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章 北行昂然入帝都

343章 北行昂然入帝都

大明朝廷所居的京師,東臨遼碣、西依太行、北連朔漠、背扼軍都、南控中原,山環水抱天子氣。

元朝忽必烈命一代宗師劉秉忠、郭守敬營建大都城並定都與此,明成祖朱棣又令神僧道衍以數術堪輿之法重新規劃設計,這座帝王之都氣象越發雄渾,既有紫禁城的紅牆黃瓦,也有東西兩城達官顯貴的金粉樓臺,更有南城大大小小無數座平民百姓所居的四合院。

高大巍峨的城牆守護着帝國的心臟,每一塊基石和城磚都記載着歲月的滄桑,見證了世界征服者蒙古帝國的甚囂塵上,也見證了二百餘年前明軍高唱凱歌北逐蒙元出朔漠的英姿。

坐北朝南的京師城垣,始建於嘉靖年間的永定門乃是它正南面的雄關鎖匙,從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因爲京師的地理位置幾乎就在整個帝國的最北面,所以無論趕考的學子,還是候任的官員,往往經過這座城門進入京師,也在這裡決定了他們畢生的命運……

“後世的北京,可看不到這麼原滋原味的城樓囉!”一位年輕的旅行者,發出了無人能夠理解的慨嘆。

他饒有興致的打量這座始建於嘉靖年間的城樓:它的形制是重檐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頂,面闊五間,通寬八丈,進深三間,通進深三丈兩尺,樓臺通高八丈有餘,氣象十分雄渾。

守門的官兵俱是鴛鴦戰襖、爛銀甲,比別處尤爲精悍,見這年輕旅者輾轉不去,便厲聲喝道:“這是京師通衢之地,什麼人堵塞當道?咄,快走開!”

年輕旅者身邊的胖子待要爭論,他擺了擺手制止,又朝官兵拱拱手,自己站到城門洞子邊上等候。

“你這人怎地不知好歹?”官兵中間,爲首的一個城門把總生氣了,“停在這裡做什麼?待會兒有大官從此過路,你避道都來不及!”

“下官有些行禮在後面,所以要在這裡等一下,待會兒好過關,”年輕人非常和藹的解釋着。

此時四海承平,過了永定門也才進外城,還有內城、皇城、紫禁城的重重警衛,所以永定門處並沒有真正嚴格的檢查,絕大多數路人都是直接過了,守城兵丁並不來管。

但行禮太多的,和大車拉着貨物的,就要檢查、繳稅,而官員照例是可以免稅的,所以年輕旅者說的也有道理。

城門把總瞧這年輕人穿着打扮和年紀不像個達官顯貴,看起來和外省的什麼教諭、學正差不多,便不怎麼在意,搖着頭慢慢走開,嘴裡沒好氣的嘆道:“唉~如今什麼芝麻綠豆大的官兒都仗着官憑部照來過關,咱站一整天也收不到一個銅子,朝廷幹嘛還在城門口收稅啊?乾脆免了這條,咱也樂得清靜。”

胖子一聽這話立刻跳腳,就待爭起來:“芝麻綠豆大的官兒?好叫你知道,咱家秦長官乃是……”

不消說,年輕的旅者正是剛從南京風塵僕僕趕到京師赴任的秦林,他朝陸胖子使個眼色,叫他不要聲張,自己走上去和把總攀談,先拱拱手,笑眯眯的問道:“這位長官請了,您剛纔說城門處一個銅子都收不到,卻是爲什麼呢?”

把總倒不是壞人,這時候讀書人地位很高,秦林斯斯文文像個飽學舉子,這一客氣起來,他反倒不好意思了,本想學秦林作揖,忙亂間又像軍中抱拳,不倫不類的行了個禮:

“先生請了,俺也不知道您是哪省來的官兒,別的也不好說,反正您站在這裡看看就曉得,只要帶着貨物進城的,不是哪座府的家人奴僕,就是現任的什麼官兒,前天有人押了一車紅漆馬桶進城,手裡都拿着位給事老爺的片子——您倒是說說,咱這稅收不收得起來?”

秦林笑着搖搖頭,張居正的新政以開利源、肅吏治爲要務,然而天子腳下京師城門尚且如此,官員們帶頭不照章納稅,這新政在地方推廣的阻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大部分的改革措施,會在他死後人亡政息,所以他沒有力挽狂瀾,當十年新政帶來的短暫輝煌隨着時間而消退,整個帝國也在內憂外患的打擊下轟然倒塌,天地翻覆,神州陸沉……

“是我應該做點什麼了,”秦林摸着下巴思索着,在蘄州、南京、杭州、京師各地的所見所聞,與來自後世的經驗教訓相結合,一個註定將要石破天驚、攪動京華煙雲的計劃,在腦海中逐漸成形。

終於,五輛滿滿裝載着行禮的駟馬大車,在牛大力和十名親兵的護衛下逶迤行到城門外側,馬車之中還傳來年輕丫環的鶯聲燕語。

雖然親兵爲免招眼都沒穿飛魚服而是穿着玄色勁裝,但看看公然掛在腰間的繡春刀,和壯漢們臉上的精悍之色,就知道必定是哪家顯貴府邸出來的。

守城把總早已不報希望了,懶洋洋的拖着聲音問道:“又是哪家府上啊?亮亮片子罷,咱也懶得查了。”

秦林笑着把駕貼遞給他。

“是你的?”把總嚇了一跳,不敢相信這個看起來像個窮酸學官的年輕人,會有如此精銳的護衛和這許多細軟行禮。

再看看駕貼上官銜,守城把總兩條腿發軟,不由自主的跪下去了:“標、標下參參參見秦將軍!恕標下有眼無珠……”

秦林無所謂的笑笑,從把總手裡拿回駕貼,其實這個把總爲人還算過得去,秦林甚至有點欣賞他。

“也許將來你會收到很多稅的,”秦林拍了拍把總的背,又正色道:“那時候可不要貪污哦!”

是是是,把總一個勁兒的點頭,心裡卻是不大相信。

“他、他是誰?”等秦林一行人走遠,幾名守城兵丁驚奇的問自己長官。

“新任錦衣衛指揮僉事、協掌南鎮撫司、明威將軍秦林秦長官!”把總一口氣說完,幾名兵丁都把舌頭一吐:我的媽呀!

秦林步行押着車隊行入城中,牛大力、韓飛廉好奇的東張西望,徐文長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低頭吟道:

“隨波到天涯,

遷客西還有幾家。

卻到帝都重富貴,

請君莫忘浪淘沙。”

大浪淘沙?秦林微微一笑,淘盡沙礫始見金!

438章 秦林馴象241章 五行遁術1129章 捷報先傳戚虎帥1011章 銅角射象554章 螳螂捕蟬469章 武狀元249章 通政司1076章 病入膏肓574章 熊貓眼徵354章 折俸風波812章 尾行之影314章 開張大吉985章 施甸施甸189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263章 身死名裂九十二章 嫁禍欒俊傑703章 畫影圖形1082章 花虎溝1048章 別來無恙1065章 張鯨的詭計863章 瞞天過海622章 兩洋霸主657章 秦一槍918章 彈冠相慶821章 可怕的早擊女211章 第三起命案一零四章 隔江有耳361章 開始挖坑481章 夫人出馬261章 殺機隱現706章 砸傷和割傷797章 絕不後宮干政1093章 相見不相識1021章 各路諸侯578章 魯密銃362章 國寶竊案1141章 龍馭賓天242章 島津家的陰謀937章 疑是地上霜925章 時勢造英雄578章 魯密銃312章 夜御十女907章 月夜中伏113章 溺死手套563章 徐辛夷的飛醋581章 兩位聖賢902章 步步誘敵604章 非禮本官第6章 木槿456章 象拔的怨念309章 秣陵關787章 秦督公909章 一片苦心595章 她好我也好480章 幕後黑手724章 命不久矣556章 法網恢恢98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316章 餿主意418章 妙計離間1121章 反其道而行之153章 秦林的研究癖六十三章 有房一族763章 內外交隔488章 摩雲金翅527章 投石問路610章 步步深入四十六章 指揮使司命案447章 不速之客1097章 案情模擬363章 怕你不倒黴一零七章 缺少的東西593章 拉人下水913章 重現輝煌413章 玉女盜書459章 長官施恩不望報991章 熟悉的味道388章 老將俞大猷1055章 木秀於林458章 都堂進京1067章 一騎絕塵409章 欽差辦案三十章 美人如花922章 督主威武115章 剖腹賭命715章 收穫頗豐706章 砸傷和割傷135章 燕子磯一零五章 臧否天下1096章 迷春酒557章 連根拔起325章 辯才無礙791章 天翻地覆577章 燈神穆先生359章 意想不到556章 法網恢恢438章 秦林馴象254章 揚州瘦馬也不瘦1006章 觀念衝突820章 拯救加拉夏
438章 秦林馴象241章 五行遁術1129章 捷報先傳戚虎帥1011章 銅角射象554章 螳螂捕蟬469章 武狀元249章 通政司1076章 病入膏肓574章 熊貓眼徵354章 折俸風波812章 尾行之影314章 開張大吉985章 施甸施甸189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263章 身死名裂九十二章 嫁禍欒俊傑703章 畫影圖形1082章 花虎溝1048章 別來無恙1065章 張鯨的詭計863章 瞞天過海622章 兩洋霸主657章 秦一槍918章 彈冠相慶821章 可怕的早擊女211章 第三起命案一零四章 隔江有耳361章 開始挖坑481章 夫人出馬261章 殺機隱現706章 砸傷和割傷797章 絕不後宮干政1093章 相見不相識1021章 各路諸侯578章 魯密銃362章 國寶竊案1141章 龍馭賓天242章 島津家的陰謀937章 疑是地上霜925章 時勢造英雄578章 魯密銃312章 夜御十女907章 月夜中伏113章 溺死手套563章 徐辛夷的飛醋581章 兩位聖賢902章 步步誘敵604章 非禮本官第6章 木槿456章 象拔的怨念309章 秣陵關787章 秦督公909章 一片苦心595章 她好我也好480章 幕後黑手724章 命不久矣556章 法網恢恢98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316章 餿主意418章 妙計離間1121章 反其道而行之153章 秦林的研究癖六十三章 有房一族763章 內外交隔488章 摩雲金翅527章 投石問路610章 步步深入四十六章 指揮使司命案447章 不速之客1097章 案情模擬363章 怕你不倒黴一零七章 缺少的東西593章 拉人下水913章 重現輝煌413章 玉女盜書459章 長官施恩不望報991章 熟悉的味道388章 老將俞大猷1055章 木秀於林458章 都堂進京1067章 一騎絕塵409章 欽差辦案三十章 美人如花922章 督主威武115章 剖腹賭命715章 收穫頗豐706章 砸傷和割傷135章 燕子磯一零五章 臧否天下1096章 迷春酒557章 連根拔起325章 辯才無礙791章 天翻地覆577章 燈神穆先生359章 意想不到556章 法網恢恢438章 秦林馴象254章 揚州瘦馬也不瘦1006章 觀念衝突820章 拯救加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