵部那裡也有人說,在東南編練練兵,就是在勞民傷財,於國事無補。”

“他們說的什麼,我想也想的到。這幫人,要麼是書生之見,要麼就乾脆是爲別人搖旗吶喊,東南豪門這次是下了大本錢,鐵了心要禁海。”

父子三人來到密室之內,楊廷和的面色漸漸凝重起來“數百名倭國貢使,就能血洗寧波,寧波市舶司衙門在其中自有過錯,不過如果把過錯都壓在市舶之上,或是說禁海斷貿就能平倭,未免也太小看我楊某了。”

“父親,今天幾位同鄉上門拜訪,說的也是海禁之事。看來東南豪門勢在必得,已經在所有關節處都用了心。夏言上這本章未必一定是受了好處,也可能是不希望東南的局勢更惡化下去,他或許也看出來,這次寧波之亂是東南豪門在後面出手。而且這僅僅是個開始,東南之亂,不知要亂到什麼時候。解鈴還須繫鈴人,若是能夠讓豪族大家出手,或許倭患真能迅速平息。”

楊氏父子對於夏言的看法並不算差,至少比起他的那位大同鄉嚴嵩來,夏言爲人剛直,有什麼說什麼,並不阿諛權勢,。還是屬於那種堅持本心的諍臣。反倒是嚴嵩那種不顯山露水,有什麼話都藏在心裡的,在他們看來才真正是有問題。

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楊廷和顯然不滿意夏言的看法“亂象始生,就該用大力消除。夏言此人忠正則有餘,但是務實上就未免不足,一旦海禁,這倭患怕是真要連綿幾十年,不知道東南要死多少百姓,朝廷將來要花費多少力氣,才能真正把倭患平息掉。海爲閩者田,若是不讓他們下海,福建的百姓,難道就等着餓死?那是逼着他們去做強盜!東南名門這些人,他們不會去幹涉倭寇,又或者說,到了那一步,他們也干涉不了。不過他們壓根就不在乎,只要絕了朝廷貿易,自己就能獨霸海貿之利,這種心機,也只好瞞瞞夏言這種只講道理,不講實際的書呆。老夫爲相多年,不上這個當。”

他在自己兒子面前,也不隱瞞自己的想法“他們覺得,我裁撤太監,廢外四家軍,與他們必是一路之人。可笑!爲父何等樣人?我罷鎮守,廢錦衣,皆出於公心,爲百姓謀福,怎麼會去和他們同流合污?區區倭寇,也敢於我大明東南橫行,讓我向他們低頭?”

楊慎笑了笑“父親,您說的不錯。不過若是想要在東南用武,是不是把楊承祖先調回來?現在萬歲要重立錦衣衛,正好讓他回來主持局面,免得他貪天之功……”

“慎兒,爲父並不喜歡楊承祖,我不希望朝廷裡再出一個江彬,也不希望今上成爲武廟。可是在這件事上,我覺得他留在浙江更爲適合。這次寧波之亂,他能帶人斬殺數百強人,總算是挽回了大明的臉面。此時此事,此人正當其用。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我和楊承祖的事,是大明自己的事,輪不到倭人揀便宜。他有手段,有心機,對付倭人,就得用這樣的角色。慎兒,你準備一下,爲父替你告假,你也去東南。”

“父親,您的意思是?”

“我不是讓你去搶功,也不是讓你去掣肘,而是要你去給楊承祖幫忙。那些東南豪門手段多,門路廣。在東南練兵,他們不知道要做多少手腳,說不定到時候還要背後捅刀。爲父倒要看看,我這個首輔的長子在那,還有誰敢動手?”

楊廷和如今差不多就是宰相,不管那些豪門大族有多少膽量,若是他真把自己的兒子派過去,卻是比朝廷放一口尚方寶劍還要有用。那些世家豪門,怎麼也不敢把首輔的公子坑死,就算再怎麼不高興,也得去盡力配合。

楊慎自己也是名動天下的大才子,去東南也自有文壇好友往來,就算在南方住上十年八年,也有忙不完的詩會、文會。走上這一回,用的雖然是訪友的名目,但是隨行帶上了楊府的護衛、幕僚,儼然就是個練兵衙門。有他居中協調,東南地方衙門,於練兵抗倭事上,必然要更加勤勉。

楊廷和看着密室門外,目光清澈堅定“倭寇荼毒百姓,殘害生民,這次老夫就要教他們一個道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我們既然坐在這個位置上,就要爲百姓做些實事,也要讓那些蠻夷知道,什麼叫天威赫赫。”

就在這個夜裡,燈市衚衕附近的嚴宅之內,嚴嵩看着手中早已寫好的奏摺,反覆看了幾次,卻還是拿不定主意。其妻歐陽氏哄睡了兒子,來到他身邊“老爺,還是爲了寧波的事?”

“是啊,今天已經有三個舊識前來拜訪,你不是也知道麼。即使不考慮他們,也得考慮一下繼卿先生。他與你爹,還是舊交,他的態度……”

歐陽氏溫柔一笑,“相公,你是個聰明人,自然值得如何取捨。在我們困頓之時,不管是繼卿先生,還是你的舊識,可曾有人給予我們一絲助力?是誰讓咱們一家有如今的日子,又是誰救了藩兒的性命。再者,陛下的心裡向着是誰,相公心裡也自該有數。”

“娘子,你這麼一說,爲夫就有決斷了。楊賢弟待我有恩,我也要對的起他,這一份奏摺雖然分量有限,不過也算是嚴某的心意。”

承天殿內,嘉靖的聲音在殿內迴響“黃伴,這次朕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你,一個是張佐。本來朕本意是要張佐前往,不過想起黃伴安陸殺賊之功,或許這武事,還是黃伴比較擅長。希望這次,你不要讓朕失望。”

五日之後,在首輔的強勢,以及天子的支持下,數道聖旨下發。準浙江編練新軍十營三萬,以備平倭保境。

命黃錦任浙江鎮守太監,賞王命旗牌,便宜行事。命都察院監察御使張嘉印爲浙江巡按御使,武定侯郭勳任浙江總兵,原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戚景通,升登州衛指揮使,實授浙江寧紹參將。楊承祖加封二品都指揮體統行事,繼續視察東南武備,並剿倭事。

至於提出廢市舶司,禁海貿的夏言,則於兩日後被外放爲河南南陽府推官。歷史上的一位名相,從此隱沒於大明萬千官僚之中,不復爲人所知。

第148章 代價(五)第190章 暗訪(七)第139章 酒席揚威(二)第299章 血夜(五)第27章 爭田(一)第406章 定心(四)第36章 降僧(一)第249章 自投羅網(五)第175章 奪龍記(四)第143章 穩定後院第516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六)第300章 血夜(六)第237章 急風驟雨(六)第783章 竹牀美人第1090章 十面埋伏第1055章 絲綢之路第257章 找場子(一)第419章 衝冠一怒(五)第337章 討餉(七)第49章 鬧衙門(三)第896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二)第638章 襲營(上)第1008章 公議第26章 尤物第1088章 蓮凋(二)第249章 自投羅網(五)第1018章 爲國除奸(二)第785章 傾頹(上)第176章 奪龍記(五)第871章 攻心第784章 試探第822章 私會(三)第569章 聯手(三)第1064章 收心(中)第752章 憶苦(下)第45章 哭秦庭(下)第191章 暗訪(八)第195章 暗訪(十二)第413章 定心(十一)第266章 護鳳(四)第477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七)第786章 傾頹(下)第779章 破軍(上)第1023章 風起左順門(二)第1067章 刺殺(中)第767章 梅污玉碎(二)第722章 鬼門開(三)第368章 手段(一)第1025章 戮力同心(一)第888章 冤魂索命(一)第262章 要解心頭恨第1001章 聯結勳貴(上)第53章 爭妻(三)第452章 尋寶記(一)第206章 局中局(八)第616章 凶信第514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四)第625章 毒牙第891章 冤魂索命(四)第690章 上元之會(四)第32章 威風(二)第579章 舊時恩·今日難(二)第683章 大宴(下)第586章 免死衣第936章 血光(二)第786章 傾頹(下)第237章 急風驟雨(六)第979章 振聾發聵(中)第1096章 殺父用子(下)第219章 了局(六)第717章 兄長(中)第1076章 往事隨風第531章 蟠龍第648章 楊慎登門(下)第787章 分兵第167章 誰主沉浮(三)第290章 惡虎(二)第591章 嚴嵩上書(上)第985章 山西之變(中)第862章 餌兵第269章 護鳳(七)第179章 奪龍記(八)第433章 最後一搏(十)第48章 鬧衙門(二)第615章 羅網(下)第119章 條件第383章 亂起(二)第86章 周王府(四)第565章 重逢(二)第802章 生死恨第233章 急風驟雨(二)第652章 片紙退兵(下)第73章 合縱(上)第1007章 楊廷和的決斷第467章 帝師(二)第417章 衝冠一怒(三)第45章 哭秦庭(下)第47章 鬧衙門(一)第753章 布子(上)第788章 復仇之師
第148章 代價(五)第190章 暗訪(七)第139章 酒席揚威(二)第299章 血夜(五)第27章 爭田(一)第406章 定心(四)第36章 降僧(一)第249章 自投羅網(五)第175章 奪龍記(四)第143章 穩定後院第516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六)第300章 血夜(六)第237章 急風驟雨(六)第783章 竹牀美人第1090章 十面埋伏第1055章 絲綢之路第257章 找場子(一)第419章 衝冠一怒(五)第337章 討餉(七)第49章 鬧衙門(三)第896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二)第638章 襲營(上)第1008章 公議第26章 尤物第1088章 蓮凋(二)第249章 自投羅網(五)第1018章 爲國除奸(二)第785章 傾頹(上)第176章 奪龍記(五)第871章 攻心第784章 試探第822章 私會(三)第569章 聯手(三)第1064章 收心(中)第752章 憶苦(下)第45章 哭秦庭(下)第191章 暗訪(八)第195章 暗訪(十二)第413章 定心(十一)第266章 護鳳(四)第477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七)第786章 傾頹(下)第779章 破軍(上)第1023章 風起左順門(二)第1067章 刺殺(中)第767章 梅污玉碎(二)第722章 鬼門開(三)第368章 手段(一)第1025章 戮力同心(一)第888章 冤魂索命(一)第262章 要解心頭恨第1001章 聯結勳貴(上)第53章 爭妻(三)第452章 尋寶記(一)第206章 局中局(八)第616章 凶信第514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四)第625章 毒牙第891章 冤魂索命(四)第690章 上元之會(四)第32章 威風(二)第579章 舊時恩·今日難(二)第683章 大宴(下)第586章 免死衣第936章 血光(二)第786章 傾頹(下)第237章 急風驟雨(六)第979章 振聾發聵(中)第1096章 殺父用子(下)第219章 了局(六)第717章 兄長(中)第1076章 往事隨風第531章 蟠龍第648章 楊慎登門(下)第787章 分兵第167章 誰主沉浮(三)第290章 惡虎(二)第591章 嚴嵩上書(上)第985章 山西之變(中)第862章 餌兵第269章 護鳳(七)第179章 奪龍記(八)第433章 最後一搏(十)第48章 鬧衙門(二)第615章 羅網(下)第119章 條件第383章 亂起(二)第86章 周王府(四)第565章 重逢(二)第802章 生死恨第233章 急風驟雨(二)第652章 片紙退兵(下)第73章 合縱(上)第1007章 楊廷和的決斷第467章 帝師(二)第417章 衝冠一怒(三)第45章 哭秦庭(下)第47章 鬧衙門(一)第753章 布子(上)第788章 復仇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