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軍長途跋涉,千里行軍,穿過隆林郡後,消息很快傳到晉陽城,被柳玄遠得知。
瀏覽書信,得知林楓率鐵甲步兵,御駕親征時,柳玄遠內心情不自禁生出幾分膽顫。
他在燕東發動叛亂,理由並不複雜,柳氏歷代都與世家門閥保持親密,燕帝接二連三滅國,兼併其領土,解散其軍隊,更搶奪,血洗世家門閥財富。
使得世家門閥利益損失嚴重,紛紛向柳氏求援。柳氏不能與林楓抗衡的情況下,有世家族長提出柳氏叛國。
起初,他們父子念及林楓隆恩,及柳氏力量不能與皇室抗衡爲由,堅決拒絕叛逆燕國,辜負林楓信任。
這期間柳氏父子被封爲公侯,柳玄遠榮升兵馬大元帥,成爲大燕權勢僅次燕帝的權臣,柳氏一門,也變成皇室之後,大燕最榮耀的家族。
然而,柳玄遠很快發現,晉升兵馬大元帥後,他的權力非但沒有被鞏固,反而迅速消減。
諸位大將四處征戰,建功立業,他卻閒居燕京城,這讓柳玄遠非常惱火,卻又不敢直接找林楓發泄出來。
此刻,恰逢鄭國韓氏被滅,不久,鄭國滅亡,李釗被擒,押往燕京城時咬舌自盡。
一時間,引起門閥世家震動,各家族族人紛紛暗中拜訪柳氏,而不少門閥族長,千里迢迢抵達燕京城,親自勸說他們父子叛逆。
引經據典,耐心勸說他們父子,避免兔死狐悲之事發生。
之後,朝堂中,發生一場世家與新貴利益的辯論,代表世家利益的禮部尚書李孟昶被林楓棍打,那一刻,柳玄遠鐵心決定,不再林楓,爲燕國效力。
畢竟,林楓不喜歡世家,柳氏恰恰爲燕國第一世家,而今已不被重用,待天下一統,柳氏毫無用武之地時,就是皇上卸磨殺驢的時候。
一經做出決定,燕京城內不少沒落世家紛紛依附他們柳氏,短短半月柳氏手中掌控非常大財富,這讓柳玄遠內心變得膨脹起來。
恰好,南方門閥再次提出柳氏叛亂,雙方一拍即合。
柳氏開始秘密部署,聯合朝堂中世家官員,越國錢氏,吳國崔氏,打着光復大周的旗號,紛紛在南方活動,消息暗中傳出,得到南方諸多世家支持。
他們在南方迅速集聚錢糧,軍械,甚至派出家族護衛北上,參與叛軍之中。
柳氏父子也在尋找騎兵機會,直到五國伐燕,柳玄遠再次掌兵,他便覺得萬事俱備。
兩大軍團抵達燕京城,爲奪取林梟軍權,他特意設宴,在宴席中伏擊林梟等將領。
軍變出奇順利,他雄踞晉陽城,控制二十萬燕騎,手中掌握大量財富,又有南方門閥世家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柳玄遠變得越來越自信。
覺得離開燕國,不爲林楓效力,他照樣可手握大權,活出精彩人生。
囚禁林梟等將領,柳玄遠覺得,麾下十萬部隊,及奪取林梟執掌的軍團,合計二十萬騎兵,可依仗晉陽城堅固,長期死守,從而專心經營燕東。
柳氏父子躊躇滿志住進晉陽宮,享受着皇上待遇,準備積極控制燕東,積蓄力量,趁着林楓注意力在南方,趁機西進,率先奪取燕西,扼守晉國舊地。
然而,燕騎中下層將領,包括他曾經親自在黑旗關訓練出來的騎兵,獲悉他與世家門閥勾結叛離大燕後,迅速有兩千譁變,直接攻打晉陽宮。
譁變被及時撲滅,全軍上下卻發生鉅變,許多將領搪塞軍令,不把他的言語當做軍令,一句話不買他的賬。
爲在軍中樹立威信,順便鎮壓軍中帶有異心兵勇,柳玄遠鐵血鎮壓,殺了數百他認爲心懷叵測的兵勇。
此舉,徹底震懾麾下燕騎,譁變之事不再發生。
然而,燕騎軍紀迅速變壞,軍中開始發生吃喝嫖賭,兵勇夜不歸宿的現象。
與他征戰的騎兵,雖非燕軍精銳,卻也全是百戰百戰,自獲悉他在晉陽城自立,便變得懈怠起來,全軍士氣一下子降下來。
軍紀敗壞,政令不通,從前戰無不勝的勁旅,變成一灘爛泥。
時間不長,楚軍將領熊魁,率領玄甲兵,在東線登陸,來不及收復的燕國水師,在簡玉彥,古樂楓及蘇氏子弟率領下,在燕東沿海地區,與玄甲兵作戰。
得到消息,柳玄遠迅速派出五萬騎兵爲前鋒,前往燕東阻擊玄甲兵。
雖說他叛離大燕,卻也不允許外敵,侵犯他昔日帶兵打下領土,何況,而今在晉陽城自立,燕東之地變成他立足根基,絕不容有失。
他派出騎兵,希望迅速前往東線,可惜,五萬騎兵在離開晉陽城後,直接反水。
嘗試解救林梟等人失敗,五萬大軍打着恢復大燕旗幟,快馬加鞭,直奔東線,尋找簡玉彥,古樂楓等人,打算聯合阻擊玄甲兵。
此舉引起柳玄遠驚慌,他親自在黑旗關訓練出來的騎兵都不支持他,那麼,強行奪取林梟軍權,得到的十萬騎兵,又會怎樣呢?
惱怒之餘,他親自前往軍中,許以榮華富貴,勸說林梟麾下的東胡騎兵忠於自己,並且當場封賞金銀,不少中上層將領宣誓爲他效力。
內心惶恐打消時,他嘗試派出三萬東進,並在軍中安插親信,前鋒離開,他準備親自前往燕東,擊退熊魁,恢復燕東平靜。
然而,東胡將領收下金銀,卻仍舊在大軍離開晉陽城,前往燕東路上殺掉他安插的親信,改弦易轍,恢復大燕旗號。
麾下騎兵連續兩次反水,改弦易轍,恢復大燕旗號,讓柳玄遠意識到、問題嚴重性。
他爲燕國兵馬大元帥,可調遣調遣大燕全軍,卻僅僅在忠於燕國時。
而今背叛燕國,沒有從前威望,儘管在晉陽城自立,權勢更進一步,卻被燕軍將士唾棄。
他徹底明白,與其說他爲燕國兵馬大元帥,不如說是林楓手中棋子,沒有林楓他什麼也不是。
因爲燕軍上下,發自內心效忠的人,不是他,而是林楓,連他訓練出來的部隊,在他背叛燕國後,也不把他的軍令,當做最高指令。
連續失去八萬部隊,加之,燕東遭遇熊魁猛攻,情況不明,柳玄遠有種深深的挫敗感。
大軍不聽從他的調令,燕東之地遭遇楚軍猛攻,更重要,他的叛亂,讓大燕可能失去東部地區。
他自立失敗,反倒會變成燕國的罪人。
整個四月,柳玄遠都陷入在深深恐慌中,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相較從前坦蕩,而今內心始終提心吊膽。
現在聽到林楓御駕親征,他徹底變成驚弓之鳥,誠惶誠恐起來。
雖說他在燕東治理後,燕東世家大族,紛紛投靠,不少年輕自己加入軍中,又有南方門閥錢糧支持,局面一片大好。
然而,他麾下燕騎卻跟他不是一條心,林楓親自率軍東進,他擔心戰場上,大軍全部譁變,直接倒向林楓。
從晉陽城內燕騎各種表現來看,他的擔心,不是沒有可能。
縱然麾下燕騎不臨陣倒戈,林楓親自率領鐵甲步兵前往,他未必可死守下去。
他被稱之爲燕國兵馬大元帥,林楓卻不僅爲燕國皇帝,更是燕國第一將,戰場罕有對手。
拿到書信,柳玄遠不敢久留,闊步直奔內宮身處,尋找柳乘風蹤跡,畢竟,與世家聯繫,叛逆燕國,他父親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何況,柳乘風乃燕國老將,懂得軍事韜略,因年紀老邁,才被林楓擢升爲刑部尚書。
此刻,在麾下將領不可信時,他暫時不敢把燕帝親征消息傳開,免得燕騎得知,全軍譁變,直接攻入晉陽宮內。
皇宮深處,柳乘風待在花園涼亭中看着兵書,自來到晉陽城,僅有年關時,他與燕東世家大族族長匯聚,大家意氣相投,準備討伐林楓,表現的意氣風發。
之後,數月,隨着軍中譁變不斷,李奎,阿史那等將領被囚禁,柳玄遠無將可調,情況一天比一天糟糕,連他這種久不掌兵的人,也不得不參與打理軍務,爲柳玄遠分憂解難。
父子兩人努力,事情非但沒有好轉,相反持續不斷惡化,兩次東征,燕騎兩次反水,改弦易轍。
讓他明白,與門閥世家聯合,叛離燕國是件多麼愚蠢的事情。
可惜,木已成舟,縱然悔恨,卻爲時已晚,唯有硬着頭皮一條道走到黑。
柳玄遠匆匆抓着書信,從書房跑到花園時,不清楚步伐着急,還是四月天氣實在太熱,渾身甲衣被汗水打溼,許多地方印着水漬。
看到父親那一刻,他一隻手撐在石桌上,一隻手迅速把書信寄給父親,氣喘吁吁道:“父親,大事不好了,燕帝親自率軍東征,已穿過隆林郡,不久,將會兵臨城下。”
轟!柳乘風身體一震,一隻手也撐在石桌上,滄桑的面孔變得煞白,盯着柳玄遠不可思議的問道:“當真,皇上親自率軍而來,五國伐燕呢,難道皇上忽視南方軍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