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

董鄂氏心疼兒子之情,弘晴自是能理解得了,說來也是,弘晴打小了起就開始折騰政務,忙得個不可開交,很難有時間陪董鄂氏,至於老四弘景麼,從小就性格孤僻到古怪之地步,也不怎麼討董鄂氏的歡心,當然了,弘景的獨立性極強,也不怎麼需要煩勞董鄂氏去費心教育的,唯有弘晟這個頑劣的紈絝傢伙最令董鄂氏煩心,打打罵罵是常有的事兒,可也正是因爲此,弘晟卻也是跟董鄂氏最爲親近的一個兒子了的,面對可能的死局,董鄂氏不知道還罷,一旦知曉實情,那是斷然不肯讓弘晴真將弘晟給犧牲掉的,尤其是在弘晟並無實際錯誤的情況下,問題是她老人家心疼兒子不打緊,卻令弘晴頗爲頭疼了起來。£∝

本來麼,弘晴確實是打算犧牲了弘晟,從而創造出徹底清洗中央銀行的良機,進而搞一把株連,將四爺的勢力好生割上幾刀,而今被董鄂氏這麼一攪鬧,預定之計劃顯然是再難以奏效了的,此無他,弘晟這麼位正主兒都不曾受到重罰,僅僅只是免了差使了事,那下頭那幫官員又怎好再重處了去,道理上說不通,哪怕弘晴是帝王之尊,也斷不能胡亂作爲,否則的話,一旦四爺那頭趁機鬧騰上一把,朝局非大亂不可,就算能靠着強勢壓將下去,官場的人心也勢必將因此紊亂不堪了去,這顯然不是弘晴所能承受之重,該如何應對就成了擺在弘晴面前的一道棘手之難題。

“去,將張廷玉給朕宣了來。”

弘晴在養心殿裡思忖了良久,辦法倒是想了不老少,可都覺得不是太穩妥,心情自不免便有些煩了起來,沒旁的,建設總比破壞難,當初他在臺下時,所要考慮的僅僅只是如何擊敗競爭之敵,可等他自己登了基,要考慮的則是全國一盤棋,自是再不能似未登基前那般肆無忌憚地想如何做便如何做了去,毫無疑問,此時弘晴所需要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而不再是以陰人爲主的陰謀,兩者間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可內涵卻是天地之別,而這,對於擅長謀算的弘晴來說,顯然是個新課題,在沒有萬全把握的情形下,弘晴自是不願輕舉妄動,思來想去之下,最終還是打算先聽聽最擅長陽謀的張廷玉之意見再行計較。

“喳!”

弘晴既是有了指示,李德全又怎敢稍有遷延,緊趕着應了一聲,領着兩名小太監便急匆匆地出了養心殿,不多會,便又陪着張廷玉從外頭轉了回來。

“微臣叩見陛下。”

張廷玉乃心細如髮之人,只一看了眼弘晴的臉色,便已知十有八九是有甚不太好的意外發生了,心頭當即便是一沉,但卻不敢多言亂問,也就只是緊趕着搶到了御前,規規矩矩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來人,賜座。”

弘晴心情雖不甚好,但卻絕不會冷落張廷玉這等重臣,但見其虛擡了下手,已是和煦地賜了座。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身爲漢臣,張廷玉一生伺候過三位帝王,始終位於朝堂中樞,靠着的便是小心謹慎,尤其是在行事風格素來難測的弘晴面前,張廷玉當真就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大意,謝恩起來自也就一絲不苟得很。

“爾等退下!”

待得張廷玉側坐在了錦墩子上後,弘晴並未急着開口言事,而是朝着李德全等人一揮手,聲線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喳!”

弘晴金口既開,李德全等人自是不敢稍有遷延,齊齊躬身應了諾,魚貫着便就此退出了大殿。

“唔,不瞞衡臣,先前太后召了朕去,談到了中央銀行之事,嘿,朕那個二弟雖頑劣,卻有一樁好,能哄得太后開心,朕自幼便忙於各種政務,難在太后面前盡孝,有二弟在,也算是幫朕分憂罷,只是如此一來,中央銀行一事怕是難再大動干戈了,不知衡臣對此可有甚看法否?”

弘晴既是打算聽聽張廷玉的見解,自然不會有太多的隱瞞,雖不曾詳細解說太后那頭的交代,可言語間卻已是點出了最關鍵的所在。

“陛下明鑑,若如此,中央銀行一案只能快審快結,以防有變。”

太后干政乃是大忌,也有違大清之祖制,此一條,張廷玉自是心中有數得很,當然了,心裡頭明白歸明白,以張廷玉之精明,自是不會在弘晴面前說將出來的,但見其眼神閃爍地略一思忖,已是給出了個建議。

“嗯,朕已是如此看法,愛卿且接着往下說。”

不能重處弘晟的話,此案自然是不能久拖,否則的話,就會給四爺興風作浪之可能,一想到此,弘晴立馬敏銳地意識到太后的反應十有八九在鄔思道的計算之中,也必定有着攪渾水的後續之謀算,要想不被四爺牽着鼻子走,還真就只能來上個快刀斬亂麻的,問題是案子可以早結,弘晟也可以從輕發落了去,然則弘晴卻是絕不想放過整頓中央銀行體系之機會,至少不能讓弘曆的勢力再繼續盤踞中央銀行之中,只是這一刀該如何切纔不會引起太大的動盪,恰恰正是弘晴最傷腦筋之處。

“陛下,微臣以爲信親王可以先去了差使,調宗人府任用,至於中央銀行處麼,臣以爲姑且不動,就讓歷貝勒先兼管着,再以中央銀行一案爲朝廷整風之由頭,全面整肅風紀,吏部這頭嚴加考覈各有司衙門之風紀,能者上,劣者下,或可令朝綱爲之一新,此微臣之淺見耳,還請陛下聖裁。”

只一聽弘晴之所言,張廷玉便已猜到了弘晴要對四爺一方動手的想法,但卻並不說破,而是謹慎地提出了整風運動的建議。

“嗯……,好,那就先這麼定了,愛卿回去後便擬個章程出來,朕看就先試行一下也無不可。”

弘晴多精明的個人,縱使張廷玉說得極爲的含蓄,可弘晴卻是一聽便明瞭了箇中之奧妙,原本稍有些鬱結的心情頓時爲之大好,略一沉吟,便即下了最後的決斷。

“陛下聖明,微臣自當竭力而爲之,然,臣還有一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一見弘晴如此欣然便接受了自己的主張,張廷玉心中立馬便涌起了一股子知遇之恩,緊趕着領了旨,只是突然間又想起了個更妙的主意,這便遲疑着請示了一句道。

“衡臣有甚話只管直說,朕聽着便是了。”

張廷玉這等遲疑狀一出,弘晴自不免頗覺奇怪,可也沒去細想,笑着便鼓勵了張廷玉一把。

“陛下勤政愛民,乃不世出之仁君也,古來罕有,此一條,臣等皆感佩在心,然,臣以爲治國之要,當在張弛有度,陛下如此自苦,臣等皆深感不安,今,既是要整風,陛下何不趁此機會且離京些時日,修養生息一番也是好的。”

感受到弘晴鼓勵的目光,張廷玉心中的感恩之情頓時便更濃了幾分,緊趕着一躬身,言辭懇切地提議道。

“離京?唔……”

先前在慈寧宮時,董鄂氏就曾提醒過弘晴要注意休息,只是那會兒弘晴心中牽掛着中央銀行的案子,感觸雖有,卻並不怎麼放在心中,這會兒再聽張廷玉這麼一說,弘晴還真就起了出外散散心的想頭,再一細想,若是他在整風運動時離開京師,或許能讓四爺一方的人放鬆些警惕,似乎也有利於吏部這頭的考覈之進行,左右有着絕對的軍權在手,也真不怕四爺一方能掀得起甚大浪的,一念及此,弘晴的心當即便動了。

“愛卿所言甚是,朕也確實該放鬆一下才好,這樣罷,愛卿且抓緊將整風之章程整出來,在朝議上過上一過,朕也可走得放心些,唔,京膠鐵路再過些天也就該全面竣工了,朕便乘專列去膠澳(今之青島)走上一走,順便看看水師那頭的備戰情形如何也罷。”

放鬆無疑是須得好生放鬆一下了,只是身爲帝王,又怎可能做到甚事不理,弘晴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去青島一行,舒散一下筋骨之餘,也趁便關注一下渤海艦隊的備戰之情況。

“陛下聖明,微臣告退。”

這一聽弘晴接受了自己的所有提議,張廷玉的心情自是振奮不已,不過麼,倒是沒敢再多囉唣,恭謹地稱頌了一聲之後,便即就此告退而去了。

“啓奏陛下,信親王在宮門外求見。”

雖說已是決定出外散散心,可真要行了去,卻也沒那麼簡單,姑且不說出行須得有着諸多的準備,京中也須得有所安排纔是,對此,弘晴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將張廷玉打發了去之後,便即在空蕩蕩的大殿裡獨自沉思着,正自想到入神處,卻見李德全急匆匆地從外頭行了進來,疾步搶到了弘晴身旁,一躬身,小心翼翼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宣罷。”

一聽弘晟來了,弘晴便知其一準是從太后董鄂氏處得了準信,這是要來輸誠的,也自不在意,神情淡然地一揮手,便已是道了宣。

“喳!”

弘晴既是有所吩咐,李德全自不敢稍有遷延,緊趕着應了一聲,匆匆便退出了大殿,自去傳喚弘晟不提。

第348章 拼死一搏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849章 不速之客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433章 爭與不爭(二)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291章 歡喜冤家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543章 難測的來意(一)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280章 不齊的人心(四)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1095章 不老實就敲打(三)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934章 酣戰格登山(三)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678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979章 強勢鎮壓(二)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979章 強勢鎮壓(二)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285章 收網(二)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841章 各出妙手(二)第380章 層層剝皮(一)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615章 御前爭婚(三)第978章 各敲各的鑼(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317章 三爺有顧慮了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446章 燙手的山芋(二)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888章 屈尊降貴(五)第1040章 各退一步(二)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1160章 巴爾喀什湖大捷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966章 各得其所(五)第848章 混沌格局(三)第745章 溫達的囑託(一)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571章 小懲大誡第573章 刑部 風雲起(二)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952章 步步緊逼(一)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599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一)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55章 大勝而歸
第348章 拼死一搏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849章 不速之客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433章 爭與不爭(二)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291章 歡喜冤家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543章 難測的來意(一)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280章 不齊的人心(四)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1095章 不老實就敲打(三)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934章 酣戰格登山(三)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678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979章 強勢鎮壓(二)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979章 強勢鎮壓(二)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285章 收網(二)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841章 各出妙手(二)第380章 層層剝皮(一)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615章 御前爭婚(三)第978章 各敲各的鑼(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317章 三爺有顧慮了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446章 燙手的山芋(二)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888章 屈尊降貴(五)第1040章 各退一步(二)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1160章 巴爾喀什湖大捷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966章 各得其所(五)第848章 混沌格局(三)第745章 溫達的囑託(一)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571章 小懲大誡第573章 刑部 風雲起(二)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952章 步步緊逼(一)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599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一)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55章 大勝而歸