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章 長亭相送

荊湖夏風 792章 長亭相送

京師東郊,通往通州的大運河邊,十里長亭,秋風蕭瑟。

王國光穿褐色素錦棉袍,曾省吾青衣白帽,李幼滋布衣芒鞋,王篆方巾儒服,每個人的神情都像這深秋的天氣一樣,悲憤與落寞交織。

首輔大學士張四維的背叛,形成了對江陵黨的致命打擊,朝會上一敗塗地,而後繼的打擊也接踵而至。

九月初九,上表彈劾張居正的監察御史丘橓,被升做刑部侍郎,從七品官一躍成爲三品大員,萬曆皇帝通過此舉,向朝野明明白白的展示了朝廷風向的變化。

於是,有更多彈劾、攻訐張居正和江陵黨的奏章,像雪片般飛向通政司,飛向內閣和司禮監。

九月十一,罷吏部尚書王國光,以刑部尚書嚴清改任吏部;九月十二,革吏部侍郎王篆;九月十三,戶部尚書張學顏致仕;九月十五,工部尚書李幼滋以結黨營私被劾革職,朝廷宣佈永不敘用;九月十六,兵部尚書、協理京營戎政樑夢龍革職回鄉……與此相對應,九月十四日,萬曆準御史雷士幀奏章,將因張居正奪情一事而遭廷杖的翰林院編修吳中行、檢討趙用賢、刑部員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進士鄒元標等平反昭雪,官復原職;九月十七日,從新任吏部尚書嚴清之請,將因各種原因而觸怒張居正被放逐解職的餘懋學、趙應元、付應禎、朱鴻模、孟一脈、王用汲等守舊派大臣盡數召回。

王國光,吏部尚書任上舉賢薦能、興利除弊;張學顏,修治《萬曆會計錄》,使財政從嘉靖末期到隆慶初的入不敷出,變成萬曆前十年的富有盈餘;曾省吾,督率大軍平滅西南腹地的百年僰人之亂;王篆,爲官清廉,在都察院任上清丈田畝,秉公執法不畏豪強,百姓呼爲“鐵御史”,大名被萬曆親筆書於御屏……可是今天,這羣昔日江陵黨叱詫風雲的元勳重將,開創萬曆中興局面的汗馬功臣,改革新政的核心人物,卻落得個削職爲民的下場,只能灰頭土臉的離京返鄉,失去了權力,也失去了繼續爲中興大業效犬馬之勞的機會。

出京的車馬齊備,大小箱籠物件裝在馬車上,家人僕從都神色黯然。

前來送行的官員竟達數百人之多,儘管江陵黨已經失勢,但他們的門生故吏仍遍及朝堂,萬曆、張四維等人可以擊倒江陵黨,卻不可能將從上到下的所有官員都來個大清洗。

江陵黨確實難以逃脫倒臺的宿命,也有不少官員迫於壓力不敢前來,可公道自在人心,來送列位老先生的人仍然很多,比如左都御史陳炌、右都御史吳兌、宛平知縣黃嘉善、僉都御史張公魚。

人們要麼長吁短嘆,要麼憤然作色,有人拿着一篇文章,涕淚交流的大聲念道:“故張太師柄國十載,天下有公是非,感恩而欲刎頸者不能私,報仇而欲專剖腹者不能誣也……”

周圍官員聞得此人唸誦,要麼義形於色,要麼默默垂淚,心中都替張居正死後被誣、江陵黨重臣被逐而抱不平,其中一個黑臉短髯的年輕秀才尤爲激憤,黑臉漲得通紅,厲聲道:“郎朗乾坤,湛湛天日,不料今日竟有此等事!”

王國光認得念文章那人是翰林院修撰王祖嫡,卻不認識黑臉秀才是誰,便小聲問身邊的王篆。

“是小有名氣的神童名士孫稚繩,以前聽說他和顧憲成三元會交好,沒想到也來送我等,”王篆說着就頗爲欣慰的笑了笑:“看來公道自在人心,吾等可以問心無愧了……”

王國光苦笑着搖搖頭,衝着曾省吾笑道:“還是三省老弟見機,自己稱病請辭,倒免得像我們這樣,鬧了個灰頭土臉。”

曾省吾長嘆一聲,“去者憂國,畢竟身處江湖之遠,廟堂之上,還有賴汝默和丙仲維持。咱們能走,還算得無官一身輕,他們兩位就得忍辱負重啦。”

申時行申汝默和餘有丁餘丙仲兩位,就面露羞慚之色,同時拱手道:“本應致仕隨各位先生共進退的,因秦太保和諸君一再相勸,故而腆顏立於朝中,真是慚愧難言!”

張四維臨陣倒戈一舉擊倒江陵黨,坐穩了首輔大學士的位置,又得到了萬曆的信任,可他這種做了叛徒的人,總歸有點心病,覺得嚴清在過去始終反對張居正,在萬曆心目中身家一定比自己更清白,又坐到六部中最爲重要的吏部尚書位置上,恐怕他將來架空自己。

於是張四維就看中申時行是個好好先生,餘有丁陷進江陵黨不算深這兩條,向萬曆進言留下他們兩位在內閣,作爲自己抵抗嚴清、劉守有的助力。

張四維很狡猾,他清楚這兩位身上還帶着江陵黨的污點,不可能被萬曆真正信任,更不可能爬到自己頭上去,留在內閣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替自己辦事。

申時行性格軟弱、做事瞻前顧後,見張四維挽留,就有些意動,只是面子上過不去;餘有丁同樣覺得進退兩難,他和江陵黨的關係不像別的人那麼深,留下來繼續幹也沒什麼,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像張四維那麼玩華麗轉身的,他也覺不好意思。

這時候秦林一封書信替他們解了圍,上面墨跡淋漓的三句話:“張太師雖死、江陵黨雖罷,而新政猶在”。

爲了新政不至於人亡政息,申時行和餘有丁應該留下來!

江陵黨衆大臣自是深表同意,申時行和餘有丁也鬆了口氣,一方面可以繼續做內閣大學士,身居朝堂高位,一方面也不至於和老朋友鬧翻,揹負叛徒的污名,那實在是兩全其美嘛。

申、餘兩位大學士,就算是江陵黨在朝中高層碩果僅存的人物了,而且還受制於張四維,想當年聲勢浩大的江陵黨落得如此田地,衆人心中都不是個滋味兒。

長亭古道,秋風蕭瑟,王國光、張學顏等人眺望着京師方向,久久不願動身。

他們在等的只有一個人:秦林。

“也許秦太保不會來了,”王篆嘆口氣,十分悔恨的道:“悔不當初,沒有聽信他的逆耳忠言,以至於大好局面付之東流,他就是怨恨於我,也是理所當然……可惜,沒機會當面向他道歉了。”

前段時間,秦林確實沒有和江陵黨接觸,除了那封只寫着三句話的短信。

申時行嘴脣囁嚅兩下,喃喃的道:“愚以爲、愚以爲秦太保還是不來的好,他扳倒馮保立下汗馬功勞,深受陛下信重,這次他不像我們,本來沒有受到牽累,何必來這一趟,惹得陛下不快?”

王篆瞥了申時行一眼,心中大爲不快,臉上神色就有所變化。

申時行那樣說,意味着他其實也擔心來送諸位舊友,有觸怒萬曆和張四維的危險,只是卻不過情面,以他性格也做不出太決絕的事情,所以仍硬着頭皮來送行的。

曾省吾瞧出幾分端倪,朝王篆使個眼色,現在這時候申時行能來送行,就已很講義氣了,終不至連別人心中有所擔憂,咱們也要責備苛求?

王篆終於沒責備申時行,可到底有點憋不住,沉聲道:“唉,秦太保不來相送纔是理所應當的,他聖眷優隆,又只是張太師的女婿,再怎麼也牽累不到他,不像咱們,別人是避之不及啊!”

申時行臉紅了紅,揪着鬍鬚不開口。

不過王篆話倒是沒錯,這時候的朝野士林,男女婚姻是算不得什麼的,甚至親家之間形同陌路,乃至爲政敵也不稀奇,嘉靖時徐閣老就把孫女嫁給嚴嵩孫子做妾,結果扳倒嚴嵩時,徐閣老可沒留半分情面,可以說是處心積慮的弄死了嚴嵩父子。

就算秦林不來,江陵黨也絕對不會怪他,反而只會自己負愧,誰叫自己沒聽信秦林的逆耳忠言呢?

“走吧,秦太保不回來了,”王國光嘆口氣,朝管家招招手,準備就此離開。

曾省吾、張學顏、王篆等人齊齊轉身,暗歎當初自己有眼無珠,看錯了張四維,也看低了秦林。

“來、來了!”申時行手有點兒發抖,扯住王國光的衣袖,大聲道:“秦太保來了!”

京師方向,一騎絕塵,秦林身穿玄色家居常服,跨照夜玉獅子馬,如追雲逐電般趕來,速度快得驚人。

“終究來了,他到底還是來了!”張學顏心情十分激動。

王篆緊緊咬着嘴脣,半晌之後才長舒一口氣:“秦太保總算原諒咱們了……要是他不來,我這趟回鄉路上,終究負愧不安哪。”

前來送行的江陵黨門生故吏也議論紛紛:“秦太保果然忠直仗義,值得一交!”

“那可不是?江陵太師將千金下嫁於他,沒有選錯人啊!”

秦林策馬而來,送行的衆人紛紛往兩邊讓開,他直騎到長亭外面,翻身下馬。

王國光、曾省吾等江陵黨重臣早已迎了過去,無形中將秦林奉在中央,衆人齊齊拱手問候。

曾省吾苦笑着搖搖頭:“秦太保,您實不該來的!被陛下和張鳳磐曉得,多有不便。”

秦林大袖一揮,長身玉立,慨然道:“衆位老先生去國還鄉,乃是黨錮之禍重現今日,下官忝爲張江陵半子,豈可置身事外?”

王國光、張學顏等人感動莫名,申時行和餘有丁互相看看,同時覺得耳根子發燒,自己本是江陵黨中人,來不來送行還猶豫了片刻,秦林是幫萬曆扳倒馮保的大紅人,又只是張居正的便宜女婿,並沒有受到牽累,卻毅然前來送行,虧得自己正途出身、做到內閣大學士,和他這個錦衣武臣一比,都覺慚愧難言啊!

送行人羣中的張公魚則眉花眼笑,大拇哥一挑,不停對身邊人說:“看見沒?秦太保是我老把弟,呵呵,忠誠仁義,那是個頂個的!”

有人就嘆道:“沒想到他一個錦衣武臣,竟把多少士大夫比了下去……”

錦衣武臣又咋了?張公魚把眼睛一瞪:“子曰,仁乎遠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這仁義是不論文武的,你老兄還要多讀書纔是。”

旁觀之人尚且有這等感受,切身體會的江陵黨衆人更是感動得無以復加,都說張江陵在天有靈,見有佳婿如此,一定甚爲欣慰。

“其實,老夫是又盼着秦太保能來,又不願意他真來,”王國光嘆口氣,昏花的老眼中淚光閃爍,緊緊握住了秦林的手。

曾省吾懂他的意思,解釋道:“盼你來,證明張江陵嫁女沒有選錯人,證明到底有你這個年輕一輩在朝中,就算我們去國還鄉,朝中也後繼有人;不願你來,是怕被陛下和姦相張鳳磐察覺,對你不利。”

“朝中有申閣老、餘閣老維持大局,我一個錦衣武臣,實在無足輕重!”秦林笑着謙虛道。

不!曾省吾、王國光、張學顏和王篆幾乎同時吐出不字,幾位昔日的江陵黨重臣同時伸出手,握住了秦林的手:“可惜,只可惜我們早先不知道秦太保心意,看錯了人,看錯了張四維,也看錯了你!如果能提前知道這些事情,我們一定對秦太保您馬首是瞻!”

“諸位劉先生,太、太客氣了!”秦林格外謙虛,臉上露出誠惶誠恐的表情。

“後悔已經晚啦!”王國光長長的嘆了口氣,又低聲道:“如果有將來的某一天,我們能重新站在朝堂上……”

說着,他目光殷切的瞧着秦林,同時手上加了力道,用力握緊秦林的手。

感受到手心傳來的力度,秦林心中滿意的笑了,他也用力握着王國光的手,上下搖了搖:“會的,會有那一天的,到時候願與各位老先生共謀大局。”

好!王國光、曾省吾等人的目光,就重新變得熱切起來,他們離開京師的心情,也變得與之前大不相同。

只是所有人心中都揣着個疑竇,秦林慨然前來送行,他就不怕萬曆和張四維知道嗎?

“如果因爲這個,害了秦太保,那就太慚愧不安啦!”王篆離別時,仍有些惴惴。

263章 身死名裂464章 狀元誰屬435章 帶壞長公主313章 新官來了775章 馮督公898章 雞公嶺449章 女媧的聲音337章 新婦回門889章 各打小算盤1029章 衆目睽睽的死亡602章 香餑餑變狗屎堆366章 朱門酒肉臭廳上餓死鬼879章 逃亡663章 缺失的抵抗傷841章 開胸驗肺371章 撒謊的長公主1028章 我不想死267章 除擋路芝蘭七十一章 秦林的告誡387章 投獻土地1103章 最後一搏473章 打黑除霸1030章 光明神514章 練兵第9章 無效539章 可疑的碎髮360章 初見小姨子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925章 時勢造英雄1013章 虎虎虎475章 偷情733章 假欽差的麻煩事484章 自在法311章 立花早擊女75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506章 粉紅色的死魔885章 銀色死神800章 軍心民心478章 俞諮皋的煩惱812章 尾行之影207章 犯罪升級939章 宮女之死356章 緬鈴198章 揍他丫的344章 堂上官到任八十章 鬼母陰胎385章 聞香門169章 庫銀被劫929章 接掌東廠1083章 生死關頭594章 妙手仁心真君子1139章 困獸猶鬥809章 見微知着638章 鈞旨大甩賣三十章 美人如花234章 胖子的吐槽攻擊第14章 家教471章 綠帽劉都督588章 兩番密謀531章 面見皇后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985章 施甸施甸802章 貓來了364章 膽小的成國公275章 失蹤的軍匠170章 奉令辦案616章 喜上加喜1105章 天台先生二十七章 逼婚779章 風波868章 一箭穿喉773章 託付1139章 困獸猶鬥824章 波塞冬號255章 秦林的霸氣315章 泰山斗法小婿遭殃587章 嫁禍於人237章 串狀血跡687章 軍餘威武521章 肥羊待宰840章 腹中之證223章 三英會255章 秦林的霸氣958章 吐血三升285章 狗仗人勢922章 督主威武769章 收錄門牆443章 主意打錯了341章 南京再見243章 操弄人心585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159章 大獲全勝293章 強強聯合456章 象拔的怨念773章 託付898章 雞公嶺916章 銀子的力量497章 白蓮教內訌130章 金陵四公子
263章 身死名裂464章 狀元誰屬435章 帶壞長公主313章 新官來了775章 馮督公898章 雞公嶺449章 女媧的聲音337章 新婦回門889章 各打小算盤1029章 衆目睽睽的死亡602章 香餑餑變狗屎堆366章 朱門酒肉臭廳上餓死鬼879章 逃亡663章 缺失的抵抗傷841章 開胸驗肺371章 撒謊的長公主1028章 我不想死267章 除擋路芝蘭七十一章 秦林的告誡387章 投獻土地1103章 最後一搏473章 打黑除霸1030章 光明神514章 練兵第9章 無效539章 可疑的碎髮360章 初見小姨子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925章 時勢造英雄1013章 虎虎虎475章 偷情733章 假欽差的麻煩事484章 自在法311章 立花早擊女75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506章 粉紅色的死魔885章 銀色死神800章 軍心民心478章 俞諮皋的煩惱812章 尾行之影207章 犯罪升級939章 宮女之死356章 緬鈴198章 揍他丫的344章 堂上官到任八十章 鬼母陰胎385章 聞香門169章 庫銀被劫929章 接掌東廠1083章 生死關頭594章 妙手仁心真君子1139章 困獸猶鬥809章 見微知着638章 鈞旨大甩賣三十章 美人如花234章 胖子的吐槽攻擊第14章 家教471章 綠帽劉都督588章 兩番密謀531章 面見皇后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985章 施甸施甸802章 貓來了364章 膽小的成國公275章 失蹤的軍匠170章 奉令辦案616章 喜上加喜1105章 天台先生二十七章 逼婚779章 風波868章 一箭穿喉773章 託付1139章 困獸猶鬥824章 波塞冬號255章 秦林的霸氣315章 泰山斗法小婿遭殃587章 嫁禍於人237章 串狀血跡687章 軍餘威武521章 肥羊待宰840章 腹中之證223章 三英會255章 秦林的霸氣958章 吐血三升285章 狗仗人勢922章 督主威武769章 收錄門牆443章 主意打錯了341章 南京再見243章 操弄人心585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159章 大獲全勝293章 強強聯合456章 象拔的怨念773章 託付898章 雞公嶺916章 銀子的力量497章 白蓮教內訌130章 金陵四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